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9718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口向大城市主要是都城的流动与集中,是由唐到宋城市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

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有两类需求日益增长,一是方兴未艾的建筑业所需劳动力,二是日益繁盛的各行业所需从业人员。

由此带来的人口压力及户籍管理成为当时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

唐中后期,随着均田制的崩溃和两税法的推行,大量人口溢出户籍,流寓异乡。

这些人口有相当一部分涌入可以提供更多生存空间的城市中。

虽然史书对与建筑业有关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

如《太平广记》中记载的大商人窦义,从事了多种经营,所雇佣的人中有长安坊市内的少年、“功人”等。

除了建筑业,外来人口更多集中在商业、服务业和娱乐业。

李白的<少年行》诗云“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其中的胡姬是西域来的胡人女子。

唐后期,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商业的繁荣,长安城的餐饮业、旅店业、屠宰业、租赁业等日益繁盛。

这些行业起点低,技术含量低,市场需求大,容易生存,大量外来人口充溢着这些行业。

唐朝对这些人口到底如何管理,虽未见出台严格的措施,但通过官府颁布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条文,可知总的趋势是限制逐渐松弛:

一是唐德宗时推行的两税法,“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旧唐书》),居住地原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流动人口的身份问题,也使国家有可能重新掌控大量流失的人口;二是坊郭户成为城墙内及周边附郭居民的正式称谓,纳入城市管理的范围,也成为有别于乡村户的主要标志。

这一制度在北宋得以确立,并推广到全国,城乡分治的户籍管理制度至此拉开帷幕。

三是中央官府在招聘和选用执役杂使人员时,对一些重要和关键岗位有户口的限制,如规定在选用门仆时,必须“取京城内家口重大、身强者充”,但在某些岗位,对“浮寄”人口给予了更宽松的政策。

此外,国家财税征收的结构和对象也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

如唐德宗建中年间,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反响最大的是建中四年开始征收“税间架”,即房产税。

结果“怨讟之声,嚣然满于天下”(《旧唐书·卢杞传》)。

最终被废止。

百年后,北宋时期城市的房产、商铺等都已逐渐作为征税的对象,不仅户籍管理实行城乡分治,城乡的税收对象和税收内容都形成各自独立的体系。

由此也可以看出随着人口结构重心的变化,户籍制度发生了变化,政府财税结构和重心更多地

向城市倾斜,向城市居民倾斜,向财富集中的区域和群体倾斜的大趋势已不可逆转。

(摘自《光明日报》:

《唐代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管理》,有删改)

l.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城市建筑业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力,进而又招引了大量人员进入商业、服务业等行业。

B.为了扭转唐中后期对人口管理逐渐松弛的趋势,宋代对户籍管理实行了城乡分治制度。

C.长安城的餐饮业、旅店业等吸引外来人口的原因是这些行业技术含量低,较容易就业。

D.北宋时期,政府财税结构和重心更多地向城市、向财富集中的区域倾斜乃是大势所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先讲唐代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再述政府对城市人口进行管理的情况,层次分明。

B.文章为了说清楚唐朝户籍管理的措施,引用了《旧唐书》《太平广记》等史籍中的资料。

C.作者引用古籍上的内容时,多是直接引用,有的还注明JLH处,使本文的论述更有说服力。

D.户籍管理与国家税收关系密切,文章就把两者结合起来论述了唐宋户籍管理制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只看史书而不参阅其他资料,我们很难了解唐代城市与建筑业有关的外来人口

情况。

B.唐朝对外来无户籍人口的限制是逐渐松弛的,这从官府颁布的具体措施和条文即可

看出。

C.宋代吸取了唐朝征收房产税的教训,所以能成功地将房产、地产、物业等纳入征税对象

范围。

D.随着涌人城市谋生的人数增多,不同朝代的统治者一般会调整流动人口的户籍管理

制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茶语

李培俊

走进那座寺院,他已经没有半点力气了。

他是两天前在这片人迹罕至的深山腹地迷路的。

起初,他并不在意,鼻子里哼了一声,这点破玩意能绊得住老子的脚吗?

甚至,在踩断一根拦路的青冈树枝之后,他还冷笑一声。

他相信,凭着多年积累的经验,他一定能走出去。

一定!

可渐渐的,他的自信在遮天蔽日的林木之间,在饥渴难耐之中消失殆尽。

几近绝望之际,他发现了这座寺庙!

