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8544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是()

A.米B.牛顿C.千克D.帕斯卡

2.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是因为液体()

A.有重力B.会流动

C.有固定形状D.有一定体积

3.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探究下列物理规律过程中运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A.阿基米德原理

B.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C.牛顿第一定律

D.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4.下列事例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静止在轨道上的动车

B.沿倾斜直线匀速上升的气球

C.匀速直线上升的气球

D.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

5.“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等,都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防止“飞沫传播”的重要防护措施。

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以飞沫形式从病人口中排出后会继续飞行1—2米,是因为飞沫具有()

A.惯性B.速度C.质量D.重力

6.下列关于一个八年级学生的数据,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体重约50N

B.平均密度约1×103kg/m3

C.质量约500kg

D.步行速度约1km/h

7.放在水平桌面的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这两个力在大小、方向、作用点和作用效果中,不同的是()

A.大小、方向

B.方向、作用点

C.作用点、作用效果

D.方向、作用效果

8.“后羿射日”是我国上古时期的神话故事。

如图所示,后羿瞄准太阳把箭射出后,若箭突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箭会()

A.落回地面B.飞向太阳

C.停在空中D.绕地球转

9.如图所示情形中,二力能平衡的是()

A.

B.

C.

D.

10.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护士用注射器给病人打针

B.用吸管喝饮料

C.飞机的机翼设计成流线型

D.用高压锅做饭

11.下列措施中,可以减小压强的是()

A.雪天给轮胎绕上链条

B.注射器针头做得尖细

C.书包的背带做得宽大

D.运动鞋鞋底刻上花纹

12.如图所示装置和物品中,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A.

锅炉水位计

B.

茶壶

C.

U型反水弯

D.

喷雾器

13.一个0.5kg的小铁球从空中落下,受到的空气阻力为1N,则小铁球受到的合力是()

A.6NB.4NC.1.5ND.0.5N

14.把重3N的铁块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里,铁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的水重为1N。

则铁块受到的浮力()

A.一定是2N

B.可能是1N

C.一定是1N

D.可能是3N

15.重200N的课桌放在水平面地上,小明用30N的力水平推桌子但没能推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推不动的原因是:

推力小于摩擦力

B.此时桌子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是170N

C.此时桌子在竖直方向受到的合力是200N

D.此时桌子静止,因此受到的合力是0N

16.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C>pB

二、填空题

17.鸡蛋碰石头,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

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

碰撞时,石头对鸡蛋作用力的大小______(选填“大于”或“等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

18.车辆超载属违法行为且极其危险。

车辆超载时:

(1)轮胎受到的压强____,容易爆裂;

(2)超载车辆质量大,惯性______,难以有效控制,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19.2021年初春,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

在病人转移急救时,救护车行驶中车身表面空气流动快,压强______(选填“大”或“小”),车内空气会向外排出污染空气。

而“负压救护车”车内有一个病人躺卧的“安全舱”,舱内气压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舱外气压,保证空气只能由舱外流向舱内,并在舱内杀菌处排出,保证医护人员安全,确保车外空气免受污染。

20.如图甲所示,装有适量水的水槽中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将一个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此时杯内外水面相平。

(1)在蜡烛燃烧过程中,杯中水面上升。

则杯中水柱对水槽的压强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过一会儿蜡烛火焰熄灭,如图乙所示,此时杯中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杯外气压。

21.如图所示,实心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现从虚线处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比例为2∶1的甲、乙两块。

切割后的两木块密度之比ρ甲∶ρ乙=________,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_______。

22.专家介绍,75%酒精溶液能很好消杀新冠病毒。

75%是指溶液中酒精的体积占比(即:

每100ml酒精溶液中,酒精体积为75ml,水的体积为25ml;如图所示)。

则100ml的75%酒精溶液中,酒精的质量是______g;75%酒精溶液的密度是_______kg/m3。

(ρ酒精=0.8×103kg/m3)

三、作图题

23.在图中画出物块受到的浮力示意图。

(____)

24.如图所示,用力将物块按在竖直墙上静止,在图中画出物块竖直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

(____)

四、简答题

25.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在防护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带子宽大的口罩还是选择带子很小的口罩?

