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9045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地质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石油地质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石油地质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石油地质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石油地质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油地质学.docx

《石油地质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地质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油地质学.docx

石油地质学

绪论

1、石油地质学:

就是研究地壳中油气成因、油气成藏的基本原理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

2、背斜理论认为:

石油与天然气聚集于背斜构造中,石油、天然气和地层水按其密度分异油气的密度低,占据背斜的顶部,而水占据底部。

因此,背斜褶皱的顶部被公认为是勘探油气的最佳对象。

3、干酪根热降解生油说:

原始有机质沉积以后,首先在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和聚合缩合作用形成干酪根,干酪根在达到一定的埋藏深度和,主要在温度的作用下发生热降解作用逐渐生成石油。

4、源控论:

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普遍具有多隆多坳的特征,而陆相沉积又具有近物源、短水流的特点,陆相地层岩性岩相变化快、断裂发育,油气很难进行长距离运移。

因此生油坳陷生成的石油主要聚集在生油坳陷的内部和周缘,主要生油区控制了大中型油气田的分布。

5、复式油气藏聚集带:

就是主要受二级构造带、区域断裂带、区域岩性尖灭带、物性变化带、地层超覆带、地层不整合带等控制的,形成以一种油气藏类型为主,而以其他油气藏类型为辅的多种类型油气藏成群成带分布,在平面和剖面上构成不同层系、不同类型油气藏叠合连片分布的含油气带。

6、未熟—低熟油:

干酪根晚期热降解生烃模式可能是常规的生烃模式,但不是唯一的生烃模式。

在自然界中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各类早期生成的非常规油气资源。

特别在陆相盆地沉积物中,常含有某些活化能低的特定有机母质,可以低温早熟生成油气,就是未熟油气。

7、煤成油理论:

一般认为,煤系地层主要含Ⅲ型干酪根,以生气为主,不能形成大油田。

人们认识到煤系地层到底是生气还是生油与煤的显微组分有关。

如果煤系地层含有的富氢显微组分达到一定的比例就可以生成商业价值的液态石油,并形成大油田,同时还对煤系富氢显微组分的类型、形成环境、生烃机理、排烃条件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系统的煤成油理论。

第一章

1、石油:

是以液态烃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可燃有机矿产。

2、石油的族分:

一般分为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和沥青质四种族分。

3、石油的组分:

分为油质(能溶于石油醚又不被硅胶吸附的部分);胶质(用苯和酒精—苯从硅胶上解吸下的部分,可分为本胶质和酒精—苯胶质);沥青质(能溶于氯仿,但不溶于石油醚、苯和酒—苯的部分)

4、石油的元素组成:

主要是碳和氢,其次是硫、氮、氧。

5、利用石油灰分(微量元素)中的钒(V)和镍(Ni)及其比值进行油源对比:

钒、镍含量低且V/Ni<1—陆相成因的原油

   钒和镍含量较高且V/Ni>1—海相成因的原油  

6、正烷烃分布曲线:

在石油中不同碳原子数正烷烃相对含量呈一条连续的分布曲线,称为正烷烃分布曲线。

7、生物标志化合物:

是指来源于生物体,基本保持了原始组分的碳骨架,记载了原始生油母质特殊分子结构信息的有机化合物。

——石油有机成因重要证据

8、以姥鲛烷(Pr)、植烷(Ph)为最常用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Pr/Ph小于1:

还原环境, Pr/Ph大于1:

氧化环境。

酸性水介质环境有利于Pr的形成,偏碱性水介质环境有利于Ph的形成。

       

9、石油的溶解性:

① 难溶于水:

a.石油中各种成分在水中溶解度由大→小顺序是:

非烃→芳烃→环烷烃→烷烃b.同族组分:

分子量↑溶解度↓,故气态烃易溶。

c.T↑或水中溶解CO2量↑,石油在水中溶解度↑。

d.若水中含盐度↑,烃溶解度↓。

② 可溶于气(烃气):

地下较高T、P下,部分低分子量液态烃可溶于烃气中。

③选择性溶解于有机溶剂:

不同化合物选择性溶解于氯仿(CHCl3)、苯、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中。

10、石油的导电性:

石油导电性极差,具高电阻率,石油电阻率可视为无限大,非导体。

利用这一特性在视电阻率测井曲线上可确定油、水层。

11、天然气:

