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AB组填料施工工艺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217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工程AB组填料施工工艺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路基工程AB组填料施工工艺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路基工程AB组填料施工工艺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路基工程AB组填料施工工艺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路基工程AB组填料施工工艺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工程AB组填料施工工艺总结.docx

《路基工程AB组填料施工工艺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工程AB组填料施工工艺总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工程AB组填料施工工艺总结.docx

路基工程AB组填料施工工艺总结

路基工程AB组填料施工工艺总结

中铁八局项目经理部

1、工程概况

武汉工程试验段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境内,里程范围:

DK1228+500~DK1238+750(其中DK1235+826.30=DK1236+800,短链973.70m),线路长度9.276km。

本标段沿途为剥蚀高阶地区,局部为剥蚀残丘,呈波状起伏,地面高程22~40m,丘坡高程一般在40~50m,其间地势平缓开阔。

沿线地表水系发达,沟渠纵横,线路经过地段多为鱼塘及农田。

武广客运专线武汉工程试验段地基采用CFG桩、强夯、冲击碾压进行加固处理。

基床表层0.4mk采用级配碎石填筑,路堤基床采用A、B组填料填筑,基床以下采用细粒改良土填筑。

路堑地段基床表层以下2.3m挖除换填A、B组填料。

2、施工工艺性试验

2.1B组填料的室内试验

武汉工程试验段的A、B组填料来自乌龙泉采石场。

填料在采石场采用爆破后用破碎机破碎加工而成,实际是由碎石、机制砂和少量细粒土组成,最大粒径≯6cm。

室内试验在填料采石加工场料堆取样,主要做填料的比重、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颗粒级配试验、含水率试验指标。

对材料进行定名。

通过对填料的多次调整,最后确定的填料室内试验结果如下:

不均匀系数Cu=66.67>5,曲率系数Cc=10.67,不在1~3范围,大于20mm颗粒含量占40.9%,细粒含量(<0.075mm)占9.2%,按照填料分组定名为细角砾B组,级配不良。

根据目前试验结果,填料定名为细角砾B组,可用用于基床底层填筑。

2.2AB组填料现场填筑工艺试验

根据现场施工安排,AB组填料填筑工艺试验现场部分场地选择在本标段DK1231+750~DK1232+150路堑换填AB组填料地段。

选取长度约400m。

前期的AB组工艺试验主要选用了松铺厚度400mm,含水量4%,BW225D-3BVC宝马压路机碾压8遍,碾压组合方式:

静压2遍+弱振2遍+强振2遍+静压2遍。

碾压完毕即进行空隙率n、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二次变形模量Ev2等压实指标检测。

3、AB组填料现场填筑施工工艺

3.1基底处理

路基基底按设计要求进行冲击碾压处理满足设计要求后,在基底上铺设10cm砂层+土工膜+10cm砂层。

在基底处理完成经验收合格之后进行路基A、B组填料工艺性试验施工。

3.2摊铺施工

填筑前首先放出线路中桩和填筑边线,每10m钉出边线木桩,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应比设计线每边宽出30cm。

在场地中划出采用5m×6m的方格网,并用白灰洒出,以便现场领工员指挥车辆进行按顺序倾倒填料。

按自卸汽车每车的方量和松铺厚度计算每方格范围内的卸土车数,以控制填料的松铺厚度。

自卸车将填料运至现场,现场检测含水量,根据松铺厚度、单车填筑范围,每车在指定范围倒料。

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根据室内击实试验确定,现场填料的含水率控制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3~+2)%范围内,填料含水率较低时,应及时采用洒水措施,洒水采用取土场内提前洒水闷湿或路堤内喷洒,填料含水率过大时,采用推土机松土器翻松晾晒。

3.3机械整平

填料含水量满足规范要求后进行整平,填料摊铺整平采用二次上料方法,先松铺底层部分,用推土机推平,再铺设剩下部分,再用平地机精平。

为保证每填层的平整度及层厚的均匀,摊平过程中不断用铁锹挖洞检查松铺厚度。

每一层填筑时均须形成2%~4%的人字形横坡。

填料在摊铺过程中,容易出现大颗粒骨料集中现象,应采取以下措施对填料的颗粒级配进行全过程控制:

对进场的填料层层把关,首先在料场对填料的粒径进行控制,有选择地采料,现场工班长对已卸料应控制级配、大粒径岩块、含水量是否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填料立即清退出场。

采用网格法卸料。

在摊铺工程中,安排小型挖机对局部级配较差的填料进行现场拌和,改良级配。

摊铺初平后发现集料窝及时人工处理。

精平过程中发现集料窝同样要及时处理,对外露大颗粒岩块人工破碎或清走。

3.4机械碾压

摊铺精平后,现场工班长技术人员进行检测,确认层厚度及平整度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碾压.碾压前应技术人员向压路机司机进行技术交底,其内容包括碾压起止范围、压实遍数、碾压方式、速度等。

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以保证无死角、无漏压,确保碾压的均匀性。

3.5施工检测

在按施工方案中要求碾压完成以后,进行测量路基每个断面的标高(每10米一个断面三个点,左、中、右各一点),以确定碾压实际厚度。

检测K30、Evd、Ev2、孔隙率等压实指标。

检测频率:

沿线路纵向每5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空隙率n及压实系数K30,动态变模量Evd、二次变形模量Ev2各6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缘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

检测按以下顺序进行:

先进行K30检测,待其合格后,在同一位置附近进行Evd、EV2及空隙率n检测。

检测中,严格按照程序标准作业,保证足够的检测时间;

