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wen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9390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uanwen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quanwen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quanwen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quanwen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quanwen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uanwen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docx

《quanwen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uanwen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quanwen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docx

quanwen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苗圩: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2011-04-1514:

31:

30 来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2011年4月14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到中央党校作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专题报告。

苗圩在报告中系统论述了当前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势,认为未来的五年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根本改变,但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长彼消,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发展中的“两难”问题明显增多。

从工业来看,发展环境和内在动力也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工业发展道路已难以为继,加快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苗圩强调,未来五年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

转型就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型、绿色低碳转型、智能制造转型、服务化转型、内需主导及消费驱动转型,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升级就是全面优化行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促进工业结构的整体优化提升。

工业转型升级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必须坚持在发展中求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

“十二五”时期要按照以下六个“坚持”的基本要求:

坚持把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坚持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坚持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突出重点;坚持把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坚持把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作为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苗圩指出,“十二五”时期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有以下七个方面:

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向集约高效、清洁安全转变;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和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大的格局下,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服务支撑能力。

苗圩强调,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健全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形成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是实现工业和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工作重心放在为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引导工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产业政策功能。

加快形成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机制。

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建设。

改善工业产品消费环境,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推进重点领域体制改革,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积极推进县域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开展以“解放思想,寻找差距,转变作风,加快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这对进一步解放全县各级干部的思想,寻找发展差距,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工作措施,推动互助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我们经贸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开展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立足自身工作职能和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了以“学、比、查、改”为主要内容的大讨论活动。

通过开展大讨论活动,认真查找差距,重新认识县情,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工业强县”战略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也进一步坚定了努力推进县域工业经跨越式发展的信心,立志树立更高目标,争取更大作为。

一、增强横比意识,认真查找差距

㈠工业发展滞后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优环境大招引、上项目扩增量、调结构促提升、抓运行提质效、强创新转方式、靠科技谋发展,使县域工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2005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7.43亿元,同比增长20.6%;完成工业增加值3.07亿元,同比增长20.6%;完成工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3.99亿元,同比增长42.5%。

在2006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0.85亿元,同比增长46.1%;完成工业增加值3.74亿元,同比增长20.44%;完成工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同比增长20.3%;工业企业上缴税金7896万元,占全县税收的72%,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40.5%。

无庸置疑,在县域经济中,工业是发展最快的产业,工业是支撑力最强的产业。

但是,按照县委、县政府“跳出互助看互助,跳出海东看互助,跳出自我看自我”的要求,以横向比较的方式,重新审视互助工业,实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1、在海东地区范围内比。

全海东地区共有6个县,至2006年底,通过几个主要经济指标的分析,各县的排位名次如下。

从增长速度看,各县排位依次为:

化隆县32%,循化县29.1%,民和县20.02%,平安县25%,乐都县24.2%,互助县20.44%,我县排名末位;从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看,各县排位依次为:

互助县4.8亿元,平安县4亿元,化隆县2.7亿元,民和县2.5亿元,乐都县2.4亿元,循化县1.7亿元,我县排名第一;从工业经济总量看,各县排位依次为:

化隆县6.45亿元(其中:

公伯峡电站3.56亿元),互助县3.74亿元,平安县3.42亿元,民和县3.37亿元,乐都县2.62亿元,循化县1.15亿元,我县排名第二。

另外,从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拥有大工业项目建设情况分析,今明两年内各县的发展潜力依次排位为:

平安县、乐都县、互助县、化隆县、循化县,我们排名第三。

通过上述分析,令我们不难看到,昔日互助工业基数较大、总量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优势,正逐渐减弱,虽有些指标仍名列前茅,但有的指标已位居最后,尤其令人不安的是,我县今明两年内工业发展潜力仅居全区中下游水平。

