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8566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docx

《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docx

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1)

主备:

郭桂琴

教学内容:

国标本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第98~99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九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教学难点:

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比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课前收集的有关百分数的数据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需求

谈话引入:

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

李星明等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如下:

姓名

投篮次数

投中次数

李星明

25

16

张小华

20

13

吴力军

30

18

提问:

根据这张表,你认为哪位同学投篮练习的成绩好一些?

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并在讨论中确认最后一种方法是合理的。

(在统计表右边增加“投中的比率”一栏)

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比较方法,如:

谁投中的次数多,谁的成绩就好一些;谁失球的次数最少,谁的成绩就好一些;谁投中的比率大,谁的成绩就好一些等。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二、自主探究,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引入百分数

2.揭示百分数的意义。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完成统计表。

指名说说16/25、13/20、3/5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

提问:

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你能比较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吗?

指出:

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指名口答改写结果,教师板书。

 

(1)提问:

64/100表示哪两个数量比较?

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计算三名队员投中的比率。

学生自主探索比较的方法。

组织交流时,让学生说清楚比较的过程和结果。

学生仿照上面的说法,再说说65/100、60/100的实际含义。

 

3.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法。

(2)指出:

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提问:

通过阅读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进一步示范64/100的读、写方法,并要求学生模仿着读一读、写一写。

指导做练习十九第1题。

读出题中的百分数,再说说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

指导做练习十九第2题。

学生按要求写出横线上的百分数

提问:

根据题中的百分数,你对我国的西部地区有了哪些直观的印象?

学生自学教材第99页“试一试”上面的内容。

学生照上面的样子表示65/100和60/100,先写出来,再读一读。

三、指导完成“试一试”,加深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指导完成第

(1)题

启发:

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如果把女生人数看作100份,那么男生人数相当于这样的多少份?

由此,你知道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吗?

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几比几?

2.指导完成第

(2)题。

3.提问:

通过解答上面两题,谁来说说百分数为什么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独立完成

 

先让学生试着说说近视率的含义,学生充分交流后加以明确。

四、巩固应用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先在小组里交流课前收集到的百分数,说说这些百分数表示的含义。

3.做练习十九第3题。

告诉学生:

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不能用来表示具体的数量。

这是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思考过程

学生先独立判断,并试着说说理由,

五、全课总结

提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样?

评价总结

六、作业

教后反思:

 

1.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练习

(2)

主备:

郭桂琴

教学内容:

国标本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第100—101第4~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与比之间的内在联系。

3.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教学难点: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的理解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复习引入

1.师:

说一说什么叫做百分数?

2.出示判断题

(1)一种商品降价15%,现价是原价的15%。

………………………………()

(2)大于45%而小于46%的百分数不存在。

…………………………………()

(3)有99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0%。

…………………………………()

生口答并举例说明

 

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九第4题

师:

如果把地球总面积看作100份,那么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分别占多少份?

2.完成练习十九第5题

指名说一说比是怎样改写成百分数的?

3.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师问:

你是怎样将百分数改写成比的?

4.完成练习十九第7题

先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指名口答第

(1)题

先读题,说一说题中两个百分数的含义。

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独立完成

先读题,说一说题中两个百分数的含义。

独立完成并汇报。

生观察并汇报

口答,说说应该怎样想?

 

5.完成练习十九第8题

指名口答

 

6.完成练习十九第9题

学生完成后师指出:

百分号前面的数可以大于100。

思考:

如果将佳美超市的营业额看作100份的话,至诚超市与大达超市各应看作是这样的多少份?

7.完成练习十九第10题

 

生口答

思考:

如果将65和35相加,结果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三、拓展延伸

出示练习十九第11题

师小结:

若两校总人数相同,则女生人数也相同;若两校总人数不同,则女生人数也不同

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见解

四、全课总结

 

提问: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在哪些知识上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评价总结

五、布置作业

自己补充

独立完成

教后反思:

 

2.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3)

主备:

郭桂琴

教学内容:

国标本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第102的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二十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发现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规律和方法。

2.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3.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等数学学习活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探索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新知引入

1.出示例2

师问:

1.15倍是指什么?

110%是什么意思?

师再问:

求谁完成的个数多?

2.师明确:

要比较两位同学完成仰卧起坐个数的多少,就是要比较1.15和110%这两个数的大小。

讨论:

比较两位同学完成仰卧起坐个数多少的方法?

二、讨论比较方法

 

1.师:

讨论一下,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这两个数的大小?

2.组织交流讨论结果

归纳:

(1)可以把1.15改写成百分数,与110%比较.

(2)也可以把110%改写成小数,与1.15比较.

3.体会互化方法

(1)师问:

怎样将1.15改写成百分数呢?

师板书:

1.15=115%

(2)完成比较

因为115%﹥110%;所以1.15﹥110%.王红完成的多

想一想:

那怎样将110%改写成小数进行比较呢?

生展开讨论

汇报交流

学生进一步讨论,总结改写方法并交流.

思考:

1.15就是多少个0.01,即多少个百分之一?

