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docx
《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第I卷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西汉和东汉各历时约两百年,中间经过新莽中断15年,如果视为一个朝代,则它连亘4个多世纪,为上承秦始皇下迄满清两千年来帝祚最长的一个朝代。
中国的人口,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
官方的统计,常有讹漏,至汉亡时仲长统的估计,应逾千万户。
则两汉在正常状态下,人口总数应当是5000万到6000万之间,公元前及公元后并无显著的差别。
以疆域及兵力威势之所及而言,则两汉间的变动亦少。
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也能大概维持。
汉武帝还要竭全国之力伐匈奴。
这游牧民族在王莽后永远的分为南北,给东汉窦宪一个绝好的机会。
他在公元89年的北征,出塞三千里,他的部下更追逐五千里,以致于北单于“不知所终”。
西汉既有张骞之通西域,东汉则有班超打破他的纪录。
只是东汉有一个边疆问题,其棘手的程度,为西汉所无,此即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
这些藏族游牧民族,没有统一的组织,各部落时合时分。
草原地带既无法占领,东汉的移民实边也极耗费。
招羌人内属不仅无实效且有后患,汉亡之前董卓的拥兵自重,即靠羌人编成的部队撑腰。
在当时人看来,两汉实际上只是一个朝代。
光武帝刘秀,出自汉文景帝的苗裔,也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
他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止。
因为对光武讲,其后各帝均为同辈和晚辈。
光武更将篡权吕后的灵位撤去,而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主。
因之他自己更是公元前建国以来从父系母系上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
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所得,已给我们一个体会汉朝日常生活的机会。
汉朝一般人的思想,认为生与死没有绝大的差别。
阴冥虽有蛇鬼妖孽,生人也要对死者祭祀供献,却用不着洗罪感恩皈依超度。
因为如此,所以汉代坟墓里缺乏我们今日认为有宗教性的标帜与装潢,却有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镌刻。
可以说汉朝四百多年内,文化生活已有长足的进步。
在多方面讲,中等以上住户的生活,较之近世纪,已无显著差别。
中外学者一致将这成就归功于两汉的重农政策。
看来,中国的初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不是完全没有好处。
同时在这种原始的重农政策之下,东汉与西汉,也确实有承前接后的联系。
若非如此,则其人口与版图,就甚难如此互相凑合。
从现代的眼光看来,西汉帝国仍在草创时代,各种统治办法离不开一种试验性质。
东汉则在帝国的粗胚胎稳定之后,由于立法不能展开,因而也没有创制机会。
君权既要保持各地方的对称与均衡,就无从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
这情形曾引起仲长统说,三公都是虚设,到头仍是寡头政治。
同时官僚机构的组织,由上至下,只用刑法做主宰,没有民法的支持。
法律既不能相次展开,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政府在技能上无力处理社会所产生之各种繁复问题。
严格讲来,东汉或后汉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此即光武帝刘秀的“中兴”,明帝刘庄的用严刑峻法巩固其帝国与章帝刘坦的重申儒家宗旨。
这样看来,东汉的历史没有写得好,也不足为怪。
一个国家的法制逾400年没有实质的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只好说是时势所必然。
(节选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下列理解中,不能说明两汉基本上可以视为一个朝代的一项是( )
A.东汉有一个棘手的边疆问题,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过着游牧的生活,无统一组织,各部落时合时分,该地区无法占领,也难以移民。
B.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人口数量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
虽然官方的统计,常有讹漏,但是据仲长统的估计,汉亡时人口应逾千万户。
C.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能够大概维持,而东汉与匈奴的关系与西汉变化不大,仍需武力讨伐和出使西域。
D.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止,而将吕后的灵位撤去,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羌人区域无法占领也不易移民实边的情况下,汉朝招羌人内属,也会带来后患,董卓就曾依靠羌人拥兵自重,威胁汉朝的生存。
B.仲长统认为,三公都是虚设,国家仍是寡头政治,这是他根据当时君权无从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而得出的结论。
C.汉代坟墓里缺乏宗教性的标帜与装潢,是因为当时一般人虽然也相信阴间地府之类的说法,但没有罪恶感,所以不需要举行宗教式的仪式。
D.两汉法制逾400年没有实质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表现在东汉就是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这是时势所必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出身和他在太庙的奉祀情况来看,他是公元前建国以来从父系母系上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
B.由于东汉法律只重刑法,没有民法的支持,当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社会产生各种繁复问题时,政府在技能上就无力处理。
C.中国的初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两汉的重农政策既体现出这一特点,也促进了许多住户生活水平的提高。
D.东汉曾击退匈奴数千里,致北单于“不知所终”,出使西域也曾有过破纪录的表现,说明东汉的整体实力强于西汉。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郑伯克段于鄢(节选)
左转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
“姜氏欲之,焉辟害?