2、在全省范围内比。

至2006年底,我县完成的工业增加值只占全省完成额264亿元的1.42%;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只占全省完成额701.5亿元的1.55%;完成的工业销售产值只占全省完成额670.6亿元的1.54%;实现的工业产销率比全省实现的95.61%的产销率低0.52个百分点;完成的工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只占全省完成额117.5亿元的4.1%;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8.5%,较全省的42%相差23.5个百分点。

诚然,就全省而言,我们的工业经济总量确实是太小太小了。

3、用国际上对工业化所处阶段的判断标准和相关指标比。

至2006年底,从人均GDP看,我县人均GDP约为682美元,虽已越过工业化初期的下限指标值600美元,但距达到工业化初期的上限指标值1200美元还差518美元;从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看,我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距工业化初期的下限指标值20%还差1.5个百分点,距工业化初期的上限指标值40%还低21.5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十五”末,我县第一产业占28.33%,较工业化初期的上限指标值15%高12.67个百分点。

总体上分析判断,我县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低层次水平,推进工业化的进程,实现工业化的目标,仍任重而道远。

㈡工业发展后劲不足的差距

虽然我县工业经济现已成为县域经济主体和中坚力量,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受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基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县工业经济在发展中也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客观的讲,这也是差距。

1、企业规模小,经济总量小。

全县工业企业共1644家,规模以上企业只有26家,大型企业只有1家,缺乏支撑力强的骨干企业群体。

全县工业企业2006年底全部资产总额才9.4亿元,所完成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只有18.5%,较海东地区的24.5%低6个百分点,仅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42.86%。

2、产业结构层次低。

产业结构“五多五少一无”的现象较为突出,即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高载能产业多,低耗能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技术密集型产业少;矿产品加工产业多,农产品加工产业少;资源初加工产业多,资源深加工产业少;全县没有一家高新技术产业。

加之产业和产品链条短、集群能力弱,致使产业和企业资源难以充分整合,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

3、资金匮乏。

大部分老企业由于自身积累不高,加之贷款难、融资难,资金十分缺乏,不仅技术改造项目不能顺利实施,就连生产经营有时也难以正常进行。

新建企业也由于金融部门怕承担风险而惜贷、拒贷,致使企业难以按时投产、达产达标。

资金匮乏仍是制约我县企业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

4、投入少。

2006年我县工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虽达到4.8亿元,同比增长20.3%,也不算小了,也不算慢了,但按人均投资额计算,仅为1280元/人,也就不多了;与海东地区同期投资同比增长速度45.9%相比,相差25.6个百分点,更是太慢了。

这主要表现在我县工业大项目较少。

今年我县安排的工业重点项目共17项,计划投资4.9亿元。

17项项目中,千万元以上的共9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项),这与我们这个拥有37.5万人口的县份来说是不相称的。

5、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受到政策的强力制约。

尽管我县具有工业发展的区位、资源、基础等诸多相对优势,但毕竞市场化、信息化、外向化和工业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不足,产业配套率不高。

加之我们虽与西宁市毗邻,县城仅距西宁市32公里,但不属西宁市管辖,在对外开放政策的优惠上,与属西宁管辖的湟中县就有明显的不同。

湟中县的甘河滩开发区,企业增值税率为13%,地方留成比例为25%,且将地方留成的80%返还给企业,而我县企业增值税率为17%,地方留成比例仅为12.5%,且企业得不到一点返还。

实际上,我县工业集中区的增值税率高出甘河滩开发区6.6个百分点。

对外商来说,这可是一个很大的收益差距啊!

