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蓟州区等五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8937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4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部分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蓟州区等五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天津市部分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蓟州区等五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天津市部分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蓟州区等五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天津市部分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蓟州区等五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天津市部分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蓟州区等五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部分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蓟州区等五区.docx

《天津市部分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蓟州区等五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部分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蓟州区等五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部分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蓟州区等五区.docx

天津市部分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蓟州区等五区

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蓟州区等五区)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中,仪仗方队高擎党旗、国旗、军旗走正步经过天安门时的情景。

队员们每一步行进的距离大约是()

A.75mm

B.75cm

C.75dm

D.75m

2.交通道路上常出现如图中所示的标志,其中是为了控制噪声的是()

A.

B.

C.

D.

3.下列光学仪器或日常用品中,能够成与物体大小相等的虚像的是

A.穿衣镜B.老花镜C.显微镜D.望远镜

4.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其中∠l=50°,则入射角及其大小是()

A.∠l,50°

B.∠2,40°

C.∠3,40°

D.∠4,50°

5.小明突然感觉自己所坐的校车在后退,其实校车并没有动。

他有这种感觉是因为选择的参照物是()

A.校车旁边的路面

B.自己所坐的校车

C.坐在身边的同学

D.旁边先行的校车

6.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为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A.凝华、熔化B.升华、熔化C.升华、液化D.凝华、液化

7.在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中,所属视力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是

A.远视眼,凹透镜B.远视眼,凸透镜

C.近视眼,凹透镜D.近视眼,凸透镜

8.已知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当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下列所作的四个折射光路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9.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两个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A.1∶2B.2∶1C.4∶1D.8∶1

10.人们认识事物,往往要对事物进行比较,从而引入相应的物理量。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为了比较物体的长短,引入“长度”的物理量

B.为了比较物体的大小,引入“质量”的物理量

C.为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引入“速度”的物理量

D.为了比较物体冷热程度,引入“温度”的物理量

二、多选题

11.红外线、紫外线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如图所示用具中,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

A.

验钞机

B.

遥控器

C.

夜视仪

D.

杀菌灯

12.冰雕是一种以冰为材料来雕刻的艺术形式。

如图所示,在艺术家用特制的刀具将一块实心冰块雕刻成一件艺术品的过程中()

A.冰块的质量变小

B.冰块的质量不变

C.冰的密度变小

D.冰的密度不变

13.小明在探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甲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到80cm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之后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甲换成焦距为5cm的凸透镜乙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在光屏上再次成烛焰清晰的像。

则对于这两次成像实验()

A.利用凸透镜甲,在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

B.利用凸透镜甲,在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利用凸透镜乙成像时,像距大于30cm

D.利用凸透镜乙成像时,像距小于30cm

三、填空题

14.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大速度,其值大约是__________m/s;水是一种常见的液体,其密度通常认为是__________g/cm3。

15.新年联欢会上,小明演奏吉他前先要调节琴弦的松紧。

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弦振动的_______(选填“频率”或“幅度”),从而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选填“响度”或“音调”)。

16.盛夏时节,如图所示的城市环卫洒水车将水洒到柏油路面后,过一会儿水就会消失。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发生此变化需要__________热。

17.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该物质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___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其熔点为_________℃。

18.事实表明,0~4℃的水“热缩冷涨”,由此可知0~4℃的水中,________℃时水的密度度最小;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质量50kg的中学生体积约为50________。

19.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的情形如图所示,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如果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该透镜28cm处,则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能承接到烛焰的像,该成像规律应用于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四、作图题

20.请画出图中两条光线AO、BC所对应的出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从光源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墙上的P点处.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五、计算题

22.国庆假期,小明一家去河北某地自驾游,所行道路是高速公路。

他收集了以下信息,内容如下表所示(注:

1升=1立方分米)。

平均车速

100km/h

平均油耗

8L/100km

油价

6.7元/升

汽油密度

约0.8×103kg/m3

 

(1)家附近高速入口到旅游地高速出口所用时间为2h,求这段高速的长度;

(2)请计算他家这辆轿车通过这段路程大约用掉汽油多少千克?

