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19专题十八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5688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5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19专题十八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19专题十八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19专题十八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19专题十八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19专题十八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19专题十八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19专题十八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19专题十八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19专题十八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x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19专题十八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专题十八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纲展示

重点关注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注重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以及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等。

(2)归纳比较相关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各种环境问题的产生、影响和治理,城市和乡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表现和成因。

(3)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并与相关的地理知识、原理建立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对环境问题的典型案例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

考点四十九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与环境问题的产生(高考指数★★☆☆☆)

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原因

典型事例

措施

资源短缺

水资源短缺

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

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

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土地资源短缺

生态退耕、建设占地等

我国人均耕地较少

能源短缺

利用率低、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滥垦、滥伐、滥牧,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

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

泰晤士河的悲剧

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

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围城”现象

噪声污染

交通、工厂噪声等

城市噪声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石油泄漏

环境问题地域差异的分析方法

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之间的差异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城市地区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

乡村地区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沙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资源枯竭、物种减少等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发展中国家

较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

①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环境意识不强;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较发展中国家轻,以环境污染为主

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使其环境状况大为好转

(2015·上海卷)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

20~30℃是赤湖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

1.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

①南方近岸海域 ②城市近岸海域 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

A.9月到11月 B.12月到2月

C.3月到5月 D.6月到8月

3.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②加剧污染程度 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④减轻污染程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1.A 2.D 3.D 第1题,由图文材料可以读出赤潮发生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应为南方近岸海域;有机物、营养盐等物质在城市近岸海域较丰富。

第2题,根据材料中的信息:

赤潮发生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推断6月到8月发生赤潮的可能性较大。

第3题,赤潮是在温度比较高、光照较强、营养物质比较丰富的条件下产生的,当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时,可以降低赤潮产生的污染程度,但也会使污染扩散。

(2015·山东卷)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题。

4.“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解析:

选C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生态裂谷”的含义。

据材料信息,“生态裂谷”在形成过程中,会导致生态环境退化,因而造成植被退化,A项错;生态环境退化、植被覆盖率降低会导致风力侵蚀加剧,B项错;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故D项错;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其他地区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故C项正确。

(2015·四川卷)农业化肥使用会增加河水中的NO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会增加河水中的PO

下表为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长江、黄河四条河流中NO

和PO

的浓度数据。

读表完成5~6题。

河流

NO

(μmol/dm3)

PO

(μmol/dm3)

32.9

0.6

78.5

1.6

17.5

0.2

121.0

0.4

5.表中代表亚马孙河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若只考虑河流补给,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NO

和PO

的浓度(  )

A.均显著增加 B.均不会增加

C.NO

减少PO

增加 D.NO

增加PO

减少

解析:

5.C 6.B 第5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密西西比河、长江、黄河流域均为人口较为密集、人类活动影响深刻的地方,因此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排放出的水污染物质均较多,而亚马孙河流域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极小,因此水污染物质浓度也应最低。

故C项正确。

第6题,考查黄河下游河流补给的特点。

黄河下游由于进入平原地带,从中游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于河床,久而久之形成“地上河”,河床高于两岸的地面,河流水位高于两岸的地下水位。

因此,黄河下游没有支流汇入干流,黄河水也只能单向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不会补给河流水,由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物以及由工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污染物均不能进入河流,污染物浓度均不会增加。

故B项正确。

7.(2015·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

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

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2)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解析:

(1)题,近年来乌梁素海的污染严重,一方面是排入的农田退水,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使湖水污染加重,同时当地工业和城乡废水也排入该湖。

另一方面是湖泊本身的自净能力差,由于其所在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造成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日趋严重。

(2)题,治理乌梁素海的污染要从“减排、清污、执法、增意识”等方面来回答,“减排”就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一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发展绿色农业;二是严格控制入湖废水的排放量。

“清污”就是要及时清淤,采取生物措施净化。

“执法”就是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

“增意识”就是加强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答案:

(1)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

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日趋严重。

(2)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②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④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考点五十 可持续发展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高考指数★★★☆☆)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

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实质

在发展中产生,也只有在发展中解决

内涵

生态持续发展——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条件

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原则

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之间、代与代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公平

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

各国共同参与

2.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

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3)适度消费

生态环境及资源是有限的,适度消费提倡满足基本需求条件下的适度、适量消费,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4.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某地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方法

