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一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1385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一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淄博一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淄博一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淄博一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淄博一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一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淄博一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一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淄博一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淄博一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12月份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请将第Ⅰ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第Ⅱ卷答案,请用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和区域,不在规定位置、区域作答,或答案超出规定区域的部分,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36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僭越/谏诤膳食/膻气牢笼/笼络

B.秸秆/嗟叹遂心/燧石模具/模样

C.逡巡/疏浚飘溢/谥号喷射/喷香

D.福祉/桎梏震慑/摄录分明/分外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处事/处世包含/包涵风言风语/流言蜚语

B.分辨/分辩发奋/发愤盛气凌人/诎诎逼人

C.留恋/流连提名/题名置之度外/置若罔闻

D.声明/申明引见/引荐魂不守舍/失魂落魄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期待已久的《华尔街2:

金钱永无眠》终于上映了,观众们拍手称快,既被电影的史诗般的气质所征服,又对演员的演技赞不绝口。

B.这篇文章分析了历次国学热背后潜藏着的怯懦与推诿的群体心理,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惰性与责任缺失,力透纸背,引人深思。

C.地震后的海地首都太子港,极寻常的牙膏竟然奇货可居,市民纷纷把牙膏涂在鼻孔下以掩盖令人作呕的尸臭味。

D.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水平落后,这不是新闻;尽管从过程看,昨日清晨的那场欧洲冠军杯大战称不上经典,但仍足以令中超显得相形见绌。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夏天,他躺在病床上对《齐鲁晚报》的记者说:

“有这么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

下一辈子还做环卫工人!

B.2010年11月10日,京沪高铁先导段率先完成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电力“四电集成”施工,展开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工作。

C.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大型国际会议的实力。

D.天摇地动,怎能摧垮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桥断路绝,怎能斩断心心相系的骨肉深情;抗震救灾,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下半年搭乘俄罗斯的“天顶”号运载火箭升空,其主要任务是拍照和探测火星附近空间环境,为我国下一步火星探测打下基础。

B.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抓好组织工作,提高思想认识,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严防事故不再发生。

C.南水北调工程将建立良好的运营、管理和筹资机制,引导社会各方资金投入,从而形成水利建设和用水的良性循环。

D.亚运会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告诉我们,每一届亚运会不仅是简单的体育赛事,而且举办国乃至全亚洲都给它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恭敬”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

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各有侧重,“敬”是内心修养,“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

先说“敬”。

在儒学看来,人心(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就会受到各种后天欲望、情绪的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

如何才能保证不失本性之真呢?

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

这就必须要持“敬”。

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他所说的“一”,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道”所生之“一”,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

而“无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持守专注,不起别念。

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副心思用到对“道”的体悟和把握上。

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

拿一只空杯子,也应该像拿一杯盛满开水的杯子那样;走进空无一人的房间里,也要像走进有人的房间里一样。

不能因为没有开水,就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也不能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和不好之念。

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摔掉,心性也会因邪念而亏损。

“敬”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

再说“恭”。

所谓“恭”就是“敬”的外在表现。

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

“敬”的内养,也无一例外地会表现在外表上,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一幅端庄肃穆的样子。

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斋”,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

在儒学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出来的道学家,也有着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

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

“道貌岸然”,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

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

儒士们持敬的态度,跟僧侣日常的修为做早晚功课很是类似。

更主要的是,持敬要求专心一致,也跟“定”中之境有几分类似。

一般所谓“入定”指思绪不起,使慧心呈现;而持敬也是专心于一处,不作他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

若果真如此,那么,宋儒重敬,还说明了另外一个儒佛融合的问题。

不过,敬到底还有儒学色彩,因为敬时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而“定”则打断了与现实生活的一切束缚,是精神自由生慧得“悟”的必要手段。

二者一重“有”,一重“无”,这也许可以说是儒佛二教价值指向上的不同的必然结果吧。

虽然“恭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甚至给人僵化和腐臭之味,但是,作为内修的一种手段,恭敬要求个体以温和的态度待人接物,却是值得肯定的。

