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2575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第一部分(1-4题,共21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每小题1分,共8分)

(1)身不得,心却比,男儿烈。

,因人常热。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侧面描写齐国大治的两句是,。

(3)人有悲欢离合,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抒发了人事全非的悲痛怅惘之情;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道出了超越常人对待荣辱升迁的平和心境。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4分)

近年来,网络游戏日益普及,游戏题材不断提高。

网络游戏逐渐(shènr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传统。

如《惊梦》《绘真·妙笔千山》等作品,直接取材于中国古代文学或绘画,以游戏这种新媒介给予古典作品新的生命力,实现优秀文化的跨界、破壁传播。

(1)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给予()

(shènrù)

(2)上面加波浪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

答: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感抱负,阐述某种观点。

如《醉翁亭记》。

B.“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崇祯五年”“庆历四年”等。

C.“钟”是古代的一种酒器,“万钟”形容俸禄非常优厚。

D.《十五从军征》与《木兰诗》均为乐府诗,这些诗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形式朴素自然,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

4.毕业在即,为留下美好记忆,你所在的班级要编一本班史,请你积极参与。

(6分)

(1)将班史的书名《——我们的初中生活》补写完整,做到生动鲜活。

(2)为“班级留影”板块写两个小栏目。

(2分)

栏目一:

班级名册栏目二:

栏目三:

(3)在“教师画像”中,用一两句精致的语言,为你最喜爱的老师“画像”。

(2分)

答:

第二部分(5-19题,共49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5-6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对下面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两首诗一为宋词,一为元曲,均为由眼前景生发出家国情怀的千古佳作。

B.“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的倒装,此句表面写的是雁,实则写人,用大雁的南去反村将士们的坚守。

C.“燕然未勒”妙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诗人保家卫国、壮志未酬的心结。

D.“山河表里“指西都长安内有黄河,外有华山,生动地表现出关一带地势的险要。

6.展开联想与想象,任选一句加横线的句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其呈现的情境。

(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题。

(14分)

【甲】公与之泉,战于长。

公将鼓之。

刻日:

“未可。

”齐人三鼓。

列日: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之。

判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過。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撤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

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惟荀罃

ying之拔

逼阳

,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

下,而蓄养锐气,先备

外援,以待内之自毙。

此善于用气者也。

【注释】①荀罃:

春秋时,晋国大将。

②拔:

攻下。

③逼阳:

姓,古夷族一支。

④遽:

迅速。

⑤备:

准备。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每小时1分,共4分)

(1)公将鼓之鼓:

(2)公将驰之驰:

(3)藩于此数语于:

(4)气已竭而复振竭:

8.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标三处)(3分)

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吾视其撤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2)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译文:

10.乙文中曾国藩与曹刿有哪些相同之处?

(3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13题。

(9分)

可贵的“固执”

文/黄亚香

想起一则寓言故事,一只狗在桥上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它被水中的狗激怒了,扑过去与倒影缠打在一起。

书中说,那狗很蠢。

另一则希腊神话讲的是,有个少年非常美丽,也来到了水边。

他被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深深迷住,再也迈不动脚步,然后长成了一株水仙花。

书中说,少年是自恋狂。

对轻易下结论的书,有些不感冒——它们总是重复陈词滥调。

书本、世上的他人、听过的故事,也就“过去”了,没有多少内容能被消化吸收,内化成自己的精神血肉。

那只与倒影厮打在一起的狗,总会让我想到鲁迅先生。

有人说,鲁迅先生刻薄,“一个都不宽恕”。

那是因为鲁迅先生深深洞悉人性的背阴面。

如他自己所说,他书写文字时,常觉得有条巨大的黑蛇咬住了他的心,痛得他晕厥过去,醒了后,这痛的滋味也变得不那么真切了。

他近乎诚恳地劝诫读者,他的内心太绝望了,别读他的文字,尽管希望是虚妄的,他总不忍心戳破别人的希望。

狗与倒影斗,鲁迅与世间的庸恶永不和解,他们都值得我尊敬。

那个爱上自己的少年总会让我想起李白。

“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多么狂妄、多么气血丰沛、多么少年意气,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李白的生命呈现出来的状态本身已让人迷醉,更不必说那些气贯古今的句子。

有时觉得,上天过早收走那些英才,真的不是因为嫉妒,而是太珍惜那些可爱的灵魂,不忍心看见他们蒙上世间的尘垢。

这个名单很长:

