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PDCA.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088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PDCA.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PDCA.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PDCA.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PDCA.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PDCA.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PDCA.docx

《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PDCA.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PDCA.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PDCA.docx

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

问题聚焦

自2003年起,JCI将“准确核对患者身份”列为国际患者安全的首要目标:

国家卫生计生委《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也将“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写在患者安全章节之首。

由此可见,患者身份识别是医院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

中国医院协会公布的《2007年病人安全目标》中明确提出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制度,腕带是病人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身份识别的有效工具。

住院病人腕带配戴制度,它在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院自2010年起对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及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新生儿室、急诊抢救室等科室均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患者身份的依据。

2015年8月,我院实行确认患者身份改革,对所有住院患者均使用腕带。

但使用过程中,发现病人依从性不高,对腕带使用认识不足甚至抵触,使医护人员在患者身份识别过程中受到阻碍,为患者的医疗安全也埋下了隐患。

因此,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

现状与原因

调查心内一科2015年10.6-10.18住院患者80例,未佩戴腕带有11例(占13.75%),腕带信息不完整的有3例(占3.75%),腕带松紧度不适宜的有6例(占7.5%),腕带信息面朝里的有4例(占5%)。

调查结果显示,腕带佩戴率为86.25%,对未佩戴腕带的患者进行进一步调查:

认为佩戴腕带没人看的有7例,不知道腕带作用、认为不需要佩戴腕带的有6例,因为腕带松紧度不适宜而导致佩戴不舒服的有5例,护士忘记佩戴有1例、需更换腕带时护士未及时予以佩戴的有1例,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生病的有1例,皮肤过敏的有1例,认为佩戴腕带是侮辱人格的有1例。

序号

项目

例数

单项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1

认为佩戴腕带没人看

7

30.43%

30.43%

2

不知道腕带作用、认为不需要佩戴腕带

6

26.08%

56.51%

3

因为腕带松紧度不适宜而导致佩戴不舒服

5

21.74%

78.25%

4

护士忘记佩戴

1

4.35%

82.6%

5

需更换腕带时护士未及时予以佩戴

1

4.35%

86.95%

6

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生病

1

4.35%

91.3%

7

皮肤过敏

1

4.35%

95.65%

8

认为佩戴腕带是侮辱人格

1

4.35%

100%

合计

23

100%

针对腕带佩戴率低这一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1、患者:

不了解佩戴腕带的重要性;腕带松紧不适宜,有勒痕,佩戴不舒服;有过敏现象;戴着不方便,尤其是洗澡的时候;不想让熟人知道自己患病了;时刻提醒自己是患者,让自己很伤心;戴了和没戴一样,也没医生护士看;觉得是一种人格的侮辱;患者认为自己都能说出自己的名字腕带佩戴纯属多此一举;输液完毕就不需要佩戴;不小心撕扯断。

2、医护人员:

健康宣教不到位,未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腕带的重要性;认为已核对床头牌和姓名,没必要核对腕带;过度自信,认为和患者很熟悉,没必要核对腕带;反复核对增加工作量,延长患者等待治疗时间;责任心不强,无核对意识;对腕带的认识度不够;工作机械化;忘记为患者佩戴腕带。

3、其他:

手写的腕带字迹不清,不便于核对患者信息;腕带上的信息栏项目不适应于临床工作;部分患者不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操作前、后的核对;腕带佩戴过松,腕带滑脱;患者肢体水肿加重,腕带松紧不适宜,需经常更换腕带,护士更换腕带不及时。

医护人员

患者

过度自信

认为没必要核对腕带

健康教育不到位

洗澡不方便

不想让熟人知道自己生病

太紧,有勒痕

腕带使用率低

不方便

不舒服

增加工作量

无核对意识

认识度不够

看到很伤心

人格侮辱

没人看

皮肤过敏

腕带佩戴依从性低

不小心撕扯掉

工作机械化

忘记为患者佩戴

不了解重要性

多此一举

不输液就不需要腕带

需要频繁更换

信息不完整

肢体水肿

更换腕带不及时

不便于临床核对

字迹不清晰

太松

腕带自行滑脱

其他

根据80/20法则找出真因,共有3项:

患者不了解腕带的重要性、医护人员对腕带的使用率低、腕带松紧度不适宜。

P

科内成立质量改进小组,成员由护士长及主管护师组成,组员们经过查阅文献、现场访谈患者及医护人员,针对上述问题制定了活动计划;

1、加强医护人员的安全教育,组织科内医护人员学习《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腕带使用制度》及《腕带使用流程》。

2、加强患者的安全教育,使患者变被动核对为主动核对。

3、进一步规范腕带佩戴的松紧度。

4、找出能提醒医护人员核对腕带的方法。

5、找出能保护患者皮肤、避免暴露隐私的方法。

数据来源:

心内一科病房

心内一科住院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目标值为100%。

D

1、佩戴腕带前向患者或家属讲解佩戴腕带的重要性及意义,告知患者身份核对是确保医疗安全的主要内容,而腕带是身份核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医护人员在进行诊疗活动前、中、后都要核对腕带信息,如在操作前发现患者腕带丢失或佩戴不规范时应暂停诊疗活动,立即纠正;制定身份核对三部曲:

参照物与床头卡核对、参照物与病人或家属口述核对、参照物与腕带核对,并将其以图片的形式固定在治疗车上,以提醒各班人员注意;

3、对皮肤过敏的患者可用自粘绷带或手绢、护腕等绕患者腕部一周,再将腕带戴在自粘绷带或手绢、护腕上;

4、对不愿将腕带暴露在外的病人可用自粘绷带或手绢、护腕等遮住腕带;

5、腕带松紧度应适宜,佩戴腕带前用腕带测量患者手掌的最小周长并在腕带上做标记,为患者佩戴腕带的松紧度为在可容纳一指的基础上再放松一格,且固定的扣眼应在标记的内侧;

6、每天交接班时检查患者的腕带,对腕带松脱、字迹不清的应立即更换;

7、腕带信息上年龄一栏必须写“岁”,且在患者姓名和年龄下用横线标注以示醒目。

C

通过两周的实施后,11.3-11.10对心内一科77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未佩戴腕带有4例,4例患者均认为没必要佩戴腕带,腕带佩戴率为94.8%。

在质量改进中,医护人员增强了安全意识,能够做到正确的核对患者身份。

A

通过对“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这一问题的质量改进,提高了患者对腕带相关知识的了解,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观念,增强患者自我保护的意识,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和腕带佩戴情况的监管,提高了医护人员对使用腕带的认识,严格规范护士操作行为,确保佩戴舒适,让患者从心中接受它,从被动的“让我佩戴”变为主动的“我要佩戴”,使腕带真正成为患者的又一道安全屏障,降低护理安全风险,保证患者安全,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医疗、护理活动的信任感和服务的满意度。

以后针对“部分患者仍对腕带使用的意义不了解”这一问题进入下一质量改进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