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997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水富县一中2018届高三月考卷(七)

高三文综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军,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决裂前后》)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苏两国之间形成同盟关系

②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③维护了东亚地区和平,有效地防止该地区战争爆发

④体现了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贝多芬音乐创作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充满了时代精神,主要由于贝多芬()

A.一生饱受贫困.耳聋.失恋的痛苦

B.“从黑暗到光明.从斗争走向胜利”是他的座右铭

C.受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D.受“歌曲之王”舒伯特创作的影响

3.“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

……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

……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

……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

”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

A.1924~1927年B.1937~1945年

C.1945~1949年D.1949~1956年

4.有学者认为,革命党虽然嚷嚷了这么多年的革命,但他们并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

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

这可用来说明(  )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辛亥革命的偶然性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紧迫性D.国民革命的仓促性

5.元稹诗云: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婢脂肉滑,奚童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此诗主要反映(  )

A.西汉商业贸易发展盛况B.区域性商人群体的兴起

C.唐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D.唐朝百姓生活富裕安康

6.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

“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

(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

”可见此时的钱庄(  )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7.《元史》以前的列女传,可以说是优秀女性的集成。

元朝以后就不同了,一是数量大增,《元史》收入了一百八十七个,《明史》则收入了三百零八个。

二是这些女性基本上都是所谓“贞、孝、节、烈”的典型。

这主要反映了(  )

A.理学影响了国家法律B.妇女地位的大幅提高

C.理学思想的广泛影响D.文化主流思想的变化

8.苏格拉底说:

“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在这里,他批评的是(  )

A.泛滥的直接民主B.虚假的人民主权

C.坐庄式的轮番而D.随意的官员选举

9.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屈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一书中,特别强调奥兰治(即荷兰)的威廉入侵英国的重要性。

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汇合在一起来帮助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决定性的转折点”。

“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

A.王权结束

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C.国王与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关系

D.责任内阁制形成

10.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

“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

”这一描述表明(  )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11.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写道:

“它没有争取到儒士和反满秘密会社的支持,因而不可能完成传统式的改朝换代的革命。

另一方面,它的宗教太浅薄,它的社会和经济主张太不充分,不足以取代儒家思想。

”“它”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国民革命运动

12.据《票证旧事》记载,复旦大学研究生王春瑜决定当年结婚的因素之一是因为婚后才有副食品供应证,凭此每周才能买到几块豆腐干、半斤豆芽之类。

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B.计划经济体制下仍然存在商品交易

C.节俭与奉献成为当时社会风尚的主流

D.“文革”动乱导致日用生活品严重匮乏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亚洲签订的部分条约一览

1951年8月,与菲律宾签订《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1951年9月,与日本签订《美日安全保障条约》

1953年10月,与韩国签订《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1954年12月,与台湾国民党势力签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根据上述条约,缔约国(地区)给予美国在其领土设置军事基地、驻扎军队等权利,缔约双方保证共同应对外来干涉或武装进攻等。

如:

《美日安全保障条约》规定,“为了对日本国的安全及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允许美国的海、陆、空三军使用日本国内的设施及区域。

”《美韩共同防御条约》规定,缔约双方通过共同磋商,采取行动对付共同危险、制止武装进攻。

——摘编自《冷战时代美国的亚洲政策》

材料二1989年11月,包括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东盟六国等12国在内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1991年11月,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地区加入该组织。

其宗旨和目标是:

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壁垒。

亚太经合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

二十多年的实际经历表明,“APEC方式”在维护各成员利益方面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自主自愿以及渐进发展等原则,不仅维护了发展中成员的利益,也同样让发达成员受益。

——摘编自《APEC以自己的方式影响世界》等

(1)根据材料一,美国加紧在亚洲缔约应与哪一事件直接有关?

试概括美国与缔约国(地区)的关系特点。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亚洲政策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美菲、美日、美韩结盟相比有哪些不同?

这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怎样的发展趋势?

(3)文明史观认为人类文明发展是多样性的统一,倡导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明成果。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尊重文明发展多样性”的认识。

 

14.(12分)课程变化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2)上图所示教材出现在新中国哪一时期?

当时教材所呈现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历史选修1】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

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

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

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

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

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

——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

(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

 

【历史—选修3】

16.正义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人类对美好、和平与友善的追求,就像我们的血液永远是红色的,世代不会改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

……联盟,从来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美)伯恩斯·拉夫尔《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法国主张建立一支由国联调遣的国际部队,英国担心法国将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美国也不同意,法国的建议没有实现。

……国联正式成立时,会员国只有23个,苏俄和战败国最初都被排斥在国联之外,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国联盟约规定的形成决议所需要的“全体一致”原则,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

——摘自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文献”,虽然在某些方面美国对苏联做出了让步,但实际上美国有“隐蔽”,几乎所有拉美二十多个国家政府一致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反对却归于无效。

——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材料四1965年,根据第三世界国家的建议,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理事国从1973年起增加到54个。

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这就使得联合国中第三世界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力量逐渐占据上风。

——摘自王春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

(1)结合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亚非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的观点?

