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7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7431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7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7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7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7篇.docx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7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7篇.docx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27篇

2019年国家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A、拘留

B、有期徒刑

C、拘役

D、无期徒刑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的规定。

该法条明确规定:

“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B项正确。

A项:

拘留是一种重要的也是常见的行政处罚,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没有关于受到拘留不能取得教师资格的规定。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

拘役是指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

被判处拘役的

2.()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当前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

A、改革高考制度

B、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体制

C、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

D、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当前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

3.积极的情绪可以协调和促进活动,消极的情绪则对活动起瓦解与破坏作用,这说明情绪的()功能。

A、组织

B、适应

C、动机

D、信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情绪情感的功能。

组织功能的具体内涵是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具有调节和组织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具有干扰、破坏的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A。

4.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育方针颁布于()年。

A、1951

B、1957

C、1945

D、1949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

1957年我国颁布《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

故正确答案为B。

5.(2014重庆双特·单选)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学习?

()

A、小孩到一定年龄变声

B、近朱者赤

C、上行下效

D、吃一堑,长一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习的定义。

小孩到一定年龄变声不是学习现象,因为变声是正常的生理变化。

故正确答案为A。

6.师德修养的历史继承性特点要求教师()。

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

B、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

C、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7.(2013山东济宁·单选)一年级小学生计算时往往掰着手指算,这种思维是()。

A、形象思维

B、动作思维

C、创造性思维

D、抽象思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小学生掰手指进行计算,是在借助动作进行思维,因而是动作思维。

故正确答案为B。

8.在本行政区实施有效的教育法规,属于()。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行政章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的教育法规,称为“教育行政法规”;由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发布的教育法规,称为“地方性教育法规”。

9.“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说的是()。

A、迁移

B、定势

C、习惯

D、技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闻一知十”等就是对这一现象的典型描述。

故正确答案为A。

10.(2014山东济宁·单选)以下不属于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的是()。

A、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

B、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

C、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发展功能

D、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班级组织的功能。

促进发展属于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故正确答案为C。

11.教师是否成熟最主要的标志是是否关注(  )。

A、教师

B、生存

C、学生

D、教材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

能否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12.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

A、1868年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的出版

B、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

C、1899年詹姆斯《给教师的谈话》的出版

D、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出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出版。

故正确答案为D。

13.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些学校开设了黄梅戏、徽剧、凤阳花鼓等反映安徽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

这种做法主要体现了学校教育对文化的()。

A、调节功能

B、评价功能

C、传承功能

D、激励功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反作用。

学校开设了反映安徽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体现了文化的保存与传承的功能。

故正确答案为C。

14.(2016广东广州·单选)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蜜蜂采蜜

B、观察模仿

C、蜘蛛织网

D、婴儿吃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习的定义。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A、C、D三项:

均属于本能行为,因而不属于学习。

故正确答案为B。

1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人为了实现梦想而奋斗属于(  )。

A、生理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略。

16.(2016广西南宁·单选)张老师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够提高班里学习困难学生的成绩。

这表明张老师具有良好的()。

A、教学反思能力

B、教学应变能力

C、教学效能感

D、教学策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教学效能感的内涵。

教学效能感一般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题干中张老师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提高班内学习困难学生的成绩,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故正确答案为C。

1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描述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吸引。

A、个人魅力

B、相似性

C、互补性

D、情感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包括互补性、相似性等,其中相似性是指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

相似性主要包括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年龄、经验的相似。

“同是天涯沦落人”表明经历相似。

故正确答案为B。

18.当学生安静下来时允许他离开禁闭室,这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斯金纳的强化原理。

负强化是通过撤销某种厌恶刺激,增加行为的发生频率。

题干中关禁闭属于厌恶刺激,如果能够安静下来,就不再关禁闭,为了增加这种行为,撤销了关禁闭这种厌恶刺激,因此属于负强化。

故正确答案为B。

19.(2016江西·单选)班级危机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危机预设、()、危机善后五个阶段。