雪莱、王勃、李贺、萧红……太多了,以我的无知,还有太多应被提及的“星辰”。

我爱他们——在这个我并不留恋的时空里,想到他们时,觉得一阵清风拂过。

据说,希腊神话里还有一个叫西西弗里斯的“蠢人”,整天推着一块石头上山,每当推到山顶,石头又重新滚回到山脚下——他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我爱这个固执得近乎“愚蠢”的人,因为这种固执是珍贵的。

11.下面的表述,不符合选文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选文作者喜爱和敬重固执的近乎“愚蠢”的人,因为他认为这种固执是珍贵的。

B.选文第

段列举的两个事例,既充当事实论据,又引出了论证的话题。

C.选文第③段写鲁迅对生活中阴暗的人和事“一个都不宽恕”,为人刻薄,作者认为这是鲁迅为人处世的弱点。

D.选文第

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属于比喻论证,生动地论述了这些早逝的英才带给作者温馨舒服的感受。

12.选文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感冒”的意思是什么?

答:

13.选文第④中加波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答:

四、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4-15题。

(7分)

14.《水浒传》是一部“奇书”,它为“造反者”树碑立传。

请根据其中的一位“造反者”,填写下表。

(5分)

姓名

籍贯

绰号

善用兵器

举例说明喜爱理由

15.简·爱面对从天而降的巨额遗产是怎样处理的?

由此可以看出她具有怎样的品性?

(2分)

答: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19题。

(13分)

1 第五等火车站的站长,在站台上溜达。

2 大碱滩白雾蒙蒙,没有青草、树木,没有野兔、狐狸、狼,更没有人家。

只有一个小站,地图上没有它的名字,过往旅客不知道它的名字。

客运货运,是四等以上车站的活儿。

五等站,就是监视过往车辆有无异常。

列车呼啸而过后,留下荒凉的大碱滩,剩下风雪山神庙样的小车站。

3 站长想着心事,把舌头吐出来,舌尖颤抖,眼皮颤抖,像个边民。

上行和下行调度,都以站长的姓名直呼其站,在中国,大概只有这一家。

站长笑了。

你的东面沈阳,西面阜新,北面库伦旗,南面新立屯,都是人烟鼎盛之地。

你驻守一方,手里有枪,尽管是杆猎枪,但有国家颁发的持枪证。

除铁路警察外,就是特等站站长,也无权拥有一支枪。

大年初一,各级领导给你和你的部属拜年。

站长,你可以了!

4 省卫生防疫站专家赶到这里,抽取地下水化验后,明确告知,水质含氟量奇高,不能饮用。

站长刚上任时用大碱滩水洗衣裳衣服浑浊得如同麻袋片穿在身上梆硬。

用碱地水煮饭大米变成红色高粱米黏稠似血。

第一次喝下一碗苦涩的碱水走不出多远便恶心呕吐心肝肠肚肺翻搅,肚子发酵像要爆炸,全身抽搐,人仿佛墓碑一般轰然倒。

这水被苏醒后的站长称为“百步倒”。

5 就在站长快不住的时候,女孩来了。

地离开大域准外的村子,朝车结走来。

地听说南边有个火车站,来瞧稀罕景。

她没有发现,身后悄悄着一只狼。

狼和地一样,离开自己的领地,从草原闯进大碱滩。

6 一只猎雕在天上盘旋。

此刻女孩只看见前方苍凉的车站,饿狼只看见前面的活人。

猎雕急了,急剧俯冲“轰”地一声炮弹出膛般砸向狼,气流呼啸把狼冲得飞起来。

猎雕撞在砾石上,翅膀折伤,在地上扑打。

狼踅身一闪与猎雕面对面。

猎雕忽啦啦一纵,扑在狼身上。

仰面翻倒的狼四肢拼命抓挠,一爪子抓住猎雕眼睛,撕扯得眼皮滋滋响,鲜血迸溅。

猎雕疼得哇哇叫,狼从猎雕抽搐的身体下爬出来仓皇逃窜。

7 女孩扭回头,扑过去,抱起猎雕,奔向车站。

站长在站台上,看见女孩脸色煞白,怀里的鹰雕眼睛流血,心里一惊!

8 女孩问:

“谁是站长?

”“我是。

”“厨房在哪儿?

”“做啥?

9 女孩撂下鹰雕,冲进站房。

站长跟进去。

女孩四处撒目,朝站长比划,说:

“盆。

”站长问:

“做什么?

”女孩一跺脚:

“啊唷!

