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9251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读表。

下列关于该时期欧洲局势的说法,正确的有(  )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欧洲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882年

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1892年

法俄缔结军事协定

1904年

英法两国结成同盟

1907年

英法俄形成了三国协约

1912-1913年

爆发两次巴尔干战争

①英国放弃大陆均势外交政策

②欧洲主要国家矛盾交织复杂

③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④巴尔干成为矛盾冲突的焦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一战前,英国并没有放弃大陆均势外交政策,所以排除①。

欧洲主要国家之间矛盾导致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所以②③是正确的。

两次巴尔干战争反映了巴尔干半岛矛盾尖锐,成为矛盾冲突的焦点,所以④正确。

故选:

D。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从题干所给的表格信息中可以看出,英法俄与德奥意分属两大军事集团,巴尔干半岛矛盾尖锐。

本题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属较易题。

2.某亲历者写道:

“那年夏天,在比利时的沙滩上,唯一发出噪音是到处叫喊的报童。

他们喊着巴黎报纸上吓人标题‘奥地利向俄国挑衅’、‘德国准备战争总动员’,以此来向游客们兜售报纸。

”该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B.德国实施“施里芬计划”

C.俄国参战攻入东普鲁士后D.德国准备出兵吞并奥地利

【答案】A

【解析】德国的“施里芬计划”在一战爆发后才开始实施,所以排除B。

俄国参战攻入东普鲁士是在一战初期,所以排除C。

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是在二战爆发前,所以排除D。

故选:

A。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战俄奥矛盾和德国备战等相关信息,可以推测这是一战爆发前的情况。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属于较易题。

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制订了“施里芬计划”,但这一计划低估了对手实力,导致速决战破产后陷入持久战的泥潭。

致使“施里芬计划”破产的具体原因有(  )

①德军没有及时在西线集中主力

②比利时军队和法军的顽强抵抗

③俄军在短时间内进攻东普鲁士

④美国在经济上全力支持协约国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②④

【答案】B

【解析】一战中,西线一直是主要战场,德国在西线集中了主要兵力,所以①不是“施里芬计划”破产的具体原因。

战争初期,德国在西线遭到比利时军队和法军的顽强抵抗,所以②是对的。

战争初期,俄国在东线进攻东普鲁士,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也是“施里芬计划”破产的原因,所以③是对的。

美国一直到一战后期才参战,而“施里芬计划”在战争初期就破产了,所以排除④。

正确答案是②和③。

故选:

B。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

一战爆发后,德国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在西线集中优势兵力,想速战速决,但因为比利时军队和法军的顽强抵抗以及俄军在东线的牵制,致使其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

本题属于基础题,但对相关史实必须清晰地掌握,史实不清则容易出错。

4.法国贝当将军在回忆某战役时说:

“德军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

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堑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

”这旨在说明(  )

A.索姆河战役的巨大消耗B.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

C.战争成为新技术催化剂D.贝当为投降德国辩解

【答案】B

【解析】从材料“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战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可以看出这是凡尔登战役,在凡尔登战役中德军首次使用了化学武器,由于协约国军队未有防备,伤亡5000多人,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

B。

本题考查一战,解题的关键是“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战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一战,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5.“除了西班牙、荷兰和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

……加拿大部队到法国作战;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则跑到爱琴海的一个半岛上……美国印第安人被派到欧洲、中东;中国劳工来到西方。

”这说明(  )

A.欧洲统治地位动摇B.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世界

C.世界联系更加紧密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答案】C

【解析】“除了西班牙、荷兰和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

……加拿大部队到法国作战;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则跑到爱琴海的一个半岛上……美国印第安人被派到欧洲、中东;中国劳工来到西方”表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

C。

本题考查一战,解题的关键是“除了西班牙、荷兰和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

……加拿大部队到法国作战;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则跑到爱琴海的一个半岛上……美国印第安人被派到欧洲、中东;中国劳工来到西方”。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一战,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6.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相关历史,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言论,正确的是(  )

①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

(德国皮洛夫)

②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参加,日本对青岛势必染指掠夺。

(中国段祺瑞)