A、危机发生、危机控制、危机确认

B、危机控制、危机发生、危机确认

C、危机预防、危机发生、危机控制

D、危机预防、危机确认、危机控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班级管理。

班级危机管理主要包括危机预设、预防、确认、控制和善后。

故正确答案为D。

20.(2014河南驻马店·单选)冯老师在做家访时,坚持“四多四少”原则,即“多一点针对性,少一点随意性;多一点肯定,少一点求全责备;多一点情感交流,少一点情况汇报;多一点指导,少一点推卸责备”。

下列对冯老师的做法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可行,仅报喜不报忧,一味迎合家长

B、不可行,虽重情感交流但回避了问题

C、可行,体现了他注重沟通策略,尊重家长

D、可行,体现了严格要求自己,家长至上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尊重家长。

题干中冯老师强调和家长沟通时要注意策略和方法。

故正确答案为C。

21.(2015浙江湖州·单选)认为迁移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种学习之间所存在的共同原理,持这种观点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关系转化说

D、概括化理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习迁移的理论。

概括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

该理论认为,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前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后续的学习中。

故正确答案为D。

22.(2014山东省属·单选)张明打了通宵游戏,以至于第二天上课时无精打采,这属于()。

A、同时性负诱导

B、相继性正诱导

C、相继性负诱导

D、同时性正诱导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张明由于通宵游戏导致第二天上课无精打采,是相继发生的,不是同时发生的,因此属于相继性诱导;又因为是由于通宵游戏这种兴奋状态引起的无精打采的抑制状态,因而属于负诱导。

故正确答案为C。

23.教师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对学生具有指导作用,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对象具有()。

A、评价功能

B、教育功能

C、辅导功能

D、说服功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24.学生在课外上街进行环保宣传、交通安全宣传等活动属于(  )。

A、科技活动

B、文体活动

C、学科活动

D、社会活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社会活动是培养学生互相关心、合作和社会责任感等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一般以社会公益活动为主。

结合题干,D项正确。

25.()是课程计划构成的核心内容。

A、课程设置

B、课程开设的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教学科目的设置;

(2)学科顺序;(3)课时分配;(4)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构成的核心内容

26.“教育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下列哪一种教育所推崇的理想?

(  )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准制度化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7.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法,“漏一补十、错一罚十”主要运用的是什么学习策略?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复述策略的含义。

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法,是为了使学生在头脑重现学习材料,属于复述策略。

故正确答案为A。

28.一个测验在不同时间所测得的分数相差不大,说明这个测验具有较好的(  )。

A、效度

B、常模

C、区分度

D、信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所测得的分数的可靠性或稳定性。

当一个测验具有信度时,用它去测量同一群人在不同的时间里所测得的分数几乎是相同的。

因此本题选D。

29.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个别差异性的教育对策。

正是由于个体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所以教育必须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故正确答案为B。

30.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研究通常采用行动研究法,下列关于教师开展行动研究,认识正确的是()

A、必须在承担不同级别课题上开展

B、应坚持“在行动中,基于行动,为了行动”的指导原则

C、以教师发表专业论文作为重要标志

D、以丰富教育理论为终极目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行动研究是指实际工作者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行动研究应坚持“在行动中,基于行动,为了行动”的指导原则,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其实施主体是实际工作者,主要是教师。

31.“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A、定势现象

B、迁移现象

C、记忆现象

D、创造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迁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就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32.(2012山西大同·单选)当一个人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时,拒绝相信此事,以减少心灵上的痛苦,这是()防御机制。

A、压抑

B、否认

C、文饰

D、代偿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否认这一自我防御机制的含义。

否认是对引起焦虑痛苦的事件加以否认,似乎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

题干中拒绝相信亲人已经去世的消息符合这一特征。

故正确答案为B。

33.人们游览过“万里长城”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长城形象。

这种记忆是()。

A、情绪记忆

B、形象记忆

C、动作记忆

D、情景记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形象记忆指的是对感知过的具体形象的记忆,题干中对于游览观看过的长城的具体形象的记忆属于形象记忆。