狭义上是地壳岩石孔隙中天然生成的、以烃类为主的可燃气体,也包含少量的非烃气体,广义上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

12、天然气的产出状态:

根据气体在地下存在的状态分为:

聚集型(气藏气、气顶气、凝析气)和分散型(溶解气、煤层气、固态气体水合物)

13、气藏气:

指圈闭中具有商业价值的单独天然气聚集,特别是巨大的非伴生气藏(田)气,是研究的重点。

14、气顶气:

指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态存在于油气藏顶部的天然气。

15、凝析气:

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部分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称为凝析气。

采至地面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下降,这部分气可凝结析离成轻质油,称凝析油。

16、煤层气:

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流离状态的天然气。

17、固态气水合物:

由水和天然气(主要是甲烷)结合形成的白色固态的结晶物。

18、天然气溶解性:

溶于石油和水的性质,在相同条件下,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碳数越少的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当天然气中重烃增多,或者石油中的轻馏分较多,都可增加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

19、油田水:

广义上是指油气田区域内的地下水。

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狭义上是指油气田范围内直接与油田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20、油田水的来源:

沉积水;渗入水;深成水;转化水

22、油田水矿化度:

单位体积水中各种离子的总含量称水的矿化度。

用mg/L或ppm表示(ppm-重量百万分数;1ppm=百万分之一)。

23、Sulin(苏林)分类:

将油田水划分成四个基本类型,即:

NaSO4型;NaHCO3型;MgCl2型;CaCl2型

24、油田水与油气的关系:

油田水与油气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根据油田水的水化学特征可直接进行寻找油气的工作

(二)根据现代水化学资料可以判断油气运移、聚集和保存条件

25、δ13C:

衡量轻重碳同位素相对组成的指标,可以反映油气的生源,成熟度,可用于油气源对比。

●石油的烃类组成包括(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三大类

●钒(V)和镍(Ni)具成因意义的两种元素;卟啉-石油成因;咔唑-运移路径;

●石油物理性质:

颜色、相对密度、粘度、荧光性、旋光性、溶解性。

●石油的荧光性:

石油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由于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的存在而产生荧光的特性。

油质天蓝色、胶质黄色、沥青褐色。

●低硫石油0.5%含硫石油2%高硫石油

●天然气物理性质:

相对密度、粘度、蒸汽压力、溶解性、扩散性;

●可燃有机矿产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气态)(液态)(固态)三类

第二章储集层和盖层

1、储集岩(层):

凡是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石(层)都成为储集岩(层)

2、储集岩必备的两个特性为孔隙性和渗透性,合称为储集物性。

是反映岩石储存流体和运输流体的能力的重要参数。

岩石孔隙性的好坏直接决定岩层储存油气的数量;渗透性的好坏则控制了储集层内所含油气的产能。

3、孔隙度:

衡量岩石孔隙发育程度的参数

4、(绝对)总孔隙度:

岩样中所有空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5、有效孔隙度:

指那些相互连通的、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样总体积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6、绝对渗透率:

当岩石为某一单相流体饱和,岩石与流体之间不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时,在一定压差作用下,流体呈水平线性稳定流动状态时所测得的岩石对流体的渗透率。

7、有效渗透率(相渗透率):

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

8、相对渗透率:

岩石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某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9、达西定律:

Q:

单位时间内流体通过岩石的流量,厘米3/秒(cm3/s);

F:

液体通过岩石的截面积,cm2;

:

液体的粘度,厘泊cp(1cp=1×10-3Pa.s);

L:

岩石的长度,cm;

(P1-P2):

液体通过岩石前后的压差,大气压atm;

K:

岩石的渗透率,标准计量D,法定单位为m2。

K表示在一定压差下,液体能通过岩石的能力:

10、盖层:

指位于储集层上方,能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非渗透岩层。

11、盖层分类:

1.按岩性分类:

①膏盐类盖层②泥质岩类盖层③碳酸盐岩类盖层;2.按分布范围大小分类:

①区域性盖层②局部性盖层;3.根据盖层与油气藏的位置关系:

①直接盖层②上覆盖层

12、盖层的微观封闭机理:

(一)物性封闭机理:

物性封闭的实质——高排替压力逸制游离烃通过盖层的散失。

排替压力的大小取决于盖层岩石的粒度和压实程度。

排替压力越大,盖层的封闭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二)超压封闭机理:

由于超压的存在形成的对油气的封闭作用称为超压封闭,欠压实泥岩的超压值越高,其封闭能力越强。

(三)烃浓度封闭机理:

如果盖层具有较高的,可以有效地减缓或阻挡储集层中烃类的扩散损失,由此造成的盖层的封闭作用称为盖层的烃浓度封闭作用。

13、盖层的宏观封闭机理:

(1),盖层的岩性:

最常见的盖层的岩性主要分为两大类岩石:

一类是泥质岩类,包括页岩、泥岩等;由于孔隙细小,其排替压力往往很高,具有较强的物性封闭能力。

另一类是膏盐类,包括盐岩,石膏等,膏盐类盖层基本不具孔隙,其物性封闭能力比泥岩更强,而且具有较强的韧性。

(2)盖层厚度:

盖层厚度越大对油气保存越有利

(3)盖层的分布范围和连续性:

最有利的含油区至少要有一个分布范围大、连续性好的区域性盖层。

(4)韧性;韧性岩石构成的盖层与脆性岩石相比,不易产生断裂和裂缝,在构造变形过程中,盖层的韧性对油气封存尤为重要。

14、孔隙结构:

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15、孔隙三种类型(超毛细管孔隙)(毛细管孔隙)(微毛细管孔隙)

16、岩石孔隙系统组成:

孔隙、喉道;

17、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

(一)、物源和沉积环境对储集层孔隙发育和物性的影响

1,微观因素的控制:

碎屑岩的矿物成分:

一般石英较好,长石较差

碎屑颗粒的粒度和分选程度:

粒度越小,渗透率越低;颗粒的分选程度越好,孔隙度和渗透率也越大。

碎屑颗粒的排列方式和圆球度:

立方排列,堆积疏松,储油物性好,斜方排列较差;颗粒圆球度越好,其孔隙度,渗透率越大;

基质的含量:

泥质胶结的砂岩较为疏松,渗透性较好;而钙质,硅质,铁质胶结则较差。

胶结物含量高,孔渗变差。

粒间孔隙多被它们充填,孔隙体积和孔隙半径都会变小,孔隙之间的连通性变差,导致储集性质变差。

2,碎屑岩的沉积环境对孔隙发育的控制:

不同的沉积相带对储集物性的重要控制作用

(二)、造成储集物性损失的成岩作用:

1、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

2、胶结作用

(三)、次生孔隙形成对储集物性的影响

(四)、其他因素对储集物性的影响(注水或酸性溶液堵塞孔隙或喉道、外来颗粒堵塞孔隙喉道、工作液在储集层发生化学沉淀、结垢及产生油水乳化物)

18、碳酸盐岩储集空间:

原生孔隙(粒间空隙、粒内孔隙、生物骨架孔隙、生物体腔孔隙)次生孔隙(晶间空隙、溶蚀孔隙)裂缝(构造裂缝、成岩裂缝、风化裂缝、压溶裂缝);

19、储集层类型:

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岩储集层、火山岩储集层、结晶盐储集层、泥质岩储集层;

20、影响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

(1)沉积环境和岩石类型

(2),成岩后生作用【溶蚀作用(溶解作用、淋滤作用、岩溶作用)重结晶作用、白云化作用】

(3)裂缝发育程度(岩性因素、构造因素)

21、碳酸盐岩储集层的类型:

孔隙型储集层、溶蚀型储集层、裂缝型储集层、复合型储集层;

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

孔隙(通道作用)、溶洞、裂缝(渗滤作用)

第三章圈闭和油气藏(重点看书)

●圈闭:

指地下适合油气聚集的场所,圈闭由三部分构成:

储集层、盖层、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的遮挡物。

●圈闭的度量:

(!

