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知识点 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4080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知识点 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超声》知识点 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超声》知识点 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超声》知识点 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超声》知识点 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声》知识点 全.docx

《《超声》知识点 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知识点 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超声》知识点 全.docx

《超声》知识点全

超声波:

其本质为高频变化的压力波。

其频率超过成人听觉阈值的上限,以波动的形式

在物质内传播而不能在真空内传播。

超声波的一般性质

1.波形:

①.纵波:

介质中质点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平行者称为纵波。

②横波:

介质中质点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着称为横波。

③表面波

2.频率:

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

超声波的频率在20kHz以上,诊断用超声波频率多在1~20MHz间。

3.周期:

为一次完整的压力波变化(或振动)所需时间。

4.声传播速度:

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同一介质温度高低不同亦具差别。

(血浆1571m/s,软组织1500m/s。

5.波长:

为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一次完整周期所占空间长度。

波长,频率与声速间的关系:

λ=c/f

超声成像原理:

A型:

一维波形图。

B型:

二维波形图。

M型:

是一种单声束超声心动

图(目前它一般不单独使用,与B型和D型组合用于心脏检查。

(临床常用探头:

电子凸阵探头,电子线阵探头,电子扇形探头)

①A型即幅度调制型,是以幅度的高低来表示接受到的回波信号的强弱。

仅观测沿超声脉冲波传播方向上各个点的回波强弱情况,属于一维超声,只对观测目标的测距定位有一定意义。

②M型又称作时间—运动型,它是在声束传播方向上先将各目标的位移轨迹以时间-位置曲线的形式展现,在显示屏上以卷轴显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成像方式。

M型超声用于检测人体中的运动器官,特别是诊断心脏的各种疾病,故M超又称为超声心动仪。

③B型即亮度调制显示,是以显示器上光点的亮度来表示脉冲回波信号的强弱,回波越强,光点越亮。

人体不同组织的声学特征

I强回声

强回声伴有声影:

胆结石(边缘清晰声影),胸膜肺组织(边缘模糊声影)

强回声伴有可疑声影:

前列腺较小结石

强回声/较强回声(不伴有声影):

多数脏器的包膜,囊肿壁,肾中央区,肝脏小血管瘤,前列腺小结石

II等回声(中等水平回声):

肝脏实质,心肌,子宫肌壁

III弱回声(低水平回声)

典型弱回声/较低水平回声:

皮下脂肪

微弱回声(极低水平回声):

血液、动静脉管腔

IV无回声:

正常的胆汁、尿液、脑脊液、玻璃体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而导致的高代谢和基础代谢增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20-40岁青年女性,情绪易激动、心悸、多汗、消瘦、手足震颤、眼突等症状。

【超声表现】1.二维超声甲状腺呈弥漫性、均匀性增大2-3倍,对称。

内部回声正常或稍强。

2.CDFI甲状腺内小血管增多、扩张、流速加快,甲状腺内血流呈五彩缤纷,“火海征”。

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

【超声表现】

1.二维超声甲状腺对称性肿大,探头挤压时常有压痛。

腺体内见边界模糊的散在性低回声,后壁回声增强。

2.彩色多普勒甲状腺内血流增多

桥本甲状腺炎

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30-50岁中青年女性。

【超声表现】

1.二维超声甲状腺弥漫性轻、中度肿大,以前后径及峡部增厚最为明显。

早期腺体呈弥漫性回声减低、轻度不均,随着病程度发展,甲状腺内呈现散在条状中、强回声,实质内呈分隔状或网络状,时腺体内纤维组织增生所致。

局限性改变—实质内局限性低回声区,周围是正常组织,似肿瘤。

2.彩色多普勒早期血流丰富,部分呈“火海征”,后期血流减少。

结节性甲状腺肿

【超声表现】

1.二维超声甲状腺两侧叶增大、不对称,表面不光滑,呈多发性大小不等但结节,结节之间有散在的点状或条状回声,为纤维组织增生表现,后期,结节布满于甲状腺内,不能显示正常甲状腺结构。

