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咋轨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6319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8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咋轨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无咋轨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无咋轨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无咋轨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无咋轨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咋轨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x

《无咋轨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咋轨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咋轨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x

无咋轨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新建石武客运专线(河南段)SWZQ-7标段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交一航局石武客专河南段项目部

二〇一〇年六月

目录

1.编制依据1

2.工程概况1

3.施工准备1

4.技术要求2

5.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3

5.1施工程序3

5.2施工工艺流程3

6.施工要求4

6.1钢筋加工与安装4

6.2底座板模板制作及安装7

6.3底座板浇筑段混凝土施工8

6.4底座板连接施工10

6.4.1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连接11

6.4.2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连接14

6.4.3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既有临时端刺连接16

7.劳动组织17

8.原材料要求17

8.1挤塑板17

8.2滑动层的进场检验18

8.3土工布19

8.4土工膜20

8.5胶粘剂21

9.设备机具配置21

10.质量控制措施22

11.安全及环保要求22

11.1安全要求22

11.2环保要求23

1.编制依据

1.1《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9]218号);

1.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1-2005);

1.3《客运专线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有挡肩)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173号);

1.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和《补充条文》(铁建设[2009]152号);

1.5石武客专河南段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有关设计文件;

1.6《石武客专站前工程SWZQ-7标CRTSII型轨道板铺设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

石武客运专线土建工程七标段CRTSⅡ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起止里程为DK850+281.45~DK914+043.945,正线长度63.762km。

线路区间为漯驻特大桥北台尾~驻马店特大桥北台尾。

桥上无砟轨道为61.59km。

本标段无砟轨道工程主要包括桥面打磨、防水层施工、底座板施工、轨道板粗铺、轨道板精调、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轨道板张拉连接等。

桥梁上CRTSⅡ型板无砟轨道系统主要分4个结构组成部分。

自上而下的结构为:

20cm厚混凝土轨道板、2~4cm乳化沥青砂浆垫层、20cm厚(直线段平均值)混凝土底座板、“两布一膜”滑动层。

施工的难点与重点为无砟轨道的物流组织、轨道板的精调和提供高精度的轨下基础,最终保证钢轨的高平顺性和满足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

本标段降水量多集中在6~8月,大风多集中在三四月。

按对铁路工程影响气候分区为温暖地区。

年平均气温14.5℃,一月平均气温-0.3℃,七月平均气温27.5℃,极端最高气温41.1℃,极端最低气温-19.1℃,年平均降雨量872.8mm,年平均无霜日210天,土壤最大冻结深度21cm,最大积雪厚度29cm,24小时最大雨量为246.2mm~353.1mm,汛期多西南风,最大风速15米/秒。

3.施工准备

3.1完成施工图现场核对,熟悉设计文件。

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交底、培训,要求各工序操作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底座板施工相关工序的施工方法及验收标准,并经过考核合格后上岗。

3.2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符合设计要求的设计和施工配合比,并进行原材料进场检验,确保底座板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性能符合要求。

3.3梁面验收、防水层施工、高强度挤塑板施工、滑动层两布一膜施工及验收合格。

3.4线下工程沉降变形通过评估;CPⅢ网测设完成且通过评估。

3.5整理出完整一套底座施工所需的各种表格,包括施工原始记录表格和检验批表格,要求技术人员熟悉表格并理解填写内容及要求。

3.6根据工程量大小和进度要求建立相应规模的混凝土搅拌站和底座钢筋加工场。

3.7根据汽车起重机、混凝土灌车等施工机械的行走和停放要求,进行桥下施工便道拓宽;桥上施工电缆、电线拉设到位。

3.8沿线路方向每隔1km~2km跨搭建一处上桥通道,便于作业人员上桥施工。

3.9根据各临时端刺及常规区划分表,用墨斗线分别弹出所有后浇带(BL1、BL2)的位置线及连接器中线,再用醒目油漆在防撞栏上标出每个桥墩的里程、编号及K0、J1、J2、J3、J4、K1的具体位置。

