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0079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29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课文,体会到学习要练习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2.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过程与方法: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

体会到学习要练习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重点难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一则寓言,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体会学习要练好基本功,要勤奋、有毅力的道理。

教具准备

纪昌勤奋练习眼力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 解题导入

1.板书题目:

纪昌学射。

2.导入:

我们读过许多寓言故事,从中学习到许多做人的道理。

今天,我们来学习《纪昌学射》这篇寓言。

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描写纪昌学习射箭的事。

)还想知道什么?

(跟谁学,怎样学,结果怎样。

二 自读课文

1.学习提示: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准生字,记住字形。

(2)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2.学生自学,同桌交流。

三 全班汇报

1.生字。

  “妻”第三笔右边出头;“刺”第四笔是“竖”。

  2.主要内容。

(1)可以用题目扩展法。

(纪昌跟谁学,怎样学,结果怎样。

(2)可以用六要素的串联法。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纪昌想学射箭,向飞卫请教。

飞卫让他练眼力,先使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

纪昌照做后,飞卫才开始教他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学生带着疑问进行交流讨论。

(1)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习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引箭?

①纪昌是怎样练眼力的?

读读有关的句子。

(出示相关句子,读、说、体会。

②纪昌练习眼力,与射箭百发百中有什么关系?

小结:

练眼力是射箭的基本功。

学射箭如此,学习其他技能也要练基本功,你能举例谈谈吗?

如:

游泳、骑车、使用电脑……

(2)纪昌成为神射手,除了基本功扎实外,你认为还有什么原因?

(纪昌学习的恒心和毅力,有名师的指导。

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讲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二则寓言,认读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防微杜渐和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道理。

教具准备

准备例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板书题目:

扁鹊治病。

2.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古代名医扁鹊吗?

请说说对他的了解。

(扁鹊:

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

姓秦,名越人,字扁鹊。

创造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法,尤其擅长望诊和切诊。

四诊法被中医沿用至今。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扁鹊治病的一个故事。

二 初读课文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练习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思考:

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样?

3.提出疑问或写下对自己的启示。

三 交流讨论

1.指名读课文,读准“蔡(cài)桓(huán)公、敷(fū)烫(tànɡ)、骨髓(suǐ)”等词。

2.指名交流课文内容。

3.学生交流疑问。

(1)扁鹊是名医,蔡桓公为什么不相信他?

读蔡桓公的话体会。

(2)明知蔡桓公不信,扁鹊为什么三番五次地去提醒?

(3)扁鹊为什么在蔡桓公病发的前几天就跑到秦国去了?

(蔡桓公根本没有感觉到自己有病,根本不相信扁鹊的话。

扁鹊出于医德一次次去提醒。

蔡桓公已病入骨髓,扁鹊知道自己无法治好,跑到秦国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4.指导学生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

5.得到的启示。

蔡桓公怎样才不会死呢?

(听取别人意见、提前治疗、不固执等。

四 拓展延伸

如果跨越时空,你就面对着蔡桓公,你想对他说什么?

请以“跨越时空的对话”为题写下来。

出示例文幻灯片:

  我说:

“蔡桓公,你现在病入膏肓,不后悔吗?

扁鹊那么有名的医生,几次劝你治病,你却固执己见,丝毫不听从。

现在造成这种不可收拾的局面,真是让人叹息呀!

蔡桓公说:

“你批评得很对。

我快要死了,没有别的愿望,只希望大家能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不要讳疾忌医,重蹈我的覆辙。

板书设计

 

课堂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子 针 捆 精会神

2.给下面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纪昌(不仅)能盯着一个目标,眼睛一眨不眨,(而且)能把极小的东西看成很大的东西。

(2)(因为)纪昌勤奋刻苦地练习眼力,(所以)才成为百发百中的射手。

3.扁鹊多次劝蔡桓公治病,是怎样劝的?

蔡桓公又是怎样说的?

结果如何?

第一次,扁鹊说:

“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

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蔡桓公说:

“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第二次,扁鹊说:

“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蔡桓公很不高兴,没理睬他。

第三次,扁鹊说:

“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第四次,扁鹊远远望见蔡桓公,掉头就跑,后来告诉蔡桓公派来的人:

深入骨髓,只能等死。

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4.读了这两则寓言,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纪昌学射》:

学习做事要先练基本功,要刻苦努力,持之以恒。

《扁鹊治病》:

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5.猜字谜。

(1)一边有水一边干。

(汗)

(2)两人同在土堆上。

(坐)

(3)千张口(舌)。

(4)一休(体)。

30文成公主进藏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2.认识本课生字,读读记记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认识本课生字,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复述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重点难点

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具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文成公主的资料,准备文成公主进藏图。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谁能说说自己对文成公主的了解?

