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226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长阳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总分:

150分命题:

黎进锋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出于《论语·为政》,原文是“人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古代用牛力的车叫大车,用马力的车叫小车。

两者都要把牲口套在车辕前面的横木上。

车子没有它们,自然无法套住牲口,也就不能行走。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信德,就好比大车小车没有车辕前面的横木一样,如何能立身处世呢?

孔子用这个比喻说明了信德的重要。

  从字形构造上看,“信”字左边是“人”字,右边为“言”字,“人言为信”表明“信”依赖于人的言语来表达。

所以关于信的论述有“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等,由言语真实、守信进而建立起信誉、信赖、信任、信心等含义。

信德是维系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准则,人一失信,必然害及他人,危及社会。

孔子说: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这说明“忠信”是立人之本,是人生路上的“通行证”。

信德也是朋友交往的基本道德规范。

《论语·学而》说: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友情是建立在言而有信的基础之上的,推心置腹才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

孟子提出“五伦”说,将“朋友有信”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一起,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五种基本道德规范。

汉儒把“信”列入“五常”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在汉武帝的第一次策问中,董仲舒就指出:

“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饰也。

”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不仅直接决定着生民百姓的命运,也决定着国家政治的兴衰。

  信德不仅是个人道德,更是政治道德,不仅是一个人立世之本、立业之根,更是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基础。

一个国家、政府如果缺乏信用、丧失公信力,则权威不立,必将祸及国家天下。

所以,个人要讲信,社团要讲信,为政者更要讲信。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说:

“信,国之宝也。

”《论语·颜渊篇》载子贡问孔子如何从政,孔子回答说: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又问: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孔子的选择是先去食后去兵,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宁肯去兵、去食,也要坚持保留民信。

因为他认为如果老百姓丧失了对为政者的信任,国家政治的根本就没有了。

  《吕氏春秋·贵信》说得很好:

“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

”可见信德对一个社会是如此重要。

王安石在《商鞅》一诗中所言: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也说:

“夫信者,人之大宝也。

国保于民,民保于信。

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

”信德是人的法宝,因为国家靠人民来保卫,人民靠信誉来保护。

可见,“信”在齐家治国中是何等重要。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句话来源于《论语·为政》,孔子认为信德在人的为人处世中有重要作用。

B.“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是孔子在《论语·为政》用的一个比喻,目的为了说明了信德的重要。

C.“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这些关于“信”的论述,是从“信”依赖于人的言语来表达的角度作出的。

D.信德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原则,如果人一旦失信,其结果会害及他人,危及社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信德是朋友交往的基本道德规范,孔子就把“朋友有信”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五种基本道德规范之一。

B.《论语·学而》中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观点,说明友情是建立在言而有信的基础之上的,交朋友要推心置腹。

C.在汉代,儒家就把“信”列入“五常”之中,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D.信德不仅是个人道德,更是政治道德,因此一个国家、政府如果缺乏信用、丧失公信力,则会祸及国家天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字从字形构造上看,依赖于人言语的表达,表言语的真实,进而建立了信誉、信赖、信任、信心等含义。

B.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选择去兵、去食而保留民信,这是基于他认识到,如果老百姓丧失了对为政者的信任,国家政治的根本就没有了。

C.信德在个人的立身处世、朋友的交往、国家的政治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每个人必须重视它的作用。

D.人民保卫着国家,信誉保护着人民,可见信德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所以只要重视“信”,就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

“括不可使将。

”王曰:

“何以?

”对曰:

“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王以为何如其父?

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王曰:

“母置之,吾已决矣。

”括母因曰:

“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

”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

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

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

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

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

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

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

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

廉颇曰:

“客退矣!

”客曰:

“吁!

君何见之晚也?