3.10按照工程量和进度要求配置相应数量的机械设备和人员。

4.技术要求

4.1施工环境温度不低于5℃,雨天不宜施工。

4.2新拌混凝土从出仓到用完一般不超过90分钟,混凝土的自由落度不能大于1m。

4.3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当工地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采取夏季施工措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能超过30℃。

4.4底座板上轨道板覆盖区域2.55m宽的范围应刷子沿线路横向刷毛处理,深度1-2mm。

4.5侧向挡块位置处底座板模板采用整体模板,不得有模板接缝。

4.6曲线地段的底座板应及时进行横向临时固定,避免底座板产生横向位移。

临时侧挡装置要在底座砼两侧对称布置。

临时侧向挡块设置的原则为:

曲线半径≤2500m时,每个侧向挡块处设置1个;曲线半径在2500m~4500m时,每跨简支梁设置2处;曲线半径>4500m时,每跨简支梁设置1处。

4.7后浇带与轨道板缝不得重叠,底座板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后浇带的处理,清除浮浆,断面垂直。

4.8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用覆盖土工布洒水、罩塑料薄膜养护,湿润养护时间不低于7天。

4.9混凝土的张拉连接必须严格按照临时端刺及常规区平面布置图进行。

当一个施工单元的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测量常规区及临时端刺浇筑段的长度和温度,并加以记录(与下一施工单元连接时用)。

4.10为确保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的厚度满足要求,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底座板的顶面标高,现场实施时可尽量按负误差控制。

4.11后浇带混凝土宜选择在当天气温较低的时段浇筑。

5.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5.1施工程序

底座板分为多个单元,可由一个单元开始向相邻单元依次施工,也可分多个工作面同时施工。

同一单元内底座板施工顺序为:

底座板钢筋笼场内加工→钢筋笼整体吊装就位→钢板连接器及剪力齿槽锚固筋安装→模板制作安装→测温电偶安装→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后浇带除外)→顶面边缘收坡→顶面拉毛→顶面边缘横坡收光→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钢筋连接器施工→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顶面收坡、拉毛→后浇带混凝土模板拆除养护。

5.2施工工艺流程

见图1: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1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6.施工要求

6.1钢筋加工与安装

⑴底座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内集中加工,根据分节绑扎成型后吊装上桥。

两节钢筋笼间纵向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且相邻钢筋搭接接头中心距离不小于1.3倍的设计搭接长度,搭接长度按照纵向钢筋的直径确定,Φ16为1.05m,Φ20为1.32m,Φ25为1.64m。

钢筋下料采用定长切断机保证下料长度准确统一,钢筋在自制的绑扎胎具上进行绑扎,扎丝端头应向内,防止对滑动层造成破坏及突出砼表面产生侵蚀,钢筋笼的绑扎应稳固,缺扣、松扣的数量不得超过应绑扎数量的5%。

钢筋笼绑扎验收后编号存放,采用平板运输车运至工地,龙门吊多点吊装上桥安装,搭接区域人工桥上绑扎,纵向搭接钢筋不能出现在剪力齿槽区域,每施工段的钢筋绑扎好后,应检查不小于10处的钢筋间距及钢筋保护层厚度。

