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有机溶剂的溶解性解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9633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有机溶剂的溶解性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常用有机溶剂的溶解性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常用有机溶剂的溶解性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常用有机溶剂的溶解性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常用有机溶剂的溶解性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有机溶剂的溶解性解读.docx

《常用有机溶剂的溶解性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有机溶剂的溶解性解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有机溶剂的溶解性解读.docx

常用有机溶剂的溶解性解读

引用常用有机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  

2009-12-1308:

07:

43|  分类:

工作|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引用

ztx_heart的常用有机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

     第一类溶剂

是指已知可以致癌并被强烈怀疑对人和环境有害的溶剂。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避免使用这类溶剂。

如果在生产治疗价值较大的药品时不可避免地使用了这类溶剂,除非能证明其合理性,残留量必须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如:

苯(2ppm)、四氯化碳(4ppm)、1,2-二氯乙烷(5ppm)、1,1-二氯乙烷(8ppm)、1,1,1-三氯乙烷(1500ppm)。

第二类溶剂

是指无基因毒性但有动物致癌性的溶剂。

按每日用药10克计算的每日允许接触量如下:

2-甲氧基乙醇(50ppm)、氯仿(60ppm)、1,1,2-三氯乙烯(80ppm)、1,2-二甲氧基乙烷(100ppm)、1,2,3,4-四氢化萘(100ppm)、2-乙氧基乙醇(160ppm)、环丁砜(160ppm)、嘧啶(200ppm)、甲酰胺(220ppm)、正己烷(290ppm)、氯苯(360ppm)、二氧杂环己烷(380ppm)、乙腈(410ppm)、二氯甲烷(600ppm)、乙烯基乙二醇(620ppm)、N,N-二甲基甲酰胺(880ppm)、甲苯(890ppm)、N,N-二甲基乙酰胺(1090ppm)、甲基环己烷(1180ppm)、1,2-二氯乙烯(1870ppm)、二甲苯(2170ppm)、甲醇(3000ppm)、环己烷(3880ppm)、N-甲基吡咯烷酮(4840ppm)、。

第三类溶剂

是指对人体低毒的溶剂。

急性或短期研究显示,这些溶剂毒性较低,基因毒性研究结果呈阴性,但尚无这些溶剂的长期毒性或致癌性的数据。

在无需论证的情况下,残留溶剂的量不高于0.5%是可接受的,但高于此值则须证明其合理性。

这类溶剂包括:

戊烷、甲酸、乙酸、乙醚、丙酮、苯甲醚、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戊醇、乙酸丁酯、三丁甲基乙醚、乙酸异丙酯、甲乙酮、二甲亚砜、异丙基苯、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乙酸异丁酯、乙酸甲酯、3-甲基-1-丁醇、甲基异丁酮、2-甲基-1-丙醇、乙酸丙酯。

除上述这三类溶剂外,在药物、辅料和药品生产过程中还常用其他溶剂,如1,1-二乙氧基丙烷、1,1-二甲氧基甲烷、2,2-二甲氧基丙烷、异辛烷、异丙醚、甲基异丙酮、甲基四氢呋喃、石油醚、三氯乙酸、三氟乙酸。

这些溶剂尚无基于每日允许剂量的毒理学资料,如需在生产中使用这些溶剂,必须证明其合理性。

资料来源

常用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

溶剂名称沸点(101.3kPa)溶解性毒性

液氨-33.35℃特殊溶解性:

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剧毒性、腐蚀性

液态二氧化硫-10.08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剧毒

甲胺-6.3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中等毒性,易燃

二甲胺7.4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强烈刺激性

石油醚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与低级烷相似

乙醚34.6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

戊烷36.1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性

二氯甲烷39.75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麻醉性强

二硫化碳46.23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强刺激性

溶剂石油脑与乙醇、丙酮、戊醇混溶较其他石油系溶剂大

丙酮56.12与水、醇、醚、烃混溶低毒,类乙醇,但较大

1,1-二氯乙烷57.28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局部刺激性

氯仿61.15与乙醇、乙醚、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中等毒性,强麻醉性

甲醇64.5与水、乙醚、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中等毒性,麻醉性,

四氢呋喃66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吸入微毒,经口低毒

己烷68.7甲醇部分溶解,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低毒。

麻醉性,刺激性

三氟代乙酸71.78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

1,1,1-三氯乙烷74.0与丙酮、、甲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类溶剂

四氯化碳76.75与醇、醚、石油醚、石油脑、冰醋酸、二硫化碳、氯代烃混溶氯代甲烷中,毒性最强

乙酸乙酯77.112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溶解,能溶解某些金属盐低毒,麻醉性

乙醇78.3与水、乙醚、氯仿、酯、烃类衍生物等有机溶剂混溶微毒类,麻醉性

丁酮79.64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毒性强于丙酮

苯80.10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烃等大多有机物混溶强烈毒性

环己烷80.72与乙醇、高级醇、醚、丙酮、烃、氯代烃、高级脂肪酸、胺类混溶低毒,中枢抑制作用

乙睛81.60与水、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及各种不饱和烃混溶,但是不与饱和烃混溶中等毒性,大量吸入蒸气,引起急性中毒

异丙醇82.40与乙醇、乙醚、氯仿、水混溶微毒,类似乙醇

1,2-二氯乙烷83.48与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高毒性、致癌

乙二醇二甲醚85.2溶于水,与醇、醚、酮、酯、烃、氯代烃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能溶解各种树脂,还是二氧化硫、氯代甲烷、乙烯等气体的优良溶剂吸入和经口低毒

三氯乙烯87.19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丙酮、苯、乙酸乙酯、脂肪族氯代烃、汽油混溶有机有毒品

三乙胺89.6水:

18.7以下混溶,以上微溶。

易溶于氯仿、丙酮,溶于乙醇、乙醚易爆,皮肤黏膜刺激性强

丙睛97.35溶解醇、醚、DMF、乙二胺等有机物,与多种金属盐形成加成有机物高毒性,与氢氰酸相似

庚烷98.4与己烷类似低毒,刺激性、麻醉性

水100略略

硝基甲烷101.2与醇、醚、四氯化碳、DMF、等混溶麻醉性,刺激性

1,4-二氧六环101.32能与水及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仍溶解能力很强微毒,强于乙醚2~3倍

甲苯110.63不溶于水,与甲醇、乙醇、氯仿、丙酮、乙醚、冰醋酸、苯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类,麻醉作用

硝基乙烷114.0与醇、醚、氯仿混溶,溶解多种树脂和纤维素衍生物局部刺激性较强

吡啶115.3与水、醇、醚、石油醚、苯、油类混溶。

能溶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低毒,皮肤黏膜刺激性

4-甲基-2-戊酮115.9能与乙醇、乙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和动植物油相混溶毒性和局部刺激性较强

乙二胺117.26溶于水、乙醇、苯和乙醚,微溶于庚烷刺激皮肤、眼睛

丁醇117.7与醇、醚、苯混溶低毒,大于乙醇3倍

乙酸118.1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混溶,不溶于二硫化碳及C12以上高级脂肪烃低毒,浓溶液毒性强

乙二醇一甲醚124.6与水、醛、醚、苯、乙二醇、丙酮、四氯化碳、DMF等混溶低毒类

辛烷125.67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与醚、丙酮、石油醚、苯、氯仿、汽油混溶低毒性,麻醉性

乙酸丁酯126.11优良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还可以用做萃取剂一般条件毒性不大

吗啉128.94溶解能力强,超过二氧六环、苯、和吡啶,与水混溶,溶解丙酮、苯、乙醚、甲醇、乙醇、乙二醇、2-己酮、蓖麻油、松节油、松脂等腐蚀皮肤,刺激眼和结膜,蒸汽引起肝肾病变

氯苯131.69能与醇、醚、脂肪烃、芳香烃、和有机氯化物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低于苯,损害中枢系统,

乙二醇一乙醚135.6与乙二醇一甲醚相似,但是极性小,与水、醇、醚、四氯化碳、丙酮混溶低毒类,二级易燃液体

对二甲苯138.35不溶于水,与醇、醚和其他有机溶剂混溶一级易燃液体

二甲苯138.5~141.5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苯、烃等有机溶剂混溶,乙二醇、甲醇、2-氯乙醇等极性溶剂部分溶解一级易燃液体,低毒类

间二甲苯139.10不溶于水,与醇、醚、氯仿混溶,室温下溶解乙睛、DMF等一级易燃液体

醋酸酐140.0

邻二甲苯144.41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氯仿等混溶一级易燃液体

N,N-二甲基甲酰胺153.0与水、醇、醚、酮、不饱和烃、芳香烃烃等混溶,溶解能力强低毒

环己酮155.65与甲醇、乙醇、苯、丙酮、己烷、乙醚、硝基苯、石油脑、二甲苯、乙二醇、乙酸异戊酯、二乙胺及其他多种有机溶剂混溶低毒类,有麻醉性,中毒几率比较小

环己醇161与醇、醚、二硫化碳、丙酮、氯仿、苯、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混溶低毒,无血液毒性,刺激性