倚在破旧的山门上,他机警地打量着这座隐在林木深处的寺庙。

三间正殿坐北朝南,两边各有配殿两间,红墙,绿瓦,古松,颇有大象禅意。

配殿旁约有半亩空地,几畦碧绿菜蔬,数株古旧茶树。

依然明丽的秋阳从树木缝隙间斜射过来,落在正殿屋瓦上,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为这个佛家静修之所平添几分肃穆庄严。

前后左右打量一番之后,他踉跄着走向正殿洞开的殿门。

那里人影晃动,诵经声若隐若现,梵香缭绕,袅袅飘出殿门,弥散在阳光之中。

方丈正在擦拭佛像,听到脚步声,回过头来,漫不经心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施主是打尖还是借宿?

他粗声答道:

打尖。

他说他误入深山,钱财被人劫掠一空,整整两天水米未进,请大师行个方便,舍一餐斋饭,来日定当厚报。

方丈又是一声阿弥陀佛,说,施主请随老衲来。

进入一间净室,方丈让他坐了,把铁锅坐到泥炉上,注入清水,在圆木墩上摆上茶具:

暗色紫砂壶,两只茶盏,一个竹制的荼罐。

水烧开以后,方丈把茶壶荼盏里外烫了,放上茶叶,摇动茶壶,缓缓洗茶。

方丈老迈已极,一抹浓白的胡须,一脸深如沟壑的纹络,在茶香氤氲中组成一副模糊的影像。

他说,方丈,在下实在太饿,能否让我先吃些东西?

方丈轻浅一笑,有种父亲般的温软慈祥,在茶盏中默默注入茶汤。

茶汤呈琥珀色,香味悠长,透着淡淡的青草苦味,他便有种心醉神迷的感觉。

他拈起茶盏,一口喝下。

方丈又为他斟上一盏,说,施主,人到了这个世界,万事随缘,行路,做事,为人,莫不如是,沟

沟坎坎,均要徐缓图之,当你把世事看透了,想通了,你的坎也就迈过去了。

他端荼的手便有些许颤抖,头慢慢垂了下去。

方丈说,现在,咱们品的是三泡,一泡浊,二泡躁,三泡方为茶之上品,舌尖触到茶汤,淡香直

冲脑门,随之也便钻进了心里。

方丈说,施主,请把舌头卷起,形成一个凹状的槽,对,就这样。

把茶汤咽进喉咙。

这时候,你

的烦恼,焦躁,嗔念,功名,黄白之物全部化为乌有,剩下的唯有澄澈清明。

施主,你感觉到了吗?

他说没有。

没有感觉到,只觉得茶有点儿香,也有点儿苦,是我的味觉有问题吗?

方丈叹一口气,说,品荼不靠味觉,而在于领悟荼语。

荼语?

茶语是啥东西?

方丈顾左右而言他,问他,走进这个寺院的时候,你可曾注意到本寺寺名?

他说没有。

方丈说,从容。

他在从容寺住了下来,每天三顿粗蔬淡饭,饭后与方丈携手出门,在寺外随处浏览,观枯树昏鸦,听暮鼓晨钟。

有时,方丈也邀他进入正殿,感受佛家青灯黄卷的日子。

到了晚上,方丈邀他坐在柏树下泡茶,品茗,静听松涛阵阵,秋虫啁啾。

他心里便多了些宁静与平和,眼里那股戾气在荼香中慢慢消融。

方丈没问他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也不问他家中景况,有无父母兄弟,更不问他为何来到人迹罕至的从容寺,只是陪他喝茶,聊天。

终于有一天,方丈把他送出山门,说,施主该走了。

他似乎不太情愿,也似乎眷恋着从容古寺,还有这个老迈慈祥的和尚。

他说,方丈,能让我再住几天吗?

方丈摇摇头,说,施主还是请回吧,污浊洗去,剩下的便只有归宿。

方丈。

他说,能送我一些茶叶吗?

不能。

方丈断然拒绝了,说,真的不能。

他笑笑说,为什么不能?

方丈也笑笑,说,天机不可泄露。

他走了,沿着那条狼狐出没的隐秘小路,从茶园间的小径穿过,爬上一座山头…

事隔不久,百丈峰盘踞了二十余年的山匪自行散伙,一把火烧去山寨,各自回家种田去。

匪首黑七不知所踪。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在从容寺住下后方丈和他深入交谈,寺院清幽的环境,深深的感染了他,使他的心里

变得宁静与平和,由此他幡然悔悟,毅然走上正道。

B.小说详写老方丈请他喝茶的过程,在喝茶中老方丈巧妙点拨,使他逐渐领悟到茶道与人

生之道的关联,并洗去内心的污浊,悟出人生真谛,找到了真正的归宿。

C.小说寓意深刻,寺院名为从容寺,其实暗指一个人应该从容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挫

折,除去污浊、浮躁,不慕荣华富贵,像方丈一样清心寡欲的生活。

D.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主要人物身份在小说最后现露出来,匪首黑七似乎

就是他,也可能不是他,见仁见智,全文含蓄隐晦,给人一种神秘感。

5.小说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6.请结合全文回答,小说中的方丈为什么在他十分饥饿时不给他吃饭而请他喝茶?

