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梧新区规划设计说明书样本.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7082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梧新区规划设计说明书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柳梧新区规划设计说明书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柳梧新区规划设计说明书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柳梧新区规划设计说明书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柳梧新区规划设计说明书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柳梧新区规划设计说明书样本.docx

《柳梧新区规划设计说明书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梧新区规划设计说明书样本.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柳梧新区规划设计说明书样本.docx

柳梧新区规划设计说明书样本

前言

一、概述

二、都市概况

三、规划设计原则

四、规划设计整体框架

五、选型设计

六、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七、绿化景观规划

八、设施规划

九、物业管理

十、环卫及竖向规划

十一、消防及人防规划

十二、三“A”智能化系统

十三、技术经济指标

 

说明书

 

前言

柳梧新区开发是根据国务院1999年批准《拉萨市都市总体规划(1995—)》中“东沿西扩、跨河发展”都市发展战略而实行;当前《柳梧新区总体规划》、《柳梧新区别区规划》、《柳梧新区控制性规划》等由深圳市都市规划院于编制完毕。

新区规划控制区42.7平方公里,规划用地24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10—12万人。

规划用地布局由北、中、南三个组团构成,其中北组团是新区重点启动开发建设区,拉萨火车客运站就位于该区内。

该区规划控制区面积9.04平方公里,规划用地面积6.44平方公里,规划常住人口3.5至4万人。

新区发展思路是:

以铁路为依托,以政策为支撑,突出规划龙头、突出基本建设,着力招商引资、发展总部经济,重点商业区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都市建设与生态环保相结合,加快柳梧发展,构建和谐拉萨。

新区都市定位和发展目的是:

拉萨市都市副中心、商业副中心、客流集散地、旅游准备基地,拉萨社会经济发展增长极之一,具较高当代科技含量、生态园林、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运用、集社会化服务功能为一体、具备浓郁西藏特色当代化都市典型示范区。

开发区规划控制总面积为5.46平方公里,分为AB两区,首批开发A区建设用地面积2.51平方公里。

开发区内地势平坦,自然排水条件良好,(地层构造为第四纪堆积物,重要为砂砾石层,工程地质条件良好,为8度震区。

开发区地属于藏南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阳光充分,全年无霜期231天。

 

一、概述

1.设计概况

本次设计是柳梧新区,由于此前规划存在问题,因而从新规划;该去位于拉萨市郊区,位于山脚,接近火车站,需要考虑人流、采光及拉萨市建设发展方向;考虑到该区地理地貌,咱们规划主题为格桑花(在藏语中,“格桑”是幸福意思,“梅朵”是花意思,“格桑梅朵”,是一种生长在高原上普通花朵,杆细瓣小,看上去弱不禁风样子,可风愈狂,它身愈挺;雨愈打,它叶愈翠;太阳愈曝晒,它开得愈灿烂。

它就是寄托了藏族期盼幸福吉祥等美好情感格桑)

2.设计根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市规划法》

2>.《都市规划编制办法》

3>.《都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4>.《拉萨市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5>.《国家新村居住社区详细规划设计条件》

6>.国家新村项目地形图1:

1500

7>.国家、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关于法律、规范和条例。

二、都市概况

1、地理位置

柳梧新区位于拉萨市西城区以南,紧邻拉萨河南岸,与拉萨老城隔河相望。

启动区平均海拔3640米,距布达拉宫10公里。

向北通过柳梧大桥和老城区相连,通过拉贡公路、柳梧新区机场迅速通道直达贡嘎机场;向东通过拉萨河南岸公路和川藏公路相连。

2、气候

柳梧新区属藏南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阳光充分,年日照数2973.6小时,年平均蒸发量2181毫米,年平均降水量442.54毫米,蒸发量是降雨量5倍左右。

年平均气温7.4℃,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15.5℃,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2.3℃,最大冻土深0.3米(阴坡)。

