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实战训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2537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贵不能淫》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实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富贵不能淫》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实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富贵不能淫》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实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富贵不能淫》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实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富贵不能淫》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实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富贵不能淫》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实战训练.docx

《《富贵不能淫》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实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贵不能淫》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实战训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富贵不能淫》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实战训练.docx

《富贵不能淫》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实战训练

《富贵不能淫》历年中考阅读真题

一、(2019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

(12分)

富贵不能淫

①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解释下列加线字的意思。

(2分)

(1)往之女家                  

(2)与民由之        

12.下列加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父命之           鹏之徙于南冥也

B.以顺为正者       不以物喜

C.一怒而诸侯惧     窥镜而自视

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惧有伏焉

13.把下面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分)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4.下西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观是( )(2分)

A.这篇驳论文,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和“论据”展开批驳。

B.作者运用排比句,增强文意的气势和感染力,搞示了大丈失的内涵。

C.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相近。

D.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丈夫之冠”为举例论证;“广居”“正位”“大道”为道理论证;“得志”与“不得志”为对比论证。

15.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何现实意义?

(3分)

                            

 

二、(2019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题)

古诗文联读(1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与元九书(节选)  

白居易

古人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仆虽不肖①,常师此语。

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②。

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③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④,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

进退出处⑤,何往而不自得哉?

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⑥之则为诗。

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故览仆诗,知仆之道焉。

【注释】:

①[仆虽不肖]我虽不贤。

②[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所坚守的是大道,所等待的是时机。

③[陈力]尽全力。

④[雾豹]藏在深山的豹,与“冥鸿”均喻指隐退的贤人。

⑤[出处]出,出仕;处,退隐。

⑥[言而发明]用语言阐发清楚。

6.(2分)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往送之门,戒之曰   [戒]告诫。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

C.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正]准则,标准。

D.得志,与民由之      [由]缘由,理由。

7.(2分)下列各组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一怒而天下惧/学而不思则罔

B.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妾妇之道也/不闻天子之诏

D.独行其道/不独亲其亲

8.(2分)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地点写时间,写出了被放逐的无限悲凉和酸楚。

B.颔联用典故,写自己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若隔世。

C.颈联以“沉舟”“病树”自比,语多愤激,格调沉郁。

D.尾联紧扣诗题,点酬答之意,表感谢之情,有共勉之趣。

9.(2分)对《富贵不能淫》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景春非常崇拜公孙衍、张仪等人的雄才大略,认为他们是大丈夫。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等人只是一味顺从君王,没有独立之人格。

C.文章以“妾妇之道”作比,指出顺从君王意志是坚守儒家仁义之道。

 

D.讲仁德、守礼法、合道义,穷达有道、威武不屈,才称得上大丈夫。

10.(2分)对《与元九书》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引用孟子的话,统领全段,也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行事准则。

B.作者写闲适诗是表达“兼济之志”,写讽谕诗是表达“独善之义”。

 

C.白居易奉行孟子思想,认为大丈夫要做到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D.选文提出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作观。

11.(3分)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三处)

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12.(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三、(2019年江苏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三则》)

(乙)同敞①“有文武材,意气慷慨。

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

或败奔,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军中以是服同敞。

顺治七年,大兵破严关,诸将尽弃桂林走。

城中虚无人,独式耜②端坐府中,适同敞自灵川至,见式耜,式耜曰:

“我为留守,当死此。

子无城守责,盍去诸?

”同敞正色曰:

“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

”式耜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

令为僧,亦不从。

乃幽之民舍。

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

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注)①同敞:

张居正的曾孙,②式耜(sì):

即瞿式耜,和张同敞同为抗清名臣。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往之女家______

(2)或败奔______

(3)同敞危坐不去______

(4)适同敞自灵川至______

2.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

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行天下之大道/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C.乃幽之民舍/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岂不诚大丈夫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中以是服同敞。

(2)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5.(乙)文中同敞的事例能否作为(甲)文“威武不能屈”的事实论据?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四、(2019年四川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孟子>二章》)

【乙】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署南平教谕。

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

“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②蔬自给。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

“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

瑞曰:

“曩③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从张。

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

”发④橐⑤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十四》,有删改)

(注释)①脱粟:

吃糙米饭。

②艺:

种植。

③曩:

从前。

④发:

打开。

⑤橐:

布袋的一种。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岂不诚大丈夫哉(诚:

是)

B.得志,与民由之(由:

遵循)

C.御史诣学宫(诣:

到)

D.属吏咸伏谒(咸:

都)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倒悬之/父命之

B.独行其道/其迁淳安知县

C.谒当以属礼/以顺为正者

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昨闻海令为母寿

12.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围绕“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

B.甲文中孟子运用对比表达了对景春推崇的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懈和鄙视,接着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

C.乙文中海瑞在南平和淳安的言行,体现了甲文中大丈夫标准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乙文通过“布袍脱粟、艺蔬自给”和胡宗宪的话,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了作为淳安知县的海瑞生活的清贫。

1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14.包拯、海瑞在民间人称“包青天”“海青天”。

在“苍蝇、老虎一起打”的今天,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老百姓心中的“青天”应该是怎样的人。

 

五、(2017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

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11分)

【甲】富贵不能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

【乙】从容就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

其词曰:

“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

”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

临刑,从容谓吏曰:

“吾事毕矣。

”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

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①自赞:

自我总结。

②庶几:

差不多。

③观者如堵:

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0.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独行其道              B.其真无马邪?

