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4848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尾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结尾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结尾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结尾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结尾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尾篇.docx

《结尾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尾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尾篇.docx

结尾篇

结尾篇

·要点聚焦·

(一)结尾的重要作用

结尾,就是文章结束的话,它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全局。

俗话说:

“编筐织篓,全在收口”。

是的,一个筐篓编得再细密,再结实,要是结尾收束得不好,不仅会影响美观,而且很容易损坏,编织整个筐篓的功夫也就等于白费了。

其实,写文章也是这样。

结尾不好,常会前功尽弃。

剧团安排一台节目,往往把最精彩、最吸引人的节目排在最后。

不然的话,尽管你前面演的节目水平高超,如果最后一个节目演得糟,那仍然会给观众留下一个很坏的印象。

有人把不好的结尾,比作吃到最后的一颗花生米。

爱吃花生米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

花生米一颗一颗往嘴里送,连最后一颗也是又饱满、又香甜的,一定会吃得很满意;如果吃到最后一颗竟是霉烂的,那多倒胃口啊!

完全把前面浓厚的兴致给破坏了。

还有人把好的结尾比作坐汽车,到达终点站,嘎然而止,恰到好处。

如果汽车没到终点站就停车,旅客们是会埋怨的;过了终点站还不肯停车,一个劲儿往前开,也是吃力不讨好的。

作文也是这样。

开头和正文都写得很好,可是到了结尾部分却写得离开题意,或者松散拖沓,也会影响整篇文章的表达效果。

(二)小学生作文结尾的常见毛病

同学们的作文结尾,常易犯的毛病主要是“画蛇添足”。

该结尾时不结尾,谈感情,发议论、下保证、表决心,罗里啰嗦一大套,甚至东拉西扯,节外生枝,这就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

例如《我最高兴的一天》结尾:

这一天,我们看了戏,游了园,采集了标本,参加了野炊,玩得非常痛快!

真是我最高兴的一天。

我回家后又想,妈妈正在生病,我不能只顾自己玩,要多做家务,要照顾妈妈。

晚饭后,我就洗碗,扫地,给妈妈煎药,一直忙到八点多钟,可把我累坏了。

这个结尾的第一节已点明了“我最高兴的一天”。

照理文章就可以在这儿结束了,可是,作者接下来又写与文章中心毫无关系的照顾妈妈的事,这就离题了。

又如《记一次秋季运动会》的结尾:

运动会结束了,我们捧着“团体总分第一”的奖杯,心里别提多高兴。

校长也用赞赏的语气鼓励我们:

“你们进步很快,我向你们祝贺。

”我想,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争取各门功课全优,还要积极参加小发明制作活动,长大了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贡献力量。

这个结尾表决心,喊口号,而且内容跟运动会没有关系,不但不能增加文章的力量,反而显得空洞无物。

还有一篇《一个助人为乐的同学》的结尾是这样的:

江文助人为乐的事还很多,这里只写了在本学期的几件事。

但是,有时他也有些缺点。

如有一次,他自己的作文没有做好,我去问他一道算术题,他就没有理我。

当然,跟他的优点比,缺点不是主要的。

这是个自相矛盾的结尾。

文章的前面写江文助人为乐,结尾写他不肯帮助人。

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疑问:

这篇文章的中心到底是什么?

以上几个结尾的共同缺点是:

主要的意思说完了,却加上一些与中心思想无关系的内容。

这种“画蛇添足”的毛病,我们一定要注意克服。

(三)结尾的基本要求

要想克服文章结尾出现的毛病,我们应该明确文章结尾有哪些基本要求。

1.结尾要顺应文章内容的发展

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客观事物是千变万化的,反映千变万化的客观事物的文章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以小学生作文为例,有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等文体类型。