六、简答题

23.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在迎着月光走时,应避开地上发亮的地方;在背着月光走时,应避开地上发暗的地方。

请你依据所学的物理知识简要解释。

七、实验题

24.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经过1min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把此示数填入下面的表格。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温度T/℃

90

_____

96

98

98

98

98

 

(2)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在图中作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

(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

25.某物理兴趣小组为检测学校附近某条河的水质,测量了河水的密度。

取样后,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测量,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1)用己调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河水,测出烧杯和河水的总质量,如图1所示;

(3)将烧杯中的河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河水的体积,如图2所示。

〖实验数据处理〗

在下表中填入上述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

烧杯的质量/g

烧杯与河水的质量/g

河水的质量m/g

河水的体积/cm3

河水的密度ρ/(g•cm3)

30

____

___

_____

_____

 

〖实验评估〗

按该实验方案测出的河水密度比实际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主要原因是______。

26.现有一大卷粗细均匀的细铜丝,小明想知道它的总长度,能够提供的器材如下:

电子秤(量程足够大)、一把量程为10cm的直尺、一支粗细均匀的铅笔。

己知铜的密度为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在不剪断和不全部拉开这卷细铜丝的前提下,比较精确地测算出它的总长度。

要求:

(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可以画图辅助说明);

(2)推导出这卷细铜丝长度的表达式(用己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军队现行齐步标准是每一步的间距为75厘米到77厘米。

故选B。

2.C

【详解】

A.此标志是限重标志,表示禁止质量超过10t的车辆在此通过。

故A不符合题意;

B.此标志表示前方30m位置有学校。

故B不符合题意;

C.此标志是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

故C符合题意;

D.此标志是限高标志,表示此桥不允许高度超过2.5m的车辆通过。

故D不符合题意。

3.A

【解析】

【详解】

A、穿衣镜是平面镜,平面镜成正立等大虚像,故A符合题意;

B、老花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缩小、倒立放大、倒立等大的实像,也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成与物体大小相等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或者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

D、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叫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4.C

【解析】

【详解】

反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l=50°,法线与平面镜垂直,所以

∠2=90°-∠l=90°-50°=40°,

反射光线与法线夹角为反射角,即∠2是反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为入射角,∠3为入射角,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为∠3=∠2=40°。

故选C。

5.D

【详解】

A.校车与路面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校车相对路面是静止的。

故A不符合题意;

B.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不能是同一个物体,研究校车的运动状态时,不能以校车自身作为参照物来研究。

故B不符合题意;

C.校车与坐在小明身边的同学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校车相对于小明同学是静止的。

故C不符合题意;

D.校车与旁边先行的校车距离越来越远,所以车上的小明感到校车向后退了。

故D符合题意。

6.A

【解析】

【详解】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非常容易升华,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凝华产生小冰粒.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从空气中吸热,熔化变成液态的水,形成雨滴.

7.C

【解析】

解答: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图中的像成在视网膜前方,所以是近视眼,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故C正确.

故C

8.B

【详解】

AD.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传播方向向法线靠拢,AD错;

C.如果入射光不沿法线方向,折射光也不沿法线方向,C错;

B.空气进入玻璃,玻璃到空气,平行玻璃砖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平行;B正确。

故选B。

9.D

【详解】

由图可知:

物质甲的密度

,乙的密度

,所以

,故D正确为答案.