结节内部中低回声、无包膜。

2.彩色多普勒结节周围呈点状或在结节间穿行,绕行的血流信号,无特异性改变。

甲状腺癌

【超声表现】

1.二维超声

边界:

较大癌灶边界不整,界限不清;但癌较小时,边界可以光滑整齐。

形态:

较大癌灶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

内部回声:

实性低回声、不均质。

微小钙化预测恶性的特异性高。

2.彩色多普勒内部血流丰富分布不规则。

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二维超声

纵横比良:

<1;恶>1 

形态边界良:

形态大多规则,边界清晰,有包膜;恶:

形态常不规则,无包膜,边界不清晰

内部回声良:

内部回声均匀;恶:

内部多为实质性低回声

后壁回声 良:

后方回声增强或无变化;恶:

后方回声常衰减

侧壁声影良:

常见;恶:

无。

  

钙化 良:

较粗大,多呈散在或短线状、弧形分布;恶:

微钙化,多呈簇状分布

彩色多普勒

血流的丰富程度恶性较良性丰富

血流的分布部位良:

多出现在肿块的周边,多呈星点状;恶:

多出现在肿块的内部,多呈中央穿入性血流

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恶性肿块的Vmax明显高于良性肿块

动脉血流频谱的形态良:

收缩期AT较长,峰值居中,呈“三角形”;恶:

AT缩短,峰值前移,呈“匕首”形

心脏超声诊断的常用技术有哪些?

二维超声、M型超声、彩色多普勒技术、频谱多普勒技术

二尖瓣狭窄MS

常见于风湿性损害所致的二尖瓣膜病变。

反复的风湿性瓣膜炎症改变,致二尖瓣瓣叶交界处粘连,融合,瓣叶增厚,畸形,其病变亦可累及腱索和乳头肌。

(通常二尖瓣口面积小于2.5cm2有血流动力学意义,1.4-2.5cm2为轻度狭窄,0.9-1.4cm2为中度狭窄,小于0.9cm2为重度狭窄。

(一)超声表现

M型超声显示二尖瓣前瓣舒张期EF斜率降低,呈城墙样改变。

二维超声显示1.二尖瓣瓣尖增厚、回声增强、严重时可发生结节样回声改变。

2.瓣膜交界粘连融合,舒张期前后叶交界部不能分离,前后瓣呈同向运动,瓣口在舒张期呈鱼口状或不规则形状,瓣口面积缩小。

3.舒张期二尖瓣开放受限,测量二尖瓣前后瓣开放幅度4.瓣下结构损害,包括腱索、乳头肌增粗、挛缩甚至融合5.左房增大,左房内血流瘀滞、附壁血栓等6.肺动脉增宽,右室增大。

多普勒超声彩色Doppler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束明显变窄,呈多色镶嵌。

频谱DopplerE峰减速时间延长,呈城墙样克带血流频谱

(二)评价方法:

1二维超声显像法:

二维超声显像可以直接测量二尖瓣口面积。

2压差减半时间法:

压差减半时间法(PTH)是利用舒张期左房-左室间的最大压差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来计算二尖瓣口面积。

PTH与二尖瓣狭窄的严重程度呈反比。

根据PTH计算二尖瓣口面积的经验公式:

MVA(cm²)=220/PHT(ms)

3连续方程法:

根据连续方程的原理,单纯二尖瓣狭窄时,舒张期通过二尖瓣口的血流量应该等于收缩期通过主动脉的血流量。

在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量主动脉瓣环的内径,并计算其面积(AOA),应用脉冲多普勒在心尖左室长轴切面或五腔心切面测量流经主动脉瓣环的收缩期流速积分(SVI),然后应用连续多普勒测量舒张期流经二尖瓣口的流速积分(DVI),根据公式:

AOA·SVI=MVA·DVI,即可计算二尖瓣口面积:

MVA(cm2)=AOA·SVI/DVI

4跨瓣压差法:

根据Bernolli方程式,跨瓣压差△p(mmHg)=4v,舒张末期的跨瓣压差和舒张期平均跨瓣压差可用于评价二尖瓣狭窄和二尖瓣位人工瓣功能。

5多普勒近端血流会聚法(PISA)法

人工瓣膜种类及并发症:

种类:

机械瓣和生物瓣。

并发症:

1.人工瓣反流:

生理性、病理性跨瓣反流、瓣周漏2.人工辦狭窄3.、·患者人工瓣不匹配4.·血栓和血管翳5.溶血作用6.左室流出道梗阻7.瓣周漏和血栓形成

室间隔缺损(VSD的最重要的2-D切面为心底短轴切面)

从超声和临床使用角度分三大类型:

1.漏斗部间隔(干下型、嵴上型)2.膜部室间隔,直径不足1.0cm(单纯膜部、嵴下型、隔瓣下型)3.肌部室间隔,可发生在肌部任何部位,可单发或多发。

超声表现:

二维超声:

1.室间隔缺损:

局部回声失落(或称连续中断)。

2.左心容量负荷过度的表现:

小缺损,分流量小,左右心室无明显扩大;中等以上左向右分流量大,出现左房左室径扩大,在心尖四腔切面显示房室间隔向右膨出,左室壁搏动幅度增大,二尖瓣活动幅度大。

3.右心容量负荷增加的表现:

左向右分流致右室血容量增加,超声显示右室、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径扩大及搏动增强。

4.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显著扩大,肺动脉瓣开放时间短及收缩期振动。

M型超声:

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曲线显示a波消失,ef平坦,伴收缩期提前关闭呈W或V型。

多普勒超声:

⑴彩色多普勒室水平左向右分流,显示收缩期以红色为主的多彩血流束,经室间隔缺损进入右室或右室流出道。

敏感显示小缺损、多发筛孔状缺损及多发性缺损的分流,显示多束细的彩色左向右分流束,过膈血流束的起始宽度与缺口大小近似。

伴有肺动脉高压者,可出现双向分流呈红色,舒张期右向左分流呈蓝色。

⑵连续波多普勒室间隔缺损的收缩期左向右分流,通常为高速血流,频谱呈收缩期正向或双向单峰型。

三维超声

实时三维超声可动态显示室间隔左室面或右室面平面,完整显示室间隔缺损的大小。

形态,与周围结构、瓣膜关系。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是因为第二房间孔过大或未被第二房间隔所遮住,缺损的大小数目形状和位置各有不同,多为单发性,直径2~3cm,也可为多发的小筛孔,大的缺损几乎占全部房间隔。

(一)分型:

根据缺损部位可分为四型:

①中心型或称卵圆孔型缺损,缺损位于房间隔中心及卵圆窝部位,周围有房间隔结构,缺损直径2~4cm不等。

②下腔型,缺损位于房间隔后下方,与下腔静脉入口相延续。

③上腔型又称静脉窦型缺损,位于房间隔后上方,与上腔静脉入口相连,常合并右上肺静脉畸形引流。

④混合型为兼有上述两种以上的巨大缺损。

(二)超声表现:

二维超声心动图:

1.房间隔局部回声失落2.右心容量负荷的表现为右房增大、右心室腔增大、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增宽、室间隔平坦伴异常运动。

超声多普勒:

1.彩色多普勒:

左房内红色血流束经室间隔缺口进入右房,并流向三尖瓣口血流束呈黄红色或多彩镶嵌。

右室容量负荷增加,过三尖瓣口及肺动脉口血流速度加快显示为多彩色血流。

2.频谱多普勒:

a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房间隔缺损口的右房侧,显示分流频谱持续双期呈双峰或三峰图形。

伴有三尖瓣及肺动脉血流速度增加。

b连续波多普勒可分别测定总动脉及肺动脉瓣环水平截面积及血流速度增加。

检查方法:

有四个主要切面显示房间隔,剑突下四腔切面(最佳)、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胸骨旁四腔切面。

其中剑突下四腔切面可完整清楚的显示房间隔。

经食道超声,三维超声,声学造影。

动脉导管未闭

(一)动脉导管未闭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体循环血流向肺循环分流:

L-R分流致肺循环及左心容量负荷增重,→左房室腔增大;→肺动脉压↑,肺动脉扩张,右室肥厚;→肺动脉压≥主动脉压时→双向分流.