N,N-二甲基乙酰胺166.1溶解不饱和脂肪烃,与水、醚、酯、酮、芳香族化合物混溶微毒类

糠醛161.8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混溶,部分溶解低沸点脂肪烃,无机物一般不溶有毒品,刺激眼睛,催泪

N-甲基甲酰胺180~185与苯混溶,溶于水和醇,不溶于醚一级易燃液体

苯酚(石炭酸)181.2溶于乙醇、乙醚、乙酸、甘油、氯仿、二硫化碳和苯等,难溶于烃类溶剂,65.3℃以上与水混溶,65.3℃以下分层高毒类,对皮肤、黏膜有强烈腐蚀性,可经皮吸收中毒

1,2-丙二醇187.3与水、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低毒,吸湿,不宜静注

二甲亚砜189.0与水、甲醇、乙醇、乙二醇、甘油、乙醛、丙酮乙酸乙酯吡啶、芳烃混溶微毒,对眼有刺激性

邻甲酚190.95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参照甲酚

N,N-二甲基苯胺193微溶于水,能随水蒸气挥发,与醇、醚、氯仿、苯等混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抑制中枢和循环系统,经皮肤吸收中毒

乙二醇197.85与水、乙醇、丙酮、乙酸、甘油、吡啶混溶,与氯仿、乙醚、苯、二硫化碳等男溶,对烃类、卤代烃不溶,溶解食盐、氯化锌等无机物低毒类,可经皮肤吸收中毒

对甲酚201.88参照甲酚参照甲酚

N-甲基吡咯烷酮202与水混溶,除低级脂肪烃可以溶解大多无机,有机物,极性气体,高分子化合物毒性低,不可内服

间甲酚202.7参照甲酚与甲酚相似,参照甲酚

苄醇205.45与乙醇、乙醚、氯仿混溶,20℃在水中溶解3.8%(wt)低毒,黏膜刺激性

甲酚210微溶于水,能于乙醇、乙醚、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低毒类,腐蚀性,与苯酚相似

甲酰胺210.5与水、醇、乙二醇、丙酮、乙酸、二氧六环、甘油、苯酚混溶,几乎不溶于脂肪烃、芳香烃、醚、卤代烃、氯苯、硝基苯等皮肤、黏膜刺激性、惊皮肤吸收

硝基苯210.9几乎不溶于水,与醇、醚、苯等有机物混溶,对有机物溶解能力强剧毒,可经皮肤吸收

乙酰胺221.15溶于水、醇、吡啶、氯仿、甘油、热苯、丁酮、丁醇、苄醇,微溶于乙醚毒性较低

六甲基磷酸三酰胺233(HMTA)与水混溶,与氯仿络合,溶于醇、醚、酯、苯、酮、烃、卤代烃等较大毒性

喹啉237.10溶于热水、稀酸、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二硫化碳等中等毒性,刺激皮肤和眼

乙二醇碳酸酯238与热水,醇,苯,醚,乙酸乙酯,乙酸混溶,干燥醚,四氯化碳,石油醚,CCl4中不溶毒性低

二甘醇244.8与水、乙醇、乙二醇、丙酮、氯仿、糠醛混溶,与乙醚、四氯化碳等不混溶微毒,经皮吸收,刺激性小

丁二睛267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微溶于二硫化碳、己烷中等毒性

环丁砜287.3几乎能与所有有机溶剂混溶,除脂肪烃外能溶解大多数有机物

甘油290.0与水、乙醇混溶,不溶于乙醚、氯仿、二硫化碳、苯、四氯化碳、石油醚食用对人体无毒

资料来源

危险的物质分类:

默认栏目

 ·乙酸(浓)必须非常小心地操作。

可能由于吸入或皮肤吸收而受到伤害。

要戴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

在化学通风橱里使用。

   ·乙腈是非常易挥发和特别易燃的,它是一种刺激物和化学窒息剂,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发挥其效应。

严重中毒的病人可按氰化物中毒方式处理。

操作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只能在通风橱里使用,远离热、火花和明火。

·丙烯酰胺(未聚合的)是一种强的神经毒剂并可通过皮肤吸收(其效应是累加的)。

避免吸入粉末。

当称量粉末状的丙烯酰胺和亚甲双丙烯酰胺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防护面具,在通风橱里操作。

