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 复习材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188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8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诊断学 复习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实验诊断学 复习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实验诊断学 复习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实验诊断学 复习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实验诊断学 复习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诊断学 复习材料.docx

《实验诊断学 复习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诊断学 复习材料.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诊断学 复习材料.docx

实验诊断学复习材料

实验诊断学

【计划6月6日至13日期间考试,闭卷,100分值,题型包括A1、A2、A3、B1、名词解释,问答题。

一、名词解释:

1、实验诊断(laboratorydiagnosis):

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包括实验室前、临床实验室、实验室后。

2、参考值:

只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即为参考范围。

3、医学决定水平:

志不同于参考值的另一些限值,通过观察测定值是否高于或低于这些限值,可在疾病诊断中起排除或确认作用,或对某些疾病进行分级或分类,或对预后作出评估,以提示医师在临床上应采取何种处理方式或决定采取某种治疗措施等等。

4、危急值:

指某些检验结果出现异常超过一定界值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医生必须紧急处理,故把这些检验数据称之为危急值。

5、床旁检测(POCT):

指在病人医疗现场进行的医学检验。

该技术最早用于在家庭或医院病人在床边检测糖尿病人的尿糖和血糖水平,故称为床边检验。

6、核左移:

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为核左移。

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

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也可出现核极度左移现象。

7、核右移:

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

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或6一巯基嘌呤等。

在炎症的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

如在疾病进展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则表示预后不良。

8、杜勒小体:

是中性粒细胞胞质中毒性变化而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

圆形或梨形呈云雾状天蓝色或蓝黑色,直径1~2μm。

杜勒小体亦可在单核细胞胞质中出现。

9、棒状小体(Auerbodies):

为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红色细杆状物质,一个或数个,长约1~6肚m,故称为棒状小体。

棒状小体一旦出现在细胞中,就可拟诊为急性白血病。

棒状小体在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时有重要价值。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无此种小体,而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则可见到。

10、核左移:

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为核左移。

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

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也可以出现核极度左移现象。

11、核右移:

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

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或6-巯基嘌呤等。

在炎症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

如在疾病进展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则表示预后不良。

12、杜勒小体(Dǎhlebodies):

是中性粒细胞胞质中毒性变化而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

圆形或梨形呈云雾状天蓝色或蓝黑色,直径1~2μm。

Dǎhle小体亦可在单核细胞胞质中出现。

⑤核变性:

是中性粒细胞胞核出现固缩,溶解及碎裂的现象。

13、胆酶分离:

,“胆酶分离”通常是指在肝炎发展过程中,由于肝细胞的大量坏死,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进行性下降,因此出现上升;同时转氨酶由于已经维持相当长时间的高水平,从而进行性耗竭,因此出现ALT下降,转氨酶不高。

这种转氨酶现象就是所谓的“胆酶分离”。

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

14、医院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hospitalinfection)又称院内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是指在医院发生的感染,其感染范围可分为各种病人、医院工作人员、探视者。

15、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

肾小球的功能主要是滤过,评估滤过功能最重要的参数是肾小球滤过率。

正常成人每分钟流经肾脏的血液量为1200~1400ml,其中血浆量为600~800ml/min,有20%的血浆经肾小球滤过后,产生的滤过液(原尿)约为120~160ml/min,此即单位时间内(分钟)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体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16、抗核抗体(ANA):

广义的抗核抗体(ANA)的靶抗原不再局限于细胞核内,而是扩展到整个细胞成分,包括细胞核和细胞浆。

经典的ANA是指针对真核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ANA的类型主要是IgG,也有IgM、IgA。

这种抗体无器官和种族的特异性。

检测方法为间接免疫荧光法(IIF)。

17、类风湿因子(RF):

是变性IgG刺激机体产生的一种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内。

主要为IgM型,也有IgG、IgA、IgD和IgE型。

用乳胶凝集法测出的主要是IgM型;速率法敏感但不能分型。

18、自身免疫性疾病:

当某些原因削弱或破坏机体的自身免疫耐受时,该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对自身组织或成分产生免疫应答,这种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或成分产生的免疫应答称为自身免疫(autoimmunity)反应。

由于自身免疫反应而产生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disease,AID)。

按自身抗原分布的范围可分为器官特异性和非器官特异性。

19、A/G倒置:

清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增高均可引起A/G倒置,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如慢性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20、脑脊液(GCF):

是循环流动于脑和脊髓表面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大约70%来自于脑室系统脉络丛的超滤和分泌,其余由脑室的室管膜和蛛网膜下腔所产生,通过蛛网膜绒毛回吸收入静脉。