③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

(英国格雷)

④这场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意识。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③①④②

【答案】C

【解析】①“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

”反映了后起的德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是造成冲突的根源;②指的是中国参加一战;③“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

”是关于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的看法;④指的是一战的影响,故其顺序为①③②④。

故选:

C。

本题考查一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战的相关内容。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

7.读下表。

对表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1914-1918年英国妇女从事劳动情况统计表

行业

1914年7月和1918年7月的雇佣女性人数之差

女性占所有被雇佣工人的百分比

1914年7月

1918年7月

金属

+424000

9

25

化学

+64000

20

39

服装

-44000

68

76

政府机构

+223000

3

47

A.英国妇女陆续取得了普选权B.英国社会观念产生重大变化

C.战争改变了政府机构的职能D.战争导致大批妇女参与生产

【答案】D

【解析】从表中可知,1914-1918年从事劳动的英国妇女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战争导致大批妇女参与生产,故D正确;

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

D。

本题考查一战,解题的关键是看懂表的内容。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一战,对军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带动了民用科技的发展。

8.1919年2月,法国在和平会议上提交备忘录:

“危险来自德国拥有莱茵河左岸和莱茵河上的桥梁。

”为解决此“危险”,协约国所作的决定有(  )

①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

②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

③同意法国与小协约国签订同盟条约

④建立法国保护的“莱茵共和国”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在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严重削弱德国的史实,结合《凡尔赛和约》内容可知,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不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故选:

A。

本题考查巴黎和会。

需要掌握《凡尔赛和约》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凡尔赛和约》内容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凡尔赛和约》内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这个简单的文件的重要性是双重的。

自美国拒绝国联盟约之后,该条约第一次把美国拉进了一个与其他大国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磋商的有限体系,并且它为现在已经是多余的英日同盟的终结提供了一个相当体面的借口。

”这是在评价(  )

A.《四国条约》B.《五国条约》

C.《九国公约》D.《联合国家宣言》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它为现在已经是多余的英日同盟的终结提供了一个相当体面的借口”,结合所学可知,《四国条约》使得英日同盟被终止,故A项正确。

B项涉及的是五国的海军吨位问题,排除。

C项使得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主宰的局面,排除。

D项涉及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排除。

故选:

A。

本题考查华盛顿会议。

需要掌握《四国条约》的影响。

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它为现在已经是多余的英日同盟的终结提供了一个相当体面的借口”,结合《四国条约》的影响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四国条约》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盟国任何会员国,皆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

”该盟约所体现的原则是(  )

A.“集体安全”和“大国一致”B.“集体安全”和“委任统治”

C.“维护和平”和“大国一致”D.“维护和平”和“集体安全”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皆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可以看出原则是“维护和平”和“集体安全”,故D项正确。

大国一致、委任统治在材料没有体现,故ABC三项错误。

故选:

D。

本题考查联合国。

需要掌握联合国的原则。

解题的关键是对“皆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联合国的原则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11.纳粹分子小心谨慎地运用自己的方法:

先是用少量的剂量,然后搞一个小小的休息期。

由于“于己无关”的信条盛行于当时的欧洲,所以药的剂量变得越来越大,直至整个欧洲最后在这种剂量中彻底完蛋。

纳粹分子对欧洲所施的“药”有(  )

①割占苏台德区

②吞并奥地利

③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④实施“黄色方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应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法西斯在全球侵略扩张的试探性进攻,并且程度不断的加深,应该主要包括,要求捷克斯洛伐克个展苏台德地区吞并奥地利,以及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这些都是二战爆发之前的表现,实施“黄色方案”是二战时期的作战方案。

故选:

A。

本题主要考查法西斯的侵略,要求学生结合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的表现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法西斯侵略扩张的表现,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2.1940年9月,丘吉尔在演讲中说:

“在人类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从这么少的人那里得到这么多!

