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高三上开学考试地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4205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高三上开学考试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高三上开学考试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高三上开学考试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高三上开学考试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高三上开学考试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高三上开学考试地理.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高三上开学考试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高三上开学考试地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高三上开学考试地理.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高三上开学考试地理

哈师大附中高三学年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50分)

读我国局部地区围(右下图)及四地年降雨量(单位:

mm)统计资料,回答1~3题。

1.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A.海拔高度

B.距海远近

C.气温高低

D.地表植被

2.该区域自然灾害主要有

A.沙尘暴

B.泥石流

C.地震

D.水土流失

3.关于a河段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流域面积扩大,河水水量显著减少

B.工农业用水较少

C.地势平坦,水流平缓

D.下游纬度高,有凌汛现象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等温线图,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所示地区最适宜种植

A.苹果B.茶树C.天然橡胶D.青稞

5.影响该地等温线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纬度位置C.冬季寒潮D.地形地势

6.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最可能是

A.800mB.1200mC.1800mD.2500m

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过程。

读下图回答7~9题。

7.图中高速公路所经的地形区主要是

A.河谷与高原面

B.湖岸与盆地

C.高山与峡谷

D.丘陵与沙丘

8.该省是我国某种能源生产大省,但目前外运能力仍显不

足,除修建铁路外,最有效的是

A.转为电能输出B.吸引耗能大的工业落户该省

C.加强水运、空运,建立立体式交通D.全面推广液化技术

9.该省化石固体燃料消费量很大,但酸雨危害却轻于江苏省,最重要的原因是

A.法制健全B.风力弱C.降水少D.沙尘暴频繁

下图为我国115°E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代表某种地理景观。

读图回答10~12题。

10.该地理景观最可能是

B.梯田A.河网C.平原D.沙滩

11.该地区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A.水稻B.毛竹C.大豆D.棉花

12.该地区农田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土壤盐碱化严重②土壤呈酸性、贫瘠

③土地沙漠化严重④水土流失较严重

A.①②B.②③C.2④D.①③

下图中甲乙为两个岛屿,据此回答13~16题。

13.甲乙两个岛屿的共同点是

A.都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B.夏季均盛行西南季风

C.都分布在太平洋中D.西侧都有暖流经过

14.甲岛屿森林树种比乙岛屿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跨热量带较多②人.工引进品种较多

③东西降水差异大④植被垂直分异显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近年来,乙岛屿发展成为所在国家冬季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

主要影响因素是

A.优越的气候条件B.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

C.政府的优惠政策D.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16.甲岛屿大量生产笔记本电脑,这种工业属于

A.原料指向型工业B.市场指向型工业

C.技术密集型工业D.劳动密集型工业

黄土高原恰好处在我国“季风三角”顶端,冬季风带来的“王”与夏季风带来的“水”二者有着恰

到好处的结合。

据此究成17~19题。

17.“士”少了说明没有物质的持续补充,“土”多了意味着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根据黄土高原

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分析该地最有可能引发沙尘暴天气的时段是

A.甲B.乙C.丙D.丁

18.只考虑大气运动(风力大小、空气对流)和地面状况(植被、冰冻),黄土高原扬沙天气最容易发生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9.“水”少了难以满足植物生长,“水”多了则会带来强烈的冲刷,黄土高原河流夏季水文特征有

A.流量平稳B.断流C.洪峰急涨猛落D.含沙量少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0~22题。

20.建设图中水利枢纽的首要目标是

A.发电B.航运C.防洪D.灌溉

21.有关图中区域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亚热带季雨林为主②地处山区,多生产力低下的坡耕地

③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开发程度低④地形条件复杂,旅游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22.能正确反映图中沿a-b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的是

A.AB.BC.CD.D

读我国沿北回归线所作的剖面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对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区的水能、铁矿及太阳能资源丰富

B.a、b两处是我国重要的油菜、天然橡胶、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C.c所在的山脉蕴藏着丰富的金、铜等金属矿

D.b处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最集中的地区

24.a、c两地共同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台风B.地震C.泥石流D.滑坡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

mm),完成下面25~27题。

25.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太阳辐射B.距海远近C.季风洋流.D.纬度位置.

