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4902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docx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docx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代码:

02018

适用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

学时:

72

学分:

4.5

制订人:

审核:

 

《数字电子技术》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一、学习领域(课程)综述

(一)学习领域定位

“数字电子技术”学习领域由岗位群的“电子产品技术支持岗位”行动领域转化而来,是构成应用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专业框架教学计划的专业学习领域之一,其定位见表一:

表一学习领域定位

学习领域性质

专业必修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功能

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子产品技术支持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前导学习领域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

平行学习领域

后续学习领域

信号与系统

(二)设计思路

本学习领域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应用电子及通信技术专业的发展需要,为将来从事电子产品的设计、检测奠定坚实的基础。

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析设计成若干项目或工作情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并以典型设备为载体,通过具体案例,按目实施的顺序逐步展开,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术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在内容组织形式上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在每个项目实施前,先提出学习目标,再进行任务分析,学生针对项目的各项任务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实施项目以实现学习目标。

最后根据多元化的评分标准进行自我评价。

(三)学习领域(课程)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能根据项目任务或工作,制订项目完成工作计划;

●学会自我学习、收集和检索信息、查阅技术资料;

●学会学习和工作的方法,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刻苦钻研的职业道德;

●学会在产品制作过程中进行技术指导、质量管理和成本核算方法。

2.社会能力目标:

●建立团结协作的精神,能与人沟通和合作完成工作任务;

●养成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意识,正确辨别事物的真假;

●了解电子行业技术应用的发展前景,拓宽产品开发的思路;

●掌握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培养工作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为祖国发展强大贡献力量的责任意识;

●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3.专业(职业)能力目标:

●能熟悉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的特点;

●能正确使用逻辑门电路;

●能正确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

●能正确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

●能熟练使用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实际的电路;

●能熟练使用时序逻辑电路设计实际的电路。

二、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学习领域描述包括学习领域名称、学期、参考学时、学习任务和学习领域目标等,见表二:

表二学习领域的描述

学习领域:

数字电子技术

教学时间安排:

第三学期课时:

72

学习任务:

掌握基本的逻辑门电路、分析和设计组合逻辑电路以及分析和设计时序逻辑电路

学习目标:

1.能正确理解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掌握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性能和特点

3.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4.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5.掌握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的原理

6.掌握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极其应用

7.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8.掌握电子电路的调试

9.掌握电路故障的检测与排除

10.掌握数字电路的实际设计,并进行相关测试

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

“学习准备”阶段采用正面课堂教学,部分采用独立学习;多数计划实施阶段采用小组学习,明确小组负责人并定期更换。

在学习过程中设置与企业一致的工作步骤及要求。

学业评价

1)在理论知识考评方面,采取参考学生日常出勤率、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指标进行积分的给定,重点考核学生参与程度;

2)在实训技能考评方面,校内实训技能考评采取实训指导教师评定成绩,重点考核学生实训技能的熟练程度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在综合素质方面,主要考评学生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学习情境划分及描述

(一)学习情境设计

表三学习情境设计

序号

名称

学时

逻辑代数

20

门电路

4

组合逻辑电路

16

触发器

10

时序逻辑电路

16

脉冲信号的产生于整形

6

(二)学习情境描述

包括学习情境名称、学时、学习任务、与其他情境的关系、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流程、学业评价。

表四学习情境一的描述

学习

情境名称

逻辑代数

学习

领域

数字电子技术

教学

时间

第三学期

20学时

学习任务

1.数字电路的特点及分类、数制与编码的概念、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

2.不同类型逻辑表达式的相互转换

3.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法则、基本公式、基本定理和化简方法

与其他情境的关系

本学习情境为本学习领域的第1个学习情境,主要目的是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化简方法,并作为其他学习情境的基础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数字电路的特点及分类、数制与编码的概念、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

2.理解不同类型逻辑表达式的相互转换

3.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法则、基本公式、基本定理和化简方法

技能目标:

1.能熟练进行逻辑表达式不同形式的相互转换;

2.能熟练化简逻辑函数表达式。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独立分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内容