要求钢筋间距偏差控制在-20mm~+20mm内,保护层偏差控制在0~+5mm内。

钢筋保护层采用长条型同等级混凝土垫块,底层垫块的尺寸为35×5×3.5cm,采用梅花形布置,纵向间距0.8m。

⑵桥梁剪力齿槽内锚固筋,分为梁内和底座板内两部分。

桥内部分(含套筒)在梁场制作时预埋在箱梁顶板的齿槽内;底座板内部分在底座板施工时旋入梁顶预埋套筒内(见图2)。

先对剪力齿槽的顶面、两侧面和底面进行凿毛处理并清理干净。

凿毛采用小型电动凿子进行,凿毛时要注意要避开预埋套筒,凿毛深度为5~10mm,以露出新鲜混凝土面为宜。

随后进行预埋套筒清理,采取人工逐一清理的方式,用细铁丝逐个把杂物从套筒中清理出来,并用防锈剂处理,防锈剂应选用对混凝土性能无影响的材料。

为防止对滑动层造成破坏,锚固筋与锚固钢板的焊接不得在桥面上进行。

锚固筋制做长度应根据底座板超高设置及现场预埋套筒高低情况“量身定做”,以避免安装后过高或过低,影响剪力筋受力,安装后保证锚固钢板伸入底座板大于1/2底座板厚度。

安装时采用扭力板手配合加工的夹具(见图3),确保拧紧力矩不小于300N·m,预制锚钉时,制作螺纹长度为55mm,同时保证锚固筋拧入套筒内长度大于1.5倍的锚固筋直径,即42mm,现场验收时可直接测量螺纹的外露长度以判别拧入套筒长度是否达到42mm的要求。

每片梁按照剪力钉的编号,逐一对扭矩、拧入套筒长度和锚固钢板伸入底座板长度进行验收和记录。

图2剪力齿槽锚固筋示意图

图3剪力钉拧紧工具

⑶钢板连接器在桥下制作,安装时分两部分吊装上桥,与连接钢板焊接的钢筋在桥下与钢板提前焊接好,整体吊装上桥,安放到位后,再安装用螺母锁定的精轧螺纹钢筋。

连接器钢板焊接时易产生较大扰度,造成精轧螺纹钢筋螺母安装后与钢板不密贴,满足不了准确控制张拉力的要求。

因此,连接器钢板挠度不得大于10mm,焊接采取以下工艺:

①焊接顺序控制

自中间向两侧对称进行,梅花型跳槽法焊接,保证温度应力均匀,减少焊接热量聚集。

单块连接器钢板焊接顺序如图4。

由于焊缝高度为15mm,为防止温度聚集,禁止一次焊接至设计焊缝高度,需要按照此顺序反复进行几遍方能够达到设计焊缝高度。

图4单块连接器钢板焊接顺序图

②焊接间隔时间控制

一般在5~6块连接器钢板之间进行流水焊接作业,且必须连续进行。

在常温15℃情况下,同一焊点两次间隔焊接时间一般控制在15min,且不超过30min。

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适当延长10~20分钟,环境温度较低时则相反。

③预留反向挠度消除温度变形

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不能完全消除焊接温度变形,必须采用固定支架和夹具,在外力作用下形成60mm反向挠度,以抵消残余的温度变形。

如图5。

图5预留反向挠度示意图

当焊接曲线上钢板连接器时,必须采用双排夹具分别进行固定。

6.2底座板模板制作及安装

⑴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制作相应数量的底座板模板。

一般情况下一个工作面底座模板配置数量以满足一个施工段落左右线的底座板同时浇筑为宜。

为适应振动梁行走需要及曲线超高段底座板加厚需要,底座板模板采用高度可调式钢模。

⑵对准备使用的模板进行除锈打磨和涂刷脱模剂。

⑶顺底座两侧边线在底座板边线外侧10cm处每隔5m在防水层上用记号笔划出标高点,测出该点处梁面标高,并计算出对应该点处底座板边缘变坡点至该点的高差,以此作为调整模板高度的依据。

⑷按照计算出的模板安装高度安装底座侧模板,使模板顶面与底座顶面边缘的变坡点平齐,并支撑牢固。

外侧模板支撑在防护墙上,支撑点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槽钢;防止对防护墙造成二次损坏,内侧模板左右线分别设支撑点,不得对撑,防止砼浇筑时互相扰动。

见图6。

图6模板加固体系图

侧模安装时应注意,在侧向挡块处,底座模板采用整块模板,不应存在模板接缝。

后浇带处端模采用钢板加工成梳形,模板高度与底座板厚度相同,底座板纵向钢筋卡在梳齿中间。

上、下层纵向钢筋之间及下层钢筋与滑动层之间、采用非吸温性物品进行封堵,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

梳形端模加工时应注意,梳齿间的净距应根据其所卡纵向钢筋的直径及根据来确定。

⑸中间对撑的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完成拆除内撑杆后极易产生向底座板中心方向的变形和位移,模板安装时应该先进行5mm的预留量,防止底座板宽度产生负误差。