雨季集中在6—9月,夏秋两季降雨量占全年80—90%。

降雪量很少,普通在初冬或春末。

盛行风向为河谷风,主导风向东偏南,频率14%,静风C=23%,次为西风。

3、地形地貌特性

柳梧新区可用建设用地重要分布在拉萨河与周边山体围合成三个山坳里,形成相对独立三个用地单元。

坡度在5%如下区域面积为32.9平方公里,坡度在5—10%之间区域面积为6.2平方公里,坡度在10%以上区域面积为2.6平方公里。

新区背山面河,周边山势陡峻,冲沟发育,南部和中部用地单元位于都市重要风口,风积粉沙丘和扬沙较为突出,生态环境敏感度和环保压力较其她地区大。

区内重要地貌类型有山地、山沟地带、河谷地带、河流及河漫滩。

4、地质水文

柳梧新区处在雅鲁藏布江断裂带附近,为8度地震烈度地区。

新区启动区范畴内大多为山间河谷平原地貌,地势相对平缓,不良地质现象少。

地下水重要为第四季冲积、洪积层潜水,赋水量丰富,水位埋藏浅,透水性好。

5、都市人口

海量新城城是柳梧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是以农、牧业为基本,以发展商贸、旅游为主重要都市。

原有农户444户,规划总人口10—12万人。

三、规划设计原则

1.切实考虑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当代生活方式及西藏民族文化特点,形成一种绿意、自然、艺术、和谐、舒服居住环境。

2.以建设柳梧新区高档住宅区为原则,为拉萨市区都市建设争光添彩。

并依照规划设计规定,协调住宅区内外部环境条件,合理拟定功能布局与开发规模。

3.秉承悠久藏族文化底蕴,创造文明、积极社区文化氛围。

4.规划设计应具备超前性、先导性,达到高起点、高原则。

5.充分考虑人车分流,消除人车混行不安全因素。

6.贯彻“尊重自然”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生活娱乐消费空间环境为规划目的,满足住宅舒服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建设一种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当代住区。

7.规划设计贯彻环境原则、经济原则与效益原则,力求塑造一种具备优雅环境、文化内涵、经济效益和鲜明个性生活娱乐消费空间。

8.住宅区、商品服务区、政府办公及娱乐区等建设以科技为先导,加强新技术运用、市政基本设施合理布局,注重物业管理与安全保卫。

9.以构建和谐拉萨、美丽文明拉萨、园林绿色拉萨及环保拉萨为出发点。

四、规划设计整体框架

本规划以人为中心,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划优质生态环境,为居民塑造都市中自然优美、舒服便捷、卫生安全怡然栖息之地。

1.规划理念

1.1人车分流

环形车行道系统,各种功能用地内部小环路呈枝状自主路引出。

各种建筑之间建筑组群一种各种枝杆相连,步行系统与中央柳吾大道结合在一起,贯穿整块用地各类功能。

1.2轴线对称

整个方案空间构图是以格桑花花心轴线对称为主,在强调对称同步,在建筑与环境解决上又强调个性。

1.3扩大规划用地

每一种用地形成一种相对围合空间,建筑组群、绿化环境和步行道自成一体。

形成较强领域感和半公共空间。

2.规划思路

强调新区区建设整体性,涉及:

分区别明、功能布局、建筑分布、道路系统、绿化系统与市政基本设施,统一规划,形成统一整体。

在整体布局基本上结合分期开发,在兼顾整体性同步强化组团规划相对独立性。

3.规划构造

3.1设计手法

依照确立规划设计立意为出发点,方案设计在住宅布局中采用组群式设计理念,将整个新区别成五个社区。

社区步行道路均开向中央柳吾大道,互相融合,浑然一体。

3.2总体布局

采用周边式布局车行环路将规划区联系成为一种整体;南北向延伸中央柳吾大道贯规划区中部,形成以步行绿轴为中轴线对称格局,将新区别为五个组群,组群分别命名为幸福安康、吉祥如意、知足常乐、洪福齐天、高兴无边。

组群绿地与中心轴线绿地互相渗入,互相融合,在中央柳吾大道中心偏北处形成开阔椭圆形绿地,绿地北面规划得比较多南面比较少,成平面与空间视觉中心,该区充分运用周边地貌。

3.3空间形态

整个新区以环状车行道和中央柳吾大道划分为四个社区,另加一种社区。

中央柳吾大道结合步行系统,直达各个社区中心绿地,环绕着中心绿地布置了点式高层住宅,形成社区平面与空间核心标志。

机动车沿环路进入组团,与步行系统完全分离。

步行系统结合绿化轴线布置,并与各个组团绿地紧密结合,以营造便利居民使用步行、绿化系统。

3.4群体轮廓

整个柳梧新区总体建筑轮廓,采用多层和高层相结合方式,在景观界面和核心位置布置高层住宅;在条式住宅规划设计中,为了避免建筑形象单调和围合空间压抑感,因此将住宅组群某些端头做了分段解决和弧形趋势变化,用减少层数、错位拼接等方式来获得变化:

如外侧层数较高、接近内侧绿化轴线住宅恰当减少层数,以加强节奏感和空间变化,形成良好空间感受,并且与绿化相融合。

3.5住宅布局

认别性与认同感——住宅布局强调空间塑造,强调单体对称式布局,通过住宅单体造型和空间限定,并结合户外绿化环境设计,形成内向围合邻里空间,并且通过中央柳吾大道串联各个组群空间,创造空间丰富、亲近丰富且具备人情味居住环境。

3.6公建布局

区位性与以便性——新区北部布置了金融、邮电、商业、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将多层及高层建筑物布置在北面,南面布置中低层建筑及单体建筑物。

在新区东面布置某些商业服务设施。

每一地块都布置有托幼,西面布置有别墅区。

3.7道路系统

整体性与景观性——结合地形特点与空间布局,在加强各组团互相贯连并便利内外交通同步,创造人车分流道路系统。

整体道路交通系统以车行系统和步行系统为框架,同步,建筑群道路和步行道路有机结合,使两者自成体系。

车行系统:

在新区环形路分环形路设立了分别两个机动车入口,主入口设在柳吾大道,次入口设环形路。

新区主轴南北柳吾大道,横过东西路及新区环形道路车行系统为外环式,以满足社区交通、管理和安全规定。

步行系统:

新区中心设计了南北向步行路,从步行可通入到各个建筑群,与车行系统分离。

同步,注重交通组织与新区入口对景营造结合,将道路设计与广场空间、绿地空间与建筑空间相结合,共同塑造户外空间景观。

3.8绿化系统

系统性与生态性——结合整体布局与组群规划,本规划以步行绿化主轴为设计重点,以带状绿化为重要布置形式,结合步行系统规划,有机联系各组群绿地,使各个组群绿化连为一体,增强户外空间持续性。

将新区中心绿地、组群绿地、宅间绿地、沿街绿地与道路绿地相结合,使之成为统一绿化系统。

绿化环境设计在强调组团空间个性化塑造同步,更为注意整体意境,将中心区户外环境书写成一首布满诗情画意诗篇。

五、选型设计

本社区住宅采用多层住宅和小高层住宅两种形式:

①小高层住宅,层数11层;

②多层住宅,层数6层;

1.立面设计构思

1.1全视角设计

规划考虑了全方位视觉效果,特别是加强了屋顶解决。

两片互相穿插坡屋顶结合跃层某些阳台形成垂直构图,并以垂直向金属桅杆作有力收头,使得各种角度均有上佳视觉效果。

即构成了蓬勃向上,富有时代感与活力特性性景观,也使得尺度更为宜人。

1.2高雅、精致风格取向

本方案延续都市文脉,以高雅、精致为风格取向。

单体解决近似三段式格局:

顶部两层在阳台及开窗上结合屋顶及有高技派特性金属构件强调竖向感及精致细腻光影感。

在各某些结合处运用简洁大方线脚增长了视觉整体上持续性。

整个单体以高雅、精致风格突出了新区品牌特性。

1.3典雅、温馨色彩及材料

整个立面以浅棕色面砖为重要饰面材料,表达典雅、温馨基调。

底部线脚、板带、阳台和顶部弧形窗竖向壁柱为白色系列涂料。

顶部屋顶细部构件饰以亚光金属弧形屋顶面材饰以银灰色钢板,使建筑立面既整体又细腻,具备精品形象。

六、道路系统规划

1.地区别析

规划区位于城区西部,出行重要方向为东西向。

西临火车站交通性干道,并有50米绿化带和150米公建带相隔;北临北过境路,东西向上布置有若干个公交站,柳吾大道上有若干道路通向新区内部。

2.交通体系

规划区道路在保证内外交通联系便利、顺畅前提下,创造人车分流道路交通系统。

同步,又将道路设计与住区内都市设计相结合,强调对景与转折,以形成步移景异空间变化。

共同创造良好内外部空间景观。

本规划区车行主路为新区内部“环”字型,次要道路(重要是提供紧急状况下车直接到单元门口)呈枝状与主路相连,在宅间形成环状;中央林荫道与每个组团相通,以使中央柳吾大道内步行道路与组团内宅间新路相通。

