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0073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宜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在宜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在宜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在宜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在宜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宜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docx

《在宜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宜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宜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docx

在宜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年月日在宜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作者:

————————————————————————————————日期:

 

--2011年9月27日在宜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宜春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蒋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以来的五年,是宜春发展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五年。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止后移、争进位、站前列”的赶超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亚洲锂都、宜居城市、森林宜春、月亮之都”的发展定位,全面推进工业强攻战、城市扩张战、旅游升温战“三大战役”,抢抓机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五年增长1.3倍;财政总收入跨越百亿,达107.9亿元,五年增长2.5倍,其中,市本级突破1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和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双跨千亿”,其中过百亿园区6个,占全省的1/5。

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财政总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4个,占全省的1/5,丰城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樟树跨入“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9.0:

56.6:

24.4,非农产业比重突破80%,二产比重提高14.6个百分点。

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达12.4%;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90.6%,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

--项目建设取得突破。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接近2000亿元,是前五年的4倍。

全市高速、一级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公里,武吉高速、大万公路、高胡公路、宜安公路、樟树盐化工和高安建陶基地专线等先后竣工,明月山机场、杭南长高铁、昌铜高速、洪屏抽水蓄能电站等全面开工。

城乡电网升级改造、西气东输管线工程建设扎实推进。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大型灌区配套改造全面展开,10个县市区全部列入“全国小农水重点县”。

--城乡面貌深刻变化。

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07平方公里,五年接近翻番;城镇化率达41.1%,年均提高1.66个百分点。

宜春中心城区规模不断扩张、功能不断完善,建成了一批重点项目,再造了一个宜春新城,并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宜居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养生城市”等12张国家级名片。

新农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清洁工程成效明显,整村推进、村镇联动的工作机制在全省推广,宜丰等8个县市区获省委、省政府表彰。

--生态建设全面加强。

工业废水、烟尘、粉尘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1.6%;城市空气质量稳定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7条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三类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节能减排圆满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

土地整治、“造地增粮富民”工程稳步推进,连续11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基本农田保护率稳定在85.5%以上。

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被评为“全省综合先进市”,森林防火工作荣获全国先进;奉新等3个县获得“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靖安进入“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全国200强;袁州在全省率先实行全面封山育林。

森林覆盖率达56.97%,五年提高4.19个百分点。

--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五年来,全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70%以上,省政府下达的民生工程各项任务均全面完成,其中城镇新增就业、城乡低保、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小额贷款发放、新农保参保、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等走在全省前列。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8.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递增11.7%和11.1%,为建国以来增幅最大的五年。

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19万元,增加6079元;人均住房面积35.1平方米,增加10.8平方米。

五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抓项目、扩投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积极跑项争资,累计争取国家项目资金68.1亿元,其中无偿资金52.2亿元。

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要求,加快推进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全市开工项目400余个,完成投资500多亿元,其中中心城区开工92个,总投资超百亿元。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注重高位推进,突出产业招商,福斯特新能源、兴发铝业、宏宇能源、斯米克、新中源、新明珠、宝成鞋业、鹰美制衣、宝源彩纺等重大项目纷纷落户,特别是富士康成功落户丰城,实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零的突破。

同时,滚动实施289个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20亿元。

(二)抓载体、重统筹,加快“三化”进程。

深入开展工业强攻战、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五上”等活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分别递增33.4%、44.4%。

民营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4.6%,税金占全市税收比重超过70%。

工业园区总开发面积65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57.7亿元;“十大产业基地”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64.8亿元、利税57.5亿元。

市本级锂电新能源、奉新纺织、高安建陶基地先后获批国家级产业基地,其中,锂电新能源产业共签约项目112个,进资、动工或投产企业50家,10家企业生产出锂电产品。

以城市扩张战、城建三年大会战为载体,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全面完成中心城区“13579”绿色工程,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2.6%、40%、14.7平方米。

城市管理暗访综合评比连续六年居全省第一。

大力实施“人口五年倍增”计划,中心城区人口增至47.6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0平方公里。