请用物理知识简单说明你的选择和原因。

五、实验题

26.如图所示是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

(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______;

(2)实验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说明:

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速度减少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3)由实验现象可推断:

假如平面绝对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就不受力,它将做________;

(4)此实验验证了伽利略的观点:

物体的运动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5)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这个定律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27.如图1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装置。

(1)在细线上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力方向______,并通过调整钩码的_________来改变拉力F1、F2的大小;

(2)实验中,保持F1和F2大小相等,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

松手后,小车_____(选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设计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_________;

(3)部分同学还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方案。

在图1和图2所示的两种方案中,图______所示的方案更合理。

原因是:

该设计较好地减小了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28.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小组同学利用泡沫海绵、小方桌、砝码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通过观察_______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2)实验中应将海绵和方桌______放置,使方桌对海绵的压力等于方桌的重力;

(3)为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实验中应保持______不变,同时通过__________改变压力的大小;

(4)观察分析乙、丙两图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

(5)俗话说: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所蕴含的物理原理可通过比较图_______两个实验现象来验证。

29.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组同学用一个两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

(1)随着倒入玻璃管的水越来越多,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明显,小明猜想:

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小红根据观察到的随着液体越来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明显,提出猜想:

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_______有关;

(2)为验证猜想,小组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实验进行探究(图中两个玻璃管粗细不同,侧壁连管扎有相同的橡皮膜)。

他们往两个玻璃管里倒入水,当两个玻璃管的水面相平时,两管里水的质量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这时他们是在验证_______(选填“小明”或“小红”)的猜想。

若此时两管的橡皮膜向外凸出的程度相同,说明该猜想是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0.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过程情景。

(1)石块重力是_______N;

(2)小明分析现象后,认为:

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有关,且深度越深浮力越大。

他的结论是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实验中,他没有保持______相同;

(3)该探究实验正确的操作应是:

将石块______水中,改变______,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N。

六、计算题

31.质监部门对某型号汽车进行检测,测得该型号汽车质量为2×103kg,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2倍,求:

(1)汽车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3)汽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少?

32.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早在1373年我国渔民就已经发现了钓鱼岛。

如图所示是我国一艘万吨级海警船,则:

(海水密度ρ=1.0×103kg/m3)

(1)该海警船静止时排开海水的体积是1.2×104m3,该船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在该船距海面深5m处,有一个面积为10cm2的声呐探头,该探头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受到海水的压力是多少?

33.一个重为3.6×10-3N的物体从空中由静止开始竖直落下。

研究发现:

运动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与物体的速度关系如下表。

求:

速度v/m·s-1

1

2

3

4

5

6

7

阻力f(×10-4)/N

1

4

9

16

25

36

49

 

(1)该物体匀速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是多少?

(2)写出运动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f与物体运动速度v关系的表达式(提示:

关系为F阻=kv2,其中k为常数,需求出);

(3)该物体匀速下落时的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

故A不符合题意;

B.牛顿是力的基本单位。

故B符合题意;

C.千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

故C不符合题意;

D.帕斯卡是压强的基本单位。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

由于液体有重力,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故选A。

3.C

【详解】

A.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是直接利用烧杯、量筒、石块、弹簧测力计等直接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是采用多次实验得出普遍规律的方式进行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并进一步通过推理得出的(实际上不受摩擦力的物体根本不存在),所以该实验主要是利用了实验推理法形成了牛顿第一定律,故C符合题意;

D.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详解】

A.静止在轨道上的动车,处于静止状态,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B.沿倾斜直线匀速上升的气球,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变,运动状态不变,不符合题意;

C.匀速直线上升的气球,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变,运动状态不变,不符合题意;

D.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尽管速度不变,但运动方向时刻变化,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故选D。

