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讲义内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2593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管理学讲义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校管理学讲义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校管理学讲义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校管理学讲义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校管理学讲义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管理学讲义内容.docx

《学校管理学讲义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管理学讲义内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管理学讲义内容.docx

学校管理学讲义内容

 

学校管理学

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第一节学校管理的作用、特点

一、什么是管理?

二、什么是学校管理?

三、学校管理有何作用?

四、学校管理有何特殊性?

管理是普遍的社会活动。

【管理】P1——是管理者遵循一定的管理观念,创造性地运用管理方法,充分发挥管理职能,筹划安排各项管理资源,高效地实现预定目标的社会活动。

管理者岗位职责(行为表现):

“管理”与“领导”:

P2

从广义角度看,管理包含了领导。

从狭义角度看,管理与领导是两种不同的活动。

组织层次

作用对象

活动职能

管理

中低层

各种资源

协调、组织、安排

领导

高层

组织、人力资源

规划、运筹、激励

【学校管理】P1——是学校管理人员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组织协调学校的办学资源,引导师生员工的行为方向,有效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管理活动。

学校管理目的:

1、教育工作目标;2、管理工作目标。

学校管理活动的构成要素:

P5-8

学校管理主体——学校管理者

学校管理客体——学校管理对象:

人财物时空信

学校管理中介——学校管理方法

学校管理目的——学校管理要达到的结果

学校管理释义:

1.对办学资源的合理调用;2.重视学校人力资源的作用;3.有效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

学校管理的作用(意义):

P2-3(图示)

1、集合资源的作用;2、统合资源的作用,增效资源的作用。

学校管理的性质:

(图示)

 

(第一章)第二节学校管理实践及理论的发展

一、学校管理实践的发展

二、学校管理理论的发展

什么时候有了教育?

——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原始社会)

什么时候有了学校?

——学校是在有了国家和文字之后;(奴隶社会)

什么时候有了管理?

——有了人类就有了管理;(清朝末年)1903年《学制》

什么时候有了学校管理?

——有了学校就有了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学形成的时间?

——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

教育——原始社会

学校——学校管理——奴隶社会

《学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论及了早期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实践产生于夏商周。

庠序校是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

其它国家时间大致如此。

伴随学校管理实践也就有了学校管理思想,《学记》记载的是官学的管理,孔子的教育思想反映的是私学的教育,朱熹也论及了书院的管理。

18世纪后,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颁布教育法令,以立法的形式推行义务教育,19世纪后,相继建立了统一学校教育体系和教育管理机构。

我国的学部就是在1905年设立的,《癸卯学制》也在1903年推出。

20世纪后学校教育及管理实践得到长足发展。

学校管理实践的发展:

P12

我国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发展过程:

1.清末近代学校的产生到辛亥革命研究;2.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研究;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研究。

学校教育发展各阶段:

1、18世纪各国纷纷颁布义务教育法令;2、19世纪一些国家建立统一学校体系和教育管理机构;3、20世纪学校教育的功能和公平性被各国普遍接受。

小资料:

谁是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

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公布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6至12岁的男女儿童入学,否则政府就强迫其履行义务”。

早期的义务教育是欧洲宗教改革的产物,本义是使更多的人能阅读圣经,推行宗教教育,宣传教义。

但毕竟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

贡献在于:

强调受教育是一个人应当拥有的天赋及不可剥夺的权利;强调教育的公共性、世俗性,主张广设学校并强迫父母送子女接受教育。

1763年到1819年间,德国先后三次修订法令推行义务教育,所以,一般认为德国是实行义务教育最早的国家。

(第一章)第三节学习学校组织与管理的意义和方法

一、本课程研究什么?

二、为什么要学习学校组织与管理?

三、学习的方法是什么?

学校管理学研究什么?

P14

1、学校管理活动和现象(现象包括:

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中介、管理制度);

2、学校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规律包括:

工作原理、法则、理论、因果联系);学校组织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基本要素

涵义

例举

管理者

学校组织中居于一定领导或管理地位,承担领导或管理职责,并有某种职权对其下属施以影响的人员和机构。

如校长、书记、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

管理对象

学校管理者施以影响的客体,以及由这些对象资源所构成的各种管理事务。

如人、财、物、时、空、

信息,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

管理方式方法

用于实现学校管理目标,完成学校管理任务的各种工具、手段、措施等。

如组织机构、政策法规、教育手段、行政手段、技术设备、专业知识等。

管理职能

学校管理者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如计划、决策、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沟通等。

为什么要学习学校组织与管理?

P14

1.现代学校教育需要科学的管理;2.学校管理改革需要正确的理论做指导;3.提高学校管理水平需要研究学校管理;4.教师是学校组织与管理的参与者;

学习的方法是什么?

原则

方法

(一)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阅读

思考

应用

(第一章)思考题

1.什么是学校管理?