记叙文又可以大致地分成记人的、叙事的、写景的、状物的种种类别,因此,文章不能用同一形式结尾。

至于应该采用什么方式,我们认为,要顺应文章内容的发展,不能为结尾而结尾。

有些同学在阅读别人文章时,觉得有些文章的结尾很有特色,非常喜欢,也想学一学,这种愿望很好,但是还要注意,你写一篇文章用哪种方式结尾,要根据文章内容的发展来确定。

在我们学习过的文章中,结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事情写完了,文章也就自然结尾了,不需要再去说什么多余的话;有的是文章快写完了,作者考虑到在结尾的时候有必要对全文进行一下总结,写上几句概括性的话来收束全篇;有的人在文章结尾时恰到好处地通过某种途径把文章的中心点明;也有的人爱在文章的结尾处说几句耐人寻味的话,既能做到水到渠成,又给我们留下想像的余地;有的人写文章时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同时自己在写作过程中被自己表达的感情所感染,情不自禁地在文章结尾时抒起情来;也有的人写到文章结尾处,回应前文,和文章的标题或者文章的开头联系起来考虑,使人感到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有的结尾以小见大,初看不起眼,细想却很深刻;有的结尾话虽说完意却未完,使你还得好好去想一想……文章的结尾多种多样,不一而足。

但是,不管怎样,都应做到顺应文章内容的发展,不能抛开前面的内容为结尾而标新立异。

要知道,马尾巴只有长在马的屁股上甩起来才显得精神,如果在老母鸡的屁股上安上马尾巴,那必然是非常难看的。

我们来看看小学语文教材《穷人》的结尾:

怎么办?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

”他搔搔后脑勺说,“嗯,办?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快去!

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

不愿意吗?

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

”桑娜拉开了帐子。

《穷人》选自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记叙的是一位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同情、关心一位叫西蒙的邻居,在她死后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事,反映了沙俄时代渔民的生活状况,歌颂了他们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文章的结尾处集中反映了渔夫的心灵和道德品质,似乎在桑娜身上没有多用笔墨,实际上,文章的前面已经写了桑娜: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

她的心跳得厉害。

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伊揍我一顿也好!

不难看出,文章结尾时桑娜的心里特别宁静,作者为什么不在桑娜身上多花笔墨,因为,已经没有必要;文章的中心意思已经得到了充分表现。

假如说,作者此时再对渔夫夫妇大加一番赞颂,就会使人感到多余。

2.结尾要有助于读者理解全文

一篇文章应该是一个整体。

至于我们说的开头,结尾……都是在这个整体之中的,之所以要分开来说,是因为为了叙述的方便。

文章的结尾在内容上、结构上要收束全篇,对全篇要有定局、总括、回应、深化的作用。

一般写人的文章,结尾要落实到人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上来;一般写事的文章,结尾要落实到事情的意义和作用上来。

不管什么情况,读者从标题到文章结束看过一遍之后,应该有一种整体感,应该使人感到,文章的结尾和文章的标题、文章的开头以及文章的中间部分,是密切相联系的,都与这篇文章的中心密不可分。

在全篇文章中,文章结尾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某篇文章的结尾使人读过之后感到是多余的,或者感到它与前面的部分不和谐,不统一,破坏了文章的完整性,那就不是好的结尾了。

小学语文教材《田寡妇看瓜》的结尾值得我们学习:

田寡妇也无心再去看她的南瓜了。

赵树理的《田寡妇看瓜》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土改前,南坡庄只有半亩园地的田寡妇年年都种南瓜,年年都要去看瓜,因为村里的穷人无土地,无法生活,只得偷瓜充饥。

地主势力大,无人敢偷;最怕人偷的是田寡妇家的瓜,因此田寡妇只好天天去看瓜。

土改后,穷人分得了土地,家家种了瓜,可田寡妇还是抱着老皇历天天去看瓜,孩子劝阻她也不信,以后生病没有去看瓜,园中也无事,三五天,上十天不去,也无事,她就打算不再看瓜了;收获的一天见秋生家拉了一车瓜,弄清了原委,就“无心再去看她的南瓜了。

”这样的结尾和文章的标题、文章的前后内容一起构成了一篇结构紧凑、内容完整、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使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得到充分表达。

这样的结尾对于全篇内容和结构的完整都起到了总括的作用。

3.文章结尾要充实有力

阿·托尔斯泰说过,好的结尾“就是当读者把作品读完之后,有使他翻开第一页来重新去读它的力量”。

中国古代的作家也要求写诗、作文要做到“凤头、猪肚、豹尾”,结尾要充实有力。

不管用哪种方法结尾,要想使文章充实有力,篇幅不宜过长,语言应该精炼,内容要紧扣中心。

我们先看小学语文教材《抢险》的结尾:

黎明的时候,决口终于合龙了。

人们都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

《抢险》的结尾短短的一段只有24个字,说了两层意思:

一层是决口合龙了,另一层是人们欢呼,显得充实有力。

山洪爆发,河堤决口,险情发生,大家同心协力,堵堤排险,挑灯夜战,终于在黎明使决口合龙,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

这样不仅结尾自然,同时又紧扣中心。

我们再来看小学语文教材《鸟的天堂》的结尾: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还回头去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结尾的这一段共四句话,写了自己的行踪及离开时的留恋之情,说明了第一次没有看见鸟的自身原因,表达了对“鸟的天堂”的赞美之情。

语言简明扼要,特别是结句,紧扣中心,回应全文,充实有力。

如果我们掌握了以上三点要求,就能够基本上克服文章结尾出现的毛病。

 

·技法点击·

根据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特点我们将文章结尾分为16种形式,每种形式后面配有范例评析和技法指导,供老师教学和同学们写作时参考。

1.自然式结尾法

1.什么是自然式结尾法

自然式结尾法就是用事情的结束做文章的结尾。

事情记叙完了,文章也就结束了,不另外写直接点明中心的话,文章的中心由读者自己去体会。

如同学们学过的课文《抢险》:

开头写“……忽然天崩地裂地裂一声响,堤决口了”,接着写抢险经过,最后用“黎明的时候,决口终于合龙了。

人们都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这样一句作为结尾。

又比如《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开头写“我”去游览:

四月十四日,我在浙江金华,游览北山的双龙洞。

接着具体写游览的全过程,文章以游览结束,离开双龙洞作为结尾: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自然性结尾常常以交代事情的结果作为文章的结尾。

如课文《找骆驼》:

盲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找到“走失的骆驼”是事情的结果,事情有了结果,文章就结束了。

这样的结尾简洁、干净,没有空话、套话,没有“蛇足”。

2.范例评析

大家都夸她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到利华商场买东西,顺便路过菜市买点芹菜。

我正挑选着芹菜,就听见有人说:

“同志,你交税了吗?

”我回头一瞧,原来是一位税务工作的阿姨。

她一脸笑意,正和一个卖蘑菇的小贩说话。

只见那个小贩上穿一件花色港衫,下身穿一条紧身牛仔裤。

牛仔裤紧紧地裹在腿上,一点也不健美,倒像个“鸡爪子”。

他嘴里叼着烟,不时吐着烟圈,好像税务员跟别人说话似的。

税务员阿姨又耐心地说一声:

“同志,请你交税。

”这回,那个小贩可烦了:

“交他妈的什么税,我早交过了!

”说着,他坐在板凳上,跷起二郎腿。

税务员阿姨还是那么耐心:

“你说早交了,账单上怎么没有,要不要去税务所核实一下?

”小贩一听这话,不再悠闲地吸烟了。

他往左右看了看,然后从蘑菇堆里挑出两袋鲜蘑菇,直往税务员手里塞,嬉皮笑脸地说:

“小意思!

小意思!

请笑纳。

”税务员阿姨没有接,反而严肃地对小贩说:

“我是收税的,不是收礼的。

你再不交税,咱们到税务所去。

”小贩立刻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乖乖地交了税。

税务员阿姨走后,人们议论起来,有的说:

“这个税务员真负责。

”有的说:

“这个税务员比上次我看到的那位好。

”还有的说:

“所有的税务员要是都像这个税务员就好了。

我买了菜,来到利华商场门前,门前围着许多人,原来一个卖菜的小贩又在和那位阿姨纠缠。

咦!

不对劲,卖菜的小贩怎么叫她姐姐?

哦!

原来卖菜的小贩是她的亲戚。

“大姐,就放我一回吧?

”卖菜的央求着。

“不行!