故正确答案为B。

34.(2014山东菏泽·单选)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是()。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人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

A项交往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是互惠的;B项正确;C项中不应该把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更不能迁怒于学生;D项应该公平平等地对待学生,不能偏爱或偏袒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故正确答案为B。

35.(2015山东德州·单选)()是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生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A、关键期

B、学习准备

C、最近发展区

D、心理发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准备的概念。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故正确答案为B。

36.某老师向学生推销课外辅导资料,要求学生必须购买。

该老师的做法()。

A、反映教学需要

B、体现敬业精神

C、违背教育规律

D、违背师德规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等。

题干中老师向学生推销课外辅导资料,要求学生必须购买,通过这样的行为谋取私利,因此该老师的做法违背了师德规范。

D项正确。

A、B、C二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3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普通高中以()

A、综合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为主

C、活动课程为主

D、经验课程为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中学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8.(2016山东济南·单选)下列属于考试焦虑症特征的是()。

A、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

B、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

C、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力困难

D、对学习、工作异常负责,但又十分拘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心理疾病的表现。

A、B两项是抑郁症的典型特征。

D项是强迫症的特征,易于产生强迫症的学生一般比较固执刻板,做事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不善应变;对自己要求甚高,但又缺乏自信心;对学习工作异常认真负责,但又十分拘泥。

C项是焦虑症的特征。

故正确答案为C。

39.(2016天津和平区·单选)()言语是言语发展的高级阶段。

A、口头

B、内部

C、阅读

D、书面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书面言语是指个人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通过阅读来接受别人语言的影响的言语活动。

书面言语是在口头言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言语发展的高级阶段。

故正确答案为D。

40.宋老师发现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并对其描述继而形成解决计划并实施,随后搜集数据和材料以分析计划的有效性,最后把结果应用于处理后续课堂中出现的类似问题。

这种研究方法是()。

A、叙事研究法

B、行动研究法

C、文献研究法

D、实验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

题干中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然后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进行研究,最后把研究结果应用于处理后续课堂中出现的类似问题。

这属于行动研究法。

B项正确。

A项:

叙事研究法是以抓住人类经验的故事性特征进行研究并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式。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

文献研究法主要是指研究者通过查阅、鉴别、整理、分析有关资料,

二、多选题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主要有()。

A、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B、加速个体发展

C、具有延时价值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主要有: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规范,即个体社会化;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③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故正确答案为ABCD。

2.场独立型的人容易将知觉目标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其特点是()。

A、判断时以内部参照为准,不受外部因素影响

B、以外部因素为判断依据

C、善于察言观色,并注意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因素

D、独立于周围环境,思考问题更加抽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认知风格的特点。

场独立型的人判断时以内部参照为准,不受外部因素影响,且独立于周围环境,思考问题更加抽象。

B、C两项为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特征。

故正确答案为AD。

3.教师的能力素质包括(  )。

A、表达能力

B、班级管理能力

C、教学能力

D、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略。

4.(2013山东莱芜·多选)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由三个部分构成,即()。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成长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故正确答案为ABD。

5.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

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时间上的不同

C、个体不同系统在达到成熟时期上的进程不同

D、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心理发展不平衡性的具体内涵。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发展的起始时间、到达成熟的时期的不同,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故正确答案为ABCD。

6.(2014吉林长春·多选)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认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

A、个体的直接经验

B、替代性经验

C、言语劝说

D、情绪唤醒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个体的直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

故正确答案为ABCD。

7.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主要包括(  )。

A、信息技术教育

B、研究性学习

C、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

D、劳动与技术教育

E、探究性学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8.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普及教育

D、非制度化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历程。

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共分为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三个阶段。

故正确答案为ABD。

9.教育目的的作用有(  )。

A、导向作用

B、教育作用

C、激励作用

D、评价作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C,D

【解析】:

教育目的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10.《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的义务有()。

A、遵守法律、法规

B、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C、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D、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E、保持身心健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