)溢出点:

是指油气充满圈币后开始溢出的点

(2)闭合面积:

是指由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围成的面积

(3)闭合高度:

是指从圈闭的最高点到溢出点之间的海拔高差,也称闭合度。

●油气藏:

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一个油气藏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

"单一圈闭"的"单一"主要是指在单一的(储集层)中,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气、水界面)

●油气柱高度:

指油气藏油气水界面至油气藏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充满系数:

油气藏的含油气高度与圈闭的闭合高度的比值。

●构造圈闭:

由于构造作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

构造圈闭中聚集油气形成的油气藏称为构造油气藏。

●断层圈闭:

指沿储集层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所形成的的圈闭;在断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为断层油气藏。

●地层圈闭:

指由于不整合作用导致的储集层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又称不整合圈闭。

●岩性圈闭:

指储集层岩性变化所形成的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就称为岩性油气藏。

●圈闭的度量:

1,溢出点2,闭合面积3,闭合高度

●油气藏的度量:

1,油气水界面2,含油气边界和含油气面积3,油气柱高度4,气顶和油环5,充满系数6,底水和边水;

●圈闭和油气藏分类

(一)、构造圈闭与构造油气藏

1,背斜圈闭与背斜油气藏(挤压背斜圈闭与挤压背斜油气藏、基底隆升背斜圈闭与基底隆升背斜油气藏、底辟拱升背斜圈闭与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披覆背斜圈闭与披覆背斜油气藏、逆牵引背斜圈闭与逆牵引背斜油气藏)

2,断层圈闭与断层油气藏(断鼻圈闭与断鼻油气藏;断块圈闭与断块油气藏;)

3,裂缝性油气藏

4,岩体刺穿圈闭与岩体刺穿油气藏(盐体刺穿油气藏;泥火山岩体刺穿油气藏;岩浆岩体刺穿油气藏;)

(二)、地层圈闭与地层油气藏

1,地层不整合圈闭与地层不整合油气藏(潜伏剥蚀突起油气藏;潜伏剥蚀构造油气藏;)

2,地层超覆圈闭与地层超覆油气藏

(三)、岩性圈闭与岩性油气藏

1,储集岩上倾尖灭圈闭与储集岩上倾尖灭油气藏

2,储集岩透镜体圈闭与储集岩透镜体油气藏

3,生物礁圈闭与生物礁油气藏

(四)、复合圈闭与复合油气藏

1,构造-地层圈闭与构造-地层油气藏

2,构造-岩性圈闭与构造-岩性油气藏

3,地层-岩性圈闭与地层-岩性油气藏

4,水动力圈闭与水动力油气藏

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与烃源岩

●无机成因说:

石油及天然气是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由无机物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

●有机成因说:

油气是在地球上生物起源之后,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保存在沉积岩中的生物有机质逐步转化而成。

●早期成因说:

沉积物所含原始有机质在成岩作用的早期逐步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并运移到邻近的储集层中形成油气藏

●晚期成因说:

沉积物埋藏到较大深度,到了成岩作用晚期或后生作用初期,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质(干酪根)在温度的作用下达到成熟,通过热降(裂)解生成大量液态石油和天然气。

●原始沉积有机质主要由类脂化合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木质素等生物化学聚合物组成。

●干酪根演化基本规律:

O/C原子比和H/C原子比先后相继减小,碳富集,最后都向碳极收敛。

因此,在演化程度很高的情况下,已不能利用O/C原子比和H/C原子比划分干酪根类型了。

●有机质的成熟度:

是指在温度的作用下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

●根据镜质体反射率大小,一般将有机质演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未成熟阶段,成熟阶段,高成熟阶段,过成熟阶段。

●二次生烃:

在地质发展史较复杂的沉积盆地,如果经历数次升降作用,地层中的有机质可能在演化到一定程度,生成一定数量的油气之后又遭遇抬升,因此演化生烃过程停止,直到再度沉降埋藏到相当深度后又发生生烃过程。

●在干酪根生烃过程中,干酪根的反应程度与温度呈指数关系,与时间呈线性关系,温度的影响是主要的,时间的影响是次要的。

●干酪根:

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有机质,既包括分散状态存在于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质,也包括以集中状态存在于煤中的不溶有机质。

●成熟温度:

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为有机质的成熟温度或生油门限。

●生油门限:

有机质开始大量生油的起始点,也是有机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折点。

●生油窗(石油窗):

液态石油包括凝析油和湿气主要存在于热催化生油气阶段和热裂解生湿气阶段,该阶段生油窗生油量达到最高峰,它代表了地下液态石油赋存的范围,即为主要生油期或生油窗。

●烃源岩:

指富含有机质、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生成并排出了或者正在生成和排出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