学生汇报

三、归纳改写方法

 

1.完成试一试

师呈现去掉中间环节的两个等式:

0.3=30%0.248=24.8%

问:

百分号前面的数与原来的小数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师:

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直接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

2.师:

根据刚才总结出的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想一想,怎样直接将百分数改写成小数呢?

指名说一说,并相机总结。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订正。

讨论并交流发现

生汇报交流

生初步进行归纳后,观察例2中1.15化成百分数的过程,进一步验证发现的规律。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师:

再说一说小数直接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师:

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发现进行逆推,并在应用规律解题的基础上,适当总结。

3.完成练习二十第1题

4.完成练习二十第2、3题

(1)指名说一说:

1.36和3.9改写成百分数的过程和结果。

(2)师:

200%和0.7%是怎样改写成小数的?

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并适当总结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

说一说百分数直接改写成小数的方法。

独立完成、评价

独立完成、评价

五、全课总结

师: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掌握了什么本领?

评价总结

六、布置作业

见《课堂作业本》

独立完成

教后反思:

 

2.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4)

主备:

郭桂琴

教学内容:

国标本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第103的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二十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发现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规律和方法。

2.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3.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等数学学习活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分数、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复习铺垫

出示

1.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百分数

0.121.850.070.109

2.把下面的百分数改写成小数

106%0.8%34%200%

3.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

生口答,并说一说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方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例3

(2)引导讨论

师问:

你会用百分数表示上面的分数吗

(3)师根据学生发言评点两种方法。

方法一:

将分数先改写成小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方法二:

将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2.教学方法一

师问:

分数可以怎样改写成小数?

指出:

在除不尽的情况下,一般保留三位小数,也就是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3.教学方法二

(1)师:

有时候,也可以将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2改写成百分数。

生展开讨论

生汇报交流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

学生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说明改写成小数的方法。

说一说得到小数后怎样改写成百分数的?

 

例如:

=

=60%

(2)像这样很容易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还有哪些?

(3)这种方法有没有局限性呢?

引导学生思考。

(4)引导归纳:

将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这种方法有它的好处和局限性,同学们要合理善用。

4.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再归纳。

师:

根据以上学习,说一说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方法。

哪些地方要特别注意?

学生举例

思考:

有哪些分母不能用这种方法改写呢?

并举例。

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师:

分数化成百分数时要注意什么?

1.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先将分数化成父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2.不能的,用除法先将分数改写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3.除不尽时,要保留三位小数;4.百分数化成小数,要注意运用约分和通分。

2.完成练习二十第4题

3.完成练习二十第5、6题

4.完成练习二十第7题

提醒学生:

能化简的要先化简。

5.完成练习二十第8题

指名分别说一说每组中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意义。

独立完成、评价。

说一说“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思考过程。

先分别说一说:

4/7和9/11改写成百分数的过程,125%和0.6%改写成分数的过程。

独立完成、评价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

评价总结

六、布置作业

见《课堂作业本》

独立完成

教后反思: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问题(5)

主备:

郭桂琴

教学内容:

国标本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第105~106的例4和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类推、迁移旧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

2.进一步理解百分率的意义,完善统计的初步知识,了解百分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

教学难点:

有关百分率的计算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新知引入

出示例4及统计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已知的条件,以及根据这些条件所能解决的问题。

2.在学生讨论中相机提出教材中的问题

3.揭示课题并板书

生汇报交流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探索列式

师问:

如果要求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怎样列式?

追问:

为什么这样列式?

小结: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是一样的

2.探索计算

师:

你会计算出结果吗?

师:

这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具体计算时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完成“试一试”

师:

要求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百分之几?

怎样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

指出: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通常直接用一个数去除以另一个数。

生展开讨论

学生回答计算方法

1.先用分数表示商,再改写成百分数;

2.先用小数表示商,再改写成百分数;

生独立计算

思考:

5÷7为什么要用表示商,而不用分数表示商呢?

2.教学例5

1.出示例5及统计表

师:

什么叫做出勤率?

师指出:

出勤率就是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

师:

你会求出周一田径队的出勤率吗?

指名回答,适时板书。

39÷40=0.975=97.5%

2.总结出勤率的计算方法。

师:

任意选择两天的数据,分别算出相应的出勤率。

学生联系前面认识过的近视率、入学率说一说,出勤率表示什么意思?

生尝试解答。

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要引导学生充分交流,以进一步体会百分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题

指名回答列式及结果,进一步明确方法。

5.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

提醒学生:

单位“1”是什么?

这两题在列式时要注意什么?

6.完成练习二十一第3题

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先说一说成活率的含义,再列式计算。

独立完成、评价

生完成后汇报交流

生独立完成并讨论交流

生独立完成,交流计算结果

四、全课总结

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评价总结

五、布置作业

见《课堂作业本》

独立完成

教后反思: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问题练习(6)

主备:

郭桂琴

教学内容:

国标本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第107~108练习二十一的第4~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量关系。

2.进一步巩固统计的知识,体会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基本练习

出示:

1.在括号里填上百分数。

=()

=()

=()

0.2=()1.72=()0.375=()

2.一本书原价25元,现价15元,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生独立填写后,适当回顾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一第5题

指名说一说

师问:

16.6%、90%、29.5%分别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6题

引导学生联系“近视率”的含义作出判断。

注意不必进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计算。

3.完成练习二十一第7题

指名板演

4.完成练习二十一第8题

生汇报交流并展开讨论

 

学生汇报交流

生利用商不便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生独立完成并回答问题

 

 

5.完成练习二十一第9题

(1)哪种种子的发芽率高一些?