人们认为多聚丙烯酰胺是无毒的,但亦应小心操作,因为可能含有少量未聚合的丙烯酰胺。

·放线菌素D是一种致畸剂和致癌剂。

其毒性很大,如果吸入、咽下或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致命的。

这也可能引起异常过敏。

避免吸入其粉末。

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操作应在通风橱里进行。

放线菌素D的溶液对光敏感。

·AgN03参见硝酸银。

·alpha-鹅膏蕈毒环肽具有强的毒性,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可能是致命的。

其症状可能是延迟6~24h后才出现。

操作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在通风橱中使用。

·氨基苯甲酸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操作时要带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乙酸铵(H3CCOONH4)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到伤害。

操作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在通风橱里进行。

·氯化铵(NH4Cl)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操作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在通风橱里进行。

·甲酸铵参见甲酸。

·氢氧化铵(NH4OH)是氨的水溶液,是腐蚀剂。

操作时应极为谨慎。

氨会从溶液中散发出来,它是腐蚀性的和有毒的,并易引起爆炸。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并只能在通风橱里进行。

·钼酸铵[(NH4)6MO7O24·4H2]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在通风橱里进行。

·过硫酸铵[(NH4)2S2O8]对黏膜和上呼吸道组织、眼睛和皮肤有极大危害性。

吸入可致命。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安全眼镜和防护服。

始终在通风橱里操作,操作完后彻底洗手。

·硫酸胺[(NH4)2SO4]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到伤害。

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在化学通风橱里使用。

·氨苄青霉素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在化学通风橱中进行。

·抑酶肽(Aprotinin)可能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它可能引起变态反应。

暴露可能引起肠胃反应、肌肉疼痛、血压改变或支气管痉挛。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切勿吸入其粉末,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弧光灯非常易爆。

按制造厂商的说明使用。

当开弧光灯时,确实要关掉邻近的计算机以避免电磁波的损害。

弧光灯一旦在运行中,计算机可能会重新起动。

·天冬氨酸是一种可能的诱变剂并是一种不可逆效应的危险。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操作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在化学通风橱内进行,切勿吸入其粉末。

·细菌菌株(有关运输事宜):

美国健康、教育和福利部将各种细菌就其运输需要分成了不同的类型[参见SandersonandZeigler,MethodsEnzymol,204:

248~264(1991)或由AlexanderandBrandon编写的指导小册子PackagingandShippingOfBiologicalMaterialsatATCC(1986),这本小册子可从美国模式培养物保藏所(ATCC)获得]。

像大肠杆菌K12和枯草杆菌这样的非致病菌划归为I类菌,在正常运输条件下被认为是没有危险或危险很小。

但是,沙门氏菌、嗜血杆菌和链霉菌以及假单胞菌属的某些菌株是Ⅱ类菌。

Ⅱ类细菌是:

“日常有潜在危险的病原体:

这些病原体能引起不同严重程度的疾病……但可被常规的实验室技术加以控制。

·BCIG见5-溴-4-氯-3-吲哚-beta-D-半乳糖苷。

·生物素可因吸入、咽下和由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双丙烯酰胺是一种烈性神经毒剂并可通过皮肤吸收(效应是累积的)。

避免吸入粉尘。

当称重粉末状的丙烯酰胺和亚甲双丙烯酰胺时要带手套和防护面具。

·血液(人)和血液制品以及非洲淋巴瘤病毒(EBV):

人的血液、血液制品及组织可能含有像乙肝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HIV)这样的隐藏的传染性物质,这些病毒可以导致实验室获得性感染。

用转化了EBV的原淋巴细胞系工作的研究者也有感染EBV的危险。

所有人的血液、血液制品和组织都应认为是生物危害品并相应地加以严格管理。

操作时要戴一次性适宜的手套,使用机械移液装置在生物安全橱中工作,以防气溶胶的产生。

在处理之前要对所有的废物进行消毒。

处理前对污染的塑料器具要高压蒸汽消毒;对于污染的液体要么高压蒸汽消毒,要么用终浓度10%(v/v)的漂白剂处理至少30min。

·硼酸(H3BO3)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

·5-溴-4-氯-3-吲哚-beta-D-半乳糖苷(BCIG;X-gal)对眼睛和皮肤是有毒的,也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操作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

·溴酚蓝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操作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n-丁醇对黏膜、上呼吸道、皮肤特别是对眼睛有刺激作用。