5.A

【详解】

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以飞沫形式从病人口中排出后,由于飞沫具有惯性会继续飞行。

故选A。

6.B

【详解】

AC.八年级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重力为

G=mg=50kg×10N/kg=500N

故AC不符合题意;

B.人的密度接近水的密度,所以八年级学生的平均密度约1×103kg/m3,故B符合题意;

D.八年级学生步行速度约

1m/s=1×3.6km/h=3.6km/h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详解】

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重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压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作用效果不同。

故选C。

8.B

【详解】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射出的箭是运动的,当突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箭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飞向太阳。

故选B。

9.D

【详解】

A.图中两个力大小不等,故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B.图中两个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C.图中两个力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但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故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还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是一对平衡力,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详解】

A.护士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是利用人的压力将药液注入人体肌肉的,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吸管吸饮料时,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瓶中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通过吸管进入口中,故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

C.飞机机翼设计成流线型,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则机翼受到向上的压强差,即产生了向上的升力,故C不符合题意;

D.高压锅煮饭熟得快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C

【详解】

A.雪天给轮胎绕上链条,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注射器的针尖做得很尖细,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B不合题意;

C.书包的背带做得较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C符合题意;

D.运动鞋鞋底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2.D

【详解】

A.锅炉水位计,水位计上端和锅炉炉身的上端都是开口的,底部是连通的,属于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B.茶壶的壶身与壶嘴都与大气连通,并且壶身和壶嘴底部相连通,是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C.洗手池的回水管,下端相通,构成了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D.由于小孔喷出的快速气流使细管的上端开口处形成了一个低压区,此处压强小于容器内液面上方气体压强。

水就在容器内液面上方气体的这个较大压强的作用下,沿着细管上升到上端开口处,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不是连通器,符合题意。

故选D。

13.B

【详解】

小铁球的重力

G=mg=0.5kg×10N/kg=5N

小铁球从空中落下,受到阻力竖直向上,小铁球受到的合力

F=G-f=5N-1N=4N

故选B。

14.C

【详解】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

F浮=G排=1N

故选C。

15.D

【详解】

沿水平方向推桌子时,没能推动,说明桌子仍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即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受到的合力零。

故选D。

16.A

【详解】

由图可知,三容器内所装液体的深度:

hA>hB>hC,

∵p=ρgh,三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三液体的密度:

ρA<ρB<ρC;

∵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

∴抽取液体的压强:

△pA<△pB<△pC,

又∵原来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A>pB>pC.

故选A.

17.形状等于

【详解】

[1][2]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鸡蛋碰石头,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即大小相等。

18.增大大

【详解】

(1)[1]汽车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几乎不变,当汽车超载时,轮胎受到的压强增大,容易爆裂。

(2)[2]惯性和质量有关,超载车辆质量大,惯性大,难以有效控制,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19.小小于

【详解】

[1]由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救护车行驶中车身表面空气流动快,压强小,车内空气会向外排出污染空气。

[2]负压救护车是利用负压技术使救护车内的大气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这样使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减少人员交叉感染的机率。

20.增大低于

【详解】

(1)[1]在蜡烛燃烧过程中,杯中水面上升,由p=ρgh可知杯中水柱对水槽的压强增大。

(2)[2]蜡烛在杯内燃烧时,消耗杯中的氧气,使杯中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盘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杯中。

21.1∶11∶1

【详解】

[1]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在质量、体积改变时,物质的密度不变;切割后的两木块密度不变,密度之比为1∶1。

[2]正方体木块对地面的压强

p=

=ρgh

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比例为2∶1的甲、乙两块,高度不变,所以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之比

p甲∶p乙=1∶1。

22.600.85×103

【详解】

[1]100ml的75%酒精溶液中,酒精的质量

m酒精=ρ酒精V酒精=0.8g/cm3×75cm3=60g

[2]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g/cm3×25cm3=25g

酒精溶液的密度

ρ=

=0.85g/cm3=0.85×103kg/m3

23.