任何时候,盛气凌人总是给人留下坏印象,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这一点,却是必须记住的。

(选自《传统文化导论》)

6.下列对于“恭”“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的天性,不起别念,其实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

B.“恭”按照宋明以来儒学标准,强调人们要时刻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极端。

C.“恭”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

D.“敬”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一。

7.从原文看,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主一无适之谓敬”,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性)容易受到后天各种欲望的影响和蒙蔽。

B.“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保持“敬”,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念的侵入而受损。

C.“俨然人望而畏之”,说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

D.“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本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但后来被儒家借用,用来说明专心致志的益处。

8.下列不属于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恭”与“敬”虽然在古代各有侧重,有所区别,但是今天已经连用,表达相同的含义。

B.作者认为,宋朝时候“敬”的含义与先秦时代并不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儒学在时代变迁中的新发展。

C.作者认为,“恭敬”表示态度温顺和蔼,虽然具有很浓的封建色彩,但是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D.作者认为,如果不理解“恭敬”的准确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生出轻慢之心。

三、(每小题3分,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刘秀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诸将贪惜财物,欲分兵守之。

秀曰:

“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

”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寻、邑①亦遣兵数千合战,秀奔之,斩首数十级。

诸将喜曰:

“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

且复居前,请助将军!

”秀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

连胜,遂前,诸将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秀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

寻、邑陈乱,汉兵乘锐崩之,遂杀王寻。

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

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

士卒奔走,各还其郡。

于是海内豪杰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旬月之间,遍于天下。

刘秀复徇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

颍川郡掾冯异监五县,为汉兵所获。

异曰:

“异有老母在父城,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

”秀许之。

异归,遂与萌率五县以降。

新市、平林诸将以刘縯兄弟威名益盛,阴劝更始②除之。

秀谓縯曰:

“事欲不善。

”縯笑曰:

“常如是耳。

”更始大会诸将,取縯宝剑视之;绣衣御史申徒建随献玉玦;更始不敢发。

李轶初与縯兄弟善,后更谄事新贵;秀戒縯曰:

“此人不可复信!

”縯不从。

縯部将刘稷,勇冠三军,闻更始立,怒曰:

“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

今更始何为者邪!

”更始以稷为抗威将军,稷不肯拜;更始乃与诸将陈兵数千人,先收稷,将诛之;縯固争。

李轶、朱鲔因劝更始并执縯,即日杀之。

秀闻之,自父城驰诣宛谢。

司徒官属迎吊秀,秀不与交私语,惟深引过而已,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縯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

更始以是惭,拜秀为破虏大将军。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九》

 【注】①寻、邑:

指王寻、王邑,王莽的部将。

②更始:

指汉更始帝刘玄。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部共乘之乘:

趁着

B.汉兵乘锐崩之崩:

使……溃散

C.更始不敢发发:

发动

D.未尝自伐昆阳之功伐:

夸耀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秀乃与敢死者三千人②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

B.①士卒奔走,各还其郡②而其无忘乃父之志

C.①据五城以效功报德②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

D.①李轶、朱鲔因劝更始并执縯②吾欲因之梦吴越

11.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中(的汉军)亦鼓噪而出B.旬月之间,(这种形势)遍于天下

C.遂与萌率五县(之地)以降D.秀不与(司徒官属)交私语

12.下文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与王寻、王邑的军队作战时,刘秀带兵冲杀,斩敌数十人,其勇气鼓舞了将士们冲锋陷阵,接连获胜。

B.文中描写战争的句子,写人与写物结合,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突出汉军大胜莽军大败的情势,很有感染力。

C.刘秀曾经提醒刘縯注意刘玄心怀恶意,可是刘縯却毫不在意,结果因为他的部将出事而一起被刘玄杀掉。

D.刘秀不但不与刘玄计较兄长被害一事,反而饮食言笑如平常,赢得刘玄的信任,可见他对兄长是冷酷无情的。

淄博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性检测

第Ⅱ卷(非选择题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

(3分)

(2)虎豹皆股战,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

(4分)

(3)秀不与交私语,惟深引过而已,未尝自伐昆阳之功。

((3)

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

(2)题。

(8分)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1)试解释“送春春去几时回”一句中,两个“春”的含义。

(4分)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

“‘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请从炼字的角度,分析“弄”字的妙处。

(4分)

 

15、名篇名句默写(任选三组,6分)

①座中泣下谁最多?