1.数字电子技术概述

2.数制与编码

3.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

4.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和规则

5.逻辑函数的化简

6.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转换

教学条件

课件、黑板、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

组织形式:

公布项目任务,教师协调下的学生自愿分组,明确分工。

教学流程

步骤一:

数制与编码(4课时)

知识要点

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8421码

步骤二:

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和规则(4课时)

知识要点

基本公式、基本定理、常用公式、代入规则、反演规则、对偶规则

步骤三:

逻辑函数的化简(8课时)

知识要点

最简表达式、公式化简法、图形化简法、含随意项逻辑函数的化简

步骤四: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转换(4课时)

知识要点

真值表、逻辑表达式、卡诺图、逻辑图、波形图

学业评价

本部分内容采用采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观测、现场操作等。

其中基本知识的测试成绩占50%、学习过程占50%。

 

表五学习情境二的描述

学习

情境名称

门电路

学习

领域

数字电子技术

教学

时间

第三学期

4学时

学习任务

1.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2.TTL门电路的主要参数及TTL电路

3.各种TTL门电路

与其他情境的关系

本学习情境为本学习领域的第2个学习情境,主要目的是掌握各种TTL门电路,并作为其他学习情境的基础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2.理解TTL门电路的主要参数及TTL电路;

3.掌握各种TTL门电路。

技能目标:

1.掌握各种TTL门电路的结构;

2.正确构建各种TTL门电路的结构。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独立分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内容

1.半导体元件的开关特性

2.分立元件门电路

3.TTL集成门电路

4.集成门电路的使用

教学条件

课件、黑板、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

组织形式:

公布项目任务,教师协调下的学生自愿分组,明确分工。

教学流程

步骤一:

半导体元件的开关特性(1课时)

知识要点

二极管开关特性、晶体管开关特性

步骤二:

分立元件门电路(1课时)

知识要点

二极管与门、二极管或门、晶体管非门、复合门电路

步骤三:

TTL集成门电路(1课时)

知识要点

TTL与非门、TTL反相器、TTL或非门、TTL与门

步骤四:

集成门电路的使用(1课时)

知识要点

使用注意事项、TTL电路和CMOS电路的连接

学业评价

本部分内容采用采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观测、现场操作等。

其中基本知识的测试成绩占50%、学习过程占50%。

 

表六学习情境三的描述

学习

情境名称

组合逻辑电路

学习

领域

数字电子技术

教学

时间

第三学期

16学时

学习任务

1.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中规模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2.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等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

3.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

与其他情境的关系

本学习情境为本学习领域的第3个学习情境,主要目的是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使用方法,并作为其他学习情境的基础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中规模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2.理解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等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

3.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

1.熟练使用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

2.熟练使用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电路。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独立分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内容

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2.加法器

3.数值比较器

4.编码器

5.译码器

6.数据选择器

7.数据分配器

教学条件

课件、黑板、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

组织形式:

公布项目任务,教师协调下的学生自愿分组,明确分工。

教学流程

步骤一: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6课时)

知识要点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竞争冒险

步骤二:

加法器、数值比较器(2课时)

知识要点

半加器、全加器、加法器、数值比较器

步骤三:

编码器、译码器(6课时)

知识要点

编码器、译码器

步骤四:

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器(2课时)

知识要点

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器

学业评价

本部分内容采用采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观测、现场操作等。

其中基本知识的测试成绩占50%、学习过程占50%。

 

表七学习情境四的描述

学习

情境名称

触发器

学习

领域

数字电子技术

教学

时间

第三学期

10学时

学习任务

1.各种不同逻辑功能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

2.触发器逻辑功能的各种描述方法

3.各种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与其他情境的关系

本学习情境为本学习领域的第4个学习情境,主要目的是掌握各种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并作为其他学习情境的基础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各种不同逻辑功能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

2.理解触发器逻辑功能的各种描述方法;

3.掌握各种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技能目标:

1.熟练使用各种触发器;

2.熟练实现各种触发器间的转换;

3.能熟练使用触发器构建电路。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独立分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内容

1.基本RS触发器

2.同步触发器

3.主从触发器

4.边沿触发器

5.不同类型触发器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条件

课件、黑板、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

组织形式:

公布项目任务,教师协调下的学生自愿分组,明确分工。

教学流程

步骤一:

基本RS触发器(2课时)

知识要点

触发器的分类、触发器的条件、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分析

步骤二:

同步触发器(2课时)

知识要点

同步RS触发器、同步JK触发器、同步D触发器

步骤三:

主从触发器(2课时)

知识要点

主从RS触发器、主从JK触发器

步骤四:

边沿触发器(2课时)

知识要点

边沿D触发器、边沿JK触发器

步骤五:

不同类型触发器间的相互转换(2课时)

知识要点

触发器逻辑功能分类、触发器逻辑功能转换

学业评价

本部分内容采用采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观测、现场操作等。

其中基本知识的测试成绩占50%、学习过程占50%。

 

表八学习情境五的描述

学习

情境名称

时序逻辑电路

学习

领域

数字电子技术

教学

时间

第三学期

16学时

学习任务

1.寄存器、计数器等中规模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2.寄存器、计数器等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

3.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与其他情境的关系

本学习情境为本学习领域的第5个学习情境,主要目的是掌握基本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作为其他学习情境的基础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寄存器、计数器等中规模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2.理解寄存器、计数器等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

3.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

1.熟练使用基本计数器构建不同进制计数器;

2.能熟练进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独立分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内容

1.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与分类

2.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3.计数器

4.寄存器

5.顺序脉冲发生器

6.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教学条件

课件、黑板、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

组织形式:

公布项目任务,教师协调下的学生自愿分组,明确分工。

教学流程

步骤一:

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与分类(0.5课时)

知识要点

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时序逻辑电路的分类、时序逻辑电路的表示方法

步骤二: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4课时)

知识要点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异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

步骤三:

计数器(6课时)

知识要点

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集成计数器、N进制计数器

步骤四:

寄存器(2课时)

知识要点

基本寄存器、移位寄存器、寄存器的应用

步骤五:

顺序脉冲发生器(1.5课时)

知识要点

计数器型顺序脉冲发生器、移位型顺序脉冲发生器

步骤六: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2课时)

知识要点

同步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设计、异步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学业评价

本部分内容采用采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观测、现场操作等。

其中基本知识的测试成绩占50%、学习过程占50%。

 

表九学习情境六的描述

学习

情境名称

脉冲信号的产生于整形

学习

领域

数字电子技术

教学

时间

第三学期

6学时

学习任务

1.由门电路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2.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逻辑功能

3.由555定时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的方法

与其他情境的关系

本学习情境为本学习领域的第6个学习情境,主要目的是掌握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并作为其他学习情境的基础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由门电路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2.理解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逻辑功能;

3.掌握由555定时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的方法。

技能目标:

熟练使用555定时器构建单稳态触发器。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独立分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内容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教学条件

课件、黑板、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

组织形式:

公布项目任务,教师协调下的学生自愿分组,明确分工。

教学流程

步骤一:

555定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课时)

知识要点

555定时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

步骤二:

555定时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3课时)

知识要点

门电路构成施密特触发器、集成施密特触发器

步骤三:

总结(1课时)

1.小组成果展示,得到成功的体验。

2.分析反思判定、划分过程并在小组中交流(也可以选小组代表在全班介绍),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学习效果。

学业评价

本部分内容采用采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观测、现场操作等。

其中基本知识的测试成绩占50%、学习过程占50%。

四、实施建议

(一)参考教材

《数字电子技术(第二版)》主编:

李中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2.

《数字电子技术》主编:

宋卫海,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9.

《数字电子技术》主编:

孙余凯,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0.

(二)校本教材编写建议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设计思想。

教材要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

反映新技术、新工艺,典型产品或服务的选择要科学,体现地区产业特点。

(三)其他资源开发与利用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录像、光盘等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学习领域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2.注意仿真软件的开发利用,让学生置身于网络学习平台中,积极自主地完成该学习领域的学习,为提高学生的施工员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提供有效途径。

3.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观摩、实训和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适时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4.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校园网、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通过职业指导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五、其它说明

1.本课程标准由电子通信教研室开发。

2.完成时间:

2014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