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B.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C.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D.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妾是我国传统一夫一妻多妾制下的产物,主要指地位低于正妻的女性配偶,也可作为女子对自己的谦称。

B.士大夫是我国古代对社会上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的统称,一般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又是社会上层文化的创造者。

C.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制规定受封的诸侯要为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等义务。

D.门客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是达官贵人作为自己地位和财富的一种象征,他们都具有真才实学且充满正义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括自幼学习兵法,对用兵之道很是了解,但他为人自大轻浮,又缺乏实战经验,因此他的父亲并不看好他。

B.赵括的母亲看事物有远见,知道赵括没有他父亲那样的才能,当赵王要赵括带兵打仗时,她是持反对的意见。

C.廉颇因为在燕赵之战中有功,赵王赐给了他信平君的封号,但赵王并不真正相信他,只让他做名义上的相国,没有实际权力。

D.廉颇失势时,他的门客离开他,得势后又回来归附他,从这可以看出,当时门客与主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利益的关系。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5分)

(2)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注】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8.这首词篇幅虽短,却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一种简要分析。

(5分)

9.这首词的下阕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借古代月宫的传说,以“,”二句,渲染了音乐不可抗拒的浸染力。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

,。

(3).柳永在《望海潮》中,通过“,”,描绘了江南杭州商业繁荣、生活华侈的景象。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炊烟会又见,再无庄奴词

10月11日凌晨,著名词作家庄奴在重庆去世,享年95岁。

庄奴写词六十载,作品超过5000首,被称为“与时间赛跑的老人”。

  1921年2月22日,庄奴出生在北京,父亲是冯玉祥的一位部下,给他取名王景羲。

  庄奴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他们的母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家里还专门请了私塾先生教唐诗宋词。

四人就读的育英小学和育英中学,也是当时有名的教会学校。

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为其日后的歌词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温馨的日子很快结束了。

日寇侵华,庄奴家陷入困境。

中学毕业后,庄奴曾考取北大等名校,但当时的北平中华新闻学院每个月供应一袋面。

“面能养家糊口啊!

”1941年,20岁的庄奴进入了中华新闻学院。

  国难当头,热血青年纷纷投笔从戎。

庄奴瞒着父母,与同学们一起报考了飞行学校。

大家一路唱着《游击队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赶赴大后方接受训练。

  南渡黄河时,庄奴被其一泻千里的雄浑气势所震撼,又感念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毅然将自己的名字改成黄河。

“有些文章说我的别名是黄河,那不对。

”庄奴说,“黄河是我的大名,我身份证上的名字就是黄河。

  宋朝诗人晁补之《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有“庄奴不入租,报我田久荒”,他便以“庄奴”为笔名。

后来有很多评论文章说,这个人歌词写得不错,就是“庄奴”这个名字叫得不好。

庄奴说:

“庄奴用锄头耕种,我用笔写词,都是为他人作嫁衣。

  有一天,一个人拿份歌谱来请庄奴填词。

庄奴问是谁唱,长什么模样?

来人告诉他,演唱者是邓丽君,脸圆圆的,声音甜甜的。

庄奴一看旋律,也是甜甜的感觉,脑海里马上冒出三个字——甜蜜蜜。

  不到5分钟,传唱至今的《甜蜜蜜》就写成了。

此后,庄奴创作的《何日君再来》《海韵》《原乡人》《小城故事》《又见炊烟》《踏浪》等许许多多歌曲,都是随着邓丽君那“甜蜜蜜”的歌声而风靡的。

  邓丽君演的歌中,大约八成都是由庄奴作词。

有人说,没有庄奴就没有邓丽君,邓丽君的奇迹也是庄奴的奇迹,但庄奴只是在邓丽君10多岁时远远地见过她一面。

那时,邓丽君初登舞台,庄奴担任评委,对她并没有什么特殊印象。

  其实,庄奴并不是邓丽君的“御用词人”。

他的创作风格多变,不同情绪、不同意境、不同节奏的歌词都信手拈来。

他为已故歌手高凌风作词的歌曲《冬天里的一把火》,1987年春晚由费翔翻唱后红遍祖国大陆。

  在庄奴创作的巅峰期,台湾歌坛成名的歌手几乎都唱过由他作词的歌。

他也以3000多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谱写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流行音乐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