当进行K30或Ev2检测时,场地测试面应进行平整,并用毛刷扫去松土;当处于斜坡时,应将荷载板支撑面做成水平。

将荷载板放置于测试地面上,应使荷载板与地面良好接触,必要时可铺设一薄层干燥砂(2~3mm)。

工艺试验每步都要做详细的施工记录。

4、成果分析与总结

4.1成果统计

具体见检测数据统计表。

4.2成果分析

4.2.1从检测指标的离散性看,Ev2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指标,其检测数据离散性较小。

离散性较大的指标是Evd。

4.2.2EV2对地基刚度较为敏感,较为明显的例子是:

第一填层下为砂垫层,地基刚度相对较低,故Ev2数据偏小。

故在填方过程中,必须层层夯实,不能为了满足空隙率要求,加大填料含水率填筑,若下层填方不实,上层EV2很可能达不到《验标》要求。

4.2.3填料最佳含水率在4%左右,当填料含水率达到5%以后,各项力学指标有所下降,但空隙率指标有所提高。

故在填料刚度满足标准而空隙率不满足标准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填料含水率进行碾压。

4.2.4控制填方质量的是空隙率,而非力学指标。

主要表现在骨料离析的处理上。

4.2.5在工期较紧的情况下,合理的碾压遍数应是8遍,确保一次成功。

4.3质量评定

第四、第五层空隙率检测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第六层检测结果,K30、Evd、Ev2等检测指标满足规范要求,Ev2/Ev1比值在允许范围之内。

通过现场填筑试验四层至六层的检测的结果,各项检测指标基本达到了验标及设计的要求,可以初步判断碾压质量,从各层填料填筑的实践经验看,25t压路机轮迹小于3mm,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4.4检测指标统计情况

(1)n值(%)统计情况:

n值(%):

25~27的点有13个,占10.74%;

n值(%):

22~25的点有27个,占22.32%;

n值(%):

18~22的点有53个,占43.80%;

n值(%):

<18的点有28个,占23.14%。

(2)第一层至第五层检测Ev2/Ev1比值统计情况:

Ev2/Ev1比值:

7~8的点有1个,占2.78%;

Ev2/Ev1比值:

5~7的点有4个,占11.11%;

Ev2/Ev1比值:

4~5的点有6个,占16.67%;

Ev2/Ev1比值:

3~4的点有13个,占36.11%;

Ev2/Ev1比值:

<3的点有12个,占33.33%。

(3)第六层检测Ev2/Ev1比值统计情况:

v2/Ev1比值:

>4的点有1个,占5.8%;

Ev2/Ev1比值:

3~4的点有2个,占11.7%;

Ev2/Ev1比值:

<2.8~3的点有4个,占23.5%。

Ev2/Ev1比值:

<2.8的点有10个,占58.8%。

4.5工艺总结

4.5.1现场施工工艺、填料施工质量能满足设计要求,其检测结果真实,反映了施工全过程。

4.5.21~4层Ev2/Ev1比值不稳定主要原因是:

一是Ev2检测适用范围同现场的材料不相适应,二是现场填料局部不均匀,人工未及时配合处理,三是检测作业顺序不合理。

4.5.2后续施工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一是加强填料质量控制,从源头上把好粒径及级配质量关;二是细颗粒含量调整为10%,含水量控制在(4~5)%;三是采用二次上料方法,先松铺底层25cm,用推土机推平,再铺设剩下的15cm,再用平地机精平,在摊铺碾压过程中必须加强人工补料,确保填料均匀;四是仍采用八遍碾压工艺;五是严格按重新制定的检测顺序认真检测。

 

附件:

路基检测统计表

 

附表1AB组填料填筑工艺

 

附表2路基检测统计表

第三层:

含水量5%压实遍数:

8遍压实厚度:

33~35cm

序号

测点位置

EVD

K30

EV1

EV2

EV2/EV1

空隙率

备注

1

DK1231+760左

153.1

162

50

244.4

4.88

23.0

2

DK1231+785中

77.9

222

69.7

275.6

3.95

24.1

3

DK1231+810中

52.9

183

51.6

241.9

4.68

16.7

4

DK1231+835右

80.1

264

33.85

186.94

5.52

17.4

5

DK1231+860左

61.8

252

48.98

167.74

3.42

13.7

6

DK1231+885中

59.4

345

40.76

121.38

2.98

18.1

7

DK1231+910中

67.6

184

79.42

204.30

2.57

21.9

8

DK1231+935右

153.1

174

64.40

200.79

3.12

16.3

9

DK1231+960左

68.0

270

61.12

185.15

3.03

19.6

10

DK1231+985中

52.1

268

66.25

326.90

4.93

20.7

11

DK1232+010中

77.6

250

39.79

216.30

5.44

19.3

12

DK1232+035左

58.0

214

54.68

201.92

3.69

20.0

13

DK1232+060中

66.6

251

38.18

288.20

7.55

20.4

14

DK1232+080左

52.1

258

55.74

164.46

2.95

19.6

15

DK1232+110右

100.9

256

47.16

168.44

3.57

12.6

16

DK1232+145右

73.1

266

62.09

175.75

2.83

19.6

17

DK1231+785左

15.9

18

DK1231+810右

18.1

19

DK1231+885左

15.2

20

DK1231+910右

17.4

21

DK1231+985右

25.5

22

DK1232+060右

16.7

23

DK1232+145左

19.6

24

DK1232+010右

18.1

第一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