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车行系统和步行系统互相独立,自成体系;另一方面,车行和步行路线又可以直接与住户相联系。

区内车行道路分为二级:

2.1新区主路:

路面宽40m;

2.2组团内部道路:

路面宽10m。

3.停车

静态交通规划也是本次规划设计重要方面,适应小汽车日异增长,充分考虑停车场库安排。

依照居住区及商场停车库(场)设立原则测算,并结合设计规定,布置机动车共计约1450个(0.5个/户)。

地面停车位共计850个,半地下停车位600个,重要方式是:

3.1路边停车:

结合新区主路周边式布局,安排外围沿路停车位。

3.2宅间停车:

运用住宅组群之间悲观空间组织停车

3.3中心绿地地下车库:

在中心绿地处布置地下停车库。

规划区内自行车按每户2部计,共计1856个。

采用与建筑相结合停车方式。

七、绿化景观规划

1.总体设计思想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生活已逐渐从“谋生”阶段转入“乐生”阶段,人们日益注重生活质量,对于居住规定远不但止于一种遮风蔽雨“蜗居”,而是愈来愈注重整体环境质量,因而住宅社区户外绿化环境塑造对于改进居民生活整体质量,对于建设当代文明居住社区,提高居民择屋购房吸引力起到相称重要作用。

本次规划设计在整体规划构造布局基本上,着意强调住宅新区整体绿化环境塑造。

一方面,本规划突破了以往某些规划中新区绿化环境视为“边角料”零散无序现象,而是指出一种“以人为本”指引思想,将生态和谐理念作为绿化环境整体宗旨,充分融合到每一种住宅组群及商业服务环境中,继而营造出一种整体合谐可亲,布满诗情画意人居环境。

从各个步行主入口广场,结合步行道设计设立多条主干道,在规划区块中部呈南北向贯穿整个规划区。

每一种住宅组群景观都与中央柳吾大道(采用大伦敦筹划中中心环状设计)结点相呼应,保证每个建筑群都能直接与绿地相联系,形成以绿地、广场为主,结合点线面多样空间形式组合。

此外,在路边种植高大乔木,尽量减少噪音污染。

运用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手法,既起到隔音效果,又能减少外墙吸热,保护周边环境面,美化都市环境。

还可以在其她某些布置垂直绿化:

1)某些山墙两层左右如下某些,加以墙面绿化。

2)住宅建筑南北退台处,结合退台,进行屋顶绿化。

3)地下车库顶部平台某些,进行屋顶绿化,使其为住宅间居民休息游憩又一良好环境。

2.各入口景观设计

精心设计广场,一方面将住宅区大门景观设计成一种入口“空间”,变化以往大门仅以立面形式限定单薄,彻底理顺人流和车流,使其各行其道,整体形象以简潮明快、朴实亲切又不乏当代感为宗旨,展示中心区物业基本形象。

改造围墙,以种植雪松、广玉兰等高大乔木为重要手法,形成减噪屏障,在视觉上也形成一定围避,同步丰富空间层次。

对住宅建筑山墙进行美化设计,以墙面垂直绿化为重要手段,恰当体现中心区规划理念和符号。

墙面绿化长处是占地少而绿化面积大,养护以便,使用年限长,减少外墙吸热,更重要是美化单调山墙面,使其形成丰富景观,并和新区中亲和自然氛围协调。

3.水景观设计

方案充分考虑北方地区干旱缺水冬季寒冷气候特点,新区设计环形水域,每块地上设计有一段水域,使新区内部形成闭合水域空间,与中央绿环和外围道路形成光环,给人视角上空间感和临地感。

八、市政设施规划

1.给水

1.1水源

以市政给水管网为水源,并在新区内环通,在环管上设室外消火栓、新区内设加压泵房一座,蓄水池300吨,生活、消防合用,

1.2给水供水方式

新区供水分五区,低区1-6层,高区12层,给水系统采用下行上给式,供水方式采用变额调速恒压变量供水。

1.3生活用水量

住宅生活用水原则按每人每日180升计,商业及公用设施用水原则按8升/平方米计,托幼用水原则按每人每日70升计,同步考虑未预见水量(取用水量15%),通过计算得出新区生活用水量为550吨/日(不含消防用水)。