”对曰:
“姜氏何厌之有!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公曰: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
“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
“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
“不义,不暱,厚将崩。
”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
“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
“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不言出奔,难之也。
4.下列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公寤生 寤生:
脚先出来,难产
B.为之请制 制:
制度,礼节
C.大叔完聚 完:
修治城廓
D.大叔出奔共 奔:
逃跑
5.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B.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C.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D.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6.下列对于文中有关词语和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武公是郑桓公的儿子,武姜是郑武公之妻,“姜”是她娘家的姓,“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谥号。
B.本文塑造人物个性鲜明。
郑庄公老谋深算,阴险狡猾。
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同胞兄弟“纵其欲而使之放,养其恶而使其成”,充分暴露共叔段的“不义”。
C.作者紧紧抓住以郑庄公为一方,以姜氏、共叔段为另一方的矛盾冲突这一线索,围绕争夺权利这一焦点安排叙事线索。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交代人物和矛盾的起因。
D.“伐”指的是公开宣战,有时还有伴有礼乐,古汉语表示“宣战”的字词还有“侵”“征”“袭”,“征”是天子随从作战,一般指的是正义的战争。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公曰: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
(2)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三)古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尽
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注】①韩偓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但后遭排挤,被贬淮州,后因避难投靠节度使王审知。
当时朱全忠弑帝,建立梁期,王审知接受梁的封号,韩偓离开王审知定居于闽南泉州。
诗作于此时。
②招魂,语出《楚辞?
招魂》,原指祈祷死者复生的一种宗教仪式,这里只是一般地用作招致魂魄。
8.有人评价本诗颔联所用意象“兴寄深微”,请谈谈你的理解。
(5分)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四)默写
10.名句名篇补全。
(每空1分,6分)
(1)小明想对妈妈说她天生就美丽,没法掩饰自己的漂亮。
这时小明可以引用《长恨歌》中的“______”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2)《长恨歌》中用来形容杨贵妃(原名:
杨玉环)的端庄美丽,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是经过千锤万打才成钢。
人生在面对挫折时也应该有着钢铁一般的坚韧。
这句话和《竹石·郑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4)王籍踏访若耶溪时,感受山中噪与静、鸣与幽的对立统一之神出妙语。
其《入若耶溪》诗中有名句“蝉噪林逾静,__________”被后世传为绝唱。
乙 选考题(2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火烧云
粱爽
我喜欢过一个女孩。
她名字叫夏梦,读中学时在我隔壁班级。
如果我说我喜欢夏梦,于小毛一定会把牙笑掉。
因为我和她完全就是两类人。
整个中学时代,她一直是我们年级的第一名,而我一直是我们年级的倒数第一名。
第一次看到夏梦,我便喜欢上了她。
那天,我正在语文老师的办公室里被罚站,她进来送作业,穿着白衬衫牛仔裤,梳着蓬松的短发,英气逼人。
她经过我身边的时候,我连忙低下头,直到用余光看不到她了,才敢再抬起头。
人生第一次,我感觉自己的样子很糗。
从此,我便像间谍一样挖空心思打探她的一切。
他们说,她很高傲,是班长,还是语文课代表。
他们还说,她父母都是教师,对她管教很严,她每天放学就回家,从来不在外面玩儿。
知道这一切,我有点儿同情她,总想有一天能带着她到处逛逛。
一想到这儿,我就豪情万丈。
可想归想,我知道这个心愿很难实现。
