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前要点知识归纳.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4000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92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考前要点知识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考生物考前要点知识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考生物考前要点知识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考生物考前要点知识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考生物考前要点知识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考前要点知识归纳.docx

《高考生物考前要点知识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考前要点知识归纳.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考前要点知识归纳.docx

高考生物考前要点知识归纳

2022高考生物考前要点知识归纳

一、结论性知识要点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虽然大体相同,但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2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这些化合物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4水:

是活细胞中最多的化合物,细胞中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两者可以相互转化,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例与细胞代谢旺盛程度正相关。

5无机盐:

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6糖类:

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内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核糖、脱氧核糖)。

糖元(肝糖元、肌糖元)是动物多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多糖。

7具有还原性的糖有: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8脂质:

脂肪是生物的主要储能物质;类脂中的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结构的重要成分,固醇(如性激素)与新陈代谢和生殖有密切关系。

9蛋白质:

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其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约有20种,其中有8种必需氨基酸。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特点是: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10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次序变化多端,由氨基酸形成的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蛋白质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11核酸:

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由核苷酸聚合而成。

其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少量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RNA分为核糖体RNA(rRNA)、转移RNAtRNA、信使RNAmRNA。

12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3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它们都由膜构成,这些膜的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

14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等由膜围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叫做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5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6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17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如细胞器,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18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19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0酶的特性:

①高效性;②专一性;③需要适宜条件。

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酶浓度等因素有关。

是新陈代谢所需要能量的直接在囊状结构的薄膜上。

23叶绿体的色素有:

①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②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24在色素带上从上到下排列的顺序是“胡黄ab”。

其中,解度最高、扩散最快、在色素带最上方的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含量最多、色素带最宽的是叶绿素a;叶绿体的色素分为两类:

①一类具有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作用,包括绝大多数的叶绿素a以及全部的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②另一类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它不仅能够吸收光能,还能使光能转换成电能。

25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26原生质层(主要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可以看做是一层半透膜。

它具有选择

透过性。

当高温、过酸、过碱、过度失水或过度吸水胀破使细胞死亡时,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

变为全透性。

27植物根吸收的水分,一般只有1%~5%保留在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其余水分几乎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

28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是:

①植物吸水的重要动力;②水分在植物内运输的动力;③矿质元素在体内运输的动力。

29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动力是呼吸作用。

(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两个条件:

能量和载体。

30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1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只有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大

量转化脂质。

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除了能转化外,还相互制约着的。

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才由

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供给能量。

32为什么低血糖时会出现惊厥或昏迷呢因为脑组织功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而脑组织中含糖元极少,需要随时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来氧化供能。

当血糖低于45mg/dL时,脑组织就会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给而发生功能障碍,出现上述低血糖晚期症状。

33脂肪肝:

①病因:

肝脏功能不好,或是磷脂等的合成减少时,脂蛋白的合成受阻,脂肪就不能顺利地从肝脏中运出去,因而造成脂肪在肝脏中的堆积,形成脂肪肝。

②防治:

合理膳食,适当的休息和活动,并注意吃一些含卵磷脂较多的食物,是防治脂肪肝的有效措施。

34新陈代谢的类型:

(1)自养需氧型:

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

(2)自养厌氧型:

绿硫细菌(在有光无氧的条件下,以H2S作为氢供体合成糖类。

(3)异养需氧型:

各种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

(4)异养厌氧型:

乳酸菌、破伤风杆菌等

特殊类型:

酵母菌(兼性厌氧型)、红螺菌(兼性营养型细菌)

35病毒由核酸和衣壳两部分构成。

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DNA或RNA。

核酸中贮存着遗传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控制着病毒的一切性状。

病毒的衣壳具有保护病毒核酸,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等功能。

36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37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

38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二、核心考点:

1.新陈代谢利用水(消耗水)的生理过程及结构

①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的消化(水解)

②肝脏和肌肉细胞中糖元的分解过程消耗水。

③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H2O

2[H]O2;部位:

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

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2C3H4O36H2O

6CO220[H];部位:

线粒体

⑤AT

(C2H4O2N-R)

RNA)中的碱基数与氨基酸数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2)方法与技巧(表中a表示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

