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学习体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908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学习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学习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学习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学习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学习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学习体会.docx

《社会心理学学习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学习体会.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学习体会.docx

社会心理学学习体会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二、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自然条件下对行为进行系统观察分析而得出规律。

2)实验法

3)调查法:

问卷、访谈

4)档案分析法

三、社会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西方

1、孕育阶段(1908年以前)

古希腊哲学中孕育着社会心理学思想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环境塑造(理想国)本能

2、诞生(1908年)

(美社会学家)罗斯----------------(英心理学家)麦独孤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导论》

人的行为模仿他人本能

第二章社会化

一、定义:

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目的与结果——社会角色

(一)、基本概念:

1、社会角色(socialrole):

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处于特定的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2、社会角色的分类

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分为

先赋角色(ascriptiverole):

与生俱来的、自然获得的角色(遗传)儿子

自致角色(achievingrole):

经个人努力与活动获得的职业、婚姻

第三章社会动机

分类

(一)按动机性质分

自然动机:

以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饮食、睡眠、性(天生的)

社会动机:

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获得的

成就、权力、亲和

亲和动机(needforaffiliation,合群动机)

定义:

个人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关系的一种内在欲求。

第四章社会意识

一、分类:

生理(物质)自我社会心理

二、社会比较(socialcomparison)

定义:

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己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Festinger于1954年提出了社会比较过程理论

他认为,人们非常想准确地认识、评估自己;为此,在缺乏明确的标准时,人们常与和自己相似的人比较。

三、影响自尊的因素

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

有时我们无法选择跟谁比。

3、自己的内部标准

Higgins(1987)的自我差距/不一致理论(self-discrepancytheory)

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

理想的自我(theidealself):

我们想成为的人

应该的自我(theoughtself):

我们觉得自己应该成为的人

•实际的自我(actualself)

•理想的自我应该的自我

•失望、悲伤内疚、不安

•自尊的降低

四、提升自尊的方法

1、自我增强/美化(self-enhancement):

个体以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解释有关自己的信息,以建立与提升自尊。

2、自我设障:

个体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搜寻乃至制造不利因素的过程。

3、自我表现(self-presentation)

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第五章社会知觉(认知)

定义:

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一、印象的内涵

印象(impression):

外界事物在大脑中留下的形象。

对人的看法、认识

持维度观(dimensionalView)的学者(如Osgood,1977)认为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包括几个概括性的潜在维度:

•评价(evaluation):

一个人品质的好坏(good-bad)  决定着我们喜不喜欢这个人及程度如何。

•能量(potency):

一个人能力的强弱尊重

•活动水平(activity):

一个人是积极主动---消极被动。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

1、仪表:

一个人的外表常常是我们最先看到的信息,而且也常常是我们能得到的唯一线索。

2、表情(非言语线索)

1)面部表情:

2)身段表情

3)言语表情

3、行为

•Jones与Davis(1965)对应推论理论(CorrespondentInferenceTheory)

对应推论是对行为进行归因的一种方式,即人们常把他人的外在行为与他们的内在品质相对应。

•程序:

先了解行为者动机,若有意的,再推论品性

•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

(1)行为的社会合意程度:

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

(2)行为的自由选择性:

非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

三、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一些规律(或偏差)

1、不同特征在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Asch(1946)的经典研究:

A组是:

聪明、灵巧、勤奋、热情、果断、实际、谨慎

B组是:

聪明、灵巧、勤奋、冷淡、果断、实际、谨慎

•Asch就把“热情”、“冷淡”这类对印象形成起重要作用的特征称为“中心特征”,

把“文雅”与“粗鲁”这类对印象形成不起核心作用的特征称为“边缘特征”。

(联想)