(2)第二种种子发芽的粒数一定比第一种多吗?

为什么?

(3)发芽率有可能超过100%吗?

师引导学生假设第一种种子总数200粒,第二种种子总数100粒来解释。

6.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0题

师提醒学生用合适的方法验算。

生讨论交流,明确:

发芽率高,种子发芽的粒数不一定多;种子发芽粒数的多少还与试验种子总粒数的多少有关。

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三、拓展练习

出示:

某自行车厂今年上半年计划生产自行车8000辆,实际第一季度生产了5000辆,第二季度生产了6000辆。

让学生说说已知哪些条件,根据这些条件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讨论后汇报交流

 

 

四、全课总结

师: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又进一步掌握了哪些知识?

评价总结

五、布置作业

见《课堂作业本》

独立完成

教后反思:

 

4.整理与练习(7)

主备:

郭桂琴

教学内容:

国标本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第109页整理与练习的“回顾与整理”和“练习与应用”的第1~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回顾百分数的意义与读写,百分数与分数、小数及比的互化方法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学习内容,建立好认知结构。

2.通过练习与应用,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建立合理认知结构。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回顾和整理

1.回顾引入

师问:

本单元我们分别学习了哪些内容?

2.出示讨论题

(1)举例说说什么是百分数,以及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

(2)把分数和小数化成百分数,有哪些方法?

(3)说一说你对生活中常见百分率的理解,怎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生汇报交流

小组讨论后,分组汇报,集体讲评。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题

师问:

你知道这些百分数的含义吗?

它们分别表示的是哪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师适时纠正错误,提醒学生:

注意化简比。

2.完成“练习与应用”第2题

师:

通过比较,你能说一说1998~2003年抽检合格率的变化趋势吗?

3.完成“练习与应用”第3题

师:

你估计一下,红色部分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

其它颜色呢?

为什么?

生读一读表中的百分数

生汇报交流

生解释图中每个合格率的含义

生自由发言,感受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生独立思考完成第

(2)(3)题

 

4.完成“练习与应用”第4题

师:

如给题中图分别标号甲、乙、丙,你认为哪个图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00%?

师:

那么另外两个图中摸到红球的百分率又分别是多少呢?

为什么?

5.完成“练习与应用”第5~7题

(1)第5、6两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师系统总结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2)完成第7题

师:

正确率表示什么关系?

你怎样计算呢?

6.完成第8题

(1)完成第

(1)题

问:

都是加了40克糖,为何右边一杯含糖率高呢?

(2)完成第

(2)题

问:

为什么加的糖不一样了,含糖率却一样呢?

生回答

生交流想法,突出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

生汇报交流,说一说合格率表示哪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思考:

是不是答对的题多,正确率就一定高?

思考:

含糖率是指哪两个量之间的比率?

学生回答两杯含糖率分别是多少?

学生通过计算汇报两杯含糖率分别是多少?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回顾整理了哪些知识?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评价总结

五、布置作业

见《课堂作业本》

独立完成

教后反思:

 

4.整理与练习(8)

主备:

郭桂琴

教学内容:

国标本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第111页整理与练习的“探索与实践”第9~13题和“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索与实践,经历分析、比较、猜想、验证的思考过程。

2.使学生通过评价与反思,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3.使学生通过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数据,动手试验,计算并比较,体会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收集的数据,实验、计算并比较。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探索与实践

1.完成“探索与实践”第9题

师要求学生课前从报刊、电视等媒体收集一些百分数。

2.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0题

师生集体评价

3.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1题

师介绍计算器上“%”键,想一想它有什么功能?

小结“%”键的使用方法,指导完成第(3)题。

指出:

当遇到除不尽的情况下,百分数只保留一位小数。

4.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2题

课前布置学生调查自己家一个月食品支出的金额大约各是多少元?

指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生汇报交流收集的百分数,并说说它们的含义。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数据填表,独立完成计算。

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3÷8的结果是百分之几,通过交流明确操作方法。

生独立完成第(4)题,交流结果。

生汇报调查结果

学生自主阅读

介绍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

师:

你能算出你家上个月的恩格尔系数吗?

联系自己和同学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说说体会,感受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3题

强调:

要严格按要求做实验,并坚持做记录。

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结果。

 

生读题,说说题中介绍的实验步骤。

 

二、评价与反思

指导学生理解每项评价指标的含义,并让学生回忆相关的学习过程。

指名结合指标说一说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先自评,再在小组内互评。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回顾和整理了哪些知识?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评价总结

 

四、布置作业

见《课堂作业本》

独立完成

教后反思:

 

5.算出它们的普及率(9)

主备:

郭桂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