“茶语”的高妙之处在哪里?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来自中国民航官网的消息称,新版民航招飞体检规范日前已正式实施。

这一规范的调整给了更多人报考民航飞行员的机会,也有利于航空公司选拔优秀飞行员。

记者了解到,此次新版民航行业标准《民用航空招收飞行学生体检鉴定规范》调整视力要求,主要是考虑到青少年近视率过高。

据悉,目前中学生近视率超过80%,而全中国近视人群比例达47%。

另外,民航班线的增加也刺激了飞行人才的需求。

(摘编自《近视率太高,民航招飞“降格以求”》)

材料二:

近期,有媒体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是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

其中,中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增加,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

相比之下,美国中小学生近视率仅为10%。

而根据北京大学在2015年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若无有效的干预,到2020年,中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患病率将增长到51%,患病人口将达7亿,高度近视人数将有4000万~5150万。

(摘编白中国新闻网《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

材料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医生付晶提醒说:

“需要强调的是,户外运动等保护性因素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最重要的还是要尽量避免用眼过度,养成健康的用眼习惯。

”一方面学校应增加运动时间,另一方面更要发挥好宣传教育作用,让孩子知道近视的严重危害。

(摘编自人民网《“小眼镜”隐忧何以破除?

》)

材料四:

2016年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白皮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5岁以上人群中,每3个人就有1个人是近视。

“学习压力是一方面,但信息时代,大部分视疲劳患者的病因和看多了电脑、手机有关。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王延东指出,看电子产品时,由于阅读距离较近,眼肌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可加重近视。

喜欢晚上关灯看手机视频、打电子游戏的人,不仅近视度数加深,由于瞳孔处于放大状态,从长远来看,可增加白内障、青光眼等眼底病变的风险。

“青少年尤其不要熬夜打游戏。

我们接诊过病例,病人熬夜打游戏,第二天眼睛瞎了。

”王延东指出,网络游戏常用密集强烈的蓝光来制造“攻击”效果,而强光、蓝光可造成眼底损伤。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葛坚教授指出,近视的发生与危害都是不可逆的。

高度近视容易产生各类眼底病变,造成严重的永久性的视功能损害,可并发各种致盲性眼病,比如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变性、近视性黄斑变性、青光眼、脉络膜新生血管等。

近视的可遗传性和家族聚集性会影响我国未来的人口素质。

(摘编自《中国高中生超八成近视户外活动有助预防近视》)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材料一可知,我国新版民航招飞体检规范放宽了视力要求,原因是民航飞行员需求增

加和青少年视力状况变化。

B.由材料二可知,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榜首,而且未来几年近视患病

人数仍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C.材料三的图表显示,该市属小学2017年视力健康问题新发率超过30%,而且高年级女

生新发率远远高于男生。

D.结合材料三可知,该校学生视力健康问题呈现出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加重的态势,反映

了学生学习压力逐步加大。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如果能科学、健康用眼,避免过度用眼,会降低我们近视的

概率。

B.中国近视患者数量庞大,而且大部分是青少年学生,主要因为学校对健康用眼的宣传教

育不够重视。

C.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医生付晶认为,增加户外运动时间对视力健康的保护并不一定是最有效的

办法。

D.网络游戏中“攻击”的效果常常是用密集强烈的蓝光制造出来的,这类游戏对视力的影

响不容小觑。

9.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青少年近视带来的危害。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韦皋,字城武,京兆万年人。

张镒节度凤翔,署营田判官。

德宗狩奉天,李楚琳杀镒,劫众叛归朱泚。

始,泚以范阳军镇凤翔,既归节,而留兵五百戍陇上,以部将牛云光督之。

至是,云光谋请皋为帅,将劫以臣泚。

别将翟晔伺知以白皋。

云光惧不克,率众出奔,至沂阳,遇泚奴使皋所,谓云光曰:

“太尉已为天子使我以御史中丞授皋若听固吾人也不受可遂诛之请以兵俱。

”许之。

皋迎劳,先纳奴,伪受泚诏。

皋曰:

“大使固善,苟无它图,请释甲以安众,而后可入也。

”云光以皋诸生,亡能为,乃命士委仗铠,皋受而内其卒。

明日,置酒大会,奴、云光与其下至,皋伏甲左右庑,酒行,尽杀之,以其首徇。

贞元初,代张延赏为剑南西川节度使。

初,云南蛮羁附吐蕃,其盗塞必以蛮为乡道。

皋计得云南则斩虏右支,乃间使招徕之,稍稍通西南夷。

五年,东蛮断泸水桥攻吐蕃,请皋济师。

皋遣精卒二千,与蛮共破吐蕃于台登。

顺宗立,诏检校太尉。

会王叔文等干政,皋遣刘辟来京师谒叔文曰:

“公使私于君,请尽领剑南,则惟君之报。

不然,惟君之怨。

”叔文怒,欲斩辟,辟遁去。

皋知叔文多衅,又自以大臣可与国大议,即上表请皇太子监国,又上笺太子,暴叔文之奸,且劝进。

会大臣继请,太子遂受禅,因投殛奸党。

是岁,皋暴卒,年六十一,赠太师,谥曰忠武。

皋治蜀二十一年,始,皋务私其民,列州互除租,凡三岁一复。

皋没,蜀人德之,见其遗象必拜。

凡刻石著皋名者,皆镵其文尊讳之。

(选自《新唐书·韦皋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尉已为天子/使我以御史中丞授/皋若听/固吾人也/不受可/遂诛之/请以兵俱

B.太尉已为天子使/我以御史中丞/授皋若听/固吾人也/不受/可遂诛之/请以兵俱

C.太尉已为天子使/我以御史中丞授皋/若听/固吾人也/不受可/遂诛之/请以兵俱

D.太尉已为天子/使我以御史中丞授皋/若听/固吾人也/不受/可遂诛之/请以兵俱

II.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狩,指打猎,又可用于帝王巡视诸侯或地方官治理的地方,也可婉指帝王逃亡。

文中指

德宗逃亡到奉天。

B.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

在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受有此全权印信

者便可全权调度。

C.受禅,指接受禅让。

禅让是指古代帝王把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

统治国家。

D.讳,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

避讳指帝制时代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

直接说出或写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韦皋足智多谋,诛杀叛逆。

韦皋假意接受叛贼朱泚的伪诏,诱骗牛云光解除武装,第二

天在廊下设伏,一举诛杀牛云光等叛贼。

B.韦皋交好南夷,平定西南。

云南与吐蕃交好,吐蕃在入侵时,必以云南作为先锋,韦皋离

间云南与吐蕃,联合云南,大败吐蕃。

C.韦皋巴结权贵,反目成仇。

王叔文专政,韦皋派刘辟去巴结,因出尔反尔被王叔文拒绝,

于是转投太子门下,弹劾王叔文弄权。

D.韦皋治蜀有功,备受尊崇。

韦皋治理四川时,属下各州都相互免除租赋,每隔三年,便豁

免一次赋税,老百姓因此十分爱戴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l)云光以皋诸生,亡能为,乃命士委仗铠,皋受而内其卒。

(2)皋计得云南则斩虏右支,乃间使招徕之,稍稍通西南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清明即事①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②聊代醉。

[注]①开元十六年(728)早春,孟浩然西游至长安,应考进士。

适逢清明,诗人即事抒怀,写下这首诗。

②茗:

茶。

饮茶之风,似始盛于中唐以后,盛唐时尚不多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为全诗奠定了抒情状物的基调。

一个“重”字,一个“愁”字,写出漂泊在外的游子的

一片愁苦。

B.颔联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进行有声有色的特写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唐人游春访胜、踏

青戴柳等风俗。

C.中间两联写人们乘坐马车,穿过绿意萌生的柳林,来到万物复苏的郊外,看见花草齐生,

莺飞蝶戏的美景。

D.全诗寓情于景、情境交融,抒写融融春光里无尽的感慨,自然而传神地表达JLH诗人微妙、

复杂的内心世界。

15.本诗最后一联诗人为什么要“酌茗”?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两句写一位性情敦厚的男子经营布料生意。

(2)《逍遥游》中,写朝菌、寒蝉等生物生命短暂的两句是“,____。

(3)《岳阳楼记》中,写阴雨天气中,远行之船的桅杆、船桨都被折断的一句是“”,写野兽咆哮悲啼的一句是“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相比早已的高铁,作为我国铁路另一高科技发展方向的重载铁路却一直。