(白居易《琵琶行》)

靡不有初,。

(《诗经·大雅·荡》)

②,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苏轼《赤壁赋》)

③,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④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

(杜牧《阿房宫赋2》)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五、(12分)

16、下面一段话中划线部分有不够简明、不合理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四处?

把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横线上。

(4分)

Internet已经成为①当今信息社会中最繁忙、最富有挑战性、最具活力的②信息系统。

它跨越时空③的限制,把世界各地的④有用信息快速地送到你面前,⑤不仅能传送文字、图形、图像,还能传送声音、动画和视频。

它将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种族、⑥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⑦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联系在一起。

人们可以在Internet上讨论⑧他们关心的问题,查阅所需的资料,还可以在网上听音乐、看电影、交友⑨聊天,甚至⑩更能够在网上观光、购物。

删除的部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所给材料,推断出一个合理的结论来。

(4分)

看看我们的周围吧。

每棵树,每一叶草,每一朵花,每一只鸟,都不化妆。

面对骄阳,面对风雪,它们都本色而自然。

它们会衰老和凋零也是一种真实啊。

结论: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不超过20个字)

18、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幅漫画的含义(30字以内)。

(4分)

要求:

思想健康,表意明确,语句连贯得体。

 

漫画的标题:

(2分)

漫画的含义:

(2分)

六、(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

乡村:

民族的记忆与想象

雷抒雁

①曾经的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装书,手工刻制的木版文字在薄薄的宣纸上印满了炊烟、古屋、插秧、刈麦,印满了拱桥、溪流、杏花、荠菜;平平仄仄的一些低吟浅唱,长长短短的一些唐诗宋词,都写在卷卷线装书的册页里。

②当然,还有滚滚的征尘,有苛捐猛于虎的悲号,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劳作,有“田园荒芜胡不归”的呼唤……

③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起根发苗,发展壮大就在农村;农村,刻写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和想象。

④商品的繁荣造就了城市。

城市的出现,拉开了城乡经济和文化的距离。

衣衫褴褛的乡村父母,吃糠咽菜送儿子走进学堂,开始了逃离农村,逃离劳动,逃离贫困与低贱的第一步。

⑤思念乡村的人也有,多是政治上的失意者,商战中的败北者,战场上的伤残者,是激烈的争斗之后寻找宁静地方的疗伤者。

乡村以善意的同情接纳了他们,用源源不断的温情和取之不尽的草药为他们医治创伤。

而这些受伤者往往如受伤的鸟,强健之后,又挣脱农人的双手飞进城市。

却很少有人想去写一部乡村史,像写一部王朝史那样,写乡村的发生、发展和变迁,写农人的劳作、灾难和贡献。

⑥广大的乡村,如今面临一次新的机遇,它将以新农村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是都市前所未有的对乡村的亲情反哺。

可是,我还是有一点杞忧。

既往的每一次变革,哪怕是最小的,都伤害过乡村的美丽与个性。

这一次,会不会也有一些难免的伤损?

