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重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3194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历史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下历史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下历史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下历史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下历史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下历史重点.docx

《七下历史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历史重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下历史重点.docx

七下历史重点

七下历史重点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河: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唐太宗的措施有:

1完善赋役制度2完善隋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3修订法令,编写《唐律疏仪》4完善隋朝建立的科举制。

9、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0、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她统治时期,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发展,史称“贞观遗风”

11武则天统治前期为维护皇权的措施:

1使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发展中央集权2改《贞观氏族制》为《姓氏录》,将武氏列为一等3大力发展科举制4大力发展农业

《窦娥冤》关汉卿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

6、重要城市及地位7、朝代、都城及古今地名

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苏州唐朝长安西安

清代后来居上的丝织业中心:

南京北宋东京开封

明清全国的制瓷业中心:

景德镇南宋临安杭州

8、年代与事件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618年隋朝灭亡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居住589年陈朝被灭

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907年唐朝灭亡

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元朝在全国的统治605年开通大运河

9、人物历史上的称呼与人物的代表作10、人物与相关事件

诗仙吴道子《早发白帝城》张玄素敢于直言,进谏二百多次

诗圣李白“三吏”、“三别”唐太宗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画圣杜甫《送子天王图》魏征反对唐太宗在洛阳修建宫殿

武则天任用“房谋杜断”

11、容易忽视的政权的建立12、容易忽视的事件与人物

10世纪初北宋建立设殿阁大学士乾隆帝

960年南宋灭亡转战东南沿海抗倭明太祖

1206年契丹国建立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皇太极

1276年蒙古国建立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戚继光

三.重要问题的回答

 

1、简述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1)北宋时辽宋议和,订立澶渊之盟;宋与西夏连年交战后议和,西夏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2)南宋时,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

2、简述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

(1)南方农业有较大发展。

水稻跃居宋朝粮食作物首位。

棉花种植地推广到长江流域。

茶树栽培也有很大发展。

(2)南方手工业兴旺。

丝织业胜过北方。

棉织业在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宋朝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3)南方手工业繁荣,有开封、杭州等商业都市,有广州、泉州等外贸商港,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3、宋太祖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1)宋太祖即位后,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

(2)宋太祖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4、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历史意义(作用)是什么?

(1)目的:

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

(2)意义:

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航海家。

(3)作用: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5、简述《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的历史意义。

《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领土。

6、隋唐时期,我国取得的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哪些?

(1)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

(4)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7、清朝前期对外实行什么政策?

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

实行些政策造成的危害是什么?

(1)清朝前期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

(2)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

第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统治者认为天朝的物产丰盈,无须同外国互通无关;第二,害怕外国商人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威胁其统治。

(3)闭关锁国造成的危害是:

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清政府看不到世国界形势发展变化,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交流,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

8、简要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

(2)加上自然条件的优越性,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

9、明朝前期加强君主专权制的措施:

(1)政治方面:

①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②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③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加强对臣民的监督;④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⑤执行削藩政策。

(2)文化方面:

采取八股取士,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

 

四、简单的列举题,要做到识记

1、列举唐朝三位著名的诗人及代表作:

李白《蜀道难》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新乐府》

2、列举北宋时少数民族政权和都城:

契丹,都城上京;党项,都城兴庆;金,都城会宁。

3、列举17世纪我国进行反侵略的历史事件:

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抗击倭寇、第一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第二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4、列举明朝三位著名的科学家及其著作:

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

 

五、材料题的分析与技巧掌握

 

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这句话是谁说的?

(2)唐太宗对君与民的关系做何比喻?

两者关系怎么样?

答案:

唐太宗;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

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3)他为何会产生这一认识?

答案:

因为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

(4)为此,在他执政后,采取了哪些缓和君民关系的措施?

答案: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提倡节俭,革除弊政;重用人才,虚心纳谏。

2、“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1)“机户”指什么人?

“机工”指什么人?

答案:

早期的资本家;早期的雇用工人。

(2)“机户”和“机工”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答案:

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是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性质。

(3)材料中的现象出现在何时何地?

答案:

出现在明朝中后期苏州和松江一带地区。

3、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产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中的“天朝”和“外夷”分别指什么?

答案:

天朝指清朝;外夷指外国。

(2)这句话是谁说的?

答案:

乾隆帝说的

(3)这夺段话反映了清朝统治者什么思想?

(4)据此清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

答案:

重本抑末,压制打击工商业发展的保守思想;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技巧:

做分析题,一定要做到胆大心细,“胆大”,就是相信自己,“心细”就是一定要认真审题,抓住相关的知识要点,联系课本知识进行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