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综合素质幼儿园》考前押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868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综合素质幼儿园》考前押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综合素质幼儿园》考前押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综合素质幼儿园》考前押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综合素质幼儿园》考前押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综合素质幼儿园》考前押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综合素质幼儿园》考前押题及答案.docx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综合素质幼儿园》考前押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综合素质幼儿园》考前押题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综合素质幼儿园》考前押题及答案.docx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综合素质幼儿园》考前押题及答案

201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

《综合素质(幼儿园)》考前押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  )。

A.予以批评教育 

B.予以劝退 

C.勒令退学 

D.予以开除 

2、实施义务教育的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  )。

 

A.单独设班 

B.随班就读 

C.混合编班 

D.均分到班 

3、有的班主任教师用考试分数给学生排名次,并把它作为安排、调整座位和评先推优的唯一标准。

这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

 

A.爱国守法 

B.教书育人 

C.关爱学生 

D.爱岗敬业 

4、下列说法或做法不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关爱学生”规定和要求的是(  )。

A.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安全,平等公正对待全体学生 

B.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关心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对学生严慈相济,积极引导,循循善诱,开展因材施教 

D.让差生退学或离校,及早走向社会,不浪费时间和金钱 

5、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其发明者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位发明者是(  )。

 

A.邓稼先 

B.焦裕禄 

C.贾思勰 

D.袁隆平 

6、北宋张择端的一幅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风俗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的作品是(  )。

 

A.《人物龙凤帛画》 

B.《洛神赋图卷》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 

7、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科学”项目,其意义和影响被誉为不亚于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和载人飞船登月的“阿波罗计划”的是(  )。

 

A.基因工程技术 

B.人类基因组计划 

C.细胞工程 

D.基因技术 

8、通过研究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同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我国封建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脱离的。

该研究中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

 

A.类比 

B.归纳 

C.调查 

D.综合 

9、(  )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西汉末刘向编定为33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A.《战国策》 

B.《左传》 

C.《诗经》 

D.《史记》 

10、(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A.《战国策》 

B.《左传》 

C.《诗经》 

D.《史记》 

11、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下列哪项不是其作品(  )。

 

A.《登池上楼》 

B.《归园田居》 

C.《桃花源记》 

D.《五柳先生传》 

12、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他的代表作(  )为人们展现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

 

A.《人间喜剧》 

B.《玩偶之家》 

C.《复活》 

D.《老人与海》 

13、刑警队需要充实缉毒组的力量,关于队中有哪些人来参加该组,已商定有以下意见:

(1)如果甲参加,则乙也参加;

(2)如果丙不参加,则丁参加;(3)如果甲不参加而丙参加,则队长戊参加;(4)队长戊和副队长己不能都参加;(5)上级决定副队长己参加。

 

根据以上意见,下列推理完全正确的是(  )。

 

A.甲、丙、己参加 

B.丙、丁、己参加 

C.甲、丁、己参加 

D.甲、乙、丁、己参加 

14、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更高层次上具有统一性和共同性。

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许多伪劣产品是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学术规范不同的借口之下生产出来甚至受到好评的。

据此可以得出(  )。

 

A.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需要遵守共同的学术规范 

B.人文社会科学要引入自然科学的学术规范 

C.自然科学要引入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规范 

D.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两种学术规范是相互独立的 

15、《资治通鉴》成书于(  )。

 

A.西汉 

B.东汉 

C.北宋 

D.南宋

16、某家庭有6个孩子,3个孩子是女孩。

其中5个孩子有雀斑,4个孩子有卷发。

这表明有可能(  )。

 

A.两个男孩有卷发但没有雀斑 

B.三个有雀斑的女孩都没有卷发 

C.两个有雀斑的男孩都没有卷发 

D.三个有卷发的男孩只有一个有雀斑 

17、“一桌子苹果,别人通常挑一两个,挑三四个。

毕加索最可气,每个都咬上一口,每个苹果上都有他的牙印儿。

”一位中国画家如此评价毕加索。

毕加索一生搞过素描、油画、雕塑、版画,担任过舞台设计,还写过小说、剧本和无标点散文诗。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推论(  )。

 

A.毕加索吃苹果,每个都只咬一口。

中国作家对这种做法不以为然 

B.很多人都像毕加索一样参与过许多艺术类型的创作 

C.毕加索在艺术领域的许多方面进行过创作的尝试 

D.毕加索是个天才式的人物,没有他不涉及的艺术领域18、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  )。

 

A.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B.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 

C.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 

D.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 

19、地球南北极上空,经常出现极光,下列关于极光成因的正确说法是:

 