”他所赞誉的事件是(  )

A.敦刻尔克大撤退B.不列颠空战

C.美国通过《租借法》D.百团大战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1940年9月”、“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从这么少的人那里得到这么多”,结合所学可知,1940年7月开始的不列颠空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并且取得了巨大胜利,符合题意。

A项是1940年5月,排除。

C项是1941年,排除。

D项不符合“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从这么少的人那里得到这么多”,排除。

故选:

B。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

需要掌握不列颠空战的意义。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1940年9月”、“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从这么少的人那里得到这么多”,结合不列颠空战的意义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不列颠空战的意义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读图漫画。

下列对它所反映的战役表述正确的有(  )

①巴巴罗萨计划顺利推进中

②德国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

③德军失去苏德战场主动权

④苏德战场发生根本性转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据图示中的“伏尔加河上的磨”可知,该战役是发生在苏联境内,结合所学可知,该战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流域,斯大林格勒战役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德国人数最为庞大的第六集团军在这场战役覆灭,成为是苏德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点,故②④正确。

①是苏德战争刚刚爆发时期,不符合斯大林格勒战役,排除。

③是莫斯科保卫战的影响,排除,故C项正确。

故选:

C。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

需要掌握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其意义。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示中“伏尔加河上的磨”,结合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地理位置及其意义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其意义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示、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美、英三国举行波茨坦会议,并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

此公告声明(  )

A.“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B.“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C.“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D.“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华民国。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波茨坦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故A项正确。

B项是雅尔塔会议的内容,排除。

C项是诺曼底登陆,排除。

D项是开罗会议的内容,排除。

故选:

A。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

需要掌握《波茨坦公告》的内容。

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波茨坦公告》的内容对选项的分析。

本题考查对《波茨坦公告》内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

15.如图。

下列各项中,对当时形势描述错误的是(  )

A.苏联对日宣战,打击日本关东军

B.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C.中国抗日军民发动战略反攻

D.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正式开庭

【答案】D

【解析】依据图示可以看出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对日本的进攻,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项发生在日本投降后,与图示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

需要掌握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时期的概况。

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时期的概况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示、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秦王嬴政统一六国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正确的策略。

对其中三个诸侯国分别采取引水淹城、离间计、集中优势兵力强攻等策略,这三国对应的是(  )

A.魏国、赵国、楚国B.赵国、楚国、韩国

C.韩国、魏国、赵国D.楚国、魏国、韩国

【答案】A

【解析】水淹城市是对魏国首都大梁,采用离间计是对赵国,集中优势兵力强攻是对楚国。

故选:

A。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统一,要求学生结合秦朝统一的过程特征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特征,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7.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的先哲,他们的生平事迹或思想主张的共同点不包括(  )

A.创立学派B.提倡“中庸”C.以礼治国D.编著书籍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主张以礼治国的是孔子,亚里士多德没有该思想,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ABD三项均是孔子、亚里士多德的相同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本题考查中西方的思想。

需要掌握孔子、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相同点。

解题的关键是对孔子、亚里士多德思想或事迹的比较分析。

本题考查对孔子、亚里士多德思想或事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

18.有学者认为“在中华文明史上,唐代之所以朝气蓬勃、富有生机,主要是它既善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

”能印证此观点的言论是(  )

A.“示存异方之教。

B.“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

C.“突厥世为盗寇,百姓之仇也。

D.“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老,安能尽善。

【答案】A

【解析】A主张对外来文化持宽容态度,与题意相符,故A正确;

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A。

本题考查唐代的繁荣,解题的关键是“唐代之所以朝气蓬勃、富有生机,主要是它既善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唐代的繁荣,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康熙帝曾评价自己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下列各项关于他一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平定三藩之乱

②平定噶尔丹叛乱

③统一台湾

④签订《尼布楚条约》

A.②①④③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D.①③②④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①是1673年开始;②是1690年开始;③是1684年;④是1689年,因此先后顺序是①③④②,故C项正确。

故选:

C。

本题考查康熙帝的功绩。

需要掌握康熙帝事迹的时间。

解题的关键是对选项事件时间的识记。

本题考查对康熙帝事迹的时间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20.御制《至圣先师孔子赞》碑在陕西富平县被发现。

碑文载:

“集厥大成,序书删诗,定礼制乐,上召往绪,下示来型,道不终悔,秩然大经,孔子之道,千圣所同。

……康熙二十五年七月初四日。

”康熙帝制此碑旨在(  )