(二)检查方法:

两个切面,胸骨旁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及胸骨上主动脉弓长轴切面。

(三)超声表现:

二维超声心动图1.未闭动脉导管a、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显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叉处之间或左肺动脉根部回声失落,并与后方的胸主动脉想通。

b胸骨上主动脉弓长轴切面,于锁骨下动脉对侧或略下方显示管壁回声失落,与主肺动脉末端有管道相通。

2.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扩大,搏动增强。

3.肺动脉高压,M型显示肺动脉瓣曲线呈W型,严重者呈V型。

4.左心容量负荷过重左房室扩大,于左室长轴及心尖四腔切面图显示间隔向右室侧弓形膨出。

左室壁运动增强

(四)诊断依据:

于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显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叉处之间或左肺动脉根部回声失落,并与后方的胸主动脉相通,可显示导管的形态、内径及长度。

胸骨上主动脉弓长轴切面,于锁骨下动脉对侧(即主动脉峡部小弯侧)或略下方显示管壁回声失落,与主肺动脉末端管道相通。

血流频谱特点:

二维超声图动脉导管开口处,显示经导管进入主肺动脉的、以红色为主的多彩镶嵌血流束,多沿主肺动脉左侧上行;收缩期于主肺动脉右侧,有来自右室的蓝色(方向相反)血流束。

若主、肺动脉压差大,出现收缩与舒张双期左向右分流的湍流束,充满肺动脉主干直达肺动脉瓣。

肺动脉高压增高者,可仅有收缩期左向右分流,舒张期无分流或有蓝色的右向左分流。

肺动脉高压者常伴有肺动脉瓣反流,可显示舒张期自肺动脉瓣射入右室流出道的红色或多彩色湍流。

法洛四联症F4

超声诊断标准一般应确定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和大小,主动脉骑跨的程度,右心室流出道或肺动脉的狭窄部位或程度,心室的发育及瓣膜情况,以及合并畸形。

超声诊断要点

1.左室长轴切面和心尖五腔心切面显示主动脉增宽,主动脉前壁与室间隔连续中断,断端室间隔位于主动脉前后壁之间,形成独有的骑跨征象,骑跨率多数约50%。

2.多个切面显示室间隔连续中断,室缺较大。

3.二维及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肺动脉口狭窄征象。

4.右房、右室增大,右室前壁与室间隔增厚。

5.右心声学造影:

右室显影后,大量的造影剂进入主动脉,左室流出道亦出现造影剂回声。

6.多普勒超声表现:

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内CDFI呈五彩镶嵌湍流信号,并记录到收缩期湍流频谱。

左室长轴切面CDFI显示心室水平呈红蓝双向过隔血流信号,心尖五腔切面见双室血流进入主动脉。

心肌梗死的主要并发症及其超声表现

(1)室壁瘤,其超声表现①局部室壁向外膨出,收缩期膨出比舒张期更明显。

②膨出部分多呈矛盾运动,即收缩期向外、舒张期向内运动。

③膨出部分与心室腔交通口大,与膨出部分内径近似。

④部分患者可见膨出多普勒血流信号异常,心尖四腔于心尖室壁瘤内取样可见舒张期低速负向血流信号,收缩期低速正向血流信号。

(2)假性室壁瘤,其超声表现①室壁与心包之间有一无回声腔,其壁为心包层。

②上述无回声腔与心室之间有一狭窄小孔。

③瘤内常有血栓④彩色多普勒显示心室腔通过狭窄孔向无回声区射流。

(3)血栓形成,其超声表现①左室腔内出现团块回声,早期为低回声,此后较心肌回声强,回声分布较均匀。

②边缘明确,形态不规则。

③附壁血栓不活动,基底部较宽广;突出性血栓可随心动周期来回摆动,但少见。

④以心尖部多见。

⑤血栓附着局部左室壁常有明显运动异常。

(4)室间隔穿孔,其超声表现①肌部室间隔回声中断。

②穿孔收缩期可大于舒张期。

③穿孔附近室壁运动异常。

④左室、右室扩大。

⑤彩色多普勒显示收缩期五彩镶嵌血流信号由左室经穿孔处射入右室,频谱多普勒于此处记录到收缩期高速湍流

(5)乳头肌断裂,其超声表现①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见断裂的乳头肌连于腱索,随心脏搏动来回运动,收缩期进入左房,收缩期回到左室,呈“马鞭样”运动。