(2)联合国与国联相比,在制止战争方面明显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根据材料二,分析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相对应的优势。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70年代,联合国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并列举20世纪70年代能够体现这种变化的典型事例。

 

【历史选修4】

17.50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

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材料三 拿破仑是政治家、军事家、法学家。

他强化中央集权,编纂《拿破仑法典》,创办法兰西银行。

起初,推动革命深入,捍卫革命成果占主导;后来,日益与旧制度妥协,还建立帝制。

对外战争既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打击欧洲旧制度,传播革命思想;又侵略扩张,图谋称霸。

前期战争的主导方面是反干涉,此后却逆转了。

对拿破仑的评价,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主张:

①杰出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又反作用于他所处的时代;②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③区分人生不同阶段,动态评价;④区分不同活动领域,全方位评价。

——据李元明《拿破仑评传》整理

(1)结合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特别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背景,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

(2)中法两国都是大国,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试选择中国人民熟悉的三位法国文学家,各列举一部作品,并写出其所属文学流派或评价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中法历史上都涌现了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

如果请您评价拿破仑,您会更注重材料三中的哪种主张?

请结合历史事实扼要展开。

(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军”说明中苏两国之间已经形成同盟,故①正确;“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说明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故②正确;中苏结盟不可能防止东亚地区战争爆发,朝鲜战争就是明例,故③错误;“中苏条约和协定”体现了建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可见是指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思想内涵,AB不对,个人的失意、个人的座右铭不足以说明其思想内涵的原因,D不对,没有所学知识说明这是受“歌曲之王”舒伯特创作的影响;19世纪上半期欧洲一些国家如英、法、德意志、意大利、奥地利等国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力量日益壮大。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的束缚和教会的压抑下解放出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阶层,更深刻地表现人性,反映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

C符合题意。

3.【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经济上工厂萧条,政治上虚伪民主。

抓住材料“议案、协定”,结合抗战后《双十协定》、政治协商会议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可以分析出是国民革命统治后期。

A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B是抗战时期,D是新中国时期。

C是国民党统治后期,故正确。

4.【答案】B

【解析】革命党应该主要指的是革命派,维新派是改良派,故A项错误;“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可以看出材料主要指的是辛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故B项正确,C、D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西汉商业贸易不能体现出沧海、荆衡、党项等各地商品的交流,故A项错误;区域性商人群体是晋商和徽商等商人群体的出现,与题干不符,故B项错误;从“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可知当时各地经济往来密切,故C项正确;百姓生活富裕安康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在重庆商人购买外洋商品中,钱庄充当了介绍人,中间支付者的角色,因此钱庄在帮助洋货打入中国内地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钱庄的经营者就是近代中国的买办。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塑造的影响。

本题关键信息:

数量大增、这些女性基本上都是所谓“贞、孝、节、烈”的典型。

列女传人物都是封建伦理思想的产物,反映的是男权社会特征,而理学的核心则是儒家的伦理纲常,排除B,C正确。

A说法错误;题干仅涉及理学,虽然是文化主流思想,但未体现变化,排除D。

8.【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苏格拉底用抽签的方法选举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是对泛滥的直接民主的批判,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主范围,故B项错误;坐庄式的轮番而治是泛滥的直接民主表现,故C项错误;材料批判官员选举用抽签的方法,而不是随意,故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和“威廉入侵英国”可知该“转折点”是光荣革命,光荣革命确立议会主权,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故B项正确;光荣革命并未结束王权,英王仍有独立的行政权,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后,国王受到议会限制,它们之间并未形成制衡关系,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不相符合,故D项错误。

10.【答案】C

【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从题干材料:

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可知强调报纸的教化作用。

ABD题干材料中无法在体现,是错误的解读。

故正确答案选C。

11.【答案】A

【解析】“宗教太浅薄”,在这几个选项中,只有太平天国是用宗教来号召群众的,即拜上帝教,选择A项符合题意。

12.【答案】B

【解析】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应当发生在1965年,材料不能体现,故A项错误;“凭此每周才能买到……”可以看出计划经济体制下仍然存在商品交易,故B项正确;计划经济时期之所以节俭是因为物质短缺,故C项错误;“文革”时期教育制度受到很到冲击,各大院校不会招生研究生,故D项错误。

13.【答案】

(1)事件:

朝鲜战争。

特点:

美国主导的军事政治同盟。

目的:

遏制中国(对中国形成军事包围),抗衡苏联,建立亚太地区霸权。

(2)不同:

突破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界限,由亚太地区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构成;不再是大国主导下的控制与依附关系,成员国之间平等互利,协商一致,共同受益;不具有军事政治性,属于论坛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以第三方为敌对,旨在加强区域经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从成员构成、相互关系、组织性质、宗旨目标等角度分析作答)

