材料力学实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4895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力学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材料力学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材料力学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材料力学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材料力学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实验.docx

《材料力学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实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力学实验.docx

材料力学实验

实验一引伸法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E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三、实验记录和处理结果:

载荷/N

引伸计读数

读数

差数

第一次

F1=

……

F2=

F3=

F4=

F5=

第二次

F1=

……

F2=

F3=

F4=

F5=

第三次

F1=

……

F2=

F3=

F4=

F5=

引伸计读数差的平均值

试样在标距l段各级变形增量的平均值

应变增量

材料的弹性模量E

四、实验原理和方法:

 

五、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处理:

 

六、讨论:

 

测E实验台说明书

一、用途

该实验台配上引伸仪,作为材料力学实验教学中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实验用。

二、主要技术指标

1.试样:

Q235钢,直径d=10mm,标距l=100mm。

2.载荷增量△F=1000N

①砝码四级加载,每个砝码重25N;

②初载砝码一个,重16N;

③采用1:

40杠杆比放大。

3.精度:

一般误差小于5%。

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调节吊杆螺母,使杠杆尾端上翘一些,使之与满载时关于水平位置大致对称。

注意:

调节前,必须使两垫刀刃对正V型槽沟底,否则垫刀将由于受力不均而被压裂。

2.把引伸仪装夹到试样上,必须使引伸仪不打滑。

①对于容易打滑的引伸仪,要在试样被夹处用粗纱布沿圆周方向打磨一下。

②引伸仪为精密仪器,装夹时要特别小心,以免使其受损。

③采用球铰式引伸仪时,引伸仪的架体平面与实验台的架体平面需成45º左右的角度。

3.挂上砝码托。

4.加上初载砝码,记下引伸仪的读数。

5.分四次加等重砝码,每加一次记一次引伸仪的读数。

注意:

加砝码时要缓慢放手,以使之为静载,并注意防止失落而砸伤人、物。

6.实验完毕,先卸下砝码,再卸下引伸仪。

7.加载过程中,要注意检查传力机构的零件是否受到干扰,若受干扰,需卸载调整。

四、计算

试样横截面积

应力增量

引伸仪放大倍数K=2000

引伸仪读数

引伸仪读数差

引伸仪读数差的平均值

试样在标距l段各级变形增量的平均值

应变增量

材料的弹性模量

实验二拉伸与压缩试验

一.目的:

 

二.设备及仪器:

 

三.数据记录和处理:

1.拉伸试验

表1试验前试样尺寸

材料

原始

标距

L0/mm

原始直径d0/mm

原始横截面面积(平均)

S0/mm

截面Ⅰ

截面Ⅱ

截面Ⅲ

(1)

(2)

平均

(1)

(2)

平均

(1)

(2)

平均

低碳刚

铸铁

………

表2试验前试样尺寸

断裂后标距长度L1/mm

断口(颈缩)处最小直径d1/mm

断口处最小横截面面积S0/mm2

(1)

(2)

平均

试样断裂后简图

低碳钢

铸铁

表3低碳钢试样的测试载荷及强度与塑性指标

屈服载荷PS

()

最大载荷Pb

()

延伸率δ

截面收缩率

ψ

屈服应力σS

()

强度极限σb

()

 

铸铁试样的测试载荷及强度极限:

最大载荷Pb=(),强度极限σb=()

 

2.压缩试验

表4试样测试的载荷及强度与塑性指标

材料

直径

()

屈服载荷

()

最大载荷

()

屈服应力

()

强度极限

()

碳刚

………

………

铸铁

………

………

低碳钢压缩屈服应力公式σS=

铸铁压缩强度极限公式σb=

实验三矩形截面梁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装置图及仪器名称: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试样材料

弹性模量E

()

力作用点至支座a()

横截面宽b()

横截面高h()

壁厚t()

应变片灵敏系数K

载荷/N

电阻应变仪读数

测点1

测点2

测点3

测点4

测点5

读数

差数

读数

差数

读数

差数

读数

差数

读数

差数

第一次

F1=

……

……

……

……

……

F2=

F3=

F4=

F5=

第二次

F1=

……

……

……

……

……

F2=

F3=

F4=

F5=

第三次

F1=

……

……

……

……

……

F2=

F3=

F4=

F5=

应变平均值

实验值σ实

理论值σ理

相对误差δ

δ=

 

六.应力分布图:

理论值

**实验点

 

σ

 

h

 

七.讨论:

实验四薄壁圆管在弯曲和扭转组合作用下的主应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装置图及仪器名称: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载荷/N

应变值

读数

差值

读数

差值

读数

差值

第一次

F1=

……

……

……

F2=

F3=

F4=

F5=

第二次

F1=

……

……

……

F2=

F3=

F4=

F5=

第三次

F1=

……

……

……

F2=

F3=

F4=

F5=

应变差值平均值

 

试样材料:

,铝管直径为d=(),铝管壁厚为t=()

测试点到铝管自由端距离为L1=(),

加载点到铝管自由端中心的距离为L2=()

弹性模量E()

泊松系数μ

主应力()

主应力方向

σ1

σ2

α0

……

……

理论值

实测值

理论值

实测值

理论值

实测值

……

……

相对误差

 

六.应力状态单元图(标出主应力单元)

 

七.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