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古诗文阅读理解专项测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261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22 大小:24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古诗文阅读理解专项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2页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古诗文阅读理解专项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2页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古诗文阅读理解专项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2页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古诗文阅读理解专项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2页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古诗文阅读理解专项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古诗文阅读理解专项测试.docx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古诗文阅读理解专项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古诗文阅读理解专项测试.docx(2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古诗文阅读理解专项测试.docx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古诗文阅读理解专项测试

中考诗歌阅读理解测试题

1、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每小题2分)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个“悠”字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滴尽致。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青年寤寐求之想要实现的愿望,也是他想象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D.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赞美了一个文静、美丽、热爱劳动的姑娘,歌颂了一个贞洁、有德行的女子。

(2).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3).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

(4).本诗起句运用“兴”的手法托物寄意。

请从学过的其它诗文中选取一例,并加以简析。

(2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4分)

【甲】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山行

唐·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注】①栎:

同“栋”,一种乔木;②茗:

茶的稚称.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你读出了哪些情感?

请简要概括。

(2分)

                                                                                        

                                                 

(2).请从炼字或哲理的角度赏析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分)

                                                                                         

(3).下面对《游山西村》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莫笑”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农家殷勤待客的盛情。

B.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C.颈联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

古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

D.尾联转为忧伤的笔调,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走出热闹喧嚣后内心的失意与孤独。

(4).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2分)

 

(5). 你会在哪些情境下运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佳句?

(3分)

 

(6).下列对【甲】【乙】两首诗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中“足鸡豚”与颈联中“箫鼓追随”均表现出村民热情好客的特点。

B.【甲】诗尾联写诗人如有“闲”时,哪怕拄着拐杖,也愿意“乘月”而来,再访此地.

C.【乙】诗颈联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具体描写了村民焙茶和抽丝的劳动场景。

D.【乙】诗尾联写诗人相约当地采药人,与之一道进入深山密林采药。

(7).【甲】【乙】两诗均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写之景有何共同特点?

请概括分析。

(4分)

3、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面对《己亥杂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既抒写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也表达立志报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立意高远,感情充沛。

B.诗的前两句议论、抒情。

“浩荡”写“离愁”之大,“白日斜”指离别的时间,也渲染出惨淡哀伤的气氛。

C.“浩荡离愁”的黯然神伤与“吟鞭东指”流露出的暂时的放松相互映衬,是诗人复杂心情的真实写照。

D.这首诗寓理于景,借物抒情。

受生活中“落红”“春泥”“护花”等现象的启迪,写出打动人心的名句。

(2).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

请简要说明本诗诗人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分)

 

(3).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这两句诗。

(4).两诗画线句都流露出忠贞报国的意愿,诗人抒情方式与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5).说说你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中“风飘絮”“雨打萍”的理解。

(3分)

                                                                    

(6).“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已经成为千古名句,经常被今人引用。

那么,今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颂扬怎样的人呢?

(2分)

                                                                       

(7).《过零丁洋》这首诗的作者是(1分)

(8).赏析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①下列各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亲射虎,看孙郎”中的“孙郎”指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辛苦遭逢起一经”一句中,“起一经”是指作者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B.《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过零丁洋》的表达方式都是先记叙后抒情。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诗巧借地名,运用双关语,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一个“狂”字贯穿全调,突出表现了作者少年时期的豪情壮志。

②这两首诗词的画线句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集中体现,请任选一处从修辞、炼字或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

(2分)

(9).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己亥杂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   ①    的自然之景,抒发了   ②    之情。

(2分)

(10).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己亥杂诗》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

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

(11).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首诗既抒写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也表达立志报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立意高远,感情充沛。

A.诗的前两句议论、抒情。

“浩荡”写“离愁”之大,“白日斜”指离别的时间,也渲染出惨淡哀伤的气氛。

C.“浩荡离愁”的黯然神伤与“吟鞭东指”流露出的暂时的放松相互映衬,是诗人复杂心情的真实写照。

D.诗的后两句展开联想,用“落红”比喻朝廷,借此表达自己虽然不被重用却依旧甘愿奉献的爱国热忱。

E.这首诗寓理于景,借物抒情。

受生活中“落红”“春泥”“护花”等现象的启迪,写出打动人心的名句。

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折柳”二字在诗中即指________________,又含____________之事,代表了古代的一种文

化习俗,一种美好的伤感情绪。

(2分)

(2)春夜洛城闻笛中第二句的“散”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3分)

 

(3).两诗都写夜间“闻笛”,都抒发思乡之情,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5.阅读下面秋瑾《满江红》和《约客》完成下列问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下列句子对《满江红》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3分)

A.“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B.词的上片写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及其不自由的生活,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

C.“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词以怀旧、写景为主,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2).试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3分)

                                                                               

(3).名词注释:

①约客:

②黄梅时节:

③落灯花:

(4).《约客》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2分)

                                                                                

(5).《约客》这首诗中哪句诗歌表现了诗人约客未至的怅惘、失落的心情?

(2分)

                                                                                

(6).阅读秋瑾的《满江红》中“四面歌残终破楚”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典故来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词中“蛾眉”这里借指________________。

(2分)

(7).阅读秋瑾的《满江红》词作最后以“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作结,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从听觉角度赏析《约客》诗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约客》并品味“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中“敲”字的妙处。

(3分)

 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满江红·小住京华》“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中的“殊未屑”一词写出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理?

(2分)

(11).请从写作方法角度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四句词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3分)

 

(12).《满江红·小住京华》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怎样的作用?

(2分)

(13).《满江红·小住京华》中呈现出怎样的风格,主要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案:

(14).《满江红·小住京华》中“侬”“殊”是什么意思?

(2分)

(15).阅读《满江红·小住京华》请对“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作简要赏析。

(2分)

 

6.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