2.导入:

(播放文成公主进藏图)你们知道吗?

文成公主知书达理,她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内地与西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的合作关系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

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今天,我们要读的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二 读提示自学课文

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自读要求。

(1)了解故事的经过,简要讲述。

(2)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3)把疑问记录下来。

2.自学课文。

三 汇报交流

1.指名读故事,读出自己的理解。

2.理清思路:

求婚:

试使臣智慧,答应求婚。

 ↓

进藏:

出发

搭桥过河

撒羊毛过沼泽

住石屋写血书

神鸟报吉祥

背乃巴山

进藏

 ↓

贡献:

来往密切,促进发展。

  3.提出疑问:

(1)为什么“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①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暗示了真假公主。

②公主和其他人什么都一样,只有头上的鲜花不一样,这也是唯一能看出区别的地方。

③鲜花配公主更显其高贵美丽。

(2)文成公主怎能背得动乃巴山呢?

人们喜爱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故事中的文成公主被神化了,有了超乎寻常的能力,展示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及丰富的想象力。

文中有许多这样的小故事,快来找找。

(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的变化。

4.结合课文内容,按故事发展顺序练习讲述课文。

(注意思路要清晰,重点讲清进藏途中的几件小事。

5.指名讲述评价。

6.谈体会。

(为汉藏两族团结而不畏艰险,精神可敬;为内地与西藏的经济交流作出的贡献令人佩服,值得学习。

四 拓展延伸

1.请同学讲述其他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2.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课堂作业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吐蕃(fānbō)    沼泽(zhǎozhāo)

即使(jìjí)可恶(wùè)

耕种(zhòngzhǒng)既然(jìjí)

2.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文成公主到了达尤龙真这个地方的时候,可恶的乌鸦飞来说了坏话。

它问:

“公主,你要到哪儿去呀?

文成公主说:

“我要去找松赞干布。

3.简要回答。

(1)文成公主进藏途中,经历了哪些事情?

①用树干搭桥过河。

②撒一把羊毛,走过沼泽地。

③修石屋纪念松赞干布。

④遇神鸟,动身前往拉萨。

⑤乃巴山挡路,把它背到旁边。

(2)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

文成公主的贡献是什么?

文成公主不仅使西藏和内地的往来更加密切,而且促进了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

4.给“王”字的两边或上面加上三画,使它变成新字。

汪 呈 住 玛

31普罗米修斯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他勇于献身的精神。

2.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他勇于献身的精神。

重点难点

感悟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有关语段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学习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课外读物有关希腊神话。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教具准备

资料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人是女娲造出来的,她用泥捏成人形,给人以生命。

为了人类的幸福,女娲还历尽辛苦,炼石补天。

而在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中,也有一位带给人类幸福与光明的神,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板书题目:

普罗米修斯)

二 初读课文

1.普罗米修斯是怎样为人类带来幸福与光明的呢?

请自读课文。

2.出示自读提示。

  

(1)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生字、新词。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3)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疑问,准备和同学交流。

  3.学生自学。

三 班内交流

1.指名分段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好读通句子。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写普罗米修斯为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但遭到宙斯残酷惩罚,他没有屈服,与宙斯进行了顽强的斗争的故事。

3.提出疑问。

(1)为人类取了一颗火种,宙斯为什么要给普罗米修斯如此严酷的惩罚?

(2)普罗米修斯最让我们佩服的是什么?

(3)火神和大力神为什么想帮助普罗米修斯?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读以下资料,解决第一个疑问。

神话传说中,最初的人是和众神在迈孔奈平原上幸福地共同生活的。

一段时间以后,宙斯决定将人和神分开。

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普罗米修斯,要求他将双方彻底分开。

于是,普罗米修斯在祭祀的时候,将事先涂了厚厚一层白油的骨头献给宙斯,却将较好的部分藏在看上去不太诱人的内脏里给了人类。

宙斯觉察到这一骗局,他为报复人类,拿走了人类的火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他勇于献身的精神。

2.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大力神的故事》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交流感兴趣的问题

讨论:

普罗米修斯最让我们佩服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普罗米修斯是个英雄?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会普罗米修斯的正义、善良、勇于牺牲、无私无畏。

1.宙斯是众神之王,阴险狠毒,谁也不敢违抗他的命令。

(如火神,尽管他同情、佩服普罗米修斯,但他决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

)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违抗了宙斯的命令,并始终不肯屈服。

2.尽管受到非人的折磨,永无尽头,他却一直不屈服。

3.火神敬佩他,大力神救了他,可见他的行为是正义的,是令人敬佩和值得人们援救的。

4.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心情。

(1)宙斯用这种方式惩罚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是怎样想的?