美丽的村舍被单一的水泥楼房代替,宁静的生活被喧嚣的市声淹没,一卷古朴柔软的线装书,被生生地改造成硬壳子西装书,千姿百态的乡村,成了千篇一律的城镇。

⑦乡村,是我们最后一片诗意的栖居地。

保护诗意的乡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命题。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注意搜集和整理古老的乡村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当务之急。

我国的乡村以其古老的存在,成为整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

许多古老村落历经数千年,保留着深厚的为正史所缺失的宝贵记忆,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有力的物证。

⑧如山西长治的八义镇,名称源于著名的长平之战,八位义士阻拦赵括草率发兵抗秦,被刚愎自用的赵括杀害;战争结果是赵军大败。

此地后来立碑纪念“八义士谏赵处”,村子更名八义村。

⑨像这样一些有趣的记忆,中华大地的许多村子都有。

建设新农村,关心和保护,留存乡村古老的文化记忆是十分必要的。

不要再如“文革”时期用的那些流行语言替代乡镇街巷的古老名字;更不要用什么“罗马”、”阿拉斯加”之类的崇洋名字改造古老乡村。

新农村,一定要是中国式的,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一脉相连的农村。

⑩我们的记忆,想象和情感,还在农村。

那里,永远都应是我们诗意的精神家园。

我们要让乡村与都市亲近,而不是让乡村的背影渐行渐远。

19.文章一开头说,“曾经的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装书”,请用简洁的语言,对第①②两段中所描绘的“乡村”的特点加以概括。

(不超过30个字)(4分)

 

20.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说的是什么意思?

这个句子妙在哪里?

(4分)

 

21.

(1)第⑤段中写思念乡村的种种人,从内容上看有什么作用?

(2分)

 

(2)第⑧段中举长治的八义镇为例有什么好处?

(2分)

 

22.从全文看,作者对建设新农村有着怎样的思考?

(6分)

 

七、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60分)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言论:

“如果读小学时我努力就好了。

”“如果我学会弹钢琴就好了。

”“如果当初要是我去做那件事也会做好,这有什么了不起!

”等等。

总之,“如果”之后的话是一种假设,是想象中的一种条件以及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当别人对你说“如果”的时候,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呢?

要求:

(1)题目自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淄博一中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答案

1.CA.jiàn/jiàn;shàn/shān;lóng/lǒng;B.jiē/jiē;suì/suì;mú/mú;

C.qūn/jùn;yì/shì;pēn/pènD.zhǐ/zhì;shè/shè;fēn/fèn

2.B(咄咄逼人)

3、B力透纸背:

形容写字、画画十分卖力。

也形容诗文等作品深刻有力。

【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而使人感到满意,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奇货可居】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

也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与语境不符。

【相形见绌】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此处与前面的“显得”重复。

4、B(A第一个叹号错C项中的顿号连用导致并列关系层次不明,“洛杉矶”“东京”“巴黎”“伦敦”后应为逗号D分号改为问号)

5、A(B、不合逻辑,“严防事故不再发生”改为“严防事故再次发生”C语序不当“运营、管理和筹资”改为“筹资、管理和运营”D项,主客倒置,应为“而且它给举办国乃至全亚洲都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

6.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有误,从第三段“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斋’,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

‘道貌岸然’,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等句内容来看,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和儒学的“恭”已是“貌合神离”了。

7.B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项,“几乎所有的宗教”有误,文中主要论述了儒家相关的观点,第四段为进一步论述儒家的观点,又举了佛教的“定”加以比较,但并未言及其他宗教。

C项,“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有误,第三段的有关论述意在说明道学家的“道貌岸然”与儒学的精神相背,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

D项“后来被儒家借用”有误,原文第四段为“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

8.D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从第二段“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一句可知,“如果不理解‘恭敬’的准确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生出轻慢之心”与原文不符,更非作者的观点。

9.A(掩袭,追逐。

)(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注意B项的使动用法。

10.A(A副词,就。

B代词,自己的;语气词,表祈使C连词,来;介词,因为D介词,趁着;介词,依据)

11.C(应指人,即“军民”。

)(考查对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注意语境。

C

项有“降”,加“之地”不对。

12.D(“可见他对兄长是冷酷无情的”不正确,从上文刘秀多次提醒兄长,见出他对兄长是有情有意的。

这里表现出的是他隐忍精明的个性。

)(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表达技巧和文学作品形象的鉴赏。

要注意整体把握刘秀的性格特点。

13.