正常脑脊液容量成人约90-150ml,新生儿约10-60ml。

正常成人卧位时脑脊液压力为0.78-1.76KPa(80-180mmH2O)或40-50滴/min,随呼吸波动在10mmH2O之内,儿童压力为0.4-1.0KPa(40-100mmH2O)。

 

实验诊断学

二、简答&论述题:

1、实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答:

①血液学检验、②体液与排泄物检验、③生化学检验、④免疫学检验、⑤病原学检验

2、常用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指标

答:

①诊断灵敏度——指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其数学式是所有病人中获得真阳性结果的百分数。

②诊断特异性——至某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的能力;其数学式是所有非病人中获得真阴性结果的百分数。

③诊断准确性④连续定量分析

⑤参考值&参考范围——参考值:

只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即为参考范围。

3、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答:

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高于参考值高限。

多次检查成年男性红细胞>6.0×1012/L,血红蛋白>170g/L;成年女性红细胞>5.5×1012/L,血红蛋白>160g/L时即认为增多。

(1)相对性增多:

因血浆容量减少,使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

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绝对性增多,临床上称为红细胞增多症:

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血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所致:

a、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

因血氧饱和度降低所引起。

红细胞增多程度与缺氧程度成正比。

生理性见于胎儿及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病理性增加见于严重慢性心肺疾患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b、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

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患有关,如肾癌、肝细胞癌、卵巢癌、肾胚胎瘤、肾上腺皮质腺瘤、子宫肌瘤以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特点为红细胞持续性显著增多,可达(7~10)×1012/L,血红蛋白180~240g/L,全身总血容量增加、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本病属慢性良性增生,部分病人可转变为白血病。

4、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的临床意义。

答:

①生理性减少:

婴幼儿及15岁以前的儿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一般比正常成人低约10%~20%;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均可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减少。

②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根据贫血产生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可将贫血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多、红细胞丢失过多。

5、贫血的分度。

答:

轻Hb正常~90g/L;中90~60g/L;重60~30g/L;极重≤30g/L;

表1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法)

MCVMCHMCHC

(80-100fl)(27-34pg)(32﹪-36﹪)

病因

正常细胞性贫血

80—100

27—34

32—36

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多数溶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如白血病等

大细胞性贫血

>100

>34

32—36

巨幼细胞贫血及恶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80

<27

<32

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80

<27

32—36

慢性感染、炎症、肝病、尿毒症,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等所致的贫血

6、简述红细胞染色反应的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答:

染色反应异常有以下几种:

(1)低色素性(hypo-chromic):

红细胞染色过浅,中央苍白区扩大,提示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

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也可见于某些血红蛋白病。

(2)高色素性(hyper-chromic):

红细胞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其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增高。

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球形细胞也呈高色素性。

(3)嗜多色-眭(多染色性,polychromatic):

红细胞呈淡灰蓝或紫灰色,是一种刚脱核的红细胞,体积较正常红细胞稍大,称嗜多色性红细胞或多染色性红细胞。

正常人外周血中约占1%。

其增多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活跃,红细胞系增生旺盛。

见于增生性贫血,尤以溶血性贫血时为最多见。

7、简述红细胞中常见的异常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答:

(1)嗜碱性点彩(basophilicstippling):

红细胞内含有细小嗜碱性点状物质,是核糖体凝集而成的。

有时与嗜多色性并存,也可发现于有核红细胞胞质内。

大量增多并呈粗颗粒状点彩,多见于铅中毒,也可见于骨髓增生旺盛的其他贫血如巨幼细胞贫血等。

(2)染色质小体(Howell一Jollybody):

红细胞内含有圆形紫红色小体,直径约O.5~1μm,1个或数个,是核的残余物质,亦可出现于晚幼红细胞中,此小体多见于溶血性贫

血、巨幼细胞贫血、红白血病及其他增生性贫血。

(3)卡一波环(Cabotring):

成熟红细胞内出现一条很细的淡紫红色线状体呈环形或“8”字形,曾认为是核膜的残余物。

目前认为可能是纺锤体的残余物或是胞质中脂蛋白变性所致。

提示严重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铅中毒及白血病等。

(4)有核红细胞(nucleatederythrocyte):

正常成人有核红细胞均存在于骨髓之中,外周血涂片中除在新生儿可见到有核红细胞外,成人如出现有核红细胞,均属病理现象。

主要见于:

①各种溶血性贫血;②红白血病;③髓外造血,如骨髓纤维化;④其他,如骨髓转移癌,严重缺氧等。

8、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答:

中性粒细胞增多(neutrophilia):

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随白细胞总数的增多。

在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下午较早晨为高。

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使其暂时性升高。

病理性增多见于:

1)急性感染:

特别是化脓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为最常见的原因。

应注意,在某些极重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不但不高,反而减低。

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

严重外伤,较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后12~36h,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3)急性大出血:

在急性大出血后1~2h内,周围血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及红细胞数尚未下降,而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却明显增多,特别是内出血时,白细胞可高达20×109/L。

4)急性中毒:

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和妊娠中毒症;急性化学药物中毒,如急性铅、汞中毒及安眠药中毒等;生物性中毒如昆虫毒、蛇毒、毒蕈中毒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多。

5)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大多数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多,可达数万甚至数十万。

急性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还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并伴外周血中细胞质量改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骨髓纤维化等骨髓增殖性疾病均可有中性粒细胞增多。

各类恶性肿瘤,特别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等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9、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

中性粒细胞减少(neutropenia):

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称白细胞减少(1eukopenia)。

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有:

1)感染:

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均减少。

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时,白细胞亦常减低。

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时白细胞亦可减少。

2)血液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血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巨幼细胞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以及骨髓转移癌等,白细胞减少同时常伴血小板及红细胞减少。

3)物理、化学因素损伤:

x线、γ射线、放射性核素等物理因素,化学物质如苯、铅、汞等,以及化学药物如氯霉素、磺胺类药、抗肿瘤药、抗糖尿病及抗甲状腺药物等均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

4)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脏肿大及其功能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淋巴瘤、Gaucher病、Niemann—Pick病常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

5)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产生自身抗体导致白细胞减少。

10、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可发生哪些中毒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答:

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

在严重传染性疾病(如猩红热)、各种化脓性感染、败血症、恶性肿瘤、中毒及大面积烧伤等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可发生下列中毒性和退行性变化。

下列改变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出现:

①细胞大小不均:

表现为细胞胞体增大,细胞大小悬殊。

见于病程较长的化脓性炎症或慢性感染时。

可能是骨髓幼稚中性粒细胞受

内毒素等影响发生不规则分裂增殖所致。

②中毒颗粒:

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色呈深紫红或紫黑色,谓之为中毒颗粒。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显著增高。

③空泡形成:

中性粒细胞胞质或胞核中可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空泡,可能是细胞质发生脂肪变性所致。

④杜勒小体(Dǎhlebodies):

是中性粒细胞胞质中毒性变化而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

圆形或梨形呈云雾状天蓝色或蓝黑色,直径1~2μm。

Dǎhle小体亦可在单核细胞胞质中出现。

⑤核变性:

是中性粒细胞胞核出现固缩,溶解及碎裂的现象。

1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

1)过敏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食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

2)寄生虫病:

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达10%或更多。

某些寄生虫感染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导致白细胞总数高达数万,90%以上为嗜酸性粒细胞,为嗜酸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3)皮肤病:

如湿疹、剥脱件古书、天痢疮、铌属病等可界.外罔『fn嗜酪件粒绷晌解、中度增高。

4)血液病:

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可有不同程度增高,有的可伴幼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5)某些恶性肿瘤:

某些上皮系肿瘤如肺癌等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6)某些传染病:

急性传染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大多减少,但猩红热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7)其他:

风湿性疾病、脑腺垂体功能减低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等也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2.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basophilia):

1)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结肠炎、药物、食物、吸人物超敏反应、红斑及类风湿关节炎等嗜碱性细胞增多。

2)血液病:

慢性粒细胞自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骨髓纤维化等均可见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3)恶性肿瘤:

特别是转移癌时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其机制不清楚。

4)其他:

如糖尿病、传染病如水痘、流感、天花、结核等,均可见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13.病理性淋巴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

淋巴细胞增多(1ymphocytosis)儿童期淋巴细胞较高,婴儿出生时淋巴细胞约占35%,粒细胞占65%。

4~6天后淋巴细胞可达50%,与粒细胞比例大致相等。

4~6岁时,淋巴细胞比例逐渐减低,粒细胞比例增加,逐渐达正常成人水平。

此为儿童期的淋巴细胞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淋巴细胞增多见于:

(1)感染性疾病:

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以及柯萨奇((Coxsackie)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也可见于百日咳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布鲁菌、梅毒螺旋体、弓形虫等的感染。

(2)肿瘤性疾病:

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3)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4)移植排斥反应:

见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或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时中性粒细胞减少,故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但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并不增高。

14.异形淋巴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答:

异形淋巴细胞在正常人外周血中偶可见到,但不超过2%。

异形淋巴增多可见于:

①感染性疾病。

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的病毒性疾病均可出现异形淋巴细胞,尤其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可高达10%以上。

疾病恢复后异形淋巴细胞仍可在外周血中持续数周、数月才逐渐消失。

也可见于某些细菌性感染、螺旋体病、立克次体病或原虫感染(如疟疾)等疾病。

②药物过敏。

③输血、血液透析或体外循环术后,可能与细胞肥大病毒又称涎腺病毒感染有关。

④其他疾病如免疫性疾病、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治疗等也可出现异形淋巴细胞。

15.单核细胞增多见于哪些情况?