②二尖瓣叶出现连枷样运动,收缩期瓣尖进入左房,舒张期回至左室,运动幅度大,常触及室间隔,CD段常有扑动。

③左房、左室增大,左室正常心肌室壁代偿性运动增强。

④彩色多普勒显示不明显的二尖瓣反流。

(6)乳头肌功能不全,其超声表现①乳头肌回声增强,收缩期无缩短、增粗或收缩减弱。

②二尖瓣脱垂,致前后瓣叶对合异常,但无连枷样运动。

③左室扩大或室壁瘤牵拉二尖瓣瓣尖下移,造成二尖瓣对合不严、关闭不全。

④彩色多普勒显示二尖瓣反流。

⑤超声心动图乳头肌功能不全可分为Ⅰ、Ⅱ、Ⅲ、Ⅳ四种类型。

肝硬化

【超声表现】

外形:

轻度硬化可无明显变化,中至重度时全肝萎缩,并伴有腹水

表面:

肝表面高低不平,可出现细颗粒状、小结节状突起,代表肝硬化的轻重程度

实质:

肝实质回声粗糙变亮可出现粗点状、粗网状、小结节状等改变

【多普勒超声】

彩色多普勒:

1.肝静脉间断显示,流道狭窄,有时呈点状2.门静脉显示清晰,流道常增宽有时出现反向色彩

频谱多普勒:

门静脉主干出现“双向血流”,呼气时可倒流

原发性肝癌

【超声表现】:

1.大多数为局灶性,结节为原型或椭圆形,有包膜并具有“回声失落”效应,因包膜回声低于癌肿,故无法清晰显示,仅显示为高回声边界。

【多普勒超声】1.肝癌结节周围可见彩色血流聚集,或在结节外低回声环内显示的彩色环绕;2.结节内部可见细而曲折的彩色细条,呈网蓝状。

胆囊结石分为颗粒样结石、泥沙样结石、充满型结石、

超声诊断:

胆囊内出现强回声光团,后方伴有条状无回声暗带,称为声影;强回声光团可随体位而改变。

胆囊癌:

分型:

小结节型、蕈伞型、厚壁型、混合型、实体型。

超声表现:

癌肿内部血流丰富,胆囊动脉流速增高,恶性程度高,早期无表现,易被延误,早期易向肝内转移,超声检出率高。

鉴别诊断:

慢性增殖性胆囊炎

急性胰腺炎超声表现:

1.大小:

水肿型呈轻至中度肿大,以前后肿大为主,出血坏死性较严重,多为弥漫型。

2.形态、边缘:

形态不同程度饱满,呈球形或椭圆形,周围血管不易显示。

水肿型边缘光滑、清晰。

出血坏死性边缘不规则、模糊不清。

少数胰管扩张,但管壁回声正常。

彩色多普勒:

充血期血流较丰富。

水肿期血流显示减小

肾积水超声表现:

二维超声:

肾积水的二维声像图表现为参与分离,肾盂和肾盏内出现液性无回声区,因集合系统类型、病情轻重和梗阻部位不同,其声像图形态有许多变化,二维声像图看到的肾实质越薄,说明肾损害越严重。

多普勒超声:

脉冲多普勒频谱显示肾积水的肾动脉阻力指数随病程进展而升高。

肾细胞癌的二维及多普勒超声表现

超声表现:

1.肾脏轮廓:

早期无明显改变,当肿瘤接近肾脏表面或体积较大时外形失常,呈局限性突起,表面凹凸不平2.肾实质回声:

a肾脏实质内出现类圆形实质性团块回声,球体感明显,边界较清楚b内部回声变化较大

肾细胞癌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显示多数肿瘤血供丰富,具体形态有四种表现:

A抱球型:

沿肿瘤周边彩色血流丰富,肿瘤内部有散在点状或条状彩色血流

B星点型:

肿瘤周边彩色血流稀疏,仅肿瘤内部有少量星点状彩色血流

C丰富血流型:

肿瘤内部血流丰富,呈较密集点状彩色血流;2—3厘米肿瘤多见

D少血流型:

肿瘤内部血流甚少

输尿管结石

病理与临床表现:

90%以上由肾内形成,排入输尿管;结石容易停滞或嵌顿在输尿管狭窄部位;输尿管结石发病率:

下—中—上;直径小于0.5cm的结石易自动降入膀胱而随尿排出。

局部的机械性、炎性损害及尿流动力学等改变导致造成梗阻,出现近端输尿管扩张和同侧肾积水,进而引起感染及一系列肾脏损害。

声像图表现:

A.患侧肾盂分离,输尿管扩张≧0.4cm;B.自肾盂向下追踪扫查,可见输尿管内的结石强回声,后伴声影;C.输尿管蠕动时,CDFI在结石附近显示五彩缤纷尿流,有助诊断。

体积较大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声像图所见患侧肾脏多为中度至重度积水。

在肾门部行横断面扫查,可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显示强回声团,后伴声影。

中下段输尿管结石体积多比较小,直径多为0.5~0.8cm多伴有轻度或无明显肾积水。

典型的输尿管结石,声像图显示肾积水后,沿扩张的输尿管向下追踪扫查,可见扩张的输尿管突然中断,并显示强回声团与管壁分界清楚,后伴声影。

前列腺增生①与前列腺癌②的鉴别

病变部位:

①內腺②以外腺多见;前列腺增大:

①较明显②一般轻度增大;凸入膀胱:

①明显②不明显;对称性:

①对称②不对称;包膜:

①完整光滑②不完整有中断;内部回声:

①不均匀,增生结节回声强度不一②不均匀,呈局灶性低回声或簇状的强回声;合并结石:

①常见,呈弧形排列,位于内外腺交界处②常见,多为聚集分布;侵犯邻近组织及转移:

①无②有,向膀胱、精囊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等。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为实质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和少量纤维组织组成,借疏松结缔组织与子宫肌壁分界形成假包膜,其周围常有新生血管包绕或伸入瘤体内。

分类:

(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

二维超声:

(1)子宫增大,形态不规则,可有局限性突出,内部回声不均匀,宫腔线状回声偏移

(2)肌壁间瘤结节常成旋涡状低回声或中度回声,肌瘤结节周围易显示,与周围正常肌组织分界清晰,似一“包膜”,称为假包膜。

(3)子宫肌瘤完全突出子宫以外为浆膜下肌瘤,可突向阔韧带内。

(4)子宫黏膜下肌瘤可部分突向宫腔,也可完全突向宫腔,有时形成长蒂,达宫颈口。

肌瘤变形出现小的不规则低回声,显示光点不均匀或液化呈液性暗区。

多普勒超声:

肌瘤周边假包膜内显示环状或半环状血流,部分粗大血管深入肌瘤瘤体内,使肌瘤容易迅速增大。

该处血流呈高流速、高阻力型特征。

肌瘤变性时瘤体内血管减少。

子宫内膜癌:

多为腺癌,爱中尉结节状或菜花状,灰黄色、质脆、可坏死、溃疡、出血、感染。

分为弥漫型、局限型、好发于子宫角处。

超声表现:

子宫内膜增厚,多超过10mm,边缘不整齐、不规则、厚薄不均,也可见回声不均匀、光点粗大不规则光团。

彩色多普勒:

检测子宫内膜血流丰富、杂乱,有时浅层内膜呈繁星点状血流,深层内膜呈网状或团状血流。

阻力指数RI小于等于0.4。

畸胎瘤

成熟畸胎瘤是良性卵巢肿瘤,未成熟畸胎瘤是恶性肿瘤。

超声表现:

1.光团型:

囊壁光滑,包膜清楚,规则,椭圆形,囊内液性暗区基础上有强光团、光斑。

2.脂液分层型:

囊壁光滑,包膜清楚,囊肿内可见一水平线,线上为均质密集回声,线下为液性暗区,整个囊肿内有细小光点,内夹杂强光团和纤细光带为头发丝。

3.光囊型:

囊壁光滑,囊内液性暗区基础上均匀细小回声。

4.强气体型:

整个畸胎瘤为一弧形强光团,其内结构不清,极易被认为是肠腔气体。

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

肿瘤壁及分隔良:

边缘清晰,壁薄,分隔细而均匀;恶:

壁厚薄不均,分隔粗细不均。

内部回声良:

较单纯,液性暗区为主,内壁光滑,实行部分边界清晰;恶:

内回声杂乱,实性区呈块状不均质,囊性与实性区分界不清,回声多样。

血流分布良:

无或少量血流,分布在包膜或细间隔上;恶:

包膜或实质部分血流丰富。

阻力指数RI良:

>0.4;恶:

≤0.4

搏动指数PI良:

>1.0;恶:

≤1.0

最大血流速度PSV良:

<15cm/s;恶:

≥15cm/s

转移灶良:

无;恶:

三期以上能发现转移灶

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称异位妊娠。

最常见的是输卵管妊娠。

超声表现:

主要是输卵管妊娠。

1.输卵管妊娠未破型:

①子宫稍增大,子宫内膜增厚为蜕膜,稍有阴道流血时,增厚蜕膜内见无回声区似胚囊。

②双侧卵巢可显示,在卵巢的旁侧可见部分增粗的输卵管呈混合性包块。

2.输卵管妊娠流产型:

①子宫变化同上。

②如胚囊早期死亡而流产,输卵管可未见明显变化,仅有少量盆腔积液。

如流产时出血较多可与卵巢粘连成包块。

③盆腔积液。

2.输卵管妊娠破裂型:

因破裂后突然出血,盆腔见游离血,在其中间包块。

病人有突然腹痛及休克表现。

葡萄胎

超声表现:

①子宫大于停经孕周。

②宫腔内充满密集回声及大小不等无回声区如蜂窝状。

③宫内无胚囊、胎儿及附属物。

④宫内有出血时可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

⑤2/3的病人可见一侧或两侧卵巢多房性黄素囊肿。

⑥部分葡萄胎:

蜂窝状结构中可见变形的胚囊,有时可见死亡胎儿声影存活胎儿。

胎盘前置孕28周后胎盘附于子宫下段,其下缘到达或覆盖宫颈口,其位置低于先露部位,称前置胎盘。

超声表现:

超声检查是目前诊断前置胎盘最常用的方法,孕妇须充盈膀胱(以显示子宫内口与胎盘关系为准,过度充盈与充盈不足易漏诊或难以判断)。

①完全性前置胎盘或称中央性,胎盘实质回声完全覆盖宫颈内口。

②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实质回声覆盖部分宫颈内口但位于俄国内口。

③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下缘回声附着于子宫下段,但未超过宫颈口。

正常的动静脉二维,彩色及频谱图像:

二维超声

1.动脉:

(1)长轴切面血管壁呈两条平行线状强回声,管壁层次为三层结构,内层回声稍强,中层低回声,外层强回声

(2)动脉壁连续性好,随心动的周期呈规律性搏动(3)腔内呈无回声

2.静脉:

(1)血管壁较薄,无明显层状结构,回声强度较弱

(2)随呼吸周期性搏动(3)腔内呈无回声

多普勒超声1.彩色多普勒血流颜色:

(1)朝向探头方向血流为红色,背向探头方向血流为蓝色

(2)血流速度快,色彩明亮:

血流速度慢,颜色深谙(3)动脉血流随心动周期明暗交替,静脉血流亮度随呼吸和远端肌肉的舒缩变化。

2.频谱多普勒:

正常动脉血流频谱:

多呈三角形单峰或多峰正向层流;灰阶强而致密形成频带;频谱中心无回声形成频窗。

静脉超声的常用辅助检查方法及意义:

1.探头加压反应2.远端加压3.valsalva法

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超声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