水,水。

10 走进厨房,女孩抄起黄铜脸盆,舀满水,摘下条毛巾,“噔噔噔”跑出去。

女孩投湿毛巾,哭着,跟鹰雕说话。

鹰雕温驯地低下头。

女孩给鹰雕洗羽毛,洗腿把子,洗爪上的泥垢。

女孩又换盆水,给鹰雕洗脸。

鹰雕淡金色的眼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眼皮翻裂,渗着血。

女孩用湿毛巾擦血,鹰雕猛地弹直身体,羽毛钢针般炸开,疼得“嘎呀嘎呀”叫,“轰”地飞起来。

鹰雕没头没脑地在空中踅绕,翻腾,像人一样痛苦地叫着!

11 站长恍然大悟,说:

“啊呀,这是碱水。

12 女孩朝站长叫嚷:

“混账!

你咋不给我好水?

”举起脸盆,朝站长砸去。

13 女孩这才知道,这一带没有好水。

14 打这以后,女孩就用骆驼给车站驮水。

车站上的人,喝了远村的好水后,神清气爽。

一个地方的水,就是那个地方人的血脉、筋骨和精气神儿呀!

15 你看,女孩牵着骆驼,又来了。

北边地平线上,红盈盈落日里,驼头高昂,驼颐弯曲,驼腹两侧水箱墨黑。

女孩走出红日,红日探头探脑。

一只鹰雕悠然扇动翅膀,为她送行。

16 一轮美丽如歌的红日,一峰雄壮的骆驼,一只威风凛凛的鹰雕,一个漂亮的女孩,将天地装饰得灿烂辉煌!

16.请结合选文你一个恰当的题目。

(3分)

答:

17.简析选文第

段中加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

答:

18.选文第

段中加波浪线句子写出了人物怎样的情感。

(3分)

答:

19.结尾段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起哪些表达作用?

(4分)

答:

第三部分(20题,50分)

20.作文。

请根据你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理解,写一篇文章。

要求:

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有真情实感,不套写与抄袭。

不得少于600字。

文章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1.(8分)

(1)男儿列算平生肝胆

(2)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

(1)题属于直接默写,“列”是“属类,范围”的意思,不要写错;第

(2)(3)题为理解性默写。

(2)题应紧扣“侧面写出齐国大治”的提示语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提取相关句子;第(3)题应紧扣“抒发了人事全非的悲痛怅惘之情”和“道出了超越常人对待荣辱升迁的平和心境”的提示语分别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岳阳楼记》中提取相关句子。

2.(4分)

(1)(2分)①jǐyǔ②渗入

(2)(2分)将“提高”改为“丰富”或“拓宽”。

【解析】本题用语段的形式综合考查字音、字形和病句修改。

(1)题考查注音和写汉字,“给”是多音字,在“给予”

一词中是“供应”的意思,故应读“jǐ”;“渗”易误写为“掺”,要注意辨析。

(2)题为病句修改,该句中主语“游戏题材”与谓语“提高”搭配不当,应改为“丰富”或“拓宽”。

3.(3分)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钟”出自《鱼我所欲也》,指古代的一种量器。

4.(6分)

⑴(2分)示例一:

岁月如歌示例二:

花样年华示例三:

青春轨迹

⑵(2分)示例一:

班级荣誉示例二:

班级相册示例三:

班级活动示例四:

班级风采

⑶(2分)示例一:

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

示例二:

巧设计,细绘人生图像;精计算,巧解生活方程。

示例三:

口说进行时,不定式并非定语从句;牢记构词法,完成时不是被动语态。

示例四:

处三尺讲台,做功出力;凭一腔热血,放电发光。

示例五:

小小课堂,尽观古今中外;大大世界,全看成败荣辱。

【解析】本题为综合性学习,以编纂班史为情境,要求完成三项任务。

第⑴题要求补写书名,所补部分要能点明“我们的初中生活”的状态、性质,语言要生动鲜活,富有诗意。

第⑵题,栏目名称具有整齐性特点,由给出的“班级名册”推测出尽可能用四字短语来拟写。

第⑶题拟写时注意语言要精致(即凝练、雅致,有文采),内容上要聚焦老师的特点。

第二部分

5.(3分)D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中词、句、段、篇的理解与赏析。

“山河表里”指的是潼关一带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故D项错误。

6.(3分)

示例一:

黄昏的时候,军中号角声吹起,周围的军帐内也吹起号角呼应。

展望边塞古城,层峦叠嶂暮霭沉沉,夕阳西下城门紧紧地关闭着,一片萧瑟之气扑面而来。

示例二:

在地势险峻的潼关,我手搭凉棚向西面遥望古都长安,心潮起伏,陷于深深的思考之中。

【解析】本题属于描绘情境题,即文字视觉化。

解答此类题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与想象,补充出诗句隐含的人、物、景,然后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即可。