答:

单核细胞增多(monocytosis)婴幼儿及儿童单核细胞可增多,属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见于:

(1)某些感染:

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等,单核细胞明显增多。

(2)某些血液病:

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也可见单核细胞增多。

16.简述类白血病反应的分类。

答:

类白血病反应按周围血白细胞总数的多少可分为白细胞增多性和白细胞不增多性两

型,以前者为多见;按增多的细胞类型则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中性粒细胞型此型最常见。

可见于各种感染、恶性肿瘤骨髓转移、有机磷农药或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溶血或出血、严重外伤或大面积烧伤等,其中以急性化脓菌感染为最常见。

血象中自细胞总数可达(50~100)×109/L或更高,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并伴有核左移现象,除杆状核增多,还可出现晚幼粒或中幼粒细胞,甚至可有早幼粒和原粒细胞出现,但一般不超过0.10。

中性粒细胞常有中毒性改变及碱性磷酸酶(NAP)积分显著增高。

血象中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一般多无明显变化。

骨髓象除显示粒细胞系增生明显,伴核左移及中毒性改变外,其他各系细胞多无明显异常。

②嗜酸性粒细胞型常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其他如风湿性疾病、Hodgkin病、晚期癌肿等。

白细胞总数达20×109/L以上,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超过0.20,甚至达0.90,但多系成熟型嗜酸性粒细胞。

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也以成熟型为主。

③淋巴细胞型常见于某些病毒性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水痘、风疹等,也可见于粟粒性结核、猩红热、先天性毒、胃癌等。

白细胞数常为(20~30)×109/L,也有超过50×109/L者。

血片中多数为成熟淋巴细胞,并可见幼稚淋巴细胞和异形淋巴细胞。

④单核细胞型见于粟粒性结核、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细菌性痢疾、斑疹伤寒、风湿病并血管内皮细胞增多症等。

白细胞增多,但一般不超过50×109/L,分类计数单核细胞常超过0.30。

在中性粒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单核细胞型等类白血病反应病例中,有白细胞总数不超过10××109/L者,但周围血中出现较多该种类型的幼稚细胞,即为白细胞不增多性类白血病反应,曾有报道见于结核病、败血症、恶性肿瘤等。

17.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

PC低于10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

可见于:

①血小板的生成障碍: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晚期等。

②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

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SLE、恶性淋巴瘤、上呼吸道感染、风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DIC、TTP、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

③血小板分布异常:

如脾肿大(肝硬化、Banti综合征)、血液被稀释(输入大量库存血或大量血浆)等。

18.MPV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

(1)血小板平均容积(meanplateletvolume,MPV)代表单个血小板的平均容积。

增加见于:

①血小板破坏增加而骨髓代偿功能良好者;②造血功能抑制解除后,MPV增加是造血功能恢复的首要表现。

减低见于:

①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②有半数白血病患者MPV减低;@)MPV随血小板数而持续下降,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指标之一。

(2)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distributionwidth,PDW)反映血小板容积大小的离散度,用所测单个血小板容积大小的变易系数(CV%)表示。

PDW减少表明血小板的均一性高。

PDW增高表明血小板大小悬殊,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等。

19.病理性血沉增快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

血沉增快临床常见于:

(1)生理性增快:

12岁以下的儿童、60岁以上的高龄者、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血沉可加快,其增快可能与生理性贫血或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有关。

(2)病理性增快

1)各种炎症性疾病:

急性细菌性炎症时,炎症发生后2~3天即可见血沉增快。

风湿热、结核病时,因纤维蛋白原及免疫球蛋白增加,血沉明显加快。

2)组织损伤及坏死:

如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沉增快,而心绞痛时则无改变。

3)恶性肿瘤:

增长迅速的恶性肿瘤血沉增快,可能与肿瘤细胞分泌糖蛋白(属球蛋白)、肿瘤组织坏死、继发感染或贫血等因素有关。

4)各种原因导致血浆球蛋白相对或绝对增高时,血沉均可增快,如慢性肾炎、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黑热病等。

5)其他:

部分贫血患者,血沉可轻度增快。

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

肾病综合征、黏液水肿等患者,血中胆固醇高,血沉亦见增快。

血沉减慢一般临床意义较小,严重贫血、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