仅此一个方面,外商就往往对互助敬而远之,望而却步。

因此,随着西宁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势必与西宁及其所辖县份在引进战略项目和争夺资本、人才等可移动生产要素等方面,将展开进一步的激烈竞争。

6、加快工业化进程任重道远。

由于受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县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低层次水平。

工业结构层次低、企业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能力不强、资源利用率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有效需求结构性阶段性生产能力过剩与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短缺并存等状况,还不能在短期内彻底改变,特别是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难以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因此推进工业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㈢思想观念落后的差距

这差距那差距,最大的差距还是思想上的差距;这问题那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观念上的问题。

发达县(市)只所以发展快、变化大,主要原因就是得益于思想解放,意识超前,这就是我们的根本差距。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观念、封闭型区域经济观念和小农经济观念的影响,使我们形成了种种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

一是“僵”,思想僵化,想问题,干工作,习惯于老思维方式、老工作办法,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按部就班。

特别是在执行上级政策时,“唯书、唯上”,就是不“唯实”,缺乏开拓创新的胆识和灵活性。

不象沿海地区的人那样,“上级文件明文规定不可以干的,我们坚决不干;上级文件规定可以干的,我们放心大胆地干”,总是多打“擦边球”,多搭“顺风车”。

而我们则是“上级文件明文规定不可以干的,庆幸自己没有干;上级文件没有规定不可以干的,我们不敢干;上级文件规定可以干的,看看别人怎么干我们再干”,不敢越雷池半步,永远落后别人半拍。

二是“怕”,怕担风险,怕担责任,怕接触矛盾,怕违反政策,怕“枪打出头鸟”,怕“出头椽子易烂”。

一遇困难就畏首畏脚,总是强调这客观那客观,就是不发挥主观作用,畏缩不前,一筹莫展。

缺乏发达县(市)人的那种只要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只要有利于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只要有利于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就拉满弓、运足气、瞪起眼、头拱地、苦干实干、全力冲剌的精神和魄力。

三是“短”,目光短浅,站得不高,看得不远。

其一,习惯于执行上级决策,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不习惯树立危机意识发展意识、认真分析未来、积极谋划长远、主动为县委、县政府当好经济参谋,“完任务”观念根深蒂固。

其二,习惯于纵向比较求进步、防落后,不习惯也不愿意进行横向比较寻差距、谋发展。

总认为那是上级领导操心的事,与已无关,只要自己完成好各项经济指标就行了,大局意识和使命意识不强,“小成即满、小进即安”思想甚浓。

四是“欠”,满足于守摊子,就指标谈指标,就任务完任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总欠着那么一股锐意进取的精神。

其一,工作欠全面。

为完成目标任务,在思想意识和工作作风上,出现“抓大放小”的偏差。

对重点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调查研究多,支持服务的多,而对小企业往往调查研究不够,关心支持不够;对大项目抓的紧操的心多,对小项目放的松协调的少。

其二,工作作风欠扎实。

在招商引资上,注重了“引凤”,忽视了项目研究,尤其是借故工作忙、人员少、经费紧,没有充分做好项目分析对比、可研编制、项目审报、洽谈资料准备等前期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开拓创新少,循规蹈矩多,主动研究探索少,布置安排多。

其三,对“工业强县”战略欠深入思考,欠深入研究,欠认真贯彻落实,对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互助县工业经济发展意见》贯彻执行情况没有及时向上反映,影响了《意见》的全面贯彻和落实。

二、制定措施,狠抓落实,积极缩小差距,争取更大作为

有差距不可怕,知耻而后勇。

只要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都要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差距就会变成力距,担起更大的责任;压力就会变成动力,推动更大的发展。

按照县委、县政府“找问题,查原因”、“明思路,定措施”、“抓落实,促整改”和“围绕加快发展,对各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的要求,现就经贸局2007年的工业经济工作重新安排如下:

㈠基本思路

以县委十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解放思想,寻找差距,转变作风,加快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强县”战略,坚持“大办工业、办大工业”理念不动摇,以增加工业投入、迅速扩张工业经济总量为重点,以保持两位数的工业增长速度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县域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㈡奋斗目标

1、完成工业增加值4.9亿元,可比价增长25%,较地区下达计划提高2个百分点;

2、完成工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4.9亿元,较地区下达计划提高22.5个百分点;

3、投资千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4个,较地区下达计划增加2个;

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

5、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6%;