10.B

【详解】

A.长度表示物体的长短程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质量表示物体含物质的多少,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11.BC

【详解】

A.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与红外线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电视遥控器是利用了红外线工作的,故B符合题意;

C.夜视仪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来工作的,故C符合题意;

D.杀菌灯是利用紫外线杀菌,故D不符合题意。

12.AD

【详解】

AB.质量指物体含物质的多少。

艺术家在用刀具将冰块雕刻过程中,冰物质在减少,所以冰块质量在变小。

故A正确,B错误;

C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位置、形状、大小的变化而变化,密度与物质种类有关。

同种物质密度不变,所以在雕刻这一过程中冰物质种类没变,冰的密度大小就不变。

故C错误,D正确。

13.BD

【详解】

AB.凸透镜甲焦距为10cm,物距为:

u=50cm-35cm=15cm,

当f

故A错误,B正确;

CD.凸透镜乙焦距为5cm,此时物距u=15cm,则u>2f,所以5cm

14.

1

【详解】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

[2]水的密度会随温度而变化,通常认为是1g/cm3。

15.频率音调

【详解】

[1][2]琴弦的松紧程度影响琴弦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所以调节琴弦的松紧,是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声音的音调高低决定于物体的振动频率,所以改变琴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16.汽化吸

【详解】

[1][2]水洒到柏油路面后,过一会会消失,是水蒸发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

汽化过程需要吸热。

17.BC80

【详解】

[1][2]图中AB段物体吸热升温,BC段吸热温度不变化,CD吸热升温,据此现象可知此物体为晶体,BC段时间属于熔化过程,熔点为BC段对应温度80℃。

18.0dm3

【详解】

[1]“热缩冷涨”是指随温度变化体积大小的变化,“冷涨”指在0℃时体积最大,此时水的密度最小;

[2]由密度公式得:

19.8.0照相机

【详解】

[1]平行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汇聚后过焦点。

所以汇聚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图中焦距为:

[2]当物距为28cm时,u>2f,那么f

20.

【详解】

光线AO对着光心经凹透镜折射后,沿原来光路方向不变,对着凹透镜另一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21.

【分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反射光线的像是由像点发出的,由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像点后,作出射线S′P,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

【详解】

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点睛】

本题还可以作出P点的像P′,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从而确定入射光线和入射点,连接OP画出反射光线.

22.

(1)200km

(2)12.8kg

【详解】

(1)由路程公式得:

(2)耗油体积:

耗油质量:

答:

(1)这段高速的长度为200km。

(2)这辆轿车通过这段路程大约用掉汽油12.8千克。

23.迎着月光走时,由于月亮在人的正前方,月光通过积水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眼,地面发生漫反射,所以较亮的地方是积水;背着月光走,由于月亮在人的背后,月光通过积水也发生镜面反射,但是反射光线无法进入人眼,地面发生漫反射,所以较暗的是积水。

【详解】

月光照到积水上发生镜面反射,地面上发生漫反射,由于人迎着月光时,积水镜面反射光线能够到达人眼,所以感觉发亮;人背着月光时,积水镜面反射光线一点也不能到达人眼,所以感觉暗的是积水。

24.93

温度保持不变

【详解】

(1)[1]据图中温度计读数为93℃。

(2)[2]根据表中数据描点连线。

(3)[3]水在3~6min时吸热沸腾温度保持98℃不变。

由此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25.6232301.1偏大由于把烧杯中河水向量筒中倒入时,烧杯壁上残留小水珠,所以测得的河水体积偏小,以此计算出的密度会比实际值偏大。

【详解】

[1]砝码质量是60g,游码质量是2g,所以烧杯与河水的质量为:

[2]河水的质量:

[3]读图可知河水的体积V=30mL=30

[4]河水的密度:

[5][6]由于把烧杯中河水向量筒中倒入时,烧杯壁上残留小水珠,所以测得的河水体积偏小,以此计算出的密度会比实际值偏大。

26.

(1)用电子秤称量细铜丝的总质量M;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长度L(L<10cm);

(2)

【详解】

(1)

(2)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长度L(L<10cm),由此可知铜丝的直径为

,铜丝的横截面积:

用电子秤称量细铜丝的总质量M,由此可知铜丝的总体积:

所以铜丝的总长度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