•但中心特征与边缘特征是相对的我国文化

2、信息出现的先后对印象形成的作用是不同的

•CZADHGJKWP

•首因效应(primacyeffects)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

•近因效应(recencyeffects)则是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

•Luchins(1957)的实验证明了这两种效应的存在。

70%-12%认为吉姆较外向,友好

3、人们倾向于把有关的特质联系起来形成对他人较统一一致的认识

•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认识到有一些特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内隐人格理论(implicitpersonalitytheory,以经验为依据,无正规的概念,却起作用)

•Rosenberg聪明友好

冒险——强健、冲动、果断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征,就种倾向被称为晕轮效应(haloeffect)。

•Dion等(1972)的研究证明了此效应的存在。

4、人们在知觉他人时,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作正性评价,即积极评价多于消极评价。

•宽大效应(leniencyeffect)

•积极偏见(positiveprejudice)

•原因可能有:

(1)、人们希望自己的周围都是好人好事,这样自己会感觉舒服些;

(2)、期望得到别人的回报(承认与接受)

(3)、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

三、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

1、定义:

所谓归因(attribution)就是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2、归因理论

•1、海德的素朴心理学(Heider,F.,1958)

每个人都是朴素的心理学家,对因果关系感兴趣,并能对其加以分析、推测。

•归因理论的创始人

•内因—个体自身的原因

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能力、努力等。

•外因—个体自身之外的原因

如环境因素、运气、任务难度、他人帮忙等。

2、凯利的三度理论(cubetheory)

•Kelley,H.,1967

•1)行为的原因可能有三种:

行为者(actor)

刺激物(stimulus)

情境(situation)

2)要找出行为的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

A、一致性(consensus)信息:

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相一致。

是,高。

B、一贯性(consistency)信息:

即行动者的行为在其它场合是否也发生。

是,高。

C、特异性(distinctiveness,区别性)信息:

即行动者对其他对象是否也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

是,低。

3、成就归因模型

•Weiner等(1972)提出了成就归因模型(AchievementAttributionModel

•此模型认为人们用于解释成败的原因可用下列三个维度加以分类与描述:

(1)、内——外因

(2)、稳定——暂时

内因外因

稳定能力工作难度

暂时努力运气

•稳定——暂时:

期望

•内——外因:

奖惩

第六章态度

一、定义

•Freedman,1985

态度(attitude):

是个体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具有一定结构且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二、态度的成分(构成要素):

•认知(Cognition):

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认识、理解与评价

复杂单纯

•情感(Affect):

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绪体验。

•行动倾向(Behaviouraltendency):

行为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

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关键,三者大多时候是协调一致的

三、态度的测量

•量表

A、瑟斯顿(Thurstone)量表(等距量表,equalintervalscale)

Thurstone,1929

B、李凯特量表(Likert-typeAttitudeScale)

R.Likert,1932(总加量表summatedratingscale)

C、语义分化(差异)量表

四、态度的形成

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逐渐形成

外在社会因素的影响个体的学习(学习理论 Learningtheory)

•大众传媒联结

•家庭观察

•学校/同伴强化学习

•团体

五、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理论

(一)认知失调论(Cognitivedissonancetheory,Festinger,L.,1957):

1、内容:

认知:

关于自己想法、态度与行为等的知觉。

  它们之间存在着三种情况:

1.无关的/2.相互一致、协调的/3.相互冲突、不和谐的

感受到不舒适心理紧张(失调状态)减缓、消除 认知协调一致 

      

     失调的认知数量X认知重要性 

失调程度=——————————————         

    协调的认知数量X认知重要性

                   

途径:

改变认知/改变行为/增加新认知

(二)功能理论              

•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是因这种态度能满足个人的某种需要,特别是心理需要。

•Katz(1960)

(三)社会判断理论

•Sherif&Hovland(1961)

(四)态度形成及改变的三阶段理论(H.C.Kelman,1961)

1服从(obedience):

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按社会规范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

•行为受外因控制,服从是表面的、暂时的

2认同(identification):

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态度,使自己与他人一致。

•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依赖于他人对个体的吸引力。

3内化(internalization):

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

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

•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

六、态度改变的方法

一、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劝说宣传法)

