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石屏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469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石屏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省石屏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省石屏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南省石屏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南省石屏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石屏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

《云南省石屏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石屏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石屏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

云南省石屏县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石屏县一中2018年高一下学期六月份月考

高一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0分,共48分)

1.1954年毛泽东曾讲道: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针对当时的这种现状,中央人民政府采取的对策是()

A.重视军事工业的发展B.重点发展农业

C.重视经济的协调发展D.优先发展重工业

2.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这一决定是(  )

A.拉开设立经济开发区的序幕

B.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策

C.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的标志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标志

3.陈旭麓先生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

……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属于甲午战后“群体意义的觉醒”有(  )

①地主阶级以“自强”为旗号,开展洋务运动

②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商业

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

④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义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在1872-1885年的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

这类“洋务”逐渐被看作是“时务”,因为它们乃针对国家的急迫事务而开办。

这里的“时务”是指()

A.兴办民用工业B.创办军事工业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D.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5.故宫博物院举办三星堆文物展,在展出的古文物里,最受瞩目的是过去未曾出土、造型特殊的青铜铸造面具与人头像,提供我们对古代青铜文明的深入认识。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青铜农具在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

B.青铜技术产生和发展于夏商时期,青铜器种类繁多,不分阶层,普遍使用

C.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铸造面具与人头像,由此可以推论中国古代文明是多元发展的

D.三星堆展出的文物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是由单一文明中心不断向外扩展而形成的

6.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农村出现了许多新的气象,主要“新”在()

A.离开健在的父母双亲外出谋生B.出现了机械化大生产

C.农民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D.固守本业的现象更为突出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长江三角洲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B.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D.经济技术开发区

8.《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创办的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刊物。

1835年刊登了如下内容:

“英吉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商工,未知尽力竭力矣。

”当时,这一报道(  )

A.促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觉醒B.表明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

C.改变了近代中国人办报的主题和特色D.带给了中国人新的知识和信息

9.“中国积弱由于患贫。

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

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

”基于这种认识,洋务派着手()

A.创办军用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

C.创办近代海军D.创办新式学校

10.孔子说: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下列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

A.土地私有制B.坊市制C.重农抑商政策D.均田制

11.从已解密的档案判断,赫鲁晓夫是反对中国“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一些苏联学者认为,“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异想天开。

这可以反映出当时()

A.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微妙B.苏联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西方“和平演变战略”成效显著D.苏联从根本上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12.1934年6月,荣宗敬说:

“弟经营纺织业三十余年,困难未有甚于今日者。

外厂竞争,农村破产,纱销呆滞,而所担负之统税、利息两项,年在千万以上。

”这一材料不能说明(  )

A.家庭手工业的衰败B.外资企业争夺市场

C.国民政府征收重税D.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13.19世纪的英国工厂规定:

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不能少于十二小时;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在工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的,罚款六便士。

对以上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A.工人权利缺乏保障,劳资关系紧张

B.劳动力缺乏,使用童工现象普遍

C.工人散漫懒惰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D.蒸汽动力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增大

14.历史照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呈现历史的真实。

下图中不能反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情况的是()

A.答案AB.答案C.答案CD.答案D

15.它提供了密切联系联邦德国与西方的最初手段,为法德永久和解奠定基础。

它带来了作为共同市场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楷模的共同机构的新形式。

上述材料中的“它”是指(  )

A.国际联盟B.联合国C.欧洲煤钢共同体D.欧洲联盟

16.“授予由其亲自发现或占据的一切岛屿和陆地的海军上将头衔;根据卡斯蒂利亚(西班牙)的特权惯例,该头衔是终身的,可继承的和永久的。

……可获得辖区范围内财产或商品的十分之一。

”这是15世纪末某国王和某水手签订的一份协议。

据你推测,这位水手最有可能是()

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

17.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1715)任用柯尔柏作为财政总监,先后两次大提关税,几乎排斥了英荷等国毛纺织品的进口,极力招徕外国的能工巧匠来法国定居开业。

其做法()

A.与工业化的潮流背道而驰B.直接引发了法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

C.符合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D.使法国成为西欧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18.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它开始于(  )

A.棉纺织业B.毛纺织业C.交通运输业D.采矿业

19.1878年,帝国政府颁布了《德意志公司法》,承认卡特尔协议具有法律效能。

卡特尔组织由1879年的14个发展到1895年的250个,到1911年又增加到600多个。

而更高一级的垄断组织,如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也先后在采矿、冶金、钢铁、化学、电气、光学等新兴部门出现。

这表明德国()

A.加紧对殖民地的争夺

B.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效尤为显著

C.抑制市场的自由竞争

D.政府在现代化道路中作用突出

20.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统计。

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①总体呈现增长趋势

②经济处于“滞胀”阶段

③增长得益于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④增长得益于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措施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21.“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以及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包括引入本条约规定的单一货币,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域的区域,促进经济、社会平衡和持续的进步。

”这一条款适用于()

A.欧共体B.亚太经合组织C.欧盟D.北美自由贸易区

22.1970年,苏联著名物理学家萨哈罗夫等发表了一封《苏联科学家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党政领导人的呼吁书》,其中谈道:

“在社会政治范围内,阻碍我们经济的障碍物很多,凡是不能取出这些障碍物的措施都是无效的。

”据此判断(  )

A.萨哈罗夫不满赫鲁晓夫的改革

B.萨哈罗夫认为经济改革的前提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C.萨哈罗夫的这一观点成为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D.萨哈罗夫的观点促进了苏联的思想解放

23.舒建中的《美国与1947年日内瓦会议》说,1947年关贸总协定机制的规则体系主要体现了美国的政策目标,“日内瓦(关贸总协定)的多边关税减让成果则体现了美国实质性的优势”。

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

A.美国经济实力强大,是最大的贸易进出口国

B.自由贸易有利于美国推广自由、民主的价值观

C.关税壁垒的消除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

D.关贸总协定使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24.“那次会议决定建立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世界银行则提供长期信贷来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对“那次会议”召开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

A.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B.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C.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

25(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但城市化也带来一系列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离开农村和农业的人口统计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5万人,至1893年增至2350万人,从占总人口的1.1%上升为6.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5.1%上升至10.6%。

……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

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材料三:

1831年至1832年,英国爆发霍乱,1848年霍乱再次发生,死亡人数超过7.2万,新工业带来新的污水,而城市却为工业利益集团所支配,这个集团既不懂得如何处理污水,在工厂中也不安装任何保护环境的设备,就有形成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里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方式。

……1848年和1878年英国分别通过了《公共卫生法》和《公共卫生条例》;工人阶级也提出改善公共卫生,消除环境污染等要求;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他们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造成当时英国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整治措施。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人陈亮说: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

“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3)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1763年到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

1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