6、安全生产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㈢落实整改措施,奋力争先工作

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对我们的思想认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推进县域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是坚持开明的政策理念,在深刻理解和切实把握党和国家对国民经济每一发展阶段所制定的政策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努力寻求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大胆探索和积极建立既符合上级政策精神又有利于本地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运行机制,采取政府引导、经济杠杆推动、企业主体实施的办法,积极付诸于行动,力求最大限度地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做到“上级明文规定不可以干的,坚决不干;上级没有规定不可以干的,放心大胆干;上级规定可以干的,力争优惠政策拼命干”。

二是深刻理解“工业强县”战略的科学内涵,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按照“大工业”的思路,整合“大工业”资源,加快工业向农业渗透,促进农业向工业靠拢,推动工农业良性互动,努力形成工业化牵动、产业化推进、市场化运作、规模化发展的新格局。

尤其要坚决革除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和弊端,按照县域经济民营化的政策趋向,坚持“非禁即入”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民营工业经济,并将其全部纳入“工业强县”的大旗之下,使民营工业成为县域工业经济的主力军。

三是始终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

坚持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化县域经济的发展,尽力做到围绕“大办工业,办大工业”,促使各种资金向工业倾斜、各项服务向工业集中、各项优惠政策向工业聚焦、各种人力资源重点向工业摆布,真正把“工业强县”战略落到实处。

四是增强横比意识,正确认识县域工业在全区、全省乃至全国所处的经济地位,正确判断我县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及工业经济在工业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找准差距,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和争先意识。

力克“小成即满,小进即安”和“有作为但不大作为”的错误思想。

大力解放思想,敢于揭丑亮短,坚持发展观念,勇于开拓创新,转变僵化思想,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努力做到鼓实劲、干实事、报实情、求实效;变“怕”、“短”、“欠”为有胆、有识、有为。

2、增强机遇意识,抢抓历史机遇

目前,我县正处于战略发展机遇期。

一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作用下,国民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国家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和国债资金使用等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这无疑为我们这个地处西部且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快速发展工业,提供了坚强的财力后盾和政策支撑。

二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西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力度也必将进一步加大,这就为我们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发挥比较优势,聚集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构筑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是我省经济社会正处于建国以来最好的高速发展时期,省会西宁更是以国家新一轮市场化取向力度强化和国际新一轮先进技术快速转移为契机,把自身的发展置于更大的空间、更高的层次来筹划,这无疑对我们如何服务西宁借势扩张,如何接轨西宁乘势提升,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必须增强机遇意识,抢抓上述大好机遇,争取优先发展的宝贵时间和空间。

3、广辟融资渠道,加大工业投入

投入不足,总量不大,一直是制约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方式和措施,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加大工业投入。

一是借助外力。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项目,尽可能多的争取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政策性投资。

同时,精心包装适合客商投资心理的好项目,依托优势项目、优良环境、优质服务,全方位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二是启动民力。

要舍得把好的企业、项目、场所拿出来,增强他们赚钱的欲望,努力激活民间资本,提高他们将资本投入工业领域的积极性,培植多元工业主体。

三是激发活力。

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整合有用资产,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盘活存量资产,增加增量。

四是通过召开银企洽谈会、项目对接会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构筑和完善银企互信共羸的长效机制,在投资方向、建设重点、项目管理、投资回收等关键环节,主动与银行做好工作对接,争取银行给予工业企业更多更大的信贷支持。

五是积极配合全县财税部门,认真研究县域培植财源问题,建立工业企业发展绩效评价管理机制,依据绩效加大财政、税务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以一代十、代百的作用。

4、把招商引资作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切实抓紧抓好

以谋求县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目的,排除一切思想障碍,牢固树立“县外就是外”的思想,采取“硬件不足软件补、条件不佳服务补、区位不优人和补”的方略,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空间,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