氨基酸个数

n

肽链数

m

肽键数

n-m

脱去水分子数

n-m

蛋白质分子量

an-18n-m

至少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

m

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

nm

mRNA中的碱基数

3n

基因中的碱基数

至少6n

4.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细胞的种类

形态结构的多样性

功能的多样性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

两面凹的圆饼状

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提高O2和CO2的交换效率

具分泌功能的细胞

很多突起,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含量较多

增大表面积,提高分泌速率

癌细胞

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糖蛋白含量减少

细胞间黏着性减小,容易扩散和转移

代谢旺盛的细胞

自由水含量高,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含量多,核仁较大,核孔数量多

物质交换速率快,蛋白质合成快,表现为旺盛的生命活动

5.几种典型细胞中的细胞器

典型细胞

细胞器的特殊性

叶肉细胞

含大多数细胞器

根成熟区,叶表皮细胞

不含叶绿体

根分生区、干种子细胞

不含叶绿体和大液泡

维管束鞘细胞

C3植物无叶绿体,C4植物有不含基粒的叶绿体

心肌细胞

含线粒体较多

消化腺细胞

含高尔基体、核糖体较多

6.细胞器归纳

分布

动植物都有的

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

植物特有的

质体叶绿体、白色体等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

中心体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

液泡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

中心体、溶酶体

分布最广泛的

核糖体真核、原核细胞

结构

不具膜细胞的

核糖体、中心体

具单层膜结构的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具双层膜结构的

线粒体、叶绿体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

线粒体、叶绿体、液泡

成分

含DNA基因的

线粒体、叶绿体都有半自主性

含RNA的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含色素的

叶绿体、液泡

功能

能产生水的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有产生AT

L-1的蔗糖溶液观察细胞形态

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活细胞;

不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死细胞

细胞生活状态

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观察细胞形态

细胞液浓度范围在未发生质壁分离和使细胞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

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不同植物细胞·mL-1的蔗糖溶液观察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

根据不同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来判断细胞液浓度大小

不同植物细胞

验证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

成熟植物细胞的蔗糖溶液观察细胞形态

1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伸缩性;②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壁伸缩性大于或等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植物细胞结构特性

8.生物膜之间的联系(以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为例)

 

9.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10.酶与AT

1

1

2a

g/dL)

血糖含量

疾病症状

治疗预防措施

130mg·dL-1

高血糖

口服降糖药物

>160mg·dL-1

糖尿病、糖尿

注射胰岛素

(2)脂质代谢和疾病

疾病名称

原因

治疗预防措施

肥胖症

供能物质摄人多、消耗少,遗传或内分泌失调

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就医治疗

高血脂

血浆中脂质含量过高

合理膳食,控制脂质物质摄入

脂肪肝

肝功能不好,磷脂等合成减少,脂蛋白合成受阻,使脂肪在肝脏中堆积

食用含卵磷脂较多的食物,适当休息

(3)蛋白质缺乏的危害

①由于蛋白质在人体内不能储存,且人体内的蛋白质每天都要分解一部分,如果每天蛋白质的摄人量不足,会使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足,导致营养不良而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

②蛋白质的缺乏时,血浆蛋白浓度低,血浆的吸水能力下降,组织液中的水不能及时被运输到血浆,

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奶粉中蛋白质缺乏时,抗体的合成减少,使婴幼儿的免疫能力降低,导致疾病频发甚至死亡。

16.染色体与染色质:

染色体与染色质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染色质处于细胞分裂间期,呈细丝状;染色体处于细胞分裂期,呈杆状或棒状。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

律可用右图表示:

17.染色体与染色单体

(1)染色单体是由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的,复制后每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休。

连接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两条染色单体称为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在不同着丝点上的两条染色单体称为非姐妹染色单体,如右图中,a和a'、b和b',为姐妹染色单体,a和b,、a和b'、a'和b、a'和b',为非姐妹染色单体。

(2)有丝分裂过程中,前期和中期的细胞含染色单体,后期和末期的细胞不含染色单体;减数分裂过程中,由减数分裂开始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都含有染色单体。

当染色体中不存在染色单体时:

染色体数=DNA分子数。

当染色体中存在染色单体时:

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染色体数×2。

18.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癌变的区别与联系

名称

项目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细胞癌变

细胞衰老

表现

细胞数目:

少→多

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变化过程

细胞

癌细胞(恶性增殖)

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变化

特点

具有周期性

是质变,具有:

持久性和稳定性

无限增殖、形态结构改变、易分散和转移

①水分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

②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③色素积累

④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⑤细胞膜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原因

受细胞核与细胞质以及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的制约

不同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产生特定功能的细胞

原癌基因被致癌因子激活

多种内因(体细胞突变、DNA损伤等)和外因共同作用

意义或结果

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使生物体正常地生长发育

引起动物或植物产生肿瘤,导致癌症

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必修2遗传与进化

一、结论性知识要点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证明DNA是否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

把DNA和蛋白质等物质区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DNA和蛋白质等的作用。

3.绝大多数生物(如所有的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及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部分病毒等)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DNA复制的特点:

(1)边解旋边复制;

(2)半保留复制。

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6.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7.密码子共有64种,其中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终止密码子有3种。

转运RNA有61种。

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

8.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

(即:

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9.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性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的。

12.基因中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区域(包括非编码区和内含子)有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

13.人的单倍体基因组由24个DNA分子组成(包括1~22号染色体的DNA与X、Y染色体DNA)。

14.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操作的工具: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运载体。

15.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16.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条染色体移向哪极是随机的,不同源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以自由组合。

17.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18.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19.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2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2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3.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作用的时间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而不是在形成合子时。

24.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试验材料;