道路(浇洒)用水原则按每次每平方米1.0升计,绿化用水原则按每次每平方米1.5升计,运用中水回收。

1.3供水管网

供水管网枝状敷设,主干管管径为DN150。

2.消防

室内消防用水量按同步火灾次数一次计,室外消防用水量20升/秒,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计,市政给水管网供水,新区消防管用水量为80吨/次。

3.排水

新区内雨、污水分流,污水经化粪池解决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3.1雨水量计算:

采用暴雨强度公式:

I=15.873(1+0.78LgP)/(T+10)0.81

其中:

始端集水时间:

t1=10分钟

暴雨重现期:

P=1年

平均径流系数:

Φ=0.75

3.2污水量计算:

污水转化率系数为:

0.9,即每日污水总量为每日生活用水量530Х0.9=477吨/日;

3.3管网

雨、污水管道尽量结合地形敷设,管径为D300。

4.燃气

4.1用气量:

每户综合用气量以每天每平方米0.2m3/日.人计,新区最大用气量570m3/每天(含住宅、托幼);

4.2管网

管网布置遵循如下原则:

东西向道路靠北侧敷设;南北向靠西侧敷设。

管道尽量设立在人行道下或绿化地下,埋设深度不不大于0.8m。

燃气形成环状管网。

单体建筑管道采有上环下送或下环上送方式,分户减压,减压装置设于每户阳台上,集中抄表。

4.3管道及设备材料

室外管及进户管均采用无缝钢管,流量计、调压装置、阀门等选先用进口设备。

5.热力

5.1热负荷:

新区住宅面积热指标按每日每平方米58W计,公建面积热指标按每日每平方米72W计,经计算得出新区总热负荷为5795KW。

5.2管网

管网布置遵循如下原则:

东西向道路靠南侧敷设;南北向靠东侧敷设。

管道尽量设立在人行道下。

6.电气

6.1电气设计内容

电气设计涉及变配电所,电力系统、照明系统、防雷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电话系统、防盗对讲系统、保安监视系统、电表、水表、煤气表、自动抄表系统。

6.2供电系统

设计原则:

住宅用电原则为6000W/户,商店用电原则为100W/M2,托幼、会所、中小学为用电原则为60W/M2,市政公用房用电原则为30W/M2;同步系数为0.6,则全区总计算负荷为3720KW。

变配电房设立:

依照新区总体布局状况,新区内设两个变配电室I、II、。

I配电房容量为1000KVA+800KVA,II配电房容量为2Х1000KVA;新区10KV高压电源由规划区东侧闻韶路高压电缆引入变配电室。

电缆敷设:

新区内10KV电缆及380/220V低压电缆采用直埋式,敷设于人行道或绿化带下,埋深为—0.6~0.8M。

6.3电力系统

半地下室照明,动力由两路双电源送至照明动力配电箱。

水泵房,冷冻机房电源由独立回路供电。

6.4照明系统

本工程商业服务、办公室照度按400LX设计,地下室按50LX设计。

6.5防雷接地

本工程按二类防雷建筑设立防雷办法,其冲击接地电阻不不不大于10欧姆,为防止雷击,屋面女儿墙顶支架明敷接闪器(Ф12镀锌圆钢)。

6.6电气保安接地办法

本工程采用TN—S系统,变配电所运用柱内两根主钢筋或剪力墙内主钢筋作接地线,规定接地电阻不不不大于4欧姆。

规定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金属外壳,线管、支架、电缆桥架母线槽金属外壳、电缆金属铠装外皮等均与PE线作可靠连接,可以保证人身安全。

因本工程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欧姆。

照明配线场增长一根PE线与灯具相连,截面与配线相似。

6.7电话系统

设计原则:

住宅原则为2部/户,商业公建为1部/40M2;据此原则,全区电话总容量为1960部。

通信房设立:

新区内设一种通信机房,电信线路采用光缆由社区北侧人民西路引入通信机房,再由通信机房引HYA型市话电缆至各幢楼。

敷设方式:

电信电缆(光缆)沿管道敷设,埋设在社区道路人行道或绿化带下;考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中华人民共和国联通、电子保安等管线,新区内主干线安排12孔。

6.8有线电视系统

设计原则:

住宅有线电视终端原则为2个/户,商店为1个/40M2,其她公建为1个/100M2,则全区共设1950个有线电视终端。

新区内设一种有线电视分前端间,有线电视干线采用SYWV——75——9同轴穿焊接钢管埋地敷设。

本工程有线电视信号分二路保护管引入,敷至各楼放大器箱,采用分派--分支方式向各栋楼提供有线电视信号,有线电视信号采用电缆桥架垂直敷设至各层分支器盒,由分支器盒至顾客采用穿PVC管保护,裙房某些每层预留有线电视信号源,电视开线终端插座为暗装,下口距地为0.3M。

6.9防盗对讲系统

本工程每单元于住宅进厅处装设防盗对讲主机一台,电源箱设于管理中心,通讯线路采用电缆桥架垂直敷设至各层解码器盒,解码器盒至顾客采用穿PVC管保护,顾客手机明装,下口距地1.4M。

6.10集中抄表系统

本工程设计对水表、电表,煤气表,热力表进行集中抄表,于每幢楼一层弱电井内设集中抄表主机,共设一台,信号线采用电缆桥架敷设至监视中心,以便整个社区集中抄表,主机至各层数据采集器盒采用电缆桥架垂直敷设,由数据采集器盒至顾客采用穿PVC管保护。

以上抄表方式均需征得主管部门批准,煤气集中抄表在征得主管部门批准下,建议纳入系统以节约投资。

九、物业管理

随着居住水平提高,居住安全性已被提到一种非常重要位置。

在规划中已经充分考虑到居住安全性、空间私密性,各个建筑组群均形成较强领域感;同步,通过在车行入口设立管理机构,加强进入宅间车辆管理,仅仅容许紧急状况下车辆驶入。

组群之间联系都可以通过步行绿化系统来解决,保证新区环境人流单一性。

同步,提高新区科技含量,对新区进行智能化信息管理,以加强新区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十、环卫及竖向规划

新区设立公共厕所五个,每个组团设一种垃圾收集点;并在新区南侧绿地内、接近学府路处设立一种垃圾转运站。

新区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地势较平缓,起伏不大,背山面河,周边山势陡峻,冲沟发育,南部和中部用地单元位于都市重要风口。

规划依照现状高程,周边道路高程,拟定场地高程和排水方向。

场地高程比周边道路高20厘米,半地下室住宅楼室内外高差为1、1-1、2米,公共建筑室内外高差为0、45-0、6米。

通过综共计算土方填挖量基本平衡。

十一、消防及人防规划

新区内所有道路宽度都满足消防规定,以便发生火险时可以让消防车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将居民损失降到最低。

在新区内每隔120米设一处室外消火栓,消防用水管与生活用水管合设,建筑内部按建筑消防规范设立室内消火栓及灭火器。

人防设施位置、规模、战时与平时用途,依照人防建设与都市建设相结合原则进行规划,地上与地下综合考虑,统筹安排。

人防设施建设重点结合地下停车库设计,内设指挥所、通信工程及救护站、掩蔽室等。

人防建筑面积按新区内总建筑面积2%考虑。

十二、三“A”智能化系统

随着高科技在社区中广泛应用和互联网介入,居住社区三“A”智能化系统变得越来越普及。

本次规划设计实行三“A”智能化系统,为国家新村住户创造一种安全、以便、优越人居环境。

三“A”即SA、CA、MA,本次规划中设计如下:

1.安全自动防范系统SAS(SafeAutomation System)

它涉及室内防盗报警系统、煤气泄漏报警系统、紧急求助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可视对话系统。

1.1 室内防盗报警系统

普通把住户室内所有探头、紧急求助系统、抄表系统信息连接到住户智能控制器终端接点上,该控制器负责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并将成果传送到控制中心,接受控制中心查询并作出反馈。

住户在室内距每个窗口0.5m处各安装一种被动式方向可调节红外探测器,在门框上边中央位置安装一对门磁,当有人非法进入时,红外探测器或门磁系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传送到住户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并把信号传送到智能控制中心,智能控制中心电子地图及时显示哪一栋哪一户哪间房发生哪种类型报警并及时告知保安员到现场解决。

1.2 煤气泄漏报警及自动关闭阀门系统

在厨房和厕所各安装一种煤气泄漏报警器,当有煤气泄漏时,触发报警并自动关闭管道阀门,同步告知智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