近日,由国家能源集团主办的首届重载铁路新技术新装备展览会在河北沧州举行,本次展览会围绕以“科技前行智慧重载”为主题,对当前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进行了全面呈现。

进入展厅,中央的大尺寸沙盘首先映入眼帘,直观清晰地展现了国家能源集团铁路集疏运系统的地理分布。

展厅中最是由三节车厢组成的机车模型,它就是“神华号”十二轴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是目前世界上功率最大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

传统的机械开关地面过分相设备存在开关寿命低、故障率高、智能化程度低等缺陷,为此,神朔铁路分公司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

该装置能实现列车无感知过分相,对重载铁路的运能提升、降低设备故障率和司机操作强度,提高车网匹配性具有重要意义,开启了铁路牵引供电技术新纪元,值得____。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次展览会围绕“科技前行智慧重载”为主题,全面呈现了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当前

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

B.本次展览会以“科技前行智慧重载”的主题,全面呈现了当前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

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

C.本次展览会围绕“科技前行智慧重载”的主题,对我国当前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

与最新技术成果进行了全面呈现。

D.本次展览会以“科技前行智慧重载”为主题,对我国当前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

最新技术成果进行了全面表现。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展览中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才是本次展览会的一道亮丽风景

B.展览中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是本次展览会的一道亮丽风景

C.本次展览会的一道亮丽风景就是展览中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

D.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则是本次展览会的一道亮丽风景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家喻户晓无人问津有目共睹万古流芳

B.遐迩闻名鲜为人知有目共睹大书特书

C.家喻户晓鲜为人知引人注目大书特书

D.遐迩闻名无人问津引人注目万古流芳

20.下面是某校一则通告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

考虑到我校师生人数众多,每天进出人员多,车辆流量好大,为保障师生安全、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学校合计决定,自7月1日起在学校东门与教工宿舍区启用车辆自动识别道闸系统,到时候车辆一律规范进出,请尚未登记车牌号码的教师速到学校安保处登记。

请求大家积极配合。

21.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①《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

要加强学生人生生涯发展指导。

②无论你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硕士、博士生,人生生涯规划应该是第一门课,也是最后一门课。

③中学生人生规划需要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

④做好当下便是对未来最大的负责。

⑤兴趣是人生规划的起点,但并非终点。

⑥让青年在实践的熔炉中百炼成钢。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从“我看生涯规划”或“我的生涯规划”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

参考答案

1.D2.B3.C4.B

5.①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②渲染气氛,凸显从容寺肃穆庄严,是佛家静修之所。

③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命运;老方丈的慈祥高深,寺院的清幽都预示着他来到这里,就会受到佛家的熏陶感染,发生改变。

④烘托主题。

只有在这样清幽古朴的寺院才能使人心底宁静,领悟茶语。

(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可得满分)

6.①老方丈在他十分饥饿的时候,让他喝茶,是因为老方丈看出了他内心的焦躁、污浊和世俗。

想让他在喝茶中,领悟到茶语。

②“茶语”的高妙之处在于老方丈的点拨。

“当你把世事看透了,想通了,你的坎也就迈过去了。

”③于品茶中涤荡心灵,品出人生之道。

品三泡,一泡浊,二泡躁,三泡方为茶之上品,把茶汤咽进喉咙,烦恼,焦躁,嗔念,功名,黄白之物全部化为乌有,剩下的唯有澄澈清明。

喝茶的过程就是心灵净化的过程。

④于品茶中启迪智慧,于不露声色中令人受益。

不仅使他,也使所有读者受到启发。

只有去除心灵的污浊,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宿。

(每点2分,答出3点可满分,意思接近即可,可以有不同的见解)

7.D

8.B

9.①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甚至影响少数人职业从业资格。

②容易引发眼底病变,增加各种眼病患病风险。

③长期来看,可能会影响我国未来人口素质。

(每点2分)

10.D

11.A

12.C

13.(l)牛云光认为韦皋是个书生,没有什么能力,于是命令士兵放下兵器脱下盔甲,韦皋收受后接纳了他的士兵。

(得分点:

“亡”“委”“内”各1分,句意2分)

(2)韦皋料定得到云南就可以斩断吐蕃的右臂,于是暗中派遣使者招揽云南蛮,渐渐地和西南少数民族交

好。

(得分点:

“计”“间”“通”各1分,句意2分)

14.B

15.示例:

①饮喝茶,可以清心神。

诗人西游长安,想人仕途,却又忐忑不安,欲去郊游,而又于心不甘,种种矛盾的情绪扭结在一起,借助饮茶则可以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