A.在地球南北两极,磁场活动异常活跃,磁场与大气层中的气体发生作用,形成了色彩艳丽的极光

B.地球南北两极气流活动活跃,气流与太阳光交互作用,摩擦放电,形成了极光 

C.来自太阳的高能粒子,在地磁作用下,聚集到南北两极,并且与大气层中的粒子冲撞产生了极光

D.南北两极大气层比其他地区厚,折射太阳光线的能力很强,照射到南北极区的光线大部分被折射回去,形成了极光 

20、英国剑桥大学的史蒂芬·霍金教授是当代国际著名物理学大师,也是杰出的科普作家。

他1988年写的一部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科普小说是(  )。

 

A.《大爆炸探秘》 

B.《自然的终结》 

C.《物理世界奇遇记》 

D.《时间简史》 

21、科学家发现大洋底部的裂陷扩展从来没有停止过。

这个发现可能会解答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

地球每天的时间都比前一天延长1/700秒,即每过一年,一天要延长0.5秒,据此预测,再过2亿年,一年将只有250天了。

 

对“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的“解答”,最准确的是(  )。

 

A.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运行时间延长 

B.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运行时间缩短 

C.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自转速度减慢 

D.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22、有人也许认为,“写文童只要不妨害所表达的义理,材料细节有点出入是无所谓的。

”义理是文章的灵魂,大凡写文章,不会不关注这一点。

这种关注就应包含对支撑义理的材料的审慎核查与选用。

 

对划横线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批评了只重视表达义理,但是不重视材料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B.肯定了既重视义理的表达,也重视材料细节必须真实的主张 

C.批评了借口不妨害表达义理,而忽视材料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D.肯定了材料对表达义理的作用,不主张苛求材料细节的真实23、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奠定了儒家理想人格的基本格局。

孔子理想人格的基本内容是“礼”和“仁”。

“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仁”是内在的精神原则。

(  )。

填入括号最恰当的是:

 

A.孔子发展了前人的学说,把礼和仁统一起来了 

B.孔子认为礼和仁是区分庸人与圣贤的根本标志 

C.孔子把礼视为立身之本,并用仁来补充规定礼 

D.孔子的理想人格就是内仁外礼的“仁一礼”人格 

24、菲尔丁说: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这话没错。

但也不必为此走向极端,夸大书籍对人的品格的影响。

更多的情况是:

(  )。

 

填人括号最恰当的是:

 

A.好人读了坏书受害至深,坏人读了好书受益甚微 

B.好人读了好书取其精华,坏人读了坏书取其糟粕 

C.好人读了好书好上加好,坏人读了坏书不可救药 

D.好人读了坏书仍是好人,坏人读了好书仍是坏人 

25、从l901年到l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60年代以后亚、非、拉美作家居多数;90年代则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

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

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 

B.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文学作品 

C.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 

26、鲁迅满怀悲愤地写道: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 

对上文中“延口残喘”一词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反映鲁迅英勇抗争,一往无前的无私无畏精神 

B.反映鲁迅对只能写文章纪念捐躯青年的无奈 

C.反映鲁迅先生处于极为险恶、压抑的环境之中 

D.反映鲁迅先生悲愤的心情和奋力抗争的精神 

27、苏轼认为,贾谊才学虽高,但不能审时度势,以致郁郁而死,未尽其才。

他还说:

“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从贾谊的际遇看,苏轼说的是实情;但是,导致贾谊悲剧的原因主要是当朝统治者的错误。

 

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

 

A.苏轼认为,识见不足是阻遏贾谊才智发挥的重要原因 

B.苏轼没有着眼社会环境来分析造成贾谊悲剧的本源 

C.苏轼经历坎坷,所以与未尽其才的贾谊同病相怜 

D.苏轼肯定了贾谊的才学,同时指出了他性格上的弱点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瑞典 

29、“一丝不苟”中的“丝”的本意是(  )。

 

A.计量单位 

B.丝线 

C.丝绸 

D.发丝 

30、京剧中的“大花脸”所属的行当是(  )。

 

A.生 

B.旦 

C.丑 

D.净

二、材料分析题 

1、学生王林在学校因同学给他起外号,将同学的鼻子打出了血。

班主任徐老师给王林的爸爸打电话,让他下午到学校来。

放学时,王林的爸爸刚来到校门口,等在那里的徐老师当着众人的面,第一句话就是:

“这么点儿大的孩子都管不好,还用我教你吗?

”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对徐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2、某校班主任许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刘俊辉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收的信件,许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

这是刘俊辉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许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刘俊辉提出了批评。

次日刘俊辉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

刘俊辉家长找到许老师理论并要求将刘俊辉找回。

许老师解释说:

“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刘俊辉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

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 

请问:

(1)许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

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2)许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

为什么?

 

3、阅读理解(理解阅读材料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

”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孔乙已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

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体会加点的词语表现了孔乙己怎样的心理。

“不屑置辩”写出了孔乙己的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