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五四爱国运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4962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五四爱国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五四爱国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五四爱国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五四爱国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五四爱国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五四爱国运动.docx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五四爱国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五四爱国运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五四爱国运动.docx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五四爱国运动

历史学科

学案

教案

考点总结

课时训练

考前必备

名师指导

五四爱国运动

本课大致以背景、经过、意义分为三目。

五四运动的远因是日本出兵山东,逼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近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中学生、工人阶级各自起了不同的作用。

在这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中,中国社会各阶层、各阶级纷纷行动起来,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

你需要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1.简述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过程、结果、性质和意义。

2.分析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一、原因

1.政治: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同时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2.经济与阶级: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3.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思想的解放;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

4.近因

(1)日本加快侵华步伐,1915年提出“__二十一条__”,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直接原因(导火索):

__巴黎和会__中国外交的失败。

思考1:

“假如没有巴黎和会,中国就不会爆发五四运动”。

这个观点对吗?

为什么?

提醒:

不对。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只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二、过程

1.时间:

__1919__年5月4日。

地点:

__北京__。

成员:

__学生__。

2.口号:

“__外争国权__,__内惩国贼__”、“__废除二十一条__”、“打倒卖国贼__曹汝霖__、__章宗祥__、__陆宗舆__”等。

3.发展:

__工人阶级__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也由__北京__转到__上海__。

4.高潮:

上海的“__三罢__”斗争。

三、结果

1.北京政府罢免__曹汝霖__、章宗祥、__陆宗舆__的职务。

2.中国代表拒绝在《__凡尔赛合约__》上签字。

这是中国第一次拒绝由几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制定的和约。

四、五四精神

1.一次伟大的__反帝爱国__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

2.是__旧民主主义革命__发展到__新民主主义革命__的转折点。

3.一场广泛传播__民主__和__科学__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4.一场伟大的__思想解放__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5.__爱国救亡__、民主科学、__文化启蒙__构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教师指导: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里的“彻底”是指在运动中体现的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五四运动并没有取得反帝反封建的彻底胜利,只是取得阶段性胜利(或初步胜利)。

思考2: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提醒:

由资产阶级转变为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前途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指导思想由三民主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

材料二 有些当代学者认为:

“五四运动既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也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材料三 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而设的。

在近一个世纪中,“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将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不断推向前进。

杜威认为: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及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请思考: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两个口号,具体分析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五四运动“补课”和“起点”的含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

提醒:

(1)导因: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日本获得了原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特点:

“劳工”(无产阶级)在运动后期起了主力军作用。

(2)第一次历史巨变指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并不彻底,而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所以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

第二次历史巨变指的是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而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主旋律是指爱国主义精神,还包括民主、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拓展:

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

内容项目

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三民主义

革命性质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旧民主主义革命

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革命主力

无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领袖人物

在十月革命影响下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群众基础

广大工人、学生和市民参加,有广泛群众基础

脱离人民群众

革命彻底性

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缺乏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精神

影响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共成立做了干部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典例1923年,陈独秀说:

“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B )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

【教师参考解答】 本题考查中国民主革命。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与判断能力。

五四运动后中国的知识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把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农运动相结合。

由此开始进入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A、C、D三项表述与题干要求不符。

因此正确教师参考解答选B。

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中国这头睡狮开始狂吼。

资产阶级为之奔走呼号,学生游行示威,火烧曹宅;商人罢市歇业,国人拒买日货;工人罢工停产。

连那些旧时代的封建王公贵族都参与到抗议的队伍中来。

从上述现象看,五四运动应该属于什么性质( B )

A.社会主义运动    B.民族主义运动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自由主义运动

【教师参考解答】 据材料,中国各阶层反抗的起因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据此分析可知五四运动的目的是反对外来侵略,这属于民族主义运动。

2.下图为1919年的时政漫画《玩弄于股掌之上》,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D )

A.《马关条约》承认了日本在山东的权益

B.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是合法的

C.外争国权失利引发了五四运动

D.弱国无外交,中国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

【教师参考解答】 观察漫画信息,日本把山东省踩在了脚底下,进一步据“1919年”这一信息可知,漫画的背景是1918年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转交给了日本,这体现了D项所述。