26.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花...”.足见其土壤肥沃。

但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A.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B.沼泽地开发,湿地保护

C.不合理的灌溉,土壤盐碱化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27.针对东北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区建设成为全国性的

A.商品粮基地B.商品棉基地C.乳畜业基地D.牧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受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目前生存困难,面临倒闭或需要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

读图回答28~30题。

28.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大多符合

A.模式1B.模式2C.模式3D.模式4

29.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

A.国家中部崛起的需要B.地理区位相同

C.当地基础设施完善D.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

30.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目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A.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B.缩小生产规模,加大资金投入

C.降低劳动力报酬,节省成本支出D.申请破产保护,谋求东山再起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

据图回答31~33题。

3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青藏高原B.②为四川盆地C.③为黄河谷地D.④为喜马拉雅山

32.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B.具有广阔平原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33.关于⑤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读下图,完成34~35题。

34.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

35.图示区域中,粮食商品率高于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多

有一位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乘火车旅游后,感慨地说:

“中国真伟大啊!

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能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

”据此回答36~37题。

36.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最可能的月份是

.A.1月B.5月C.7月D.9月

37.这位游客乘坐的火车最有可能途经的铁路干线是

A.陇海一一兰新线B.京哈——京九线C.宝成——成昆线D.浙赣——湘黔线

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

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38~40题。

38.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

39..上述四省区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0.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

C.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

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

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完成.41~43题。

41.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

42.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

43.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

A.武汉一广州B.杭州一上海C.成都一上海D.兰州一北京

右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单位:

米),甲处有一口水井。

读图回答44~46题。

44.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1.5米B.2.5米C.7.5米D.8.5米

45.从图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开采过度.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倾向D.有荒漠化倾向

46.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A.4月B.7月C.10月D.12月

2009年7月22日上午9时左右(北京时间),千年一遇的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长江流域(如图中阴影所示)。

读图完成47~48题。

47.日全食发生当日,下列四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昼最长的是

A.北京B..上海C.武汉D.成都

48.当南京地区的人们观看日全食现象时,纽约时间(西五区)约是

A.7月22日22时B.7月21日14时.

C.7月22日20时D.7月21日20时

读图,回答49~50题。

49.图中四地发展农业生产,分别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水分、土壤、地形B.温度、土壤、地形、水分

C.热量、水源、地形、土壤D.光照、地形、土壤、水源

50.乙地所在省区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下列关于该河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河网密集,支流少B.降水少,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C.径流量年际变化小D..上游到下游,径流量增加

二.综合题(共四道大题,共计50分)

51.读某地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积温、降水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该剖面图延伸的方向是_____方向。

.

图中的省会城市是___________。

(2)积温值A地高于D地的原因是____(2分)

(3)B、D两地相比,D地距离海洋较远,但降水却比B地多约3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4)相关资料表明,海拉尔市和图中省会城市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C地所在地形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3分)

52.右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1)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的突出特征。

(2分)

 

(2)简要说明形成该区域地形特征的内外力作用。

(4分)

 

(3)简述M河的水文特征。

(4分)

(4)在开发利用M河时,应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的关系?

(4分)

 

53.我国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12分)

(1)请分别说明图中长江、渭河流向不同的原因。

(4分)

(2)图中所示长江、黄河河段的下游,已建成的大型水利枢纽对嘉陵江、渭河相同的影响有哪些?

(4分)

(3)分别说明a、b两市城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及其影响。

(4分)

54.下图是某区域略同。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1)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4分)

(2)图中②③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

(4分)

(3)据报道,近年来④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你认为主要由哪些负面影响?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