自从喜欢上了夏梦,不管于小毛怎么挪揄,我都不愿意再逃学。
我喜欢趴在窗台上等夏梦的出现。
如果我看到了她,我会像过节一样开心。
如果她恰好也看到了我,我就比过年还快乐:
特别是窗外有丁香花开的时候,晚上的梦里都是丁香花醉人的香味儿。
上课的时候,无论是哪个老师讲课,于我来说都是在听“天书”。
我只干一件事一一练字。
“字帖是夏梦的作文,是学校举行作文展览的时候,我在操场后面的橱窗里偷偷撕下来的。
有一天,我觉得自己的字简直跟夏梦的字没什么区别,就用彩色的信纸抄了一首汪国真的诗,通过邮局寄给了她。
后来,我又听说她喜欢歌手郑智化。
只要遇到她,我就用口哨吹一句郑智化的歌。
我注意到,每次她的嘴角都会微微上扬。
可始终,我们没有说过一句话。
我美好的中学时代很快就结束了。
她考入我们那里唯一的一所重点高中,而我去了一家技校学电器修理。
重点高中在小城的最东边,技校在小城的最西边。
每天晚上,我会沿着201国道,先是骑上一段长长的上坡再是一段长长的下坡,准时到达重点高中的门口,等待夏梦下晚自习,然后骑着车子默默地跟在她身后,保持着不远不近大概20米的距离。
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三年。
我曾希望老天能给我一次英雄救美的机会,但这个念头一产生我就给了自己一耳光,我更希望她永远都是平安的、宁静的、快乐的。
高考前的一个晚上,不知为什么,每天跟夏梦一路回家的女孩儿没有出现。
我明显感觉到,有几次她放慢了速度。
她只要放慢速度,我便放慢速度。
我知道,她一直都知道我在她身后,否则她不会有那么多夸张的笑声。
我有很多话想对她说,可是我的理智提醒我不能,因为马上就要高考了,我不允许自己打扰她。
终于等到了放榜的那一天,我在重点高中的门口等到了夏梦。
她穿着一件碎花蓝连衣裙,蓬松的短发已变成高高的马尾,如同清水荚蓉一般清纯美丽。
“你喜欢我?
”这是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
我一愣,不知该怎么回答。
“我知道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
”没等我回答,她便挽起我的手。
我们手牵着手走遍了学校周围所有的马路,说了很多很多的话。
后来,送夏梦回家的时候,路过一个铁路桥,我们坐在桥旁边的水泥台阶上,看天边的火烧云,又红又美。
“我知道那首诗是你寄给我的,没想到你的字和我的那么像。
”我的脸一下予变成了火烧云。
“你为我做的一切我都知道,可我们两个是不会有未来的,我父母一定不会接受你。
我想说点安慰她的话,喉咙里却像哽住了什么东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紧紧握了握她的手。
她一下子趴在我的肩头嘤嘤地哭了起来,但哭声很快就被火车的汽笛声给淹没了。
夏梦考上了南方一所很有名的大学,我再也没有见过她。
有时候,我会一个人坐在铁路桥旁边的水泥台上发呆,听着火车的汽笛声,想着夏梦那张梨花带雨的脸。
多年以后,我意外地收到一本不知从哪儿寄来的诗刊,里面有一首署名夏梦的诗。
那首诗,我反复读了很多遍,还抄下来想读给于小毛听。
于小毛被我吓跑了,其实我也不懂诗。
只记得她在诗里说,她喜欢火烧云……
1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叙述了我的情感历程,真实细腻,可亲可感。
说明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带给我们很多感动。
B.本文没有尖锐的对立冲突,只是和风细雨,慢慢叙述一件生活中很平常的的事件,于琐碎中窥视人生。
C.小说擅长在平淡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我与夏梦的相会相爱相别,这一切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D.小说极富现实主义特色,真实地反映了青年人的理想追求,否定了他们的不成熟的感情。
E.小说善于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我曾希望老天能给我一次英雄救美的机会,但这个念头一产生我就给了自己一耳光”,说明我的纯真善良。
12.小说为什么以《火烧云》为题目,请说说这个题目的含义和好处。
(6分)
13.小说中的夏梦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14.我和夏梦的感情是悲剧还是喜剧,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年3月,德国“莱比锡读书节”和丹麦“霍森斯作家节”都向中国作家麦家发出了邀请,麦家携《解密》与欧洲读者见面,此行载誉而归。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前,麦家接受了多家媒体的专访。
他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
中国文学在国外仍属小众 好在我们已出发
麦家被丹麦文化部长接见并举办了高规格的讲座。
《丹麦日报》用两个整版解密麦家的同时,也解密中国文学——对于西方而言,他们阅读中国文学,同样需要一个解码器——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同样是一种“密码”,需要去破译。
德国人安娜特专营一家中国图书的网络书店,每次活动她都现场售书。
她的生意一直波澜不惊:
在欧洲,读文学的群体也在量减,读中国文学的人就更加凤毛麟角了。
可是,这次在汉堡豫园的活动结束后,书居然卖断了。
读者很失望:
“书以后还可以买到,但是得不到麦家的签名了。
”安娜特也很意外。
为什么麦家《解密》能走红国际市场?