思路

具体内容

地理背景

分析各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与特征、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

优势条件

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交通、科技、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来进行分析

限制因素

从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

(2)发展科技,贯彻加速科技进步教育方针,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

(4)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5)促进对外开放。

(6)发展教育,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

(8)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

区域协调发展

(1)发展交通通信、商业贸易等(促进商品流通、经济交流,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

(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如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等)。

(3)产业转移(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

(2013·福建卷)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

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

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1.D 2.B 第1题水稻和甘蔗最适宜在南方地区种植,故选D项。

第2题由图读出循环农业提供了沼气这种清洁能源,以及猪、水产品、甘蔗和稻米等众多的农产品;且各农业项目之间相互联系、循环利用,减少了能源、肥料等投入,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益;而民居集中和城镇发展在图中没有体现。

(2013·江苏卷)《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

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

读图回答3~4题。

3.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双选)(  )

A.大量消耗资源 B.大量排放污染物

C.科教投入不足 D.人口增长缓慢

4.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双选)(  )

A.社会保障建设 B.经济基础建设

C.农业基础建设 D.生态与环境建设

解析:

3.AB 4.CD 图中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中,环境支持系统指数最低,生存支持系统指数次之;环境支持系统中污染与生态最为突出,生存支持系统中资源与农业最明显。

通过对比可发现1995—2010年经济快速发展,是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实现的,为实现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能力指数较低的产业和生态与环境建设。

5.(2014·福建卷)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 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

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

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网店”进行销售。

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

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观点B:

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解析:

若支持观点A,则要从对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有利影响提供论据;若支持观点B,论据可从对传统商业造成冲击,加大基础设施的压力,人才短缺、农业劳动力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方面分析。

答案:

观点A:

有利

论据: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快速扩大木制品销售和服务范围;促进交通、物流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企业的转型与升级,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有利森林资源的保护,缓解生态环境压力。

(答四点即可。

观点B:

不利

论据:

易对传统商业造成冲击;产业、人口集聚,加大基础设施压力;山区人才、技术力量薄弱,竞争力较低;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答四点即可。

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

循环经济关联图通常是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农业和工业等生产活动中相互联系的结构特征或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可以体现地理事物的形成机理、内部结构、因果关系、发展趋势等。

常见的主要有生态农业关联图、清洁生产关联图等。

第一步:

读图名,明确主题

研读图名及图文材料,明确关联图的主题是什么。

如图1中体现甜菜制糖的加工处理过程:

图2体现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等与人类关系图;图3体现煤炭生产、加工及废弃物处理的过程图。

第二步:

理顺关系,寻找突破

(1)观察箭头指向和已知框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

(2)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

如图2中图示左侧信息:

小麦主要供给面粉厂,面粉厂的麸皮给牛羊猪当作饲料,秸秆用于喂养牲畜、制造沼气。

沼气池一方面提供燃料,另一方面沼渣作为肥料还田。

连接P框的箭头中,一个重要的突破点是指向耕地的“固氮”作用,应该是大豆。

而以大豆为原料进行加工的Q,应属于豆制品加工。

第三步:

分析原理,寻找方法

(1)抓住三个方面的内在联系:

生产活动互为提供的条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活动之间的联系、生产活动的综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2)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正确性。

如图1中甜菜属于种植业,加工过程属于工业生产,与原流程相比,新的方式增加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同时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图2中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经济作物是大豆,与东北地区的作物类型相符;图3中固体废弃物填充塌陷区,恢复保护地表;对煤泥和煤矸石的充分利用,对废气、废水的回收再利用,体现了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2012·江苏卷)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

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获取和解读信息】

[自我校对] 大气污染 经济 能源

答案:

1.D 2.A

下图为秸秆原位全量还田循环利用模式图。

读图,回答3~4题。

3.该生产模式可能分布在(  )

A.三江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太湖平原

4.该生产模式的优点包括(  )

①农作物的产量明显增大 ②秸秆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

③肥料施用量减小 ④农业生产投入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3.B 4.D 第3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该生产模式下种植的农作物是冬小麦和夏玉米,一年可两熟;三江平原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受水资源、热量条件的制约,塔里木盆地大部分地区作物熟制也为一年一熟;太湖平原的主要农作物不是冬小麦和夏玉米。

第4题在该生产模式下,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肥力,减小肥料的施用量,也可使秸秆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