”税务员阿姨沉思了一会儿,说道:

“你若不交,我就替你交了。

”说罢她从衣兜里掏出钱夹来。

这一举动还真灵,他连忙说:

“还是我自己交吧。

”“就这一回,下不为例。

”税务员阿姨对卖菜的兄弟认真地说道。

税务员阿姨收了钱,随后向其他小摊走去。

围观的人不住地点头,啧啧称赞,我也禁不住向她投去敬佩的目光。

评析文章的条理清楚,先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再写税务员阿姨收两个小贩税的经过,最后写出了事情的结果——税务员阿姨按章收税,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文章随着写事情的结果而收尾,显得自然而合乎情理,毫无生硬做作之感。

这样真情实感的结尾,很令人动情。

3.技法指导

这种结尾,事情讲完了,文章也收尾了,显得自然、干净利索、结构完整。

一些同学写文章结尾,本来事情已经写完了,却还要绕来绕去,不是重复文章的意思,就是空喊口号,总怕文章没扣题,使结尾繁琐,令人乏味,叫人生厌。

其实,只要事情讲完了,就要大胆地结束全文,使结尾产生自然明快的效果。

2.总结式结尾法

1.什么是总结式结尾法

总结式结尾法就是在结尾时再回顾一下上下文,把几个主要问题再综合起来,做个总结,进一步深化中心,使读者加深对全文内容的理解,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如《冀中的地道战》:

“有了地道这个斗争方式,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

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这个结尾照应了开头,与敌人的“大扫荡”针锋相对,而且又从“坚持生产”、“打击敌人”两个方面做了总结,指出地道战在“抗日战争史上”所占有的地位。

再如《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多么概括,多么洗练的总结呀!

两个方面:

劳动、见识;七个字:

喜、忧、笑、泪、花、果、色。

充满了以乐为“趣”、以苦为“趣”、以劳动为“趣”的乐观主义精神。

对上文做了全面、辩证、深刻的总结。

2.范例评析

哈哈镜

“哈哈……哈哈……”你一定会问这哈哈的笑声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吧?

好吧,我就告诉你们,这笑声是从黄村老百货大楼里传出来的。

原来商场内装上了让人心情愉快、笑声不绝的哈哈镜,所以上街购物时,我特别喜欢到老百货大楼去。

那天,我和妈妈特意来看哈哈镜。

刚要上楼就听见里面传出哈哈的笑声。

上了楼,只见许多像我这般大小的孩子在镜子前面照呀照呀,挤呀挤呀,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

等了好长时间才轮到了我,我不由加快脚步,走到第一面镜子前一照,咦?

这镜子里的小孩是谁呀?

矮矮的,又短又粗的双腿,两只小脚也变得像两个发面馒头。

走起路来笔直笔直的,呀!

电线杆子穿花衣服走起路来了。

我笑得前仰后合,直不起腰来了。

我又来到第三面镜子前一照,哈哈,我又变成了一个宝葫芦了!

上面小,下面大,中间凹进去一块,简直不成人样了。

我又照了许多的哈哈镜,不是上面大,就是下面大,或者就是两条细长腿,要不简直像只长颈鹿,我笑得肚子都疼了。

哈哈镜像童话中的魔法师,把一个个好端端的人,变成一个个怪模怪样的人,变成动画设计师手底下的一个个夸张人物。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愿意在哈哈镜前面照上一照,看一看镜子里的自己,冲着镜子做一个怪样,发一阵傻笑。

评析小作者在具体描绘了照几面哈哈镜千姿百态的情景之后,以形象、精炼的语言概括总结了全文。

哈哈镜“把一个个好端端的人,变成一个个怪模怪样的人,变成动画设计师手底下的一个个夸张人物。

”大人孩子都愿意去哈哈镜前面照上一照。

这个总结式结尾概括性很强,很准确。

照哈哈镜的情景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

3.技法指导

总结式结尾的文章经过叙述、议论,然后在叙述、议论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做出结论,点明主题,使文章的结尾给读者一个清晰明确的印象。

这种结尾多用于记叙文和议论文,经过多方面的叙述后,对所描写或论述的问题进行总结,使读者对所叙述和论述的问题更明确。

它突出全文的中心思想,给读者以深刻完整的印象。

例如《野草赞》一文,作者先写了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接着写像野草那样顽强、有坚忍不拔精神的劳动人民。

他们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绿色”贡献给祖国的大花园。

最后写道:

“我讴歌野草,赞美那些像野草一样具有坚强意志和崇高品质的人,他们是最可尊敬的!

”这样的结尾文字简洁、优美,文笔流利,结构紧凑,给人以“水到渠成”的感觉。

3.点题式结尾法

1.什么是点题式结尾法

点题式结尾法就是在结尾一句话或一段话直接点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使正文的思想上升到一定高度,理论达到一定的深度,感情达到一定的浓度,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表明作者的写作意图。

如《心愿》,“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个天真的孩子,他们的心愿是多么美好!