麦家说,《解密》的出版商大多是国际知名大出版社,他们在推广《解密》上,下足了功夫,美、英等国家大量的报道,是其迅速被翻译成33种文字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也有一定的偶然因素。
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有点倒逼世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加上斯诺登事件的爆发,《解密》生逢其时。
因此,它既不代表我麦家东西写得好,也不说明中国文学就此在世界上有了什么转机。
某一个作家的某一部小说的“走红”,都有一定的偶然性,从偶然到必然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
作家写作唯一的出路就是迎合自己
一本书不论在国外国内,都不可避免被误读或捧读。
我们不必为此改变什么,迎合任何人的写作都不是出路。
唯一的出路就是迎合自己,把自己最独特最迷人的一面展示出来。
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我想这肯定不是我们走向世界的指路明灯。
中国传统不是好莱坞,可以通行世界。
但我们和世界有个共同的传统,那就是:
人性是一致的。
有西方评论家说我是西方的丹〃布朗。
但我认为丹〃布朗的小说我不会写,也不想写。
中国文学十年前几乎是没有类型的,现在正在被类型化,这对传统的纯文学是个挑战,但对读者是个机遇。
文学不是数学,没有公式,老掉牙的故事照样可以写得别出心裁。
把《解密》和《暗算》说成谍战故事,是小看我了。
我不要别人高看,也不希望被小看。
我确实注重恢复故事的魅力,因为我们的小说一度远离故事,好高骛远,误入歧途;但把小说仅仅看作故事,是弱智。
我每天都听到故事,但可以写成小说的故事一年也遇不到一个。
一般的故事只有脚步声,小说里的故事要有心跳声。
(摘编自《杭州日报》和中国作家网 记者孙磊、王杨)
材料二
世界读书日:
爱上阅读的N种理由
阅读也是一种“天泽”
天泽书店将“好书”奉为圭臬,重人文,拒浮华、拜物,遴选有品质的书籍。
资中筠、叶嘉莹、张鸣等都在天泽举办过讲座……在天泽,仿佛总有和学者品书论道的机缘。
“现在做书店像逆水行舟,能保住不被冲下去,就算万幸。
小小的店开个十来年下去,就是个宏大长远的目标了。
”木南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多少书店主人的心声。
对信仰的“守望”
“只售一切与美好生活相关的无用之书,不励志!
不畅销!
不实用!
”守望者书店开了三四年,门口木板上这句?
标语?
一直在。
店主身上的文艺范儿可见一斑。
保持个性,从同行那里找灵感,开书店这几年,略有盈余。
随时可以和读者联系,聊天,这种亲和力以及自身的独特气质,是马利强眼中小书店的生命力所在。
彤每在守望者书店淘到好书就会想:
“老板怎么淘到它的?
作者又怎么想到要写这些的?
” ?
“荒岛”里的热闹
猫,是荒岛书店的镇店神兽。
书店里有乖巧的猫咪,有些人是冲着猫去的,结果却爱上这个有猫的书店。
荒岛书店的土著木南说:
“人是感情的动物,不能用有用没用来衡量读书。
”店主就是个大书痴,经常出去淘书,同时,书店还开展各种有趣的读书会和荒影会。
在“荒岛”里你会发现不少难得的书。
木南觉得,图书行业再怎么变化,有些东西是不变的。
有人就为在心心念念的书店里淘换新书、好书,闻闻书香,摸摸质感。
捧起一本心仪的书,每一页都有温度,那感觉叫幸福。
(摘编自天津北方网 记者吴宏)
材料三
世界读书日作家签名售书
2016年4月23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
德阳文庙广场人头攒动,书香四溢,全民阅读活动热闹非凡。
德阳市作家协会组织的“德阳本土作家签名售书”活动持续三天,30余位本土作家签售和赠送书籍4000册。
很多人在签售台前排队候购,作者和读者们亲切交流互动,亲子逛书市,言传身教。
在电子产品迅猛发达的今天,这样的活动不仅获得了读者的认同,也坚定了作家踏实创作的决心。
(摘编自四川文艺网 记者鲁丹丹)
材料四
世界读书日之后你还在阅读吗?