(2)普罗米修斯受折磨时,他内心又是怎么想的?

(3)大力神救普罗米修斯时,普罗米修斯心里会怎样想?

你从哪儿看出的?

二 老师小结

通过读课文讨论,我相信普罗米修斯一定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正义、善良、勇敢、无畏,是真正的英雄!

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文中的几个神各有什么性格特点,请把你喜爱的神的有关段落读出来,读出你的感受。

2.老师评议、重点指导。

(1)第4、5自然段。

抓住“悄悄、只要、一定”等词,读出火神对普罗米修斯的敬佩和真心想帮他的心情;抓住“摇摇头、坚定、决不会、更不会”读出普罗米修斯的态度坚定,为人正直和无所畏惧的品质。

(2)第6~8自然段。

抓住“戴着铁环、死死地锁、既不能……也不能……日夜遭受”等词读出普罗米修斯经受的痛苦,抓住“尽管……就是……、许多年、一直”等词,读出普罗米修斯的不屈不挠。

四 拓展阅读

出示《大力神的故事》幻灯片。

板书设计

 

课堂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huǒyàn(火焰) qūgǎn(驱赶) lǐngxiù(领袖)

qìjíbàihuài(气急败坏) pēnshè(喷射) 

chéngfá(惩罚)jìngpèi(敬佩) 

qūhánqǔnuǎn(驱寒取暖)

2.写出下列词的同义词。

驱逐—(驱赶) 严格—(严厉)

嘱咐—(吩咐) 宽恕—(饶恕)

坚定—(坚决) 忍受—(承受)

3.读句子,体会人物心情。

(1)众神的领袖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以后,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吩咐火神立即执行。

我从气急败坏、最严厉的惩罚、立即执行这几个词中体会到,宙斯非常凶狠,对普罗米修斯取走火种非常生气。

(2)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

“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我从普罗米修斯的话语感受到他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品质。

(3)著名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经过高加索山,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愤愤不平,便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接着又用石头砸碎了锁链。

我从“愤愤不平、搭、射、砸碎”等词看到了大力神的勇敢正直。

4.猜一猜。

(1)见识零和一,

能算万和亿。

软硬我都能,

猜我很容易。

打一机器名(计算机)     

(2)四季它常绿,

寒冬也不怕。

摊开一只手,

满手刺来扎。

打一植物名(仙人掌)

32渔夫的故事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2.认识本课生字。

能正确读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重点难点

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引导学生简要地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插图,投影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课文《渔夫的故事》,这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个关于渔夫和魔鬼的故事。

看图(文中插图),渔夫见了庞大凶狠的魔鬼是怎样做的?

故事会有什么结果?

请同学们赶快读故事吧。

二 自读故事

自学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却要杀害渔夫呢?

你对渔夫有什么看法?

3.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三 交流讨论

1.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

2.交流思考的问题。

(1)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

(魔鬼是凶恶而狡猾的,它杀人的本性不会改变,魔鬼不懂得报恩。

读第7~15自然段。

(2)交流对渔夫的看法。

渔夫战胜魔鬼凭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魔鬼如此狡猾,它怎么会上当呢?

(读懂第16~23自然段,读出渔夫的冷静、机智。

小结:

渔夫在庞大凶恶的魔鬼面前没有畏惧,他说得没错,人的智慧是能压制妖气的,人的智慧是能战胜邪恶的。

从渔夫身上,我们领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

四 讲述故事

1.创设情境。

收服了魔鬼的渔夫,拖着渔网回到了家。

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

“发生了什么事?

怎么一条鱼都没打上来?

”渔夫说:

“你听我慢慢给你讲讲海边的故事吧。

渔夫的妻子说:

“说吧,可要简短点儿。

我还要去织渔网呢!

”渔夫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呢?

2.理清思路。

发现胆瓶——变成魔鬼——要杀渔夫——诱其回瓶——投进大海

3.自己练习,然后在组内、班上交流。

板书设计

 

课堂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xiàozhúyánkāi(笑逐颜开)  zìyánzìyǔ(自言自语)

ēnjiāngchóubào(恩将仇报)wúèbúzuò(无恶不作)

rónghuáfùguì(荣华富贵)pītóusànfà(披头散发)

2.给多音字组词。

撒 塞恶

3.根据课文填空,再体会魔鬼的凶恶。

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

4.读《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与《渔夫的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

语文园地八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口语交际,知道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和读好书的兴趣。

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人物的敏捷才思。

2.练习口语交际,介绍一本好书。

进行自由习作,把话说明白。

读“我的发现”;读背歇后语;熟读趣味故事。

3.学习概括课文的基本方法。

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重点难点

口语交际及写作指导。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把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

2.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和读好书的兴趣。

教具准备

布置学生读一本好书,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 名言导入

1.对书,我们都不陌生,读书到底能给人带来什么呢?