多么纯真!

人民的感情是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显然,这是直言不讳地点明了中心,即自己的写作意图。

赞美心愿“美好”、“纯真”,“人民感情是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

表达了“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感情强烈,中心明确。

2.范例评析

我为社会增添一分美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心中便涌起一种自豪感。

那是亚运会前夕,我听说亚运会自行车比赛要经过密云,政府倡导把阳台变成花园。

于是,我劝爸爸把阳台上的废物清理掉,爸爸却说:

“不用弄,咱一户能影响多少!

”我说:

“不能这么说,要是人人都这么想,那首都怎么开亚运会!

”爸爸听了后说:

“要干你自己干。

”我知道爸爸有意为难我,就说:

“干就干!

星期日这天,爸爸妈妈上班了,我就开始了这次特殊的家务劳动。

我先把酒瓶木板等杂物搬出来,把阳台扫净,用抹布把栏杆擦净,用拖把把地面拖净。

再把一些木板搭在阳台栏杆和窗台之间,在上面摆几盆粉红色的月季、火花的串红和翠绿的万年青。

阳台真的变成了小花园,在阳光照耀下鲜艳夺目。

我欣赏着自己创建的“小花园”,心里美滋滋的。

最后我把酒瓶装在网兜里,跑到收购站卖了。

晚上,爸爸回来,看到焕然一新的阳台,欣赏了半天,高兴地说:

“我们的小燕子长成大燕子了,了不起啦!

不知怎么的,这事让居民楼组长知道了。

在居民会上,他当众表扬了我,还号召大家向我学习。

这下我们楼里可热闹了,家家户户都搬东西,摆花。

整个楼都生辉添色了。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好长时间了,但每当想起来,我就感到自豪!

不仅因为我是一个小东道主,更因为我为社会增添了一份美。

评析小作者在叙述完为开好亚运会布置阳台之后,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在收尾处把文章蕴含的主题点出来——“我”为社会增添了一份美而自豪,使文章中心豁然明朗。

同时把布置阳台与自己是个小东道主,为社会增添一份美联系起来,远比就事论事更深刻、更有生气。

3.技法指导

点明主题式结尾法是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

这种结尾方法在文章结尾处点明主题,或通过对景物、事物的描述,表现文章的主题,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

例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结尾这样写道: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在每当我拉开窗帘,一缕缕阳光便照进我家。

这是阳光吗?

不,这是党的关怀,如同阳光一般,照进了每个家庭,照进了每个知识分子的心里,也照进我们幼小的心灵里。

这样的结尾就进一步点明了主题,同时也起到了发人深思的作用。

优秀习作中,这样点明主题、深化主题的结尾很多。

这些例子有直接点题,有的通过间接叙述、抒情、议论深化中心思想。

《事在人为》的小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用抒情笔调,紧紧扣住题目:

“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要相信命运,也不要依赖环境,请你握紧自己的拳头、迈开自己的双脚,用自己的力量去拼搏奋斗。

”从而深化了“事在人为”这一主题。

《小闹钟》是对一种物体的说明。

在结尾处小作者认识到:

“小闹钟成了自己不可缺少的好伙伴,每天告诉‘我’最标准的时间,使‘我’的生活更有规律,更有节奏了。

”最后以抒情的语言写道:

“我真要好好谢谢你啊,可爱的小闹钟!

”点明了主题。

《母亲》这篇文章,通过对母亲的介绍,最后以总结性的语言结尾:

“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然而我敢说:

‘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母亲的形象永远是我力量的源泉,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小作者通过母亲对自己的言传身教,总结出了“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的主题。

《目光》以衬托的手法着意刻画了一位“用粉笔灰染白了头发”的人民教师的形象。

文章以“我”的所作所为为中心,随着情节的展开,祁老师的目光不断变化,“当我看小人书时,那锥子般的目光扎得我不知往哪里藏好。

”“当我考试偷看时,那目光像X光一样穿过我的心灵”;……“当我进步时,布满血丝的眼睛,露出了疲惫欣慰的光”。

这目光里有喜悦、有期望、有母爱、有鼓励,层次分明地通过眼色的变化揭示了人物美好的心灵,构思巧妙,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结尾点题没有用赞美的词句来给人物作鉴定,而点出这目光是“人民教师心灵的窗户”,含蓄而深情,深化了主题。

《母亲河》的作者,在文章结尾写离开家乡,离开了日思夜想的母亲河,时常想:

“母亲河想着我、恋着我吗?