A.说明“六经”是儒家宝贵遗产B.宣扬孔子追求礼乐文明的一生

C.打击分裂势力,完成国家统一D.推崇儒家文化,缓和民族矛盾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至圣先师孔子赞》”、“孔子之道,千圣所同”可以看出康熙帝推崇儒家文化,以缓和阶级矛盾,故D项正确。

AB两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C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

D。

本题考查康熙帝。

需要掌握康熙帝的思想及其目的。

解题的关键是对“《至圣先师孔子赞》”、“孔子之道,千圣所同”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康熙帝的思想及其目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21.读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马斯顿荒原战役全歼王军主力B.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

C.英军在约克镇投降,战争结束D.牛顿在牛津提出微积分的算法

【答案】B

【解析】依据图示形势图和文字信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可以看出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故B项正确。

AC两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D项明显不符合图示,排除。

故选:

B。

本题考查克伦威尔的事迹。

需要掌握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

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的解读和抓住关键信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对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示、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1775年4月,北美人民打响了“响彻全球的枪声”。

随后,第二届大陆会议做出的重要决定有(  )

①正式通过了《独立宣言》

②制订并通过《联邦宪法》

③推选华盛顿任大陆军总司令

④宣布美国“严守中立”政策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第二届大陆会议做出的重要决定有正式通过了《独立宣言》,推选华盛顿任大陆军总司令,故①③正确;

②④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A。

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内容。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

23.有学者说:

“秩序之恢复及一七八九革命事业之保存皆彼一人之力也。

彼虽牺牲多数法国人之青年于战场之上,然其武功之盛,国势之隆,足以使全国之人民踌躇满志。

”这旨在说明拿破仑(  )

A.牺牲青年,称帝建国,民众反对B.稳定秩序,称霸欧洲,以功为主

C.参加革命,建立帝制,过大于功D.对外侵略,但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强调的是拿破仑对内措施的积极性,AC两项是消极影响,排除。

B项是积极影响,正确。

D项是对外措施,排除。

故选:

B。

本题考查拿破仑。

需要掌握拿破仑对内措施的积极影响。

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把握材料的角度。

本题考查对拿破仑对内措施的积极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北美独立战争期间,法国对英宣战。

法国参战的原因包括(  )

①萨拉托加大捷改变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局势

②法国在七年战争中战败而失去大量殖民地

③英国策划组成反法联盟干涉法国大革命

④拿破仑“大陆封锁令”激化了英法矛盾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①萨拉托加大捷改变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局势是当时法国参战的重要原因。

②法国在七年战争中战败而失去大量殖民地是法国参战的历史原因。

③英国策划组成反法联盟干涉法国大革命时间上不对应。

④拿破仑“大陆封锁令”激化了英法矛盾时间上也不对应。

故选:

A。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独立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和当时的国际环境特点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英法殖民斗争的表现,还要搞清楚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25.马克思一生阅读了大量著作、杂志和档案,深入研究与思考。

恩格斯肯定他有两个伟大发现。

这“两个伟大发现”的代表作分别是(  )

A.《法兰西内战》、《资本论》

B.《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

C.《神圣家族》、《共产党宣言》

D.《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恩格斯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故B项正确。

《法兰西内战》是马克思的著作,故AD项错误。

C项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著作,排除。

故选:

B。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

需要掌握恩格斯的著作。

解题的关键是对恩格斯著作的识记。

本题考查对恩格斯的著作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26.莱比锡是德国东部的一个城市,以下历史活动与其直接相关的有(  )

①第一张《火星报》的出版

②“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创立

③《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首次发表

④拿破仑与第六次反法联盟的大会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①第一张《火星报》的出版是在莱比锡创办的。

②“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创立是1846年在布鲁塞尔成立的。

③《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首次发表是在莱比锡。

④拿破仑与第六次反法联盟的大会战是莱比锡战役,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胜利。

故选:

D。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科技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关于莱比锡的一些历史知识来分析。

解答本题,搞清楚近代社会主义运动,自然科学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