⑹为便于底座板与侧向挡块处的限位板有效进行滑动,模板安装时将模板接头与侧向挡块范围错开,防止此处产生混凝土接缝或错台。

⑺后浇带模板之间的距离宜小不宜大,与设计值控制在±5cm,防止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温度变化导致钢筋发生屈曲失稳现象。

⑻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位置、高程及模内宽度进行检查,使模板中线偏差控制在5mm内,顶面高程偏差控制在±3mm内,模内宽度偏差控制在0~+10mm。

⑼当支撑及模板有变形时,应该及时维修或更换。

⑽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前,每两个钢板连接器后浇带之间埋设1根温差电偶,用于测量浇注段混凝土的芯部温度,埋设位置在浇注段的中部。

6.3底座板浇筑段混凝土施工

(1)底座板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搅拌,混凝土罐车运到工地,再由泵车泵送入模。

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6~20cm之间,自由落差不能大于1m。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气温低于-3℃时,入模温度不低于+5℃。

当工地最高气温高于30℃时,应采取夏季施工措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超过30℃。

混凝土浇筑由一道后浇带(钢板连接器后浇带或剪力齿槽后浇带)向另一相邻后浇带(钢板连接器后浇带或剪力齿槽后浇带)推进,一次成型,中间不留施工缝。

除每个常规区浇筑段中间的剪力齿槽后浇带BL2可同时浇筑外,其余剪力齿槽后浇带BL2和钢板连接器后浇带BL1均不能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先用人工大致摊平,再用5cm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时要快插慢拔,由于结构较薄,每一棒的捣固时间控制在15~20s,防止过振。

捣固密实的标准为混凝土面停止下沉,无较大气泡冒出,表面平坦泛浆为止。

插棒间距为振捣棒直径的10倍,切忌振捣棒触碰模板和振捣钢筋,最后采用振动梁进行混凝土面振捣并提浆整平。

混凝土浇筑期间,设专人检查支撑、模板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模板标高变化、松动变形,应该及时处理。

混凝土浇筑段施工完成后,钢板连接器张拉螺母必须取下,锚固螺母也应拧向临近一侧的混凝土。

(2)用木抹子在底座板顶面两侧边缘25cm宽范围内,抹出不小于2%的反向排水坡。

中部2.45m范围内5‰的流水坡靠底座两侧模板的高差形成,不需特别收抹。

在曲线超高地段底座板施工时,混凝土摊铺过程中须用人工不断补充超高范围混凝土,最后用振动梁来回两遍整平振实。

(3)对轨道板铺设范围内的底座板顶面进行拉毛,拉毛深度1~2mm。

拉毛时间以手指按压混凝土表面,刚好不沾手时为佳。

拉毛采用尼龙刷,保证拉毛细密、均匀,且深度基本一致,如图7、8所示。

图7尼龙毛刷

图8刷毛效果及标准

(4)人工用铁抹子对底座板顶面两侧边缘25cm宽范围内的排水坡进行最后的抹平,对两侧20cm的范围进行收光。

(5)混凝土的养护须紧跟底座板施工,养护时间不少于7昼夜。

环境温度高于5℃时应洒水养护,以能一直保持底座混凝土面湿润为宜。

为保持水分,也可覆盖土工布后再洒水,再在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止水分散失,见图9。

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洒水养护,应采取保温措施。

浇筑完的混凝土连续3天不低于+10℃,或抗压强度已经达到5MPa时方可受冻。

图9底座板养护图

(6)侧模应在砼强度达到2.5MPa以上,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破坏时才可进行模板拆除。

(7)砼拆模后,在曲线地段的底座板,要加设临时侧挡,防止底座板在张拉时横向位移。

临时侧向挡块设置的原则为:

曲线半径≤2500m时,每个侧向挡块处设置1个;曲线半径在2500m~4500m时,每跨简支梁设置2处;曲线半径>4500m时,每跨简支梁设置1处,见图10所示。

图10临时侧向挡块安装图

(8)底座板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及中线、宽度和高程测量检查,其中中线位置允许偏差10mm,宽度0~+15mm,顶面高程-5~+5mm,平整度7mm/4m,厚度允许偏差为底座板设计厚度的±10%。