由烃源岩组成的地层称为烃源层或源岩层。

●源岩层系:

具有相同岩性-岩相特征的若干源岩层与其间非源岩层的组合。

●镜质体反射率:

是镜质体反射光的能力,是研究干酪根演化和成熟度的最佳参数。

●油源对比:

包括油气与源岩之间以及不同油藏中油气之间的对比,其目的在于追踪油气藏中油气的来源。

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搞清含油气盆地中石油、天然气与烃源岩之间的成因联系,从而进一步圈定可靠的油源区,确定勘探目标,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开发。

●干酪根显微组分:

腐泥组,壳质组,镜质组,惰质组;

根据干酪根元素中碳.氢氧的含量分析结果,可将其划分为(Ⅰ型干酪根)(Ⅱ型干酪根)(Ⅲ型干酪根)三种类型,其中以(Ⅰ型干酪根)类型对油气生成最为有利.

●油气生成的动力条件:

温度和时间的作用、细菌的生物化学作用、催化作用和放射性作用。

●有机质演化过程(根据演化过程的生成机理和产物):

生物化学生气阶段、热催化生油气阶段、热裂解生湿气阶段、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A生物化学生气阶段——沉积有机质演化未成熟阶段:

埋深0-1500m温度10-60℃演化阶段Ro<0.5%沉积物的成岩作用阶段为碳化作用中的泥炭-褐煤阶段,作用因素厌氧细菌,生物降解作用,产物气态烃,干酪根,少量的未熟油,有机质部分被氧化。

B热催化生油气阶段——成熟阶段:

埋深1500-400m温度60-180℃演化阶段Ro0.5-1%后生作用阶段前期,有机质成熟、进入生油门限,作用因素为温度和催化剂,热催化作用,产物为液态石油和湿气。

C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高成熟阶段:

深度4000-6000m温度180-250℃℃演化阶段Ro1-2%后生作用后期,碳化作用瘦煤-贫煤阶段,有机质高成熟时期,作用因素为温度,石油热裂解、热焦化作用,产物:

凝析气、湿气。

D深部高温生气阶段——过成熟阶段:

深度>6000-7000m温度>250℃变生作用阶段Ro>2%,半无烟煤-无烟煤的高度碳化阶段,作用因素温度,热变质作用,产物,甲烷,碳沥青或石墨。

●有机质生烃的综合模式(TISSOT模式)反映的有机质的演化过程:

来源于活的有机生物的原始有机质经生物化学作用生成生物气;残余物质经腐泥化或腐殖化作用形成腐泥物质或腐殖物质,这些物质经进一步的聚合、缩合转变为干酪根,在这一过程中一部分特殊的有机质可以形成未熟—低熟油,干酪根的进一步演化可以生成大量的成熟石油。

液态石油的裂解和干酪根的裂解可以生成大量天然气,最后残余的干酪根演化为碳质残余物。

●煤生液态烃与煤的类型、显微组分组成;

●天然气生成特点:

一、生气母质的多元性(无机物、原始沉积有机质、各种类型的干酪根、液态石油和分散可溶有机质)

二、生气机理的多样性(生物化学作用、热降解作用、热裂解作用、无机化学反应)

三、生气环境的广泛性

●天然气成因类型:

无机成因气(宇宙气,幔源气,岩浆岩气,变质岩气,无机盐类分解气,放射作用气)有机成因气(油型气、煤型气)

●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鉴别三方面:

1、天然气组成特点2、成气母质的有机质类型和演化程度等3、天然气伴生物特征;

一,根据天然气的组成和碳同位素特征鉴别;

二,天然气成因类型鉴别图版;

三,根据天然气伴生的轻烃包括凝析油组成鉴别;

●天然气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识别标志是什么?