学校为什么管理?

2.学校组织管理有何特点?

3.学校管理要素是什么?

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4.学习学校管理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

5.了解我国学校管理实践以及理论研究的发展。

第二章现代教育观与学校管理价值观

(第二章)第一节现代教育观

一、现代教育概述

二、现代教育观

【现代教育含义】P18——现代教育是指与现代社会适应并为之服务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管理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的总和。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P19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加紧密;2、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日益彰显;3、现代教育的终身化与个性化的结合;4、现代教育是多样性与开放性的大系统。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P21-23

1.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教育的机会平等与教育管理广泛参与;2.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3.教育价值观的多元化:

不能简单地理解教育价值观的多元,而是指教育的多元化思想;4.优质教育成为未来教育的热点;5.关注个性发展,建立适应终身学习的课程体系。

案例分析——对考试排名说“NO”

一般认为,这一做法利于激发学生奋勇争先,鞭策学生刻苦努力。

但在实践中,其危害远远超过了有利的一面。

1、考试排名是一种教育歧视。

使成绩差的学生产生了自卑感。

考试排名还会扼杀学生心中的希望。

2、考试排名,却让多数学生感到学习缺乏乐趣,是件很痛苦的事。

3、考试排名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时代的发展、要求不相一致。

4、考试排名给学生身心带来了严重的伤害,这也是应试教育弊端的一种表现。

(第二章)第二节现代学校管理价值观

一、现代教育与现代学校管理

1.学校管理改革必须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没有学校管理改革的支持和推进作用,现代教育就无法得以进行;学校管理改革也必须倡导新教育价值观,完善学校管理良性运作。

2.学校管理改革应以现代教育观为指导。

管理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一所学校充满活力,也可能使一所学校逐渐走向萧条。

因此,学校管理就应该以现代教育观为基础

3.学校管理改革的目的是构建推进现代教育的新型学校。

二、现代学校管理价值观

【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

【教育价值观】——对教育价值关系的根本看法,即对教育与个体主体和社会主体的特定关系的根本认识。

【学校管理价值观】——指学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用以指导其思维运作的一系列根本认识

【现代教育观】包括:

P23-30

教育观

基本内容

特征

科学教育发展观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6届3中全会)

全面性;和谐性;可持续性

终身教育观

教育要贯穿于人生的始终,所以要使教育和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20世纪60年代)

普及性;全程性;适应性

素质教育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世纪90年代)

对象的全体性、内容的基础性、空间的开放性、目标的全面性、机制的主体内化性、价值的多元化

教育服务观

学校向社会、家庭、个体提供用于提高或改善人的智力素质、行为规范和身体素养的非实物成果,以德育、教学、生活服务保障为内容的教育服务

鲜明的选择性;具有层次性

现代教学观

教学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互动过程。

教学传授知识,它应使学生在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倡导学生的主体性;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生自己学

现代师生观

以发展学生主动性、创造性为目的的平等、互敬、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

民主、平等、尊重、理解

当代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

(图示)P35-40

1、开放思想P35

(1)学校从自我管理转向社会参与管理;

(2)学校管理从少数行政人员管理向全员管理发展;(3)从学校管理学生转向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管理。

2、创新思想P37

(1)以培养求知欲、开发创造能力为人才目标;

(2)鼓励教师教育创新;(3)学校管理创新。

学校管理创新的内涵:

①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②学校方法的创新;③学校机制的创新;④学校管理思想的创新

3、人本思想P37

(1)充分地尊重人的地位、作用、价值、需求以及情感。

营造一个平等、尊重、和谐、团结的组织氛围,民主化管理。

(2)坚持管理过程的民主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3)坚持管理的自主性,被管理者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4)坚持管理过程的合作性。

4、系统思想P39

学校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存在,系统的建立与运转都是围绕明确的目标而进行的,必须重视系统内部的整合,使各部门的功能发挥都是围绕增强系统的功能而实现的。

5、效能思想P39

(1)学校效能:

是指学校发挥某些积极作用的能力及其实际结果。

(2)学校效能是校长效能、教师效能、学生效能及情境效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3)建设高效的学校,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就是要不断提升学校效能,通过效能的不断“增值”使学校得到持续地改进。

【校长效能】——是指校长领导并促成教师、学生、教学情境及学习情境等协调地发挥其效能或作用,以致达成或超出预期的教育产出及组织情境目标的能力。

【教师效能】——是指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校长作用下,导引或促成学生及学习情境发挥其效能或作用,以致达成或超出预期的教育产出目标的能力。

【学生效能】——是指学生在自身固有特性的基础上,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性质和状态。

【情景效能】——指教育情景在教育过程中有效的或有用的性质和实际状态。

(第二章)思考题

1.现代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2.现代教育与现代学校管理的关系?