县(市)城市框架全面拉开。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升级战和“十百千”工程,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76家,完成销售收入173亿元、税收9.7亿元。

粮食总产、生猪出栏总量均居全省首位,丰城等5个县市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上高等3个县市荣获“全国生猪生产调出大县”。

完成高产油茶种植32万亩,丰城被授予“全国高产油茶之乡”;袁州被列为全国100个经济林示范县市区之一。

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82个、绿色食品认证72个、有机农产品认证71个,高安、万载分别被确定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省有机(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基地。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22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6家。

获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4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3个。

(三)抓创新、调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30亿元,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7.6%。

先后与中南大学等5所高校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实现技术对接170余项,技术交易额近16亿元。

深入开展“质量兴市”活动,省级锂电产品检测中心获批筹建。

全面打响以明月山为龙头的旅游升温战,成功举办五届月亮文化节,城市商气、财气和人气进一步聚旺,全市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分别递增21%和26%。

金融业发展取得突破,银行资产总额超千亿,新增信贷连续两年过百亿,赣州银行、九江银行、南昌银行、顺德银行等相继落户宜春,批复筹建小额贷款公司总数位居全省前列。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取得明显成效,累计担保贷款总额突破23亿元。

仁和药业、江特电机和华伍制动先后成功上市。

(四)抓改革、增活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加快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工业企业改革全面完成,七个系统非工企业改革完成率达98.2%,其它系统企业改革完成率达85%。

顺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乡镇综合配套改革。

率先在全国试点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宜丰荣获“全国林改典型县”。

深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突破500万,183家乡镇卫生院、2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深化财税改革,加快推进“金财工程”。

相继开展两个“百日大会战”等招商活动,获批“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

五年累计引进资金近900亿元,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分别为“十五”期末的3倍和6倍,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数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

(五)抓民生、促和谐,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五年来,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7.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

低保工作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82.4%。

全市2532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水泥(油)路,全面完成81座农村渡口改渡建桥。

全面实施教育“三名工程”,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上高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铜鼓等6个县市荣获“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占省政府“十一五”期间综合督导评估先进县的1/3;宜春学院、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

启动了10个县级医院和24个中心卫生院为首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光明?

微笑”工程顺利推进,靖安在全省率先启动。

体育事业加快发展,连续获得第十二届、十三届省运会团体总分、金牌和奖牌总数全省第二。

顺利出版发行《宜春市志》。

樟树鸣水桥等5处文物入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万载得胜鼓、高安采茶戏等7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精神文明创建成果丰硕,全市共5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约占全省的1/3,居全国地级市之首,王茂华、谭良才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入选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和“全国道德模范”。

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显著,荣获“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宜丰、奉新、靖安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天网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连续5年居全省前列,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市”,并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丰城被列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之一,我市涉军维权工作经验在全军推广。

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全面完成。

(六)抓服务、提效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等活动,其中,政风行风评议和创业服务年活动获全省考评第一。

全面完成“五五”普法,荣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

坚持向人大报告政府工作,认真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427件人大代表建议、948件政协委员提案均全部办复。

在全省率先开通政府信息公开网,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深入拓展网络问政平台。

切实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在全省率先推行行政审批制度“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全面开展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工作,拓宽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压缩50%以上,整体承诺平均办结时限缩短47.8%。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执法监察、廉政监察、效能监察、纠风工作和审计监督取得明显成效。

国防后备力量和民兵预备役建设、人民防空、国家安全、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涉台事务、气象水文、防震减灾、地灾防治、妇女儿童、统计、档案、扶贫、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会等各项工作都有新进步。

五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发展基础,打造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也为赶超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一,始终把科学发展作为进位赶超的永恒主题。

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赶超发展、做大总量的同时,始终注重发展速度与增长质量的统一、打造金山银山与保护绿水青山的兼顾、改革攻坚与和谐稳定的协调,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只有咬定科学发展不放松,紧盯进位赶超不停步,才能保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良好态势。