3.1919年5月,上海一家商店挂出这样一副对联:

“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而行。

”这副对联中没有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D )

A.五四运动的范围扩大

B.商人爱国之情和对学生的支持

C.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D.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教师参考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体现了学生和商界的反抗活动,没有体现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故选D项。

4.(2017·雅安)五四运动爆发后,直系军阀吴佩孚发给大总统徐世昌通电:

“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

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仆后继,以草击钟,以卵投石,……如直言者有罪,讲演者被逮捕,则是扬汤止沸,势必全国骚然!

”这说明吴佩孚( A )

A.同情学生并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

B.表面上支持实质上主张镇压学生

C.借机对北洋政府施压以争权夺利

D.冒充爱国欺骗舆论企图统治中国

【教师参考解答】 由“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仆后继,以草击钟,以卵投石”可看出吴佩孚是同情学生的;由“如必言直言者有罪,讲演者被逮捕,则是扬汤止沸,势必全国骚然!

”可以分析出吴佩孚也是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的,故A项正确。

B、C、D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5.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这里的“彻底”指的是( B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C.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D.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

【教师参考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

“彻底”主要是从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口号以及取得初步胜利的结果上看,故选择B项。

6.(2016·玉林)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学生会建立“讲习团”,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

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

这些现象反映出( C )

A.南方学运注意与工运相结合B.五四运动实际是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D.五四运动呼唤了共产党诞生

【教师参考解答】 南方学运注意与工运相结合不符合材料,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实际是新文化运动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

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可见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呼唤了共产党诞生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基础训练

1.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

山东亡矣!

国不国矣。

”这主要是针对( B )

A.帝国主义强租胶州湾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日本强行占领山东省D.日本逼迫清政府割让山东半岛

【教师参考解答】 帝国主义强租胶州湾是在19世纪末,日本强行占领山东省是在一战期间,清政府在1912年已被推翻。

2.(2017·宜宾)1919年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研究五四运动,从史料价值的角度看,该材料( B )

A.是一面之词,故不可作参考

B.是时人之言,故可做参考

C.具明显倾向性,故不可作参考

D.是爱国青年之词,故可作参考

【教师参考解答】 依据题干材料“上海学联告同胞书”,结合所学可知,上海学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上海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学生会、高等学校和科研教育机构研究生会等的联合组织,是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在上海市的会员团体的地方联合组织,材料是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记载的,材料中强调工人阶级对五四运动的决定作用,是时人之言,可做参考,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3.“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此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为( D )

A.义和团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教师参考解答】 归还青岛主权,罢免国贼(指五四运动中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与这些信息有关的事件只有五四运动。

4.1919年5月7日,济南学生举行了国耻纪念大会,提出了“讨伐国贼”、“反对强权”等口号,对此口号理解全面的是( B )

A.反对北洋军阀B.反帝反封建

C.追求民主自由D.反对清政府

【教师参考解答】 “讨伐国贼”体现了反封建,“反对强权”体现了反帝;A项不全面;C项与材料不符;清政府在1912年已结束对中国的统治,D项错误。

5.“三鸟害人,鸦、鸮、鸨;一群卖国,鹿、獐、螬。

”这副对联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B )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

C.国民大革命D.五卅运动

【教师参考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鹿、獐、螬”指三个卖国贼陆宗舆、章宗祥、曹汝霖。

6.“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

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

”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 D )

A.科学 B.自由

C.民主 D.爱国

【教师参考解答】 依据“国耻”等信息可判断出。

7.毛泽东指出: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

”这种“姿态”主要是指( D )

A.先进阶级政党的领导B.反对君主专制

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D.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特点

【教师参考解答】 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特点。

8.(2016·河北省名校名师俱乐部高三模拟)下面是近代中国某时期报刊上登载的一幅《善吞》的漫画,漫画中一个日本装束的魔术师正将铁路吞入口中,火车上写着“青岛胶济路”。

此漫画( C )