(1)如果被敌人打败,头都被杀掉了,还有什么财物!

(2)虎豹都吓得腿发抖,掉入水中溺死的士兵上万,河水因此不能流动。

(3)刘秀不与他们谈一句私话,唯有深自责备而已,不曾自己夸耀保卫昆阳的战功。

【文言文参考译文】www.ks5u

刘秀到了郾、定陵等地,调发各营的全部军队;将领们贪惜财物,想要分出一部分兵士留守。

刘秀说:

“现在如果打垮敌人,有万倍的珍宝,大功可成;如果被敌人打败,头都被杀掉了,还有什么财物!

”刘秀和各营部队一同出发,亲自带领步兵和骑兵一千多人为先头部队,在距离王莽大军四五里远的地方摆开阵势。

王寻、王邑也派几千人来交战,刘秀带兵冲了过去,斩了几十人首级。

将领们高兴地说:

“刘将军平时看到弱小的敌军都胆怯,现在见到强敌反而英勇,太奇怪了!

还是我们在前面吧,请让我们协助将军!

”刘秀又向前进兵,王寻、王邑的部队退却;汉军各部一同冲杀过去,斩了数百上千个首级。

汉军接连获胜,继续进兵,将领们胆气更壮,没有一个不是以一当百。

刘秀就和敢于牺牲的三千人从城西水岸边攻击王莽军的主将营垒。

王寻、王邑所部阵乱,汉军乘机击溃敌军,终于杀了王寻。

昆阳城中的汉军也击鼓大喊而冲杀出来,里应外合,呼声震天动地;王莽军大溃,逃跑者互相践踏,倒在地上的尸体遍布一百多里。

适值迅雷、大风,屋瓦全都被风刮得乱飞,大雨好似从天上倒灌下来,水暴涨,虎豹都吓得腿发抖,掉入水中溺死的士兵上万,河水因此不能流动。

王莽军的士兵奔跑,各自回到自己的故乡。

于是海内豪杰一致响应,都杀掉当地的州郡长官,自称将军;一个月之内,这种形势遍于天下。

刘秀再向颍川一带夺取土地,进攻父城,未能攻克,大军驻扎巾车乡。

颍川郡掾冯异督察五县,被汉兵生擒。

冯异说:

“我有老母在父城,我愿意回去,献上这五座县城,来报答恩德。

”刘秀许诺。

冯异回去后,就和苗萌一起率领五县军民投降。

新市兵、平林兵的将领们因为刘兄弟威名日盛,秘密建议更始帝刘玄除掉他俩。

刘秀对刘縯说:

“看情况更始帝打算跟我们过不去。

”刘縯笑着说:

“一向就是如此。

”不久,刘玄集合全体将领,教刘縯拿出他的宝剑,接过来仔细观察。

这时,绣衣御史申徒建跟着呈上玉,暗示更始帝早下决断,但更始不敢发动。

李轶最初跟刘縯兄弟感情很好,可是后来转而谄媚拥

有权柄的新贵,刘秀告诫刘:

“对这个人不能再信任了!

”刘縯不听从。

刘縯的部将刘稷,勇冠三军,听说刘玄即位的消息,大怒说:

“当初起兵图谋大事的,是刘縯兄弟。

而今更始是干什么的呢!

“刘玄任命刘稷当抗威将军,刘稷不肯拜受这一任命。

刘玄就与将领们部署数千军队,先逮捕刘稷,准备诛杀。

刘縯坚持反对。

李轶、朱鲔趁机建议刘玄同时逮捕刘縯,并于当天跟刘稷一齐斩首。

刘秀听到这个消息,从父城夺回宛城,向刘玄请罪。

司徒所属官员迎接刘秀,表示哀悼,刘秀不与他们谈一句私话,唯有深自责备而已,不曾自己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