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人都说过读书的作用。

2.出示名言,师生齐读。

  列宁说: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尔基说:

“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莎士比亚说: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歌德说: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3.交代任务: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读过什么好书,向大家介绍一本你喜欢的书。

二 准备介绍

1.说说自己都读了哪些好书。

(只说书名。

2.介绍好书的要求。

(1)把故事的梗概介绍清楚。

(2)具体介绍一下最动人的地方。

(3)语言生动,引起大家的兴趣。

(4)自然大方,语速适中。

3.小组内练习,评出大家最感兴趣的一本或两本书。

三 全班交流

1.老师介绍一本书,用语规范,起好引领作用。

2.各组代表交流,并把书名记录在黑板上,师生根据要求评议。

3.再读名言,说说你对谁的话有同感。

如果有新的感受,请写下来。

四 小结

这些好书,如同营养品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

五 拓展延伸

1.学生请家长为自己购买一本同学推荐的好书,并把内容介绍给家长。

2.利用课余时间,多开展几次推荐一本好书的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写的意思写清楚。

2.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3.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用自己的慧眼寻找到身边许多值得敬佩和学习的人,他们的闪光精神好像就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这些人物写下来,好吗?

二 明确习作要求

读习作提示,看作文要求是什么。

1.通过人物的形象和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三 回顾疏理

1.你最敬佩的人是谁,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2.典型的事件:

起因、经过、结果。

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突出人物品质。

3.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使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四 重点指导

1.请一个学生把自己发现的人物事迹说一遍。

2.指导学生如何将语言、动作写具体。

语言:

语言不在多,但要符合人物身份,突出人物品质。

动作:

能表现人物品质的动作要分解写。

如“扫地”可以分解成多个动作:

他拿起笤帚,弯下腰,一手扶着桌子,一手一下一下地扫起来。

五 学生习作

1.学生自己写草稿,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2.发现共性问题给予及时提示。

六 评议修改

1.先轻声读自己的作文,把写得好的段落作上标记。

2.同桌互换习作评议,写得好的地方写上评语。

3.找出对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作上标记,并与对方交换意见。

4.自己再次修改,组内欣赏。

5.老师选择一两篇优秀的片段或全文,班上交流。

七 抄写作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我的发现”,学习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2.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3.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人物的敏捷才思。

教学过程

一 我的发现

1.从对话中,你知道小东有什么发现?

把课文每一部分的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你自己还发现哪些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举例说明。

(1)六要素连接法。

(2)找文中的概括句法。

(3)题目扩展法。

学生自由谈,肯定学生学习中发现的总结方法。

3.练习用自己掌握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 日积月累

1.读歇后语,说特点。

(包含典故,寓意深刻。

2.熟读歇后语。

3.讲解“关羽失荆州”“王羲之写字”“周瑜打黄盖”三个典故,也可以让学生讲。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

当时孙权想取荆州,叫吕蒙“速为孤图之”。

吕蒙闻荆州军马整肃,无奈装病。

陆逊对吕蒙献计:

“云长倚恃英雄,自料无敌,所虑者惟将军耳。

将军乘此机会,托疾辞职,以陆口之任让与他人,使他人卑辞赞美关公,以骄其心,彼必尽撤荆之兵,以向樊城。

若荆州无备,用一旅之师,别出奇计以袭之,则荆州在掌握之中矣。

”关羽闻听陆口守将吕蒙病危,换了陆逊,他不把陆逊放在眼里,果然撤荆州大半兵马赴樊城,致使荆州失守。

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唐代张怀瓘的《书断》中记载: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板,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所谓“祝板”,是古时的祭祝文字,都写在木板上,所以叫做“祝板”。

后来改用纸写,但按习惯仍叫“祝板”。

王羲之曾写过的“祝板”,是写在木板上的,由于他笔力强健,落笔有劲,因此字迹渗透入木,竟达三分之深,这就叫“入木三分”。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周瑜欲火攻曹军,为迷惑曹操,须先行诈降计。

老将黄盖自愿请命诈降曹操。

周瑜依计借故把黄盖打得皮开肉绽,黄盖随后写信假装向曹操投降,曹操中计,火攻成功。

4.背诵歇后语。

说说在读书过程中,使用歇后语有什么作用。

(形象生动。

使用歇后语造句。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