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近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纲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3631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珠海市近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珠海市近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珠海市近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珠海市近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珠海市近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珠海市近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纲要.docx

《珠海市近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海市近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纲要.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珠海市近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纲要.docx

珠海市近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纲要

珠海市近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纲要

珠海市近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纲要

--“135”行动计划(目录)

 一、当前形势与任务

  珠海市成立25年来,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当前,区域整体发展需求的增长以及区域性交通设施的建设,给珠海带来了重大的外部机遇和强大的推动力。

在这关键的历史时期,必须创新思维、创新手段,,正确处理好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宏观战略与微观精品的关系,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做大经济、做优环境,迅速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增强城市竞争力。

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进一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实施特色化发展,走“聚集高素质人才、发展高质量经济、建设高品质城市”的道路,将珠海建设成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最富有魅力”的海滨山水城市,为建设珠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城市发展总体要求

  珠海是国家经济特区,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根据《珠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珠海2030)》,城市定位为:

区域性商贸、服务和金融中心、区域性海陆交通枢纽、珠江三角洲西部临海产业基地、亚热带海滨风景旅游胜地。

  经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建成“123-540”城镇体系,即由一个主城区(中心城区及南湾城区)、两个地区中心(斗门城区、金湾城区)、三个新城(金湾新城、唐家湾新城、横琴新城)、五个中心镇(红旗、平沙、斗门、白蕉、莲洲)及四十个左右中心村组成的多层次城市空间体系。

  按照“做强看东部、做大看西部”的思路,实施“东高西重、东商西实”的差异化发展策略,大力提升东部城区城市品质,做强城市品牌,快速提升西部地区经济规模,做大经济总量。

东部沿海城市带打造成为珠三角西岸区域交通枢纽、生产服务中心、中央商务中心、海滨休闲之都,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总部经济,加快发展金融商贸、旅游度假、会议会展、物流流通、创意研发、居住休闲等高端生产服务产业及高品质生活服务产业。

在西部地区建设“中部沿江”、“西部沿海”两条城市带。

中部沿江城市带打造为空港带动的制造业集群以及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工业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以飞机维修、通讯设备、医药化工等为特色的一般制造业及其配套居住产业。

西部沿海城市带围绕全国沿海主枢纽港的发展,建设高栏港经济区临海产业基地和区域性海陆物流中心,重点发展大型装备制造业、重化产业及其配套产业,积极发展滨海休闲产业。

  到2011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185万人,城市化水平93%,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控制在198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60%以上,每年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95%,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6%,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为实现城市建设总体目标,我市决定在《珠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珠海2030)》提出的“东延、西拓、强海、优山、美江、活岛”城市空间发展策略指导下,开展近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135”行动计划(以下简称“135”行动计划),放眼长远,立足五年,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落实重点,突破难点,突出亮点,用五年的时间为珠海的未来城市发展夯实基础,实现“一年见美、三年变优、五年显特”。

  一年见美:

到2007年底,通过提升人居环境的外在质量,实现城市环境的净化、绿化与美化。

  三年变优:

到2009年底,通过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明显优化城市品质。

  五年显特:

到2011年底,通过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凸显海滨山水城市魅力,形成鲜明的珠海城市特色。

  三、“135”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一:

建立全覆盖城市规划体系,科学统筹空间资源

  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引导,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为核心,以近期建设规划、专项规划与村镇规划为着力点,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为支撑,以城市设计为手段,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城乡规划体系。

  

  

(一)战略性规划

  深入研究城市发展的远景战略目标,科学制定分步实施计划。

以30年的尺度考虑宏观战略,以20年的尺度决定总体格局,以5年的尺度安排近期建设。

2007年底前,完成《珠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珠海2030)》、《珠海市东部沿海城市带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珠海市西部沿海城市带总体战略及发展规划》、《珠海市中部沿江城市带总体发展概念规划》。

    

  

(二)土地管治规划

  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按照严格保护耕地、集约利用土地及善用生态容量的原则,尽早编制完成《珠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综合协调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对市域土地实施全覆盖的“三区六线”分类管制。

合理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其中禁止建设区总规模不少于850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总面积的54%)。

严格实施城镇建设区(黄线)、绿地及生态保育区(绿线)、历史文化保护区(紫线)、道路交通设施(红线)、市政公用设施(黑线)、水域岸线(蓝线)规划控制,保障城市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分区规划