7.(4分)

⑴击鼓⑵驱车追赶⑶对于⑷穷尽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汇的解释。

其中“鼓”为名词活用为动词;“驰”本义是奔驰、奔跑,这里要解释其语境义

“驱车追赶”;“于”为虚词,具有多种意义和用法,结合“藩于此数语”这个句子推断其具体意义;“竭”在《曹刿论战》中为“穷尽”,迁移过来即可。

8.(3分)

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审读可知,该句群句式整齐,“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是两个前后对仗的单句,故中间应断开。

“合肥”“陈仓”是两个地名,与前面人物构成主谓短语,故其后应断开。

9.(4分)

⑴我察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

⑵两者失败都因起初气势太盛,过于锐不可当,渐渐就衰竭无力的缘故。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第⑴句中“其”在这里是指示代词,代指他们,即“齐军”;第⑵句是个省略句,句首省略了“两者失败”,翻译时应补充上。

另“故”为多义词,在两个句子中意思不同,要注意辨析。

10.(3分)

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懂得如何善用勇气来克敌制胜。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分析。

甲文第2段和乙文都在论述如何用“气”(即“勇气”),再联系乙文结尾句“此善于用气者也”,答案即可得出。

【附乙文译文】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枯竭了。

我对这几句话,经常思索玩味。

大概用兵并无其他奥妙,经常保持锐气不可用尽就可以罢了。

三国时,孙权攻打合肥,受挫于张辽;诸葛亮攻打陈仓,受挫于郝昭。

两者失败都因起初气势太盛,过于锐不可当,渐渐就衰竭无力的缘故。

只有荀罃攻克逼阳,士气衰竭而又重新振作;陆抗攻克西陵,事先预料难以迅速取胜,因而养精蓄锐,先安排好外援,用来等待城中敌人力尽自毙。

这就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了。

11.(3分)C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与赏析。

由第③段“狗与倒影斗,鲁迅与世间的庸恶永不和解,他们都值得我尊敬”可以看出,作者对刻薄的鲁迅是充满敬意的。

选文并没有写“这是鲁迅为人处世的弱点”。

12.(3分)感兴趣。

【解析】本题考查“感冒”一词的语境义。

“不感冒”即对某人、某事不感兴趣。

13.(3分)

该句中三个“多么”构成排比,突出了李白狂妄精神、意气风发的特点,充满了对李白旺盛的生命活力的赞美。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

审读句子可知,该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故紧扣排比的作用分析作答。

14.(5分)

示例一:

林冲;东京人氏;豹子头;长矛;因为他是一个性格坚韧,又在家破人亡后用造反的方式(杀死追杀他的陆虞侯等三人)找回尊严的男人。

示例二:

鲁智深;渭州人氏;花和尚;禅杖;因为他行侠仗义,扶危济困,这可从他不图名利热心帮助金翠莲父女和林冲等人可以看出。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中的人物和事件。

熟读名著,梳理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是解答此类题的基础。

15.(2分)这是叔叔留给她的两万英镑,但她坚持和她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四个人平分遗产。

由此可以看出她的善良无私。

16.(3分)

示例一:

车站鹰雕示例二:

第五等火车站;示例三:

站长与女孩示例四:

坚守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题目。

小小说的题目聚焦环境、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小说的主题等,

拟写时可从以上角度入手。

17.(3分)

环境描写,写出了车站环境的荒凉贫瘠,为下文吃水困难、站长的“快抗不住”和女孩的出现埋下伏笔。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审读该句可知,这是环境描写,“大碱滩白雾蒙蒙,没有青草、树木,没有野兔、狐狸、狼,更没有人家”点明了环境的荒凉贫瘠;“大碱滩”为下文吃水困难、站长的“快抗不住”埋下伏笔,“没有野兔、狐狸、狼”为下文女孩独自一人大胆来车站埋下伏笔。

18.(3分)

写出了站长的自得其乐的满足感(或自豪感、幸福感)。

【解析】结合上文站长可以配枪、大年初一各级领导给他们拜年,可以推测出此处“可以”的潜台词是“可以满足、自豪”。

19.(4分)

总结全文,呼应开头,通过描绘出落日余晖下女孩子牵着骆驼送水的美丽场景,赞美了女孩的善举,含蓄地点明了爱在传递这一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结尾段的作用。

结尾段在结构上一般应从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照应题目等角度考虑;内容表达上一般应从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点明了怎样的主题、交代了怎样的结局等角度考虑。

第三部分

20.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