A.美化了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B.批判当时的中国政府出卖铁路主权

C.表达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前景的担忧

D.说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教师参考解答】 本题考查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

自“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变本加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解题时注意材料中“日本”“吞入口中”“青岛胶济路”等关键信息,故图片揭露了日本侵略、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国前景的担忧,故C项正确;图片主要是揭露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并未美化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及批判当时的中国政府出卖铁路主权,故A、B两项错误,排除;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于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故D项错误,排除。

9.20世纪初来中国访问的英国学者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

“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提到的“政治改革运动”是指( C )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D.辛亥革命

【教师参考解答】 根据材料提供的情节来看,具有“孩子领导”、“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都参加等特征的历史事件只有五四运动。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

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

……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胡绳武金冲及《中国近代历史上

的丰碑——辛亥革命》

材料二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

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

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

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

所以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摘自《北京学生界全体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2)材料二中“万国和会”指哪次会议?

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

(3)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作为救亡图存的探索,留给后人怎样的精神财富?

【教师参考解答】 

(1)解放人们思想,激励人们探求救国道路,促进五四运动产生。

(2)巴黎和会。

罢免曹、陆、章三人职务;拒签和约;释放被捕学生。

(3)爱国救亡,民主自由,文化启蒙,英勇斗争。

(其它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能力训练

11.右图是一幅有关一战后一次国际性会议的漫画,这次会议的决议导致了中国哪次历史事件的爆发( D )

A.甲午中日战争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D.五四爱国运动

【教师参考解答】 图中信息体现了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的巴黎和会的情况,这一会议导致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12.历史长河的任何一个片段都不能割裂开来,否则无以看到历史发展的积厚流光。

某班设计“五四运动”网页时,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意义”三个链接。

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B )

A.学思之窗B.历史过程

C.学习检测D.综合实践

【教师参考解答】 本题涉及到了研究性学习的知识,实际上考查到了历史概念的基本构成,一个历史概念应包括历史背景、历史过程、历史意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13.下图是著名漫画家马星驰在1919年上海《新闻报》上发表的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

对该漫画表述正确的是( A )

A.反映了民众团结的重要性

B.体现了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运动

C.褒扬了爱国学生的先锋队作用

D.反映了五四运动中各阶层紧密联系共同抗日

【教师参考解答】 这幅画的寓意是:

广大人民集中力量,一起朝着三个卖国贼吹气,人民的“气力”集中在一起,把三个卖国贼吹的人仰马翻、四脚朝天,画家对卖国贼的痛恨、对人民团结力量的赞叹跃然于画上。

赞扬的是人民的团结力量,并没有特指是学生。

14.“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

”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B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C.动摇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根基

D.取得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教师参考解答】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所指相关事件是五四运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主力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B项。

15.(2016·皖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五四学生运动,可分为以傅斯年、梁实秋为首的爱国者和以杨晦、匡互生为主的以情感宣泄为主的暴力爱国者。

对于杨晦、匡互生这样的火烧赵家楼,并且痛打所谓“卖国贼”的学生,许多学者认为他们表现了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

1919年6月,陈独秀在题为《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爱国》的文章里写道:

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不容讨论的了。

感情和理性,都是人类心灵的重要部分,而且有时两相冲突。

……爱国大部分是感情的产物,理性不过占一小部分。

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

——摘编自黄广明杨潇《启蒙是最好的爱国

——新文化运动健将的觉悟》等

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中有关“爱国”的观点加以讨论。

(要求:

提取材料观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教师参考解答】 示例:

观点:

爱国主义是激情与理性的统一。

讨论:

首先,爱国主义是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当民族利益受到严重危害,能够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外来侵略是一种爱国行为。

山东问题发生后,爱国学生奔走相告,唤起了民众的觉醒;抗战时期为国捐躯的将士们,他们都是爱国英雄。

同时,激情爱国往往又极不理性,导致无政府主义倾向加剧。

五四运动中,学生用暴力惩治了他们眼中的“汉奸”。

这样的结局就是暴力赢了,文明输了,情感赢了,法律丢了。

激情爱国往往破坏了社会理性,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其他教师参考解答言之有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