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德与詹尼斯(C.I.Hovland&I.L.Janis),1959年提出。

 传播者    传播的信息   接受者 

专长性 可信性  单方-双方论据态度

动机意图           教育水平

吸引力 喜爱性    呈现顺序人格特征

相似性     与原有态度的差距

——————————————————————————

环境:

分心  

二、角色扮演法

三、团体影响法

四、活动参与法

七、特殊的态度——偏见

1、定义:

prejudice:

对某一个人或群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2、偏见的后果

自我实现的预言

•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以实现此期望,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prophecy)。

•Rosenthal与Jacobson(1968)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

•也称为“皮克马利翁效应”。

第七章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1、莱文格(Levinger)等人(1972)相互依赖模型,认为,关系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第一是注意阶段:

双方没有互动。

第二是表面接触阶段:

第三是相互卷入(mutuality)阶段

2、社会渗透理论(socialpenetrationtheory)

•奥尔特曼(Altman)等人(1973)提出

1)他们认为,亲密关系的形成是一个逐渐渗透、对双方自我加深了解的过程。

2)社会渗透有两个维度

一是广度,即范围

二是深度

•关系发展的过程是由较窄范围内的表层交往,向较广范围的密切交往发展。

3)他们以自我暴露的程度作为衡量人际深度的参考指标

自我暴露(Self-disclosure):

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与信息。

它是个体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的重要途径

3、自我分层理论

鲁宾等(1978)提出

对应自我暴露的不同程度,可了解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与接纳程度,自己与别人的关系状况。

1)自我最表层:

兴趣爱好等

2)对事物的看法、态度

3)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

4)自我的隐私

4、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attraction)

陌生人之间关系的形成的第一步是吸引或喜欢。

(一)定义:

人与人之间相互接纳和喜欢。

(二)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

1、熟悉

熟悉引起喜欢

[Zajonc,1968]考察照片呈现次数与被试喜欢照片人物程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熟悉增加了被喜欢的水平。

但对于一开始就讨厌的人,却没有这种效应。

至少是中性的

原因:

Bornstein(1989)进化论的观点

不熟悉的环境--恐惧、戒备

熟悉--安全、舒服

熟悉——了解——行为可预测——避免不愉快

2、邻近性:

距离接近,交往的可能性就高(互联网例外)

原因:

熟悉

相似:

生活方式

可以较少的代价获得较多的报酬:

可互相帮助、照顾

认知一致性:

希望周围的人都是好的,试图建立友好关系

(也可能不喜欢)

3、相似性与互补性

相似:

人们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家庭背景、人格特征、兴趣爱好等方面相似的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互补:

•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相互满足的心理状态。

•性格:

支配-服从

•需要:

互补常以大的方面相似为基础

4、个人特征

1)能力:

一般而言,人们比较喜欢有能力的人。

犯错误效应

2)、外表吸引力

3)个性品质

5、报酬

•Homans(1958)社会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theory)

人是自利的,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准经济交易,希望获得最大的酬赏,付出最小的代价。

•双方感到公平,关系才能维持下去。

•福阿(Foa,1974)人际关系的6种基本回报

爱金钱物品地位信息服务

•喜欢的相互性--互惠原则

人们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

•媒人、《乔女》

•喜欢不仅取决于别人是否给予自己正性的评价,还取决于评价的方向变化

•Aronson等(1965)得失(增减)效应

1)++(gain-losseffect)

2)--戏称婚姻不忠定律

3)+-

4)-+

条件:

同一属性的变化/缓慢渐进的变化

6、爱情

1、爱情的类型理论

Lee(1974)研究发现,现代青年男女的爱情关系,不外以下六种形式:

浪漫式爱情、占有式爱情、最好朋友的爱、实用式爱情、利他式爱情、游戏式爱情

2、爱情的三角(元)理论(triangulartheoryoflove)

Sternberg(1986)认为,爱情由三种不同的成分组成:

亲密(intimacy):