  C.河伯始旋其面目           D.其词曰:

“孔曰成仁,孟云取义。

11.下列加线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  (  )(2分)

  A.贫贱不能移(移动)          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

  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         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

12.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13.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译文:

                                    

14.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3分)

                                   

六、(2019年安徽省蚌埠龙湖中学中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律①知武②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③之。

乃幽④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

武卧啮⑤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羝乳乃得归⑥。

武既至海上,廪食⑦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⑧。

(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有删改)

(注释)①律:

指卫律,原是汉朝大臣,投靠匈奴。

②武:

苏武。

③降:

使……投降。

羝:

公羊。

④幽:

禁闭。

⑤啮:

咀嚼。

⑥羝乳乃得归:

等到公羊生产了小羊才准许苏武回国。

⑦廪食:

公家供应的粮食。

苏武作为汉朝的使臣,匈奴理应供给吃的用的。

⑧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汉代使臣所持的节由皇帝授予,是国家的象征,保护它也体现出对国家忠贞的感情。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往之女家(_______)

与民由之(_______)

必敬必戒(_______)

白单于(______)

武既至海上(_______)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19.用原文语句填空。

(1)“是焉得为大丈夫”的“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苏武的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七、(2019年安徽中考模拟题)

【甲】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乙】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

“汝何愿?

”天祥对曰:

“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

愿赐之一死足矣。

”然犹不忍,遽麾之退。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

天祥临刑殊从容。

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岂不诚大丈夫哉

(2)往之女家

(3)威武不能屈

(4)俄有诏使止之

(5)吾事毕矣

11.翻译下列句子。

(1)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2)汝何愿?

12.下面的句子包含了孟子怎样的态度?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13.【甲】文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断,在【乙】文中的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八、(2019年天津市中考模拟题)

阅读《富贵不能淫》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责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1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

真正,确实

B.父命之命:

教导,训诲

C.必敬必戒戒:

告诫

D.以顺为正者正:

准则,标准

17.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安居而天下熄B.往之女家

C.得志,与民由之D.威武不能屈

18.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是从功利的角度来定位的。

B.孟子针锋相对,用一个设问句表明了对景春所持观点的否定、不屑和鄙视。

C.孟子用“妾妇之道”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指出了公孙衍、张仪的本质。

D.文中孟子所表达的观点为人民广泛认同,后世无数仁人志士,都可视为这一观点的践行者。

 

九、(2019年湖南中考模拟题)

文言文阅读

【甲】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二章》)

【乙】子击①出,遭田子方②于道,下车伏谒③。

子方不为礼。

子击怒,谓子方曰:

“富贵者骄人乎?

贫贱者骄人乎?

”子方曰:

“亦④贫贱者骄人耳!

富贵者安敢骄人!

国君而⑤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⑥。

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

夫士贫贱,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

”子击乃谢之。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

(注释)①子击:

魏文侯的长子,国君的继承人。

②田子方:

子击的老师。

③伏谒(yè):

行礼拜见。

④亦:

副词,只是,不过。

⑤而:

通“如”,如果。

⑥家:

大夫的封地称“家”。

1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岂不诚大丈夫哉诚:

真正。

B.富贵不能淫淫:

使……迷惑。

C.遭田子方于道遭:

遇到。

D.子击乃谢之谢:

感谢。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A.以顺为正者/不以物喜

B.遭田子方于道/告之于帝

C.一怒而诸侯惧/则纳履而去耳

D.丈夫之冠也/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孟子批驳了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B.【乙】文中子击先“怒”后“谢”,可见田子方骄横无理,不懂教育,愧为国师。

C.【甲】文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除了描写人物的语言,还写到了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安往而不得贫贱哉!

 

 

十、(2019年广东中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

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乙】

孟子见梁襄王。

出,语人曰:

“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

‘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

‘定于一。

’”

“‘孰能一之?

’”

“对曰:

‘天下莫不与也。

王知夫苗乎?

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其如是,孰能御之?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

《孟子见梁襄王》

【注】:

①与:

从,跟。

②人牧:

治理人民的人,指国君。

16.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往之女家

(2)以顺为正者

(3)语人曰

(4)天下恶乎定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而或长烟一空定于一

B.民归之女有归

C.杂然相许沛然下雨

D.与民由之由水之就下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焉得为大文大乎?

(2)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19.下列对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善用类比手法,有很强的说服力,甲乙两文都能体现这一特点。

B.甲文从“妾妇之道”开始立论,指出了公孙衍,张仪没有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

C.甲乙两文都是以对话行文,在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仁”的思想。

D.乙文通过苗“槁”与“兴”的对比,表现“雨”对苗的重要,也表现人民对明君的盼望。

十一、(2019年江苏中考模拟题)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甲】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

【乙】孔子谓颜回曰:

“回,来!

家贫居卑,胡不仕乎?

”颜回对曰:

“不愿仕。

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粥;郭内之田四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

回不愿仕。

”孔子愀然(愀qiǎo:

忧戚的样子。

)变容曰:

“善哉,回之意!

丘闻之: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选自《庄子》)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岂不诚大丈夫哉

(2)贫贱不能移

(3)家贫居卑

(4)郭内之田四十亩

15.用斜线(/)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两处。

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16.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17.你认为【乙】文中的颜回是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的吗?

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