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警人民警察法.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123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警人民警察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新警人民警察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新警人民警察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新警人民警察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新警人民警察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警人民警察法.ppt

《新警人民警察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警人民警察法.ppt(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警人民警察法.ppt

宁波市人民警察学校叶春,人民警察法,各抒己见:

我是警察!

我的职业是警察!

教学内容,一、人民警察法概述(总则)二、人民警察法的主要内容三、人民警察法的修改与完善,教学目标要求,全面了解警察法的基本内容重点条文重点理解,一、人民警察法概述(总则),

(一)为什么要制定人民警察法?

1957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条例1983年,改革人民警察管理体制;1993年,列入国务院年度立法计划;,出台背景:

制定人民警察法是时代的迫切需要,1995年2月28日,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警察基本法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法的出台让人民警察在时代的潮流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依法治国,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999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其确立为宪法原则,将过去通常讲的“法制国家”改为“法治国家”。

公安工作全面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制定和实施的目的在于:

1、国家如何管理人民警察2、人民警察如何管理社会治安,

(二)人民警察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指导思想、立法依据是什么?

警察基本法1、体现现代公安执法精神以人为本(合理与合法的平衡),管理与服务并重打击与保护并重权力与监督并重破案与办案并重公权与私权并重,现代执法理念,核心:

尊重和保障人权,2、强调规范执法和执法监督严格公正规范理性平和文明引领公安工作的转型升级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新理念新观点不断提出:

如何正确处理好以人为本与公正执法的关系?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社会矛盾,破解社会难题。

(人治思维),3、促进公安工作和公安法制建设构建以人民警察法为核心的公安法规体系加强公安队伍的职业化建设,立法依据(指导思想)第一条: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四条:

“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

”,(三)人民警察法的地位和作用,1、地位:

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一个独立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2、作用:

保障作用保护作用促进作用监督作用,(四)人民警察的任务(第二条)(由人民警察的性质决定),1、维护国家安全(首要任务)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3、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基本权利、重要任务)4、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重要手段),四个能力建设,1、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2、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3、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4、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五)人民警察的范围(第二条),1、人民警察的范围:

第二条第二款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有哪些警种?

公务员系列、非公务员系列武装警察系列3、公安与警察的称谓界定,(六)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第五条),如何理解?

1、法定职权,“法无授权即禁止”。

2、依法履行,防止滥用权力、超越职权。

3、第33条规定。

(七)人民警察法的体系内容,共八章五十二条总则职权义务纪律组织管理警务保障执法监督法律责任附则,1、确立了人民警察的基本任务;2、保障国家依法领导和管理人民警察;3、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和行使权限,充分发挥职能作用;,4、保障公安机关的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更紧密结合,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第三条)5、保障法律监督机关、社会各界和公民对人民警察工作和执法情况的监督。

二、依法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职责和权限第6-19条,

(一)什么是人民警察的职权?

职权即职责、权限职责责任权限权利,

(二)规定人民警察的职权的意义?

1、有利于民警在职权范围内依法执行职务。

2、有利于增强民警的法律意识,防止滥用权力、超越权力行为的发生。

3、有利于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和协助,也有利于加强与其它机关之间的相互配合、制约。

举例:

该出手时不出手“交警不抓贼”暴露啥问题?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有哪些?

警察法第六条规定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有14项。

(一)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

(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三)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四)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五)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六)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七)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八)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九)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十)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十一)对被判处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和监外执行的罪犯执行刑罚,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十二)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十三)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十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求助必接、危难必帮、灾险必救、匪警必处”有困难找警察“有危难找警察”http:

/10.119.1.11/Edit03/index.jsp,(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权限(第717条),1、警察权的含义、性质和特点警察权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警察为保障其任务的实现而享有权力的范围,是一种特殊的国家权力,属于行政权,同时兼有武装性、司法性;它是一种身份权,与警察职业共存亡。

警察权的特点:

(1)主体的特定性;

(2)手段的强制性;(3)影响的广泛性。

权限依职责而产生职责依任务而产生,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权限(第717条),主要有:

行政强制措施权、行政处罚权、盘查留置权、使用武器权、使用警械权、刑事强制措施权、优先权、对精神病人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权、交通管制权、技术侦察权、现场管制权。

不敢开枪谨慎开枪敢于开枪,2003年2月1日,公安部五条禁令实行,规范枪支管理。

开还是不开?

-仍是个问题,3、警察权实施的要求,合法:

权限合法、依据合法程序合法、文书合法准确: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及时:

时间上的要求适度:

行使权力在力度上的要求,问题一:

在非工作时间,人民警察应当履行职责吗?

(警察下班了,警察的职责是否也下班了?

),结论:

人民警察法第十九条规定:

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为什么?

外警借鉴,美国警察非当班时处理突发事件的规则,问题二:

警察下班后勇抓歹徒,是职业行为还是见义勇为?