  推进城市外延发展,科学安排产业聚集空间。

完成全市十一个分区(包括唐家湾新城、南湾城区、金湾新城等地区)的分区规划及各新城近期建设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四)市政专项规划

  引导城市内涵提高,增强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完成全市港口、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城市路网、供电、电信、供水、雨水、污水、防洪、环卫、消防等市政系统专项规划;完成主城区行人系统、康体绿道、人车立交及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建设规划。

  (五)公建专项规划

  适应政府职能向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转变的要求,完成市、区、镇级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设施建设规划,指导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

  (六)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

  引导建成区功能提升、控制敏感地区建设强度。

完成旧工业区改造规划、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工程、重要山海景观地区城市设计。

  (七)环境景观规划

  促进城市环境整治,提升城市景观质量。

完成主城区招牌广告整饰建设规划、穿衣戴帽平改坡工程规划、灯光夜景工程规划,完成以前山河、黄杨河、凤凰河为代表的城市水系河道、排洪渠的生态整治与景观改造规划,完成以海天公园、凤凰山公园为代表的一批公共绿地的规划设计。

  (八)村镇规划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五个中心镇、四十个左右中心村的建设为核心,实现“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

2007年底前,完成全市20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镇)建设规划,探索我市农民“安居、乐业、致富、文明”道路,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推进规划的实施。

在总结试点村规划及其实施经验的基础上,2009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市农村建设规划。

 行动计划二:

优化东部主城区城市功能,提高人居环境品质

  东部主城区(中心及南湾城区)重点培育和强化区域性服务职能,通过产业用地调整、功能置换和环境优化提高城市品质,重点推进拱北地区CBD建设,强化海岸线生态景观建设,做优珠海城市品牌,进一步凸显珠海城市特色。

  全面推进“四大工程”:

城市环境“净化美化”工程、城市建筑“穿衣戴帽”工程、城市交通“通经活络”工程,旧城改造“升级换代”工程。

重点优化“六大景观”:

山水景观、广场景观、灯光景观、雕塑景观、园林景观、道路景观。

  

(一)推进“四大工程”

  2、城市建筑“穿衣戴帽”工程

  

(1)用五年左右时间,从城市主干道及旅游点周边建筑物开始启动,完成主要街道周围老旧建筑物的立面翻新改造,平顶加盖瓦坡。

  

(2)开展旧区整治,修整小区道路、给排水设施,增加照明、绿化、停车位。

分期分批推进市区旧街、旧巷整治和美化改造工程。

  3、城市交通“通经活络”工程

  

(1)实施畅通工程。

改善城市路网,加强支路规划建设,接通断头路,打开小区路,提高路网密度。

建设一批立交,完成中心城区路网疏通整治。

  

(2)基本完成中心城区老街道的沥青化路面改造。

  (3)加快路上、地面、地下停车设施的建设。

  (4)完善人行系统,推进人行过街通道及连续无障碍步行系统建设。

  4、旧城改造“升级换代”工程

  

(1)一年内全面完成已拆迁旧村的回迁房建设。

  

(2)开展旧工业区的退二进三改造,为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接纳区域性服务职能、强化城市中心凝聚力提供空间资源。

2009年底前启动南山工业区、吉大工业区改造,建设吉大商业中心及区域性休闲旅游服务中心。

  (3)用五年左右时间,改造传统商业区,全面提升商业服务档次。

2009年底前改造香埠路商业街区,建设香洲商业中心。

  (4)结合拱北口岸地区广珠城轨珠海站枢纽的建设,改造关闸旧村与莲花路,打造具有区域服务能力的商业中心。

  

(二)优化六大景观

  1、突出山水景观

  通过对海、河水系进行景观化改造,将山系建成城市绿肺,开通山水之间的绿色通道,达到“显山、露水、透绿”。

用三年时间完成拱北至前山段前山河一河两岸景观带建设。

五年内完成情侣路全线综合改造工程,建设珠海渔女主题公园,建设凤凰山风景区。

  2、增加广场景观

  按照“以人为本、宜居宜憩”的要求,重点加强城市广场的美化建设,提高城市街道小品配置水平。

2007年底前因地制宜改造提升现有的十五个市民休闲娱乐广场。

2011年底前建成1个较大规模的市民广场,提供市民活动空

  3、营造灯光景观

  在城市各项建设中贯穿灯光造景理念,按照实用、节能兼顾美观的原则设置城市照明。

选择一批主要城市道路及主要景观建筑物,实施灯光灯饰综合升级改造,2011年底前基本形成富有海滨城市特色的灯光夜景。

  4、建设雕塑景观

  将城市雕塑手法用于建筑、绿地及公共空间建设中,提高城市的文化品味。

倡导建筑小品雕塑化,创造独特的雕塑景观。

  5、优化园林景观

  巩固国家园林城市美誉,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通过新建公园增加城市绿量,通过绿化景观塑造园林品位。