6.4底座板连接施工

底座板连接施工是围绕并确保底座板零应力状态而进行的连接筋张拉施工。

连接方法是遵照一定程序将钢板连接器(BL1)螺母紧固,实现底座板张拉连接。

底座板设计锁定温度TS=22℃。

按照环境温度和底座板的温度,可分为三种情况:

当(TS-15℃)≤T(底座板温度)<TS时,底座板应进行张拉连接;

当TS≤T(底座板温度)≤30℃时,不张拉,直接用手拧紧螺母连接施工;

当T(底座板温度)>30℃或T(底座板温度)<(TS-15℃)时,禁止张拉连接施工。

底座板张拉前应满足下列条件:

①基本张拉\连接段落中的所有砼浇筑段完成后;

②轨道基准点放样结束(注意此时不进行测量);

③张拉\连接前临时端刺区域内浇筑段落长度和温度的测量完成并记录备用。

长度测量采用大地测量法测量临时端刺砼的长度,利用全站仪测量在后浇带旁的轨道基准点可以快速测量长度;

④临时侧向挡块安装完成;

⑤底座板施工单元内所有砼浇筑段完成且末次浇筑段混凝土达到20Mpa;

⑥清洁精轧螺纹钢筋,锚固螺母涂上油脂;清洁后浇带浮渣,准备足够的张拉工具(包括长套筒扳手,开口扳手)。

6.4.1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连接

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连接结构见图11.

 

图11临时端刺+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

(1)临时端刺的基准测量

基准测量时间尽可能安排在与底座板连接时间靠近时(即连接温度尽可能与测量时的温度接近)进行。

首先进行长度测量:

测量临时端刺内各浇筑段的长度,要注意需同时测量J2前方(向J1方向)第一个剪力齿槽后浇带(BL2)~J2间的距离,准确记录各分段长度值;其次进行温度测量,使用预埋在混凝土底座板中的测温电偶测量,相邻板温不一致时,按两板长度及温度加权平均计算。

各段长度与对应温度测量于底座板连接前进行一次,测量结果应准确记录并保存(以备邻段底座板连接时使用)。

此项测量直接关系到后续底座板连接筋张拉距离的确定,非常重要。

各测量值如下表所示:

(2)常规区板温测量

与临时端刺区板温测量同时进行,并据此计算连接筋张拉值。

(3)底座板张拉连接和后浇带混凝土施工顺序:

当(TS-15℃)≤T<TS时:

①从临时端刺自由端开始,向常规去方向依次拧紧(但不张拉)钢板连接器后浇带J4→J3→J2→J1;

②张拉常规区内最靠近K0的两个钢板连接器BL1;

③张拉K0;

④张拉J1、J2及其它常规区的钢板连接器BL1;

⑤少量张拉J3,其张拉量为J2的1/3;

⑥浇筑常规区所有钢板连接器后浇带及K0、J1;

⑦浇筑常规区剪力齿槽后浇带BL2;

⑧纵连3~5天后浇筑临时端刺中部(J2和J1中间,紧靠近J2)的两个剪力齿槽后浇带。

当TS≤T≤30℃时:

此时钢板连接器后浇带无需张拉,只需要将螺母拧紧(扭矩不小于450N·m)到钢板上即可。

①从两边临时端刺自由端开始,依次按J4、J3、J2、J1的顺序,先用手拧紧锁紧螺母,并用开口扳手对其加强,使锁紧螺母紧贴钢板,再采用扭矩套筒扳手紧固锚固螺母,扭矩为450Nm。

②采用同样方法,用扳手拧紧K0并从K0开始拧紧常规区所有的钢板连接器后浇带。

③浇筑常规区所有后浇带(BL1、BL2)以及K0和J1的混凝土。

④连接器拧紧3天后,浇筑其临时端刺中部LP2段中紧邻J2的两个剪力齿槽后浇带的混凝土。

(4)张拉量的计算

张拉量ΔLi按下式计算:

ΔLi=(TS-Ti)αtLi

其中:

ΔLi-----第i个连接器的张拉量;

TS-------底座板设计锁定温度为22℃;

Ti------张拉时混凝土温度;

αt------混凝土线膨胀系数10-5;

Li------第i个张拉连接器的作用长度;

(5)张拉组数的确定

当底座板温度在(TS-15℃)~(TS-10℃)之间时,分三组张拉,每组间隔24h,每组张拉量按照计算所得的30%,30%,40%控制;当混凝土温度(TS-10℃)~(TS-5℃)时,每组间隔24h,每组张拉量按照50%,50%控制;当混凝土温度在(TS-5℃)~TS时,只进行一组张拉。

每组张拉均应分次进行,每次张拉量宜为2~3mm。

分组张拉参数表

温度范围(℃)

最少张拉组数

间隔天数

张拉比例

(TS-15℃)≤T<(TS-10℃)

3

2

30%、30%、40%

(TS-10℃)≤T<(TS-5℃)

2

1

50%、50%

(TS-5℃)≤T<TS

1

100%

(6)常规区剪力齿槽后浇带的浇筑时间间隔

在底座板纵连后,常规区齿槽后浇带BL2应尽快浇筑,但当纵连时底座板温度小于设计锁定温度TS,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等待一定时间:

不同温度情况下张拉与浇筑时间间隔表

温度范围

浇筑常规区剪力齿槽后浇带BL2等待时间

(TS-15℃)≤T<(TS-10℃)

+5

(TS-10℃)≤T<(TS-5℃)

+3

(TS-5℃)≤T<TS

+1

TS≤T≤30℃

无需等待

6.4.2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连接

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连接的结构见图12。

图12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

该结构中的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的连接与“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的相关要求类同。

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有其独特要求,两类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要对应施工,同步完成。

连接张拉应该选择底座板温度尽可能接近锁定温度下进行。

①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

a.既有临时端刺后浇带(J4、J3、J2)张拉值的确定

此工作在既有临时端刺LP3~LP5段首次“基准测量”的基础上进行。

需要再次测量既有临时端刺LP3~LP5基段长度及板体温度,并于底座连接之前进行(尽量与连接时间靠近)。

根据LP3~LP5段第二次测量结果(温度及长度),对比该临时端刺的首次“基准测量”数据,计算LP3~LP5各段温度荷载下的变形值,以此确定J4后浇带连接钢筋张拉值并修正J3、J2后浇带钢筋张拉值。

各测量值如下表所示:

临时端刺混凝土浇筑段

第一次测量长度/mm

第一次测量温度/℃

第二次测量长度/mm

第二次测量温度/℃

LP1

L1,LP1

T1,LP1

LP2

L1,LP2

T1,LP2

LP3

L1,LP3

T1,LP3

L2,LP3

T2,LP3

LP4

L1,LP4

T1,LP4

L2,LP4

T2,LP4

LP5

L1,LP5

T1,LP5

L2,LP5

T2,LP5

后浇带K1张拉量计算公式为:

WK1=(TS-T2,LP5×аT×(L+L2,LP5/2)-UK1

UK1=[(L2,LP5-L1,LP5)-(T2,LP5-T1,LP5)×аT×L1,LP5]/2

式中L为K1到常规区第一个已经浇注的剪力齿槽(BL2)的距离。

后浇带J4张拉量计算公式为:

WJ4=(TS-T2,LP4)×аT×(L2,LP4+L2,LP5)/2-UJ4

UJ4=[(L2,LP5-L1,LP5)-(T2,LP5-T1,LP5)×аT×L1,LP5]/2+

[(L2,LP4-L1,LP4)-(T2,LP4-T1,LP4)×аT×L1,LP4]/2

后浇带J3张拉量计算公式为:

WJ3=(TS-T2,LP3)×аT×(L2,LP4+L2,LP3)/2-UJ3

UJ4=[(L2,LP4-L1,LP4)-(T2,LP4-T1,LP4)×аT×L1,LP4]/2+

[(L2,LP3-L1,LP3)-(T2,LP3-T1,LP3)×аT×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