世界读书日之后,你还在阅读吗?
4月22日记者在街头进行了随机采访。
25岁的刘说:
“纸质书太笨重,用手机看更方便。
有时候还能在论坛上和读友们一起聊聊小说情节,阅读体验更丰富,既能欣赏小说内容,又能与人分享,一举两得。
”
27岁的吴说,毕业之后找工作、找对象是头等大事,闲暇时就上网、玩游戏,当看到“也许高考的时候真是我知识储备的巅峰了”才恍然发现阅读已离我远去。
28岁的周女士有空就逛街、看电视,有了孩子后,她觉得为了培养好下一代,阅读还是很有必要的。
?
“最近买了许多绘本,准备和孩子一起阅读。
”
53岁的赵女士说,自己非常喜欢读书,但现在老喽,看不上两页,就犯困。
与手机阅读相比,她觉得纸质书更有味儿:
?
沉甸甸的书拿在手里细细品读,让人觉得这就是知识的重量,每读完一本都很有成就感。
(摘编自东方圣城网讯记者李胜男 以上四则材料均有删节)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在欧洲,读文学的人也越来越少,读中国文学的人就更少;而中国作家麦家的小说《解密》能在欧洲市场走红,的确是一种偶然,媒体炒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B.麦家认为,作家写作的唯一出路是迎合自己,把最独特最迷人的一面展示给读者,用“心”创作,才能别出心裁;一般的故事重动作描写,而好的故事重心理描写。
C.“世界读书日”是读者爱上读书的N种理由之一;打造有品位的经营理念,开有特色的书店,售轻易淘不到的书,甚至玩“荒岛”书店的乖巧猫咪都是成功的经验。
D.德阳市的作家签字售书活动表明,本土作家的作品还是很受读者欢迎的;多搞签字售书等活动,既增进交流,盘活图书市场,又坚定了本土作家的创作决心和信心。
E.在电子阅读的时代,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就市场调查看,年轻人普遍喜欢便捷、多方位的手机阅读;而中老年人则喜欢有质感、有分量、有温度的纸介图书阅读。
12.材料一和材料三所报道的事件有什么异同?
(6分)
13.这四则材料是从哪些角度报道“第21个世界读书日”活动的情况的?
请结合文本做具体分析。
(6分)
14.有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书好岂嫌门面小”;有人说“人是衣裳,马是鞍,包装宣传勿小看”;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对话”。
请选择其一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杨老师在职工微信群里对校长进行批评,校长对杨老师做出停职停薪的处罚,并让全体老师表决,有 的嫌疑。
②巴萨三位球星在各自国家队都是头号巨星,但在巴萨从来不会 ,而是彼此相亲相爱,相互包容,互不埋怨。
③历时半年的缜密侦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侦破一起涉嫌 低价出售国有资产的滥用职权案件。
A.假公济私 徇私舞弊 自私自利
B.假公济私 自私自利 徇私舞弊
C.自私自利 假公济私 徇私舞弊
D.徇私舞弊 自私自利 假公济私
16.下面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第五届“创新作文大赛”颁奖典礼,是设在颇具文艺范的市图书馆举行的,现场揭晓了“构思之星”“最佳团队”等获奖名单。
B.坚定不移地以利用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C.电视剧《行医》讲述的是两名性格以及治疗方法都千差万别的医者的故事。
一个中医和一个西医虽有竞争却注定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D.互联网应建设成“护联网”,一方面要联合起来删除不健康的网页,另一方面要培养孩子正确使用、识别、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生中要走许多路,可记忆中走不够的却是从我家到学校途中的潘奶奶家前的泥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选自今日头条,2016年3月10日)
①4岁的我,身上背起了那个书包,怀着沮丧的心情,一边抽泣着,一边被母亲牢牢地拖着去幼儿园。
②路过潘奶奶家前,一只顶着火红而肥大的鸡冠大公鸡像啄米似的挥动着翅膀,像我直扑过来,神气极了!
③我吓坏了,哭得越发厉害。
母亲则一边安慰一边拾起路上的砂石往那家伙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