她会知道有一个曾在她臂弯里玩耍的孩子思念着她吗?

”最后发出呼喊:

“故乡的母亲河……”深化了主题。

《群星楼》在结尾处点题:

“将来当我们白发满头,再来到这里时,一定会感慨万千、心潮澎湃,会激动地寻觅我们的教室和桌椅,回忆我们那时在这里的生活,回忆当年老师的神态、同学们之间的趣事……”

通过对以上结尾范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此类结尾方式易学,容易掌握,而且使用率较高。

希望同学们在写作中学会使用点明主题式结尾的方法。

4.照应式结尾法

1.什么是照应式结尾法

文章收尾,或与标题呼应,或与开头呼应,叫照应式结尾。

运用照应式结尾,能使文章收尾圆合,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有利于读者了解文章的脉络和层次之间的联系;也便于作者抒发感情,感染读者。

要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周密,就要统筹兼顾、照应前后。

写开头,要顾及正文和结尾;写结尾,又要关照正文、开头和标题。

这样前后统一考虑,左右留意,才能使文章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运用照应式结尾法,不管是用重复的方法强调有关的内容,或是用结尾回应开头的原因,或是用例证照应开头的评价,还是用答案回答开头的提问,都要顺其自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照应,削弱文章的表现力。

2.范例评析

我十二岁了

今年4月我已经是个12岁的大孩子了。

妈妈常说:

“燕燕,你已经12岁了,要懂事!

”我是个中队干部,就从关心集体这一步去做吧!

“六年级各班注意了,从今天5月16日开始,各班中队干部要写《中对日志》!

”学校广播一响,班里的7名干部就炸开了锅:

“都什么时候了,还写什么《中队日志》。

”“我看,学校是不想让我们考好试!

班主任把《中队日志》交给中队长去办,中队长王佳拿着《中队日志》走进教室,塞给组织委员李梅:

“今天你先写!

”李梅眼睛一瞪,“我不写!

”说着又传给宣传委员傅雪:

“我今天上作文班,没时间!

”“我还要复习功课呢!

”“我上数学班!

”就这样,传来传去,又传到中队长王佳手里,王佳急得团团转,8篇日记不能他一个人写呀?

我沉默了,我这个学习委员就知道啃书本,班里的事我可不愿管。

“燕燕,你已经12岁了!

”妈妈的话又回响在耳边。

是呀,我12岁了,该懂得关心集体了。

我走到王佳面前,严肃地说:

“王佳,我写!

”王佳看了我一眼,先是一惊:

“你写,真的?

”“自私的小燕子今天怎么了?

”“真的,我写!

”我坚决地说。

李梅走过来小声说:

“你发烧了吧?

你写什么《中队日志》呀?

我还想和你做题呢。

”我瞥了她一眼,一本正经地说:

“正因为没人写,我偏要去写。

谁都找个客观原因逃开它,那谁来写?

我们难道为了上重点,把我们班的荣誉都置之度外吗?

”大家听了,谁也不吭一声。

我接着说:

“我们已经长大了,该懂得关心集体了!

”说罢,我拿着《中队日志》回到座位上……

我为集体出了一份力,我太高兴了。

我真的是个懂事的12岁的孩子了。

评析文章的标题是“我十二岁了”。

开头写道:

我已经是十二岁的大孩子了,妈妈叫“我”要懂事,“我”就从关心集体这一步做起吧!

结尾呼应了标题,呼应了开头:

“我为集体出了一份力……我真是个懂事的12岁的孩子了。

”小作者运用照应式结尾,突出了十二岁的我应该关心集体这个中心。

结构也显得紧凑、严密。

3.技法指导

运用照应式结尾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首尾要呼应。

写作时不能写前头不管后头,写后头忘了前头,而应前后配合,首尾呼应。

(2)首尾呼应的具体内涵。

它包括开头与文题呼应,结尾与文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