第二,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进位赶超的重要抓手。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引擎、结构调整的载体。

五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主攻项目,积极争取,强力推进,投入力度之大、开工项目之多,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进位赶超的战略重点,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新局面,才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增添后劲。

第三,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进位赶超的根本目的。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五年来,我们始终不渝地实施民生工程,千方百计改善群众生活,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民众福祉为根本,竭尽全力办实事、办好事,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四,始终把团结奋进作为进位赶超的强大动力。

五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心齐劲足、干事创业,形成了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和谐共进的生动局面、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只要我们倍加注重和维护团结,就会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难的事情也能办成。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历程充满艰辛,五年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

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打下坚实基础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历任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宜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中央和省驻宜单位,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所有关心、支持宜春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和海内外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前进中的困难和不足:

一是经济发展仍需提速增效。

尽管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但对照进位赶超目标,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水平偏低,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二是内生动力亟待强化。

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尤其缺少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带动,缺少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支撑,缺少战略投资者和优秀企业家引领。

三是城市带动功能不强。

中心城区和县城框架有待进一步拉开,城市承载能力较弱,辐射力和带动力仍需提升。

四是社会维稳压力较大。

当前,我市人均GDP正处于冲刺3000美元的关键时期,发展极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且日益突出,安全维稳任务十分繁重。

此外,少数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经济发展环境有待优化,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

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根据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的发展战略,按照市第三次党代会制定的决策部署,围绕建设幸福宜春的宏伟目标,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幸福”的执政理念,坚持做大总量与加速转型相结合、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相结合、“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相结合,坚定不移地加快项目建设、推进“三化”进程,坚定不移地做大中心城、做强市本级,坚定不移地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区域经济实力,着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着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努力把宜春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文明、文化繁荣、生态宜居、和谐稳定的幸福家园。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达到1800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18%,达到2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8%,达到8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2%,达到18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递增10%,外贸出口年均递增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8%;城乡居民收入年均递增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城镇化率达到50%。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工作中我们要切实把握以下五点:

--建设幸福宜春,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不动摇。

千方百计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增强后劲,不断提高宜春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

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努力构建“以高新产业为先导、特色产业集群为支柱、三次产业协调并进”的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幸福宜春,必须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全面实施民生工程,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真正做到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标同步提升。

--建设幸福宜春,必须倡导低碳理念,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把绿色生态作为最大的品牌、最宝贵的财富,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建设低碳城市,积极倡导低碳生活,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努力使宜春山更青、水更碧、天更蓝、城更美。

--建设幸福宜春,必须加大精神文明创建,提升社会文明水平。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道德建设,加快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打造诚信友爱的人文环境,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为赶超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建设幸福宜春,必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完善社会治安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问题,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努力营造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氛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各位代表,建设幸福宜春,体现了市委对宜春发展的战略要求,表达了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展示了宜春赶超发展的光明前景。

我们坚信,经过五年不懈奋斗,一个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功能显著完善、乡村面貌显著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的幸福宜春,一定会崛起于赣西大地!

三、推进幸福宜春建设

幸福宜春,是美好的愿景,更是民众的期盼;是思想的动员,更是行动的纲领。

建设幸福宜春,经济发展是基础,社会和谐是保障。

我们不仅要同心同德,更要群策群力;不仅要埋头苦干,更须善谋实干。

(一)坚定实施“兴工强市”战略,着力做大经济总量

狠抓重大项目建设。

始终坚持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以高投入拉动高增长、以好项目促进快转型,理出一批重大项目线索,制定专门方案,集中资源和力量,强化调度,对接服务,力争在引进世界500强、重大央企、重大民企上实现新突破。

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重点,超前谋划、精心包装、积极申报,争取更多项目得到上级支持。

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加强协调督办,强力推进签约项目按期开工、建设项目尽快投产、竣工项目如期达标,实现项目建设的良性循环。