案件回放,1、质疑:

警察抓歹徒算见义勇为有违反、公平2、回应:

见义勇为没有职业限制3、权威观点:

奖励机制有待完善,问题三:

关于暴力袭警频发的法理思考?

1、袭警事件成为民警伤亡的重要因素,1990年至2005年,因公负伤120783人,因公牺牲6819人。

2004年-2007年同犯罪分子搏斗牺牲人数分别为33、23、20、7人,因公牺牲主要特点:

主要集中在基层一线警种中青年民警较多抓捕犯罪嫌疑人伤亡较大积劳成疾情况比较突出袭警手段不断升级新中国成立至2010年底,全国公安机关共有11440名民警牺牲,15.7万余人因公负伤。

2007年12月9日上午,广东中山一妇女无证驾驶摩托车,被交警查获。

该妇女拒不配合民警执法,将民警打成脑震荡,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

妇女在小榄车站辱骂、殴打执勤民警半个多小时,妇女辱骂、殴打执勤民警半个多小时,民警想躲开追打不容易,被打交警急呼110,父亲后来一直拉着她的手劝她不要闹事,现场情景,被纵火烧毁的县公安局大楼,瓮安县公安局大楼前停放的被烧毁警车,被纵火烧毁的县委县政府大楼正门,政府层层开会延误时机,缺乏官方披露,信息严重失衡,真相缺失,一起单纯的民事案件随之酿成了一起群体性事件。

社会怨气积聚点燃导火线,政府一意孤行用警力,警察被迫用防爆手段平息酿冲突。

公安机关首当其冲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承担者。

警察不能成为催化剂!

2、增设“袭警罪”议案的提出及观点,支持袭警罪立法观点:

反对袭警罪立法观点:

3、袭警事件频发的原因分析,4、当前适用袭警行为的主要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3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7条第1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5、如何保护警察执法权?

(1)正确理解警察权益的内涵主体身份特定内容特定法定权利,

(2)加强警察职业安全与健康保障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3)建立、健全相应的执法环境严格归规范执法行为,有效预防和减少伤亡事件;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依法及时惩处袭警犯罪切实保护民警执法权益,6、国外警察执法权益保障透视,绝对权威“敢抵抗,就开枪”强硬立法应对袭警行为,问题四:

警察心理健康关乎公共安全,1、警察心理健康-一个世界性的问题,2、我国警察职业精神抑郁问题亟待化解百万警察面临同样压力多数警察对自身心理问题熟视无睹3、举措:

心理健康服务走近民警http:

/xljk.rx.ga/http:

/www1.zj/pub/xljkw/http:

/10.119.1.11/zl/xljk/,警察心理健康标准:

(来自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没有明显的心理障碍或异常正确认识自己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保持统一的人格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化良好自我控制能力较强,全省公安民警网上思想状况调查(2009年上半年),我市公安民警思想状况分析(2009年上半年),开展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建设,结合全省公安民警思想状况调查,就新形势下应当确立什么样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组织全省民警进行了广泛讨论,最终凝炼出新时期浙江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奉献,三、严格纪律,加强管理,依法从严治警,

(一)什么是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1、人民警察的义务及基本要求国家法律对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为正确行使职权而作出一定行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要求。

基本要求:

第20、21条规定。

2、人民警察的纪律及主要内容,以国家法律形式规定的,为保证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为正确行使职权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主要内容:

第22条规定。

包括政治纪律、保密纪律、执法纪律、廉正纪律。

(二)规定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的意义,1、保证人民警察正职地履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和权限.2、使人民警察有明确具体的行为规范可遵循,养成良好的作风,促进队伍建设。

(三)人民警察法对人民警察的组织管理是如何规定的?

警察法第2431条,四、切实保障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第3241条),

(一)什么是警务保障?

含义:

国家对人民警察执行职务所予以的各种保障,是人民警察履行职责所必须的条件,包含法律保障、行政保障、社会保障、后勤保障。

(二)人民警察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有何规定?

(第32条规定),(三)人民警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拒绝执行上级的指令?

(第33条规定),五、强化执法监督,打造法治公安,

(一)什么是执法监督?

含义:

法定机关和人员通过一定的程序,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过程中是否符合我国宪法、法律、法规以及遵守纪律等情况进行监察和督导的活动。

(二)为什么必须接受监督?

警察职权的强化纪律和监督必须强化实现“严格执法”要求体现“从严治警”方针,(三)如何接受监督?

1、强化内部监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2、拓宽监督领域,规范执法行为12389:

全国公安机关专用举报平台(2014.12.24),六、法律责任,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的违法侵权行为应承担哪些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侵权赔偿责任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七、人民警察法仍需完善的地方,立法的好坏固然重要营造重视法律的环境更重要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贯彻执行,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