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市属公园的升级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景观质量。

新建海天公园、红门楼公园、人民公园、石溪公园等。

争取在5年内实现一(公)园一特色,一(路)街一景致,一(小)区一绿苑的目标,进一步优化我市绿色生态环境质量。

  6、美化道路景观

  在满足通行的前提下在城市道路改造中综合进行园林绿化、灯光灯饰、雕塑景观建设,同时高标准进行新路建设。

分5年完成市区主要道路的林荫大道建设工程。

 行动计划三:

推进新城与新区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统筹安排重点发展地区的各项开发建设,加快推进新城与新区建设,积极推动产业向新城、新区转移和聚集,培育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营造城市发展新亮点。

香洲地区近期重点建设唐家湾新城、南湾城区,推动横琴新城建设;金湾地区近期重点建设金湾新城;斗门地区近期重点建设斗门新城,做大富山、新青、白蕉工业区。

  

(一)唐家湾新城

  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科研、人才和产业创新基础优势,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

建成以生态、创新、文化为特征的宜居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基地、高等教育基地、企业总部基地及区域性流通、会展、旅游休闲基地,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行示范区。

  2007年底前,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配套建设。

疏通粤西沿海高速公路配套路网,拓宽改造港湾大道连接至京珠高速公路接口,提高绿化景观建设水平,打造城市北大门形象。

推进唐家湾镇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工作。

开展金鼎中心区8平方公里农村旧村整合用地建设,启动村民搬迁上楼工作。

启动南方文化产业园建设,着重发展创意产业基地的网游、动漫、广告、建筑、艺术、设计、出版、软件、影视等行业,推进高新区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

完成情侣北路3.5平方公里填海区土地的九通一平整备。

  2009年底前,建设唐家湾历史文化名镇休闲旅游区。

配合广珠城轨金唐站的使用,建设金唐商贸中心区。

完成金鼎村民搬迁上楼工作。

启动中珠渠、金凤渠等山海景观带改造工程,建设留诗山公园、淇澳红树林湿地公园。

   2011年底前,科技创新海岸、金鼎科技工业园区建设基本完成,初步形成产业集群规模效益。

情侣北路填海区建设初具规模。

   

  

(二)横琴新城

  积极配合横琴经济合作开发区的建设。

贯彻基础设施先行,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有序推进全岛开发。

清理土地历史遗留问题。

开展农村自留地整合,集中建设农民住宅小区。

  (三)南湾城区

  以港珠澳大桥及横琴新城建设为契机,将南湾地区改造建设成为珠港澳合作前沿地区、城市门户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近期完成前山河一河两岸景观带建设,在前山河西岸建设大型居住区,有序推进湾仔旧城区改造。

增加绿地及休闲开敞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启动城区内未建工业用地的功能调整与置换,鼓励区内工业向西部地区转移。

改造发展湾仔口岸旅游区,做好与澳门相关基础设施的对接。

建设北山历史文化街区,丰富旅游资源。

加快建设洪湾港区、洪湾电厂、南区水厂。

  (四)金湾新城

  近期重点建设以海泉湾为核心的区域性会议旅游休闲度假区、高档次生活居住新城。

  2007年底前,划定港区、港后工业区、金湾城区及生态建设区界线,建设孖髻山-大虎山-西海岸生态绿地系统。

推进海泉湾项目建设。

整合平沙镇原分场居住用地,开展农场职工危房搬迁改造工程。

全面开展新城基础设施建设。

  2009年底前,建成一批大型高品质居住社区,建成城市公共服务中心。

  2011年底前,金湾新城建设初现规模,成为具有珠海海滨城市特色的崭新的标志性亮点地区。

  (五)斗门新城

  依托老城向外拓展,全面提升斗门城区的品质。

近期打造黄杨河一河两岸景观带,加快黄杨河两岸新区建设。

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完善城区道路系统。

适时开展旧城改造,改善人居环境。

   