重点推进青山能源、宏宇能源、四特“两城”、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丰电三期等项目的建设步伐;抓好宜春重工、泓邦实业、乐吉陶瓷、新高焦化等项目的竣工投产;促进兴发铝业、新明珠陶瓷、泰明光伏等项目的达产达标。

全面提升园区水平。

按照“发展在园区、突破在招商、招商在大项目、目标在产业集群化”的思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完善园区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着力打造一批新型生态园区,增强产业竞争力、园区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创新管理服务,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园区单位面积投资强度、销售收入、经济效益、劳动就业和生态建设的考核引导,注重节约集约用地,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提升园区集约化水平。

力争五年内,全市入园投产企业突破2000家;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跨越4000亿,其中宜春经济开发区突破1000亿元;税金总额达150亿元;宜春经济开发区、丰城工业园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聚势打造产业集群。

突出加快锂电新能源、机电、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继续举全市之力、聚全球资源,强势推进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注重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强化科技、人才和政策支撑,着力抓好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和落地,加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真正做响“亚洲锂都”品牌。

力争五年内,锂电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

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平台打造、政策支撑和环境改善,加大技术检测、仓储物流、市场营销和中介服务等公共平台建设,促进各类要素向产业集中。

按照区域协作、优势强化、分类引导的原则,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做大做强盐化工、建筑陶瓷、纺织服装鞋革、机械装备等产业,力争形成1-2个产值过500亿元、2-3个产值超300亿元的产业集群。

放手发展县域经济。

按照“城市经济区、工业经济区、山区经济带”的主体功能划分,实行错位发展、差别竞争,发挥各自优势,明确产业重点,突出主攻方向,彰显区域特色。

以大竞赛活动为抓手,全面掀起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促进各地工业总量进一步壮大、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农业优势进一步巩固、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

继续放手放权,做到能减就减、能放都放,让县市区有更大的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进一步加大支持、指导力度,及时帮助县市区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当好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服务员”。

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类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让县市区能够集中精力谋发展、促发展。

通过五年努力,力争10个县市区综合实力在全省排位均有前移,其中1个保持全国百强并排位前移、2个进入中部二十强、3个财政总收入进入全省十强。

(二)夯实农业基础,再创农业大市新优势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认真落实好国家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

完善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加大全社会支农力度。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抗风险能力。

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10万亩以上,2015年粮食总产达400万吨以上,新增有机、富硒特色精品水稻基地20万亩。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推进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加快粮食、畜禽、毛竹、油茶、有机(富硒)农产品五大产业发展。

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市,力争到2015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50家以上,年产值过亿元龙头企业达50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2000家。

积极扶持高产油茶发展,力争五年内高产油茶面积达150万亩,其中,新造80万亩、低改70万亩,将我市打造成国家大型优质油茶基地。

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健康、智能养殖工程,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基地。

加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力度,力争五年内创建国家级示范区2个、新增省级示范区6个。

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建设,搞好动植物疫病防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深入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建成“五大水利保障体系”。

推进泉港分蓄洪区、清丰山溪蓄滞洪区安全建设。

加快实施锦北灌区、丰东灌区、袁北灌区、潦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启动药湖大型灌区和中型灌区改造工程。

继续抓好紫云山、大塅、潭口等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启动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加固整治重点圩堤,大力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推进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和农村水环境整治。

抓好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实施农村水电增效减排工程,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

新改建硬化农村公路5000公里,力争50%的自然村通水泥(油)路、村村通自来水。

大力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退耕还林、长防林、生态公益林、森林抚育等国家和省重点工程,推进“现代林业示范市”和“森林宜春”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9%。

加快新农村建设。

在全面推进省定村点建设基础上,突出抓好500个市定和谐小康家园示范村点和100个村镇联动点建设,着力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配套功能完善的农村新型社区。

深入开展文明村镇、生态文明示范村、文明信用户等创建活动,推进农村和谐文化“一村一品”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快农村清洁工程和沼气工程建设,基本实现农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