3.当代学校管理应该具有的价值观?

4.什么是有效的学校管理?

第三章学校管理原则

(第三章)第一节学校管理原则含义、特点

【学校管理原则】含义

特点

学校管理者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是学校管理者用人、理财、管物、办事的基本要求。

系统性;概括性;主客观统一性

(第三章)第二节学校管理基本原则

(一)学校管理依据

(二)学校管理基本原则

1.学校管理经验的概括。

2.学校管理哲学的体现。

3.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指导。

4.学校管理规律的反映。

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

育人性原则全面质量原则

规范性原则有效性原则

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

P45

1、方向性原则P45

含义:

【方向性原则】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据是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学校管理必须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目的保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

要求:

1.理解和执行教育政策;2.办学以实现教育目的为宗旨。

2、整体性原则P45

含义:

【整体性原则】学校各个层次,各项工作和各种因素之间是否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管理者必须把学校管理活动当作一个整体,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要从整体上进行综合部署、统筹安排,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围绕学校整体工作的质量、效率正常运转。

要求:

1.管理者要有全局观点;2.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工作。

3、科学性原则P45

含义:

【科学性原则】就是学校管理者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育的客观性规律和发展趋势,从学校实际出发进行管理。

要求:

1.依据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观察和分析学校中的问题;2.采取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的态度来处理学校工作各程序中的问题;3.善于运用现代化手段来使用、调节和控制学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4.善于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总结已取得的成果。

4、民主性原则P46

含义:

【民主性原则】学校管理者要发扬民主作风,注意调动全校教职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学校各项工作的决策和管理,并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要求:

1.把教职工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2.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3.要为教职工提供参与管理的条件;4.把个人目标融合于集体目标之中。

能用他人智慧去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是伟大的。

 ——管理专家旦恩·皮阿特

5、育人性原则P47

含义:

【育人性原则】学校管理的根本点在于育人,一切管理目的、目标、措施、方法,都要有利于教育,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要求:

1.学校领导干部和教职工都要言传身传,以身作则;2.通过规章制度以及行为的准则来约束师生言行;3.重视培养优良校风;4.美化校园环境;5.建设学校特色文化。

6、全面质量原则P47

含义:

【全面质量原则】学校管理工作,既要突出教学工作的管理,又要全面安排各项工作,加强对影响教育质量的各方面工作的管理。

要求:

1.要有整体观念,要从整体来考虑一切问题,全员参与学校的质量管理工作;2.要树立教学为主的思想,全面安排和协调学校的各项工作;3.抓好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管理。

7、规范性原则P47

含义:

【规范性原则】将各种标准制定出来,将结果、内容、时间、程序等进行标准化,规范全体师生的行为,

要求:

1.加大校园建设力度,形成良好的校风。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稳定学校工作秩序。

3.领导、教职工注意自己思想言行的示范性。

4.学校工作的典范化,每项工作都有规程,

8、有效性原则P47-48

含义:

【有效性原则】学校工作必须讲求效率,做到低消耗、高质量、高速度,力求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

要求:

1.要知人善任;做到物尽其用;贯彻勤俭办学;减少时间成本。

2.实行分级管理,不越级指挥3.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重大决策民主协商

(第三章)思考题

1.学校管理原则对学校管理的意义?

2.学校管理原则是怎样提出的?

3.如何理解和运用学校管理的各基本原则?

第四章学校管理方法与艺术

(第四章)第一节学校管理方法体系

【学校管理方法】——各种能够实现学校管理职能,完成学校管理目标和任务,确保学校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手段、途径、措施的总和。

【管理方法体系】——各种管理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管理方法体系。

方法观和方法论

一般方法

具体方法

(第四章)第二节学校管理方法论

(图示)管理哲学

管理辩证法管理认识论管理价值观管理方法论

学校管理方法观:

P54

(一)经验型的学校管理方法观

(1)自学校管理实践产生一直到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一种学校管理方法观。

这种观点的形成与具有较低生产力的自然经济以及“天人合一”、“重道轻器”的哲学观不无关系。

(2)经验型的方法观主张“道法自然”,以非理性的方式管理学校,单纯依靠直觉、权威和教条进行管理。

(3)在这种方法观的作用下,学校管理实践特点:

1.学校管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2.学校管理体系制度不健全,缺乏法律规范。

3.学校管理是一种粗放式的经营方式。

(二)制度型的学校管理方法观

(1)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形成的。

(2)这种观点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生产以及科学主义的哲学观的基础上的。

制度型的方法观主张将学校管理纳入到科学化的范畴,以计量的手段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精确化、效率化,提高学校管理系统的效益。

(3)这种方法观的作用下,学校管理实践特点:

1.追求学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2.将量化管理引入学校管理。

3.构建有明确分工的学校管理系统。

4.采取制度加物质刺激的管理方式。

(三)人文型的学校管理方法观

(1)20世纪中期之后逐步形成的。

它是人文主义哲学观的发展,是现代管理新理念的体现。

(2)人文型的方法观主张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重视人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文性是贯穿学校管理全过程的灵魂。

(3)在这种方法观的作用下,学校管理实践表现出如下特点:

1.主张以“人本位”代替“官本位”和“物本位”。

2.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采取以民主、协商为主的管理方式。

学校管理学发展阶段:

(补充内容)

Ⅰ、古典管理论

时间:

19世纪20世纪初期—20世纪30年代

代表人物:

泰勒

观点:

工作时间化、标准化、计件工资、程序化。

Ⅱ、人际关系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时期

时间:

19世纪20世纪初期—20世纪30年代

人际关系理论:

代表人物:

美国,梅约提出

观点:

1、人是社会人;2.人的士气能够促进积极性;3.满足心理需求,才能激发士气。

行为科学理论:

(1949年提出)

观点:

1.人性论,人是经济人;2.人的需要理论;3.激励理论;4.组织气氛;5.领导行为论。

Ⅲ、现代管理科学理论

时间:

20世纪中期至今

观点:

众多。

(第四章)第三节学校管理一般方法

1.行政方法;2.经济方法;3.法规方法;4.教育方法

学校管理一般方法

一、学校管理的行政方法P57

含义:

【学校管理的行政方法】是指学校管理者运用自身或其行政职位的权威,采用指示、命令、决定、规划、计划、条例等措施,通过学校的行政组织,对学校进行管理的手段。

特点:

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稳定性、时效性、无偿性

作用:

学校全局的控制;各种管理方法的手段;发挥管理职能作用。

局限:

妨碍教职主动参与工作;降低管理措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影响学校上下左右沟通协调

基本要求:

做到统一指挥,权责一致;健全学校的管理体系;学校管理者法定和个人权威的结合

二、学校管理的经济方法P61-62

含义:

【学校管理的经济方法】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和影响学校管理活动的方法。

具体来说,是通过工资、津贴、奖金、罚款等经济手段,从物质利益上调节和影响师生员工的行为,从而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益。

特点:

利益性、公平性、多样性、即效性

作用:

具有激励效用、补充作用

局限:

不能够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易导致拜金主义的倾向

基本要求:

在运用物质激励的同时要提倡精神激励;科学运用经济方法。

三、学校管理的法律方法P63-66

含义:

【学校管理的法律方法】是运用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布的教育法律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类似法律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的管理制度来影响和约束学校管理客体的行为的方法。

特点:

强制性、规范性、严肃性

作用:

有利于学校管理的制度化;有利于建立责任制,提高工作效率

局限:

过于僵硬,不利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及时反映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影响学校管理系统的创造性

基本要求:

健全教育法规和增强法制观念是学校管理中运用法律方法的前提和基础。

四、学校管理的教育方法(补充内容)

含义:

【学校管理的教育方法】是指通过对一定精神观念的宣传,从真理性方面激发学校成员的理想,使之成为其组织行为的动机,从而为实现学校的整体目标而努力的方法。

特点:

长期性;广泛性;渗透性;启发性;灵活性

要求:

①要有科学性。

②要有针对性。

③要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方法。

④要保持思想教育工作的“弹性”。

⑤说服教育和其它方式相结合。

案例分析——

学校的这种做法侵害了张阳同学的受教育权,性质严重。

我国《宪法》第二章第46条第一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教育法》第9条进一步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第14条规定: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由此可见,北广附属实验中学此举严重违反了我国《宪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公民受教育权的相关规定。

案例分析——

问题:

案例中校长采取了哪些管理方法?

对您有何种启发?

分析:

上述案例中,校长主要采用了思想教育的方法,同时还采用了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激励的方法与之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四章)第四节学校管理艺术

一、学校管理艺术内涵及特点

内涵:

【学校管理艺术】——是指学校的领导者在管理活动中,依据管理科学的知识和本身的经验、阅历、甚至是直觉,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特殊的手段、方法和技巧,高效地解决问题的才能。

特征:

1.创造性;2.科学性;3。

随机性;4。

实践性;5。

高效性。

二、几种学校管理艺术

1.审时度势的决策艺术。

2.知人善任的管理艺术。

3.协调、平衡的管理艺术。

4.激励的管理艺术。

5.合理高效地运用时间的艺术。

三、如何提升学校管理艺术素质

1.强化学校管理艺术的意识。

2.注重学校管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学校管理艺术的研究

(第四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学校管理方法体系?

2.你主张什么样的学校管理方法观?

3.如何应用学校管理的一般方法?

4.如何形成自己的学校管理艺术?

第五章学校管理过程概述

 

(1)

(2)(3)(4)(5)(6)(7)(8)(9)

①②③④⑤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