  (六)富山、新青、白蕉工业园区

  整合斗门区工业用地,集中扩建富山、新青、白蕉工业园区,建成有区域影响力的工业及物流产业基地。

近期尽早完成土地整理,配套建设园区道路、水电、排污、防洪等基础设施,抓好相关配套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

抓住机遇加快引进项目,2011年底前实现产业集群化、规模化。

   

1、城市环境“净化美化”工程

  一年内,全面整治脏、乱、差,实现环境整、洁、美。

  

(1)完成违法建筑、非法广告牌的清拆工作。

重点清理乱摆乱卖、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挂乱贴等现象。

开展内街内巷、城乡结合部、城市进出口、建筑工地、河涌沟渠等薄弱区域的环境卫生整治。

  

(2)盘活城区烂尾楼。

  (3)整饰主要街道沿街招牌、广告,建成一批特色景观广告。

  (4)实现网格化城市管理,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目录:

 

(一)当前形势与任务

 

(二)城市发展总体要求

  (三)“135”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一:

建立全覆盖城市规划体系,科学统筹空间资源

    行动计划二:

优化东部主城区城市功能,提高人居环境品质

    行动计划三:

推进新城与新区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行动计划四:

加快重大交通设施建设,迅速提高城市竞争力

    行动计划五: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

    行动计划六: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建立工业产业集群

    行动计划七:

大力发展旅游业,突出城市产业特征

    行动计划八:

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四)实施保障

    实施保障一:

发挥城市规划先导作用,保障规划实施

    实施保障二:

科学加强土地管理,保障土地供应

    实施保障三: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保障资金供给

    实施保障四: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保障高效运作

 一、当前形势与任务

 

  珠海市成立25年来,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当前,区域整体发展需求的增长以及区域性交通设施的建设,给珠海带来了重大的外部机遇和强大的推动力。

在这关键的历史时期,必须创新思维、创新手段,,正确处理好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宏观战略与微观精品的关系,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做大经济、做优环境,迅速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增强城市竞争力。

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进一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实施特色化发展,走“聚集高素质人才、发展高质量经济、建设高品质城市”的道路,将珠海建设成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最富有魅力”的海滨山水城市,为建设珠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城市发展总体要求

 

  珠海是国家经济特区,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根据《珠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珠海2030)》,城市定位为:

区域性商贸、服务和金融中心、区域性海陆交通枢纽、珠江三角洲西部临海产业基地、亚热带海滨风景旅游胜地。

  经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建成“123-540”城镇体系,即由一个主城区(中心城区及南湾城区)、两个地区中心(斗门城区、金湾城区)、三个新城(金湾新城、唐家湾新城、横琴新城)、五个中心镇(红旗、平沙、斗门、白蕉、莲洲)及四十个左右中心村组成的多层次城市空间体系。

  按照“做强看东部、做大看西部”的思路,实施“东高西重、东商西实”的差异化发展策略,大力提升东部城区城市品质,做强城市品牌,快速提升西部地区经济规模,做大经济总量。

东部沿海城市带打造成为珠三角西岸区域交通枢纽、生产服务中心、中央商务中心、海滨休闲之都,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总部经济,加快发展金融商贸、旅游度假、会议会展、物流流通、创意研发、居住休闲等高端生产服务产业及高品质生活服务产业。

在西部地区建设“中部沿江”、“西部沿海”两条城市带。

中部沿江城市带打造为空港带动的制造业集群以及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工业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以飞机维修、通讯设备、医药化工等为特色的一般制造业及其配套居住产业。

西部沿海城市带围绕全国沿海主枢纽港的发展,建设高栏港经济区临海产业基地和区域性海陆物流中心,重点发展大型装备制造业、重化产业及其配套产业,积极发展滨海休闲产业。

  到2011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185万人,城市化水平93%,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控制在198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60%以上,每年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95%,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6%,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为实现城市建设总体目标,我市决定在《珠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珠海2030)》提出的“东延、西拓、强海、优山、美江、活岛”城市空间发展策略指导下,开展近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135”行动计划(以下简称“135”行动计划),放眼长远,立足五年,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落实重点,突破难点,突出亮点,用五年的时间为珠海的未来城市发展夯实基础,实现“一年见美、三年变优、五年显特”。

  一年见美:

到2007年底,通过提升人居环境的外在质量,实现城市环境的净化、绿化与美化。

  三年变优:

到2009年底,通过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明显优化城市品质。

  五年显特:

到2011年底,通过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凸显海滨山水城市魅力,形成鲜明的珠海城市特色。

  三、“135”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一:

建立全覆盖城市规划体系,科学统筹空间资源

 

  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引导,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为核心,以近期建设规划、专项规划与村镇规划为着力点,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为支撑,以城市设计为手段,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城乡规划体系。

 

  

  

(一)战略性规划

 

  深入研究城市发展的远景战略目标,科学制定分步实施计划。

以30年的尺度考虑宏观战略,以20年的尺度决定总体格局,以5年的尺度安排近期建设。

2007年底前,完成《珠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珠海2030)》、《珠海市东部沿海城市带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珠海市西部沿海城市带总体战略及发展规划》、《珠海市中部沿江城市带总体发展概念规划》。

   

  

(二)土地管治规划

 

  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按照严格保护耕地、集约利用土地及善用生态容量的原则,尽早编制完成《珠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综合协调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对市域土地实施全覆盖的“三区六线”分类管制。

合理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其中禁止建设区总规模不少于850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总面积的54%)。

严格实施城镇建设区(黄线)、绿地及生态保育区(绿线)、历史文化保护区(紫线)、道路交通设施(红线)、市政公用设施(黑线)、水域岸线(蓝线)规划控制,保障城市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分区规划

 

  推进城市外延发展,科学安排产业聚集空间。

完成全市十一个分区(包括唐家湾新城、南湾城区、金湾新城等地区)的分区规划及各新城近期建设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四)市政专项规划

 

  引导城市内涵提高,增强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完成全市港口、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城市路网、供电、电信、供水、雨水、污水、防洪、环卫、消防等市政系统专项规划;完成主城区行人系统、康体绿道、人车立交及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建设规划。

 

  (五)公建专项规划

 

  适应政府职能向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转变的要求,完成市、区、镇级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设施建设规划,指导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

 

  (六)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

 

  引导建成区功能提升、控制敏感地区建设强度。

完成旧工业区改造规划、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工程、重要山海景观地区城市设计。

 

  (七)环境景观规划

 

  促进城市环境整治,提升城市景观质量。

完成主城区招牌广告整饰建设规划、穿衣戴帽平改坡工程规划、灯光夜景工程规划,完成以前山河、黄杨河、凤凰河为代表的城市水系河道、排洪渠的生态整治与景观改造规划,完成以海天公园、凤凰山公园为代表的一批公共绿地的规划设计。

 

  (八)村镇规划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五个中心镇、四十个左右中心村的建设为核心,实现“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

2007年底前,完成全市20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镇)建设规划,探索我市农民“安居、乐业、致富、文明”道路,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推进规划的实施。

在总结试点村规划及其实施经验的基础上,2009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市农村建设规划。

行动计划二:

优化东部主城区城市功能,提高人居环境品质

  东部主城区(中心及南湾城区)重点培育和强化区域性服务职能,通过产业用地调整、功能置换和环境优化提高城市品质,重点推进拱北地区CBD建设,强化海岸线生态景观建设,做优珠海城市品牌,进一步凸显珠海城市特色。

  全面推进“四大工程”:

城市环境“净化美化”工程、城市建筑“穿衣戴帽”工程、城市交通“通经活络”工程,旧城改造“升级换代”工程。

重点优化“六大景观”:

山水景观、广场景观、灯光景观、雕塑景观、园林景观、道路景观。

 

  

(一)推进“四大工程”

  1、城市环境“净化美化”工程

   一年内,全面整治脏、乱、差,实现环境整、洁、美。

  

(1)完成违法建筑、非法广告牌的清拆工作。

重点清理乱摆乱卖、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挂乱贴等现象。

开展内街内巷、城乡结合部、城市进出口、建筑工地、河涌沟渠等薄弱区域的环境卫生整治。

  

(2)盘活城区烂尾楼。

  (3)整饰主要街道沿街招牌、广告,建成一批特色景观广告。

  (4)实现网格化城市管理,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2、城市建筑“穿衣戴帽”工程

  

(1)用五年左右时间,从城市主干道及旅游点周边建筑物开始启动,完成主要街道周围老旧建筑物的立面翻新改造,平顶加盖瓦坡。

  

(2)开展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