避免吸入蒸发的气体。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在化学通风橱内进行。

n-丁醇也是高度易燃的,远离热、火花和明火。

·二甲砷酸盐含有砷,是强毒剂。

如果吸入、咽下或由皮肤吸收,可以是致命的。

它可能是一种致癌剂和诱变剂。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二甲砷酸有毒并可能是一种致癌剂和诱变剂,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只能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不能吸入其粉末。

·羧苄青霉素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引起过敏反应。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二氧化碳,CO2,任何形式的二氧化碳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致命。

在高浓度时,它能麻痹呼吸中枢并引起窒息。

只能在通风的地方使用。

在干冰形成时,与二氧化碳接触也可能引起冻伤。

在像冷冻室这样的密闭的地方不要放大量干冰。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氯化铯(CsCl):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 安全眼镜。

·西吡氯铵(CPB)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有严重的刺激作用。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西曲溴铵(CTAB)有毒,是一种兴奋剂,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到危害。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避免吸入其粉末。

·CH3CH2OH见乙醇。

·C6H5CH2SO2F见苯甲基磺酰氟。

·CHCl3见氯仿。

·C7H7F02S见苯甲基磺酰氟。

·氯霉素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到危害,并是一种致癌物。

操作者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镜。

在通风橱里操作。

·氯仿(CHCl3)对皮肤、眼睛、黏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它是一种致癌剂,可损害肝和肾。

它也易挥发,避免吸入挥发的气体。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柠檬酸是一种兴奋剂,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危害健康。

它对眼睛可形成严重损伤的危险。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

勿吸入其粉末。

·CO2见二氧化碳。

·氯化钴(COCl2)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到危害。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考马斯亮蓝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硫酸铜(CuSO4)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到危害。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CPB见西吡氯铵。

·m-甲酚:

如果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可能会致命。

它也能引起灼伤并对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非常有害。

操作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在化学通风橱中进行。

·CTAB见西曲溴铵。

·半胱氨酸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到危害。

操作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勿吸入其粉末。

·DEAE见二乙氨基乙醇。

·DEPC见焦碳酸二乙酯。

·二氯甲硅烷见二氯硅烷。

·二氯硅烷高度易燃和有毒,如果吸入可能会致命。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操作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只能在化学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它与水剧烈反应。

要远离热、火花和明火。

对静电的释放要采取预防措施。

·二乙胺[NH(C2H5)2]是腐蚀剂,有毒并极易燃。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到危害。

操作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仅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远离热、火花和明火。

·二乙氨基乙醇(DEAE)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操作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仅在化学通风橱内进行。

·二乙基乙醚[Et2O或(C2H5)2O]极易挥发和易燃。

对眼睛、黏膜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它也是一种具有麻醉效应的中枢神经镇静剂。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避免吸入其挥发的气雾。

操作时要戴手套和安全眼镜,始终在化学通风橱内进行。

在贮存或暴露或直射光时可形成爆炸性的过氧化物。

远离热、火花和明火。

·焦碳酸二乙酯(DEPC)是一种强有力的蛋白质变性剂,而且怀疑是致癌剂。

开瓶时将瓶子远离你,内压可导致溅泼。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穿工作服,并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硫酸二乙酯[DES,(C2H5)2SO4]是一种诱变剂并怀疑是一种致癌剂。

易挥发,避免其挥发的气体。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在化学通风橱内进行。

对于所有DES处理的培养物都要使用螺口帽的试管。

用机械移液器操作DES溶液。

所有DES处理过的培养物都要用漂白剂处理。

·N,N-二甲基甲酰胺[DMF,HCON(CH3)2]对眼睛、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

可通过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发挥其毒性效应。

经常吸入可引起肝脾损伤。

操作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在化学通风橱内进行。

·硫酸二甲酯[DMS,(CH3)2SO4]是一种强毒和致癌剂。

避免吸入其挥发的蒸气。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只能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含有DMS的溶液处理方法是将其慢慢倒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铵溶液中并在化学通风橱内放置过夜。

重新进入清理溢出物的实验室之前要与当地方当局安全部门联系。

·二甲基亚砜(DMSO)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

在化学通风橱内进行操作,DMSO也是易燃的。

要贮存在密闭的容器内。

远离热、火花和明火。

·二硝基苯酚(DNP)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可致命。

操作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只能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二苯基唑(PPO)可能是致癌剂。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到危害。

操作时要戴合适手套和安全眼镜。

特殊处置要与当地公共安全机构联系。

·二硫苏糖醇(DTT)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散发一种难闻的气味。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

当使用固体或高浓度贮存液时,要戴手套和安全眼镜,在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