一是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其一,充分利用“青洽会”、“郁金香节”、“国际藏毯节”和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全国唯一土族自治县、全国最大青稞酒生产基地、中国夏都西宁后花园、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四张名片,强力推介生态环境、人文景观、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其二,坚持诚信为本,整合各种信用资源,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坚持全面落实我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坚持首问负责制、义务代办制和全程零距离服务制,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其三,坚持依法治县,进一步加强经济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通过打造“信用互助”、“平安互助”,进一步树立互助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

其四,按照“十一五”总体规划,在加大县城供水、供电、交通、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的同时,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标准建设、个性化服务”的原则,加快对威远镇、塘川、高寨、小寨四个工业集中区的建设步伐,把它们打造成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最好平台。

通过优化“软”、“硬”环境,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把互助打造成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服务高地”、“政策洼地”和“投资宝地”。

二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第一,以提升传统产业层次、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工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核心,以建设具有竞争力、带动力、辐射力、支撑力的大项目为重点,主动跟踪结构调整、产业转移、资本流动和科技创新的新动向,抓好优势资源招商、骨干企业招商和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项目招商。

第二,认真分析研究客商的投资心理、投资特点和投资结构,确立建设项目,瞄准合作伙伴,实行专题性、定向性招商,并通过成功合作,大力推进以商招商。

第三,坚持引资引智并举和外引内联并举,既要引进资金,又要引进技术和人才,提高招商引资的内在质量;既要引进外资,又要激活内资,通过调整现有存量资本和传统的生产要素,形成叠加效应,走内生与外生有机结合的发展之路。

第四,对资本合作和战略合作的大项目,聘请功力扎实的专业招商引资策划公司,对其进行策划、统筹和包装,先期做好立项审批、可研论证评估等项工作,实行成品招商,努力降低机会成本,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

三是加大对西宁地区定点招商力度。

以互助与西宁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为纽带,以“学习西宁、服务西宁、接轨西宁”为基点,发挥各种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与西宁开展交流合作,把互助办成西宁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制造业配套基地、产业转移扩散吸纳基地和科技成果应用基地。

5、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县域工业经济的强筋健骨工程,切实抓紧抓好

一是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业强县之根本来抓。

牢固树立“抓工业就要抓项目”的项目经济意识,把项目建设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牢牢抓在手上,切实放在心上,形成大抓项目的共识与合力,奏响工业强县主旋律。

通过大上快上项目,促进招商引资,增加工业投入,促进科技进步,增强发展后劲。

二是积极开展项目的研究工作,努力提高项目建设的针对性和成功率。

第一,正确统筹、协调好“大”和“小”的关系。

一方面引进或培育成长性好、爆发力强、支撑力大的大项目,把大项目办成大产业,另一方面积极激发各类投资主体的创业热情,鼓励他们参与大项目配套。

通过大小兼顾,促进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

第二,正确统筹、协调好“远”与“近”的关系。

一方面牢固树立长远观念,强化后续项目及其关联项目的策划、筛选、开发工作,力求做到精心谋划、深度开发、滚动发展,特别是对那些事关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安定团结、经济协调发展的大项目,更要积极向上衔接,力争纳入国家、省计划的大盘子;另一方面积极落实近期项目,尤其要加大技术改造项目和涉及产业链薄弱环节和空白点项目的建设力度,集中力量抓好资金落实和加快进度工作,力争尽快形成投资力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三,正确统筹、协调好“外”和“内”、“新”与“旧”的关系。

既要抓好外源项目建设,借力扩张,又要抓好内源项目建设,激发活力;既要结合实际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换,又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焕发青春。

第四,不管哪类项目,都要做好可研编制、立项审批等前期工作,且纳入项目库统一管理。

第五,做好新建项目的开工建设工作,重点是做好总投资5200万元的中泰硅钙合金、总投资1亿元的加定电站、总投资8000万元的筏子湾电站、总投资1.9亿元的日产2500吨熟料干法水泥生产、总投资2000万元的年开采加工30万吨石膏、总投资3411万元12500KVA绿硅生产等项目;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