(2)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3)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4)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

25.诱变育种的优点:

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

单倍体育种的优点:

明显缩短育种的年限。

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育种的优点:

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26.秋水仙素的作用:

能够抑制纺锤体形成,使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27.几种需记住的遗传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白化病、苯丙酮尿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多指、软骨发育不全

X染色体隐性遗传:

色盲、血友病

多基因遗传病:

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21三体综合症(先天愚型)(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28.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9.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30.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31.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则是定向的。

32.隔离就是指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其作用就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在自然选择中向不同方向发展,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环节。

33.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34.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区别:

生物进化是指同种生物的发展变化,时间可长可短,性状变化程度不一,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进化的范围。

物种的形成必须是当基因频率的改变在突破种的界限形成生殖隔离时,方可成立。

二、核心考点

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即联会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结构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称为同源染色体。

提示:

此概念包含了三个意义,即形状、大小、结构一般相同(性染色体X和Y例外),分别来自父母双方,而且能联会,否则就不是同源染色体。

2.染色体组

(1)染色体组的概念:

二倍体生殖细胞中由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组成的一组染色体就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2)染色体组内染色体的特点:

都是非同源染色体。

(3)染色体组的数目主要是由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个数来决定的。

如右图,这个细胞

中共有四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内包含三条非同源染色体。

(4)不同生物体的细胞核中染色体组的数目及每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数目可以

不同。

3.四分体:

指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所包含的四条染色单体。

如右图中A和B所代表

的结构,就分别是一个四分体。

由此可见,四分体的个数与联会时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是一致的。

4.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及受精过程中染色体、DNA数量变化规律曲线的区别及联系

特别提示:

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作用

1线粒体:

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

2核糖体:

合成DNA复制所需要的酶以及染色体

中的蛋白质组蛋白。

3中心体:

在某些低等植物或动物细胞中,分裂

的前期由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以牵引染色体移动。

4高尔基体:

合成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壁的形成必

须有高尔基体参与。

5.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体内转化)

①实验过程:

②实验结论:

加热杀死的S型死细菌内必

然存在某种物质(转化因子),此转化

因子促使R型活细菌转变为S型活细菌

(但没有证明转化因子就是DNA)。

(2)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

①设计思路:

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离,

单独直接地去观察其作用。

②实验过程:

③实验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多

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特别提醒:

①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

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具有稳定

性,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降低又逐渐

恢复了活性。

②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原因是S型菌DNA与R型菌DNA实现重组,表现出S型菌的性状,此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实验结论:

在噬菌体中亲子

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DNA,DNA是遗传物质。

实验拓展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的应用:

①研究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特点;②在基因诊断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③用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中元素的去向;④用放射性元素15N标记氨基酸,研究氨基酸在细胞内合成分泌蛋白的场所、运输通道、分泌过程;⑤用放射性同位素40K证明根吸收的矿质元素的运输部位;⑥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氨基酸;⑦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研究原肠胚三胚层的发育。

6.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复制

转录

翻译

主要场所

细胞核

细胞核

细胞质核糖体

模板

DNA两条链

DNA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脱氧核苷酸

4种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

原则

A—T;C—C;T—A;C—G

A—U;C—C;T—A;C—G

A—U;G—C;U—A;C—G

产物

两个DNA分子

RNA

蛋白质多肽

信息传递

DNA--DNA

DNA—RNA

RNA--蛋白质多肽

意义

传递遗传信息

传递遗传信息

表达遗传信息

7.碱基数量的计算归类与应用

(1)双链DNA分子及其某条单链和转录生成的mRNA中碱基比例关系

H链

h链

DNA分子

mRNA以H链为模板

规律DNA

m

m

m

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整个DNA及任一条链中都相等

n

n

n

a

1

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整个DNA分子中为1,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

b

1

(2)DNA复制过程中的碱基数量计算

某DNA分子中含某碱基a个,则:

①复制n次需要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②第n次复制,需要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

(3)碱基种类及比例的运用

①由核酸所含碱基种类及比例可以分析判断核酸的种类:

若有U无T,则该核酸为RNA;若有T无U,且A=T,G=C,则该核酸一般为双链DNA;若有T无U,且A≠T,G≠C,则该核酸为单链DNA。

②设某DNA分子的两条链均用放射性元素标记,置于无放射性的环境中复制n次后,则:

含有放射性的DNA占总数的

;含有放射性的链占全部子链的

8.基因的功能

①传递遗传信息:

(发生在生殖过程中)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由亲代到子代)的传递。

②表达遗传信息:

(发生在整个生物个体

发育过程中)是通过转录和翻泽控制

蛋白质合成过程实现的。

③功能简图:

9.遗传定律与减数分裂之间的关系

从细胞水平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

自由组合定律都与减数分裂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比较项目

遗传规律

发生时期

染色体与基因行为

配子2N生物

基因的分离定律

减I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分离

配子中含等位基因中的—个

基因的自由

组合定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