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4070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

《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词三首教案.docx

古诗词三首教案

第二单元:

浓浓思乡情

-------佟丽新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都记叙了漂泊在外的人们,怀着一颗眷恋家乡的赤子之心,怀念和赞美故乡。

古诗词三首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张籍的《秋思》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都通过诗词的形式展示了离别家乡人的思念情感。

这情感在“春风又绿”中,在“临发又开封”里,更在“故园无此声”里。

《梅花魂》借外祖父珍爱梅花,展示了老华侨内心深处对中华民族深深的爱,梅花是国之魂,是融入到每个炎黄子孙血脉中的。

《桂花雨》,似春雨把对家乡热爱的思想植入孩子心中。

母亲的话语以及作者回忆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这阵阵桂花雨,无不是家乡思念的依托。

《小桥流水人家》作者热爱家乡在“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

”“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样直接的倾诉中,在优美的风景中,在平淡的叙事中。

围绕一个情字,一枝一叶总让人难忘,总流露出这份思乡情感。

 

【单元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并理解关键词语表达的思想情感。

 

3.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4.继续深入把握同主题文章的阅读方法,学会把握单元学习的方法。

【单元重点】 

1.理解关键词语表达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手段:

读中感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ppt、电脑。

课时划分:

 

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2-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回顾. 拓展”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想象意境,领悟诗情,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主持人(初美圻)请同学们保持科学坐姿:

头正,肩平,腰直,足安,深呼吸三次,一分钟速记准备---开始

记忆内容:

(课件1)

1.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

2.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

3.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5.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

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

指名三名同学背诵。

精彩演讲:

有请韩磊,赵婷婷同学。

他们演讲的题目是《浓浓思乡情》

新课: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是呀,故乡的月亮总是那么令人怀念,今天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就是一首与“月”有关的诗。

  3、揭示课题: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字典中“泊”字的两个音节(bó pō)及其不同的意义,选择正确的读音。

齐读课题。

)(课件3)

二、查找资料,了解诗人(课件4)

  1、课前,你们通过收集资料,都知道些什么呢?

   ⑴ “瓜洲”现在扬州的一小镇,位于长江北岸。

   ⑵ 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2、解题:

    “泊船瓜洲”(“泊”是“停泊”的意思。

三、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全班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2、根据注释,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3、自由朗读,并从诗中找出能集中表达诗人想回家的一个字。

(“还”字)

四、紧扣“还”字,披文入情

  1、自由汇报:

    你学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学习:

   ⑴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问:

从这两句诗句中你还体会到什么?

     (可提示:

从“一水间”、“只”、“数重山”等词去体会)

     生:

我能体会到作者离家非常近。

……

     (板书:

靠家近──很想还)

   ⑵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① 读读诗句,想象画面。

    ② 推敲诗句用词的准确:

      将“绿”字与诗人曾想过的“到、过、入、满”作对比,想一想诗人为什么最后选”绿”?

    ③ 启发想象:

      假如你来到江边,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对岸,而对岸的不远处就是你离开很久、思念很久的家乡,此时你有何感想?

      (引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④ 引导学生概括诗人此时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

      (板书:

思家切)

      过渡:

诗人思家切,可他能还吗?

(学生板书:

不能还)

  3、指导学生朗读,感悟体会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五、自主探究,感受诗境

  1、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诗人为什么不能还?

……)

 2、讨论、升华诗情:

  既然诗人已经离家很近了,而且他又这么渴望回到家乡去,那他为什么不回去看看呢?

 3、学生先猜测有几种可能,师再顺势简介当时的时代背景:

  (诗人为了改革大计、为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能还,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高境界,他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烈的思乡情深深地震撼了我们。

 4、同桌互说诗意。

 5、分男女生读古诗。

六、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1、总结学习方法:

  刚刚我们通过初读诗句──紧扣题眼──朗读感悟的方法学习了《泊船瓜洲》这首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秋思》。

板书:

泊船瓜洲

泊船瓜州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

钟山数重山

又“绿”

照我还

(思乡心切)

第二课时

 1.继续学习《秋思》(课件7)

2、初读诗句,了解诗人情况。

  3、合作学习,了解诗句大意:

   ⑴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客居洛阳,又见秋风。

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⑵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带信的人将要出发的时候,我却又打开了封好的信。

  4、指导朗读,感悟情感。

七、咬文嚼字,体会“推敲”

  1、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这两首诗中都因某个字用得特别妙而成为千古绝句,有谁知道是哪两句诗、哪两个字吗?

(绿、见)

  2、过渡:

    我们已经体会了“绿”字的妙用,那么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3、师讲解:

    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

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4、总结:

    秋风无形,但处处可“见”;一个“绿”字,表达了眼前一片景,胸中无限情;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句;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话。

现在让我们也来当一回王安石,推敲一下以下的句子该用什么字好。

  5、填字练习:

   ⑴ 选择最恰当的字填入括号内,并说说理由:

     旺、浓、闹

     红杏枝头春意( )。

     起、动、翻、皱、拂

     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

   ⑵ 自由填字:

     春风吹( )了树梢,吹( )了小草,

     吹( )了河水,吹( )了花苞。

八、反复诵读,指导背诵

  1、有感情朗读全诗。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2、指导背诵。

学习《长相思》

1、看插图,说词意。

欣赏课文插图,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互说插图所绘情景,并从这首词中找到相对应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词的大意。

 2、讨论:

 

(1)抓意象,山水风雪行。

 说说“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意思。

(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想象“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情景。

 能用自己的词语形容“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吗?

(千山万水、风雪交加)

指导朗读,通过回返复沓的朗读读出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

(2)品意蕴,故园无此声。

(课件9)

 “此”是什么意思?

“此声”是指什么声音?

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样的声音?

(随机点拨“千帐灯”、“聒”)这样的声音这样的情景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顶顶帐篷,点点灯火,本该是多么豪迈多么壮观!

然长途跋涉之后,在这样一个野外宿营的寒夜里,却要听着寒风朔雪的嘈杂声,叫人怎能安然入睡?

指名朗读这首词。

 “故园”指什么?

“故园无此声”,故园没有什么声音?

故园有什么?

想像说话。

 故园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故园不会这样的卧不成眠,故园不会这样的寒冷孤寂;故园,有的是宁静详和,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温暖舒适……这一切的一切交织在一起,融成了一个字,一个包容作者此时心中一切所想所思的字,那就是——(学生齐“碎”。

)带着心碎的感觉读下阕。

从这一个“碎”字,你读出了你读出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

再读下阕。

 3、有感情的朗读全词。

三、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再次回读这两首思乡诗词。

 2、体悟这两首诗词表达方法之妙。

(前者善于从寻常细节入手,刻画入微;后者善于将写景与叙事融于一体。

最终目的都为抒情。

3、鸿雁传书,千言万语;夜宿边关,千辛万苦。

山高水长隔不断我的思乡情,岁月流逝剪不断我的思乡情。

——师生共同激情回顾《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乡愁,是游子心中难解的结;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

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会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诵读《秋思》、《长相思》。

5、课后收集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交流。

板书:

秋思

               (唐)张籍

              见----意万重   思乡情

              恐----又开封  (叙事抒情)

身向榆关(难)

长相思

心在故园(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