是指关系中亲近、彼此关联的感觉。

也存在于较深的友谊关系中。

激情(passion):

浪漫与情欲。

承诺(commitment):

决定爱一个人/长期关系的承诺。

第八章人际沟通

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沟通过程及其组成要素

信息传递者

信息

通道(渠道)

信息接收者

Ø霍尔(EdwardHall,1959),提出描述在不同关系中发现4种人际空间距离

第九章侵犯与利他

一、侵犯

(一)、侵犯的种类:

亲社会的侵犯:

符合社会规范(抓强盗)

被认可的侵犯:

父母孩子

反社会的侵犯(狭义的侵犯):

违反社会规范

(二)、侵犯的原因

1本能论

•弗洛伊德

生的本能:

爱与建设的力量

死的本能:

恨与破坏的力量

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释放

•向内:

自杀、自虐

•向外:

侵犯、征服

2、挫折—侵犯理论

最初由心理学家多拉德(J.Dollard_)等人于1939年提出。

基本观点:

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的。

Barker(1941)/1882-1930

理论的修正:

Miller(1941):

一对多

Berkwitz(1967):

多对一

3、侵犯的社会学习理论

v侵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

v观察榜样的侵犯行为

v被表扬或被认为是合理的

v相似的情境

v适合儿童

v大众传媒的影响

二、利他

案例:

佛山小悦悦

1、定义:

利他行为(altruism)指对他人有好处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2、有关利他行为的理论

社会生物学解释

人类先天就有利他行为的素质,并且可能通过遗传将这种素质传留给后代。

社会规范论解释

社会责任:

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是强化和观察学习的结果

3、影响助人/利他行为的因素

助人者受助者

•个人责任(内疚感)所处困境紧急性

•代价(时间等)是否值得帮助

•救助能力性别

•心情外表吸引力

•人格

•环境因素

•他人的存在

•天气、噪音等

旁观者效应

•DarleyLatane(1968)

•男大学生为被试

1人在房间

3人在房间

2个假被试(对烟雾无反应)与1个真被试

填问卷时向房间内释放白色无害但很恐怖的烟雾,6分钟

被试向实验者报告的速度

•原因:

责任扩散(Liabilitydiffusion)

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评价焦虑

第一十章社会影响

一、他人在场——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

结伴/旁观

1、定义

社会促进(社会助长)与社会抑制(干扰);

(socialfacilitation/inhibition)

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促进其活动的完成,提高其工作效率的现象

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其活动的完成,抑制其工作效率的现象

2、解释

优势反应强化说(Zajonc,1965)

•他人在场是一个唤醒源,导致个体动机增强

(评价——表现、竞争——紧张)

•而动机增强对活动的作用,取决于个体从事活动的性质。

•如果一个人从事的活动是相当熟练的,或者是很简单的机械性动作,动机增强会使活动更加出色;

如果所从事的活动是正在学习的,或需费脑筋的,动机增强会产生干扰作用。

•他人在场动机增强抑制非熟练工作促进熟练工作

二、社会懈怠(socialloafing)

社会惰化、社会懒散

1、定义

群体一起完成一项工作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要少的现象。

龙多不治水三个和尚没水喝

三、从众(conformity)

(一)、定义

•个体在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

•阿希(Asch,1956)“三垂线”实验

(二)、从众的原因

•信息性社会影响:

想获得正确信息的愿望

–人们常通过他人获得有用的信息,

–多数人正确概率比较高。

–尤其是模糊的情境

规范性社会影响:

不愿被视为越轨者

–从众是获得群体奖赏、避免群体惩罚的手段

四、服从

服从(obedience):

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

Ø社会规范/权威

Ø米尔格拉姆(Milgram,1963)电击实验

服从的原因:

合法权利责任转移

社会影响理论(sociaI impact T,Latane,1979)

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的总量取决于3个方面的因素:

•他人的数量:

多-大 但随人数增多, 每人的影响下降

•他人的重要性

•直接性:

他人与目标在时空上的接近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