题组1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与环境问题的产生

(2015·成都诊断)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

下图示意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

读图,完成1~2题。

1.2000-2008年,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是(  )

A.1300米以下地带

B.1300~1900米地带

C.2500米以上地带

D.1900~2500米地带

2.2000-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解析:

1.A 2.B 第1题,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增大表示人均耕地面积增大,人地矛盾缓解,反之则相反。

第2题,在1900米以上的地方,这8年来人地矛盾有所缓解,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个高度以上的人口向海拔低的地方迁移,人均耕地面积增大,所以人地矛盾有所缓解,故选B项。

(2015·淮北一模)福建省长汀县地处福建西部,武夷山南麓。

下图表示1988年与2011年长汀县土地利用结构。

读图,完成3~4题。

3.1988年长汀县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最有可能是(  )

A.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次生盐碱化

4.1988-2011年,福建省长汀县(  )

A.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改善

B.城市化发展快,耕地快速减少

C.林地破坏严重,环境问题加剧

D.裸地面积减少,生态恢复良好

解析:

3.B 4.D 第3题,该地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裸地面积大,因而容易产生水土流失。

第4题,比较两图可以发现,该区域裸地面积显著减少,林地面积扩大,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2016·浙江十二校联考)读我国大陆某时段雾霾分布图,完成5~6题。

5.雾霾的分布特征为(  )

A.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B.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带

C.西部地区无重霾分布

D.地势越低,雾霾越严重

6.重霾天,人们期盼冷空气来临,是因为(  )

A.降温能消霾      B.大风能消霾

C.高压能消霾 D.干冷能消霾

解析:

5.A 6.B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雾霾主要出现在我国的东部地区。

第6题,大风活动会使污染物扩散加快,因而选项B正确。

题组2 可持续发展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2015·山东联考)光伏农业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

读我国山东某市光伏农业大棚运营模式图,完成7~8题。

7.图中生态大棚中最适宜种植的是(  )

A.玉米 B.水稻

C.甜菜 D.草莓

8.关于该光伏农业的发展模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碳排放量小 B.资金投入少

C.技术水平高 D.产品附加值高

解析:

7.D 8.B 第7题,建设生态大棚资金投入大,草莓种植产生的经济效益更大,且相对于玉米、水稻、甜菜,草莓对生产条件的要求更高,因而最适宜栽培。

第8题,从关联图可以看出,该农业需要高等院校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投入大,产品附加值高,碳排放量小。

(2015·广州二模)生态环境质量反映人口、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读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轨迹示意图,完成9~10题。

9.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最优区域分布在(  )

A.东部沿海地带 B.中部内陆地带

C.西北内陆地区 D.西南青藏地区

10.引起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防护林建设 B.气候变化

C.经济发展水平 D.环境污染

解析:

9.A 10.C 第9题,读图中的经纬度可知,生态环境质量重心总体向东南方向偏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经济、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关系最好,生态环境质量最优。

第10题,结合图示与上题分析可知,生态环境质量重心偏移主要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2015·青岛二模)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炭产地。

读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优势条件主要有(  )

A.原料丰富 B.科技发达

C.市场广阔 D.交通便利

12.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要意义有(  )

A.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B.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C.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

D.实现粉尘和酸性气体的零排放

解析:

11.A 12.B 第11题,读图可知,电解铝厂发展的区位优势是原料丰富。

第12题,循环经济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但仍会有污染物的排放。

专题训练(十八)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2016·安徽五校联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采猎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选项中,对图中含义解读正确的是(  )

A.A表示环境,B表示人类社会

B.在阶段①,人类与环境没有关系

C.在阶段④,人地矛盾最尖锐

D.箭头b表示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

2.下列认识或行为与图中所示的思想发展阶段对应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②—节能减排,植树造林

C.③—伐木为薪,围湖造田

D.④—竭泽而渔,焚林而猎

解析:

1.A 2.C 第1题,在阶段①,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没有认识;到阶段②,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很有限,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此时人们受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支配,所以只认识到自然对人的作用;到了阶段③,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人们开始认为自然是人们任意开发和利用的对象,一味夸大人类社会的作用;到了阶段④,人类体会了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带来的恶果,认识到人类可以认识和改造自然,但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因为自然对人类也有制约作用。

第2题,“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阶段①显然是不具备的;“竭泽而渔,焚林而猎”“伐木为薪,围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