趋势:

冷战结束,国际形势总体上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经济全球化加快,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3)评分说明:

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三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观点如:

尊重文明多样性,促进和平与发展)

第一层次:

所给答案与所要求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

第二层次:

提出的见解得当,但未进行或部分进行分析说明;

第三层次:

提出的见解得当,并能结合材料进行正反论证和深化。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五十年代初的时间判断为朝鲜战争;第二小问依据所缔结条约性质作答,美国与缔约国的关系为美国主导的军事政治同盟;第三小问结合二战后世界格局作答,美国亚洲政策的目的是遏制中国,抗衡苏联,实现亚太地区霸权。

(2)第一小问从成员构成、相互关系、组织性质、宗旨目标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小问结合苏联解体后冷战对峙格局结束后相关历史作答,国际形势总体上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3)围绕“文明多样性”这一主题展开评述,侧重于说明不同地区不同文明的原因及意义。

14.【答案】

(2)文革时期;

主要原因: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开展“教育革命”“开门办学”,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内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2)题应先从图示教材封面图片内容和教材目录中获取信息,科明显看出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得出第一小问“原因”的分析除分析导致文革的原因外,还应结合目录体现的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思考。

15.【答案】

(1)特征:

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

(2)变化:

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

前因:

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

后因:

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

(3)实质:

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

【解析】第

(1)问根据材料信息“太政官发布……布告”“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概括。

(2)问从材料一“趋之若鹜”地追求所谓时尚到材料二对西方文明的理性对待,可以总结出态度上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原因要结合近代日本的国际、国内形势作答。

第(3)问这一错误的实质即是只学习西方文明之虚表,而未学习西方文明之内涵。

16.【答案】

(1)史实: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2)优势:

在成员国方面,联合国比国联更具权威性与普通性(或答:

世界大国均加入联合国,且联合国的成员国数量更多);在运行机制方面,联合国采取安理会“五大国一致”原则;(2分)在军事力量方面,联合国组建维和部队,开展一系列维和行动。

(3)变化:

从被美国操纵转变为第三世界反对霸权、维护正义的舞台。

原因:

第三世界的崛起;(1分)联合国机构做出有利于第三世界的改革。

事例:

1971年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4年联大通过“拒绝南非代表参加大会工作”的裁决。

【解析】

(1)抓住题干中的“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亚非”、“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2)材料二反映国联在维护和平方面的局限性,表现在:

军事上,没有一支由国联调遣的国际部队;在成员国方面,一些大国未加入国联;在运行机制方面,“全体一致”原则使国联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

结合联合国相关知识,针对国联局限性,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反对却归于无效”说明联合国被美国操纵,“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这就使得联合国中第三世界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力量逐渐占据上风”说明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反对霸权、维护正义的舞台;第二小问从第三世界崛起以及联合国机构改革角度回答;第三小问注意时间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三世界在联合国发挥作用的事例。

17.【答案】

(1)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一边倒”),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体现了我国外交的新胜利。

在美苏争锋的两极格局下,与不结盟运动等一起,冲破冷战坚冰(使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受到撼动)。

中法都是大国,都有灿烂的文明。

两国建交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

国际事务只有中国参与,才有可能真正解决。

(2)雨果。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司汤达。

《红与黑》。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者。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高利贷者》等)。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罗曼·罗兰。

《约翰·克里斯朵夫》。

现实主义作家,“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3)更注重①:

拿破仑既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又以自己的方式巩固和发展了法国大革命。

评论拿破仑,必须把他置于时代的具体语境,又不忘他的个人风采。

更注重②:

拿破仑的政治活动和对外战争都具有双重性,但从根本上说,功大于过,是个应当肯定的历史人物。

更注重③:

拿破仑一生的经历错综复杂,有很强的阶段性。

无论是政治活动还是对外战争,都有必要区分不同阶段,给予恰当评价。

更注重④:

拿破仑拥有多重身份,在多个领域都有建树,为法兰西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评价时需区分活动的不同领域,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

【解析】本题以中法建交50周年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全面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1)问,依据材料中“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以及材料二中“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美苏两极格局以及中法拥有灿烂文明的角度分析作答。

(2)问结合所学分别从文学流派的角度思考,从雨果思考浪漫主义,从巴尔扎克思考现实主义,从罗曼·罗兰来思考20世纪现实主义;其艺术特色结合所学从对世界文学的贡献角度组织答案。

第(3)问属于开放性题目,评述历史人物要史论结合。

同意第一种观点,从拿破仑所处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殊时代作答;同意第二种观点,从拿破仑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的同时又侵略欧洲其他国家组织答案;同意第三种观点,把拿破仑一生的事迹划分成不同阶段去评析;同意第四种观点,从拿破仑多重身份以及对法兰西文明贡献的角度分析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