【详解】

过物块重心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符号F表示,如下图所示:

24.

【详解】

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摩擦力,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摩擦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如图:

25.见解析

【详解】

应该选择带子宽大的,根据p=

,当压力一定时,宽大的口罩带子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所以长时间佩戴也能感到舒适。

26.相同小慢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不能

【详解】

(1)[1]为了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需要控制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而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到不同材料的水平面时,小车的运动速度相同。

(2)[2][3]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少得越慢。

(3)[4]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小车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4)[5]由实验可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5)[6]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第一定律,因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不受力的物体不存在,故不可以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27.相反钩码数量不能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1摩擦力

【详解】

(1)[1][2]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砝码的数量改变两个拉力的大小,在细线上挂上钩码,使小车上的两个力F1和F2方向相反。

(2)[3][4]保持力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纸板扭转一定的角度,松手后,两力不在一直线上,小车将转动,所以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探究二力平衡时是否要满足两个力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3)[5][6]图1的实验装置更加合理,因为图2用木块做实验时,木块与桌面间的摩擦比较大,而用小车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8.海绵凹陷程度水平受力面积增加砝码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

【详解】

(1)[1]压力的作用效果用泡沫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泡沫海绵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2]实验中,为了使方桌对海绵的压力等于方桌的重力,应将海绵和方桌水平放置。

(3)[3][4]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控制受力面积大小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实验中可以通过在桌面上增加砝码改变压力的大小。

(4)[5]根据乙、丙两图可以看出,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作用效果不同,故可得出结论: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5)[6]“磨刀不误砍柴工”是指通过磨刀减小受力面积,因此,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所蕴含的物理原理可通过比较图乙、丙两个实验现象来验证。

29.深度不相等小明错误

【详解】

(1)[1]小红观察到随着液体越来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明显,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2)[2][3][4]由图2可知,往两个玻璃管里倒入水,当两个玻璃管的水面相平时,两管里水的质量不相等。

可以验证小明的猜想,由于两管的橡皮膜向外凸出的程度相同,所以猜想是错误的。

30.2错误排开水的体积浸没深度1.6

【详解】

(1)[1]由图A可知,石块的重力是2N。

(2)[2][3]探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相同,小明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他认为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有关,且深度越深浮力越大,是错误的。

(3)[4][5]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需要将石块浸没在水中,改变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6]由图D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6N。

31.

(1)2×104N;

(2)400N;(3)400N

【详解】

(1)汽车受到的重力

G=mg=2×103kg×10N/kg=2×104N

(2)汽车受到的阻力

f=0.02G=0.02×2×104N=400N

(3)汽车做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发动机的牵引力

F=f=400N

答:

(1)汽车受到的重力是2×104N;

(2)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400N;

(3)汽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牵引力是400N。

32.

(1)1.2×108N;

(2)5×104Pa;50N

【详解】

(1)该船受到的浮力

F浮=ρ液gV排=1×103kg/m3×10N/kg×1.2×104m3=1.2×108N

(2)该探头受到海水的压强

p=ρgh=1×103kg/m3×10N/kg×5m=5×104Pa

s=10cm2=1×10-3m2

受到海水的压力

F=pS=5×104Pa×1×10-3m2=50N

答:

(1)该船受到的浮力是1.2×108N;

(2)该探头受到海水的压强是5×104Pa,受到海水的压力是50N。

33.

(1)3.6×10-3N;

(2)F阻=1×10-4Ns2/m2v2;(3)6m/s

【详解】

(1)该物体匀速下落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平衡力,受到的空气阻力

f=G=3.6×10-3N

(2)因为

F阻=kv2

由表格数据可知,当v=2m/s时,f=4×10-4N

k=

=1×10-4Ns2/m2

F阻=1×10-4Ns2/m2v2

(3)物体匀速下落时,阻力f=3.6×10-3N,由F阻=kv2得

v=

=6m/s

答:

(1)该物体匀速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