有机成因:

有机质类型:

腐泥型气、腐殖型气。

热演化阶段:

生物气、热解气、裂解气。

无机成因:

幔源气、火山气、岩浆岩气、变质岩气、宇宙气、无机盐类分解气。

识别标志:

无机和有机成因甲烷的判别:

a有机δ13C1<2%;无机δ13C>2%,但煤系有机质热演化达过成熟时生成甲烷,δ13C可大于2%。

b甲烷同系物:

有机δ13C1<δ13C2<δ13C3;无机δ13C1>δ13C2>δ13C3.c无机成因气藏中非烃气体含较多,包括CO2CON2H2。

煤型气和油型气的判别:

煤:

δ13C一般大于2.6%~2.7%油:

δ13C多小于2.8%。

生物气与热解气的判别:

生物气:

甲烷含量高,一般>98%,干气:

δ13C低

●烃源岩岩石类型:

粘土岩类烃源岩、碳酸盐岩类烃源岩,煤烃源岩

●烃源岩形成的地质环境

A大地构造条件:

沉降速度与沉积速度相近或稍大,可长期保持适于生物大量繁殖和有机质沉积保存的环境,可形成巨厚的生油岩系;若沉降速度大大超过沉积速度(Vs>>Vd),水体急剧变深,不利于生物的发育和有机质的保存;若Vs

B岩相古地理条件:

在海相环境中,浅海区及三角洲区时最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古地理区域,三角洲地区,陆源有机质源源不断的搬运而来,加上原地繁殖的海相生物,致使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含量特别高,是极为有利的生油区域;至于海湾和澙湖,属于半闭塞无底流的环境,也对保存有机质有利。

在这些浅海区域,浮游生物特别发育,属于Ⅰ-Ⅱ型干酪根。

大陆环境,深水、半深水湖泊是陆相生油岩发育区域。

因为一方面湖泊能够汇聚周围河流带来的大量陆源有机质,增加了湖泊营养和有机质数量;另一方面湖泊有一定深度的稳定水体,提供水生物的繁殖发育条件。

而浅水湖泊和沼泽地区,水体动荡,氧气易于进入水体,不利于有机质的保存;这里的生物以高等植物为主,有机质多属Ⅲ型干酪根,生油潜能差,适于造煤和生气。

C古气候条件:

温暖潮湿的气候,日照时间长,能增加生物的繁殖力。

●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有机质丰度(总有机碳含量TOC、氯仿沥青A、总烃HC、岩石热解生烃潜量)有机质类型(元素分析法、显微组分分析法、岩石热解方法)有机质演化程度(镜质体反射率、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的数量、烃源岩抽提物中正烷烃分布特征和奇偶优势比、烃源岩抽提物中甾、萜烷异构化比值、岩石热解参数);

●比较气藏与油藏形成和保存条件的异同

天然气藏:

1)烃类来源广泛,具多源,多阶段性。

既有有机气,又有无机气,各类有机质在不同演化阶段均生成天然气,多源天然气复合成藏。

2)储盖层条件对储层要求低,对盖层要求高,盖层封闭机理多样,烃浓度封闭可起重要作用

3)运移方式易于运移且方式多样:

渗滤、脉冲式混相涌流、扩散、水溶对流,其中扩散、水溶对流为重要运移机理。

4)聚集机理:

多样:

游离天然气直接排替地层水成藏,已聚集石油的圈闭被天然气驱替成藏,水溶气脱溶成藏,富含气的地层水可形成水溶气藏。

5)演化和保存条件易于散失,扩散损失重要,气藏形成始终处于聚合散的动平衡中,成藏期晚有利于气藏的保存,聚集效率低。

油藏:

1)烃类来源来自腐泥、腐殖——腐泥型有机质。

主要生成于一定埋藏深度的生油窗中。

2)储盖层条件对储层要求高,对盖层要求低。

盖层封闭机理为物性封闭、异常压力封闭

3)运移方式主要是渗滤和脉冲式混相涌流

4)聚集机理较单一,游离相石油排替地层水聚集成藏

5)演化和保存条件主要为渗滤损失。

扩散损失不很重要,聚集效率相对较高

●油源对比:

包括油气与源岩之间以及不同油藏中油气之间的对比,其目的在于追踪油气藏中油气的来源。

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搞清含油气盆地中石油、天然气与烃源岩之间的成因联系,从而进一步圈定可靠的油源区,确定勘探目标,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开发。

●油源对比的依据:

1)来自同一烃源岩的油气有亲缘关系,在化学组成上具有相似性;不同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差异较大;

(2)烃源岩中排出的油气与残留油气具有相似性。

●油源对比条件:

1,在运移过程中,没有或很少有来自不同烃源岩的油气混杂2,分布在岩石与原油中的特征化合物性质稳定,在运移和热变质等次生过程中很少或几乎无损失;

●油源对比指标:

1.正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