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秀山哲学导论授课录音.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1146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秀山哲学导论授课录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叶秀山哲学导论授课录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叶秀山哲学导论授课录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叶秀山哲学导论授课录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叶秀山哲学导论授课录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叶秀山哲学导论授课录音.docx

《叶秀山哲学导论授课录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秀山哲学导论授课录音.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叶秀山哲学导论授课录音.docx

叶秀山哲学导论授课录音

叶秀山哲学导论授课录音

这堂课只是导论。

主要目的不是讲述重要的知识和材料,而是让大家首先对哲学有较明确和清楚的概念,在入学后能够对哲学越来越有兴趣,这就是这堂课的目的。

大家要树立明确的观念,第一学期学哲学最好的途径就是读原著,读不读是态度问题,读不读得懂则是相对的水平问题。

难读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正因为难,才要尽早开始,以哲学为业,就不能绕开这一块,而教材只能作为二手材料,只能是参考是“地图”。

 

哲学包罗万象,很杂,所以也需要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补充,需要理科的基本训练。

外语对于哲学来讲是很重要的。

哲学相当部分是外文,所谓读原著应该是用它原创者的语言来读,以哲学为专业,不能用二手,不能依靠翻译(包括英、日的译本也只能是作参考)。

哲学要求读原著就像学中国哲学要读古文一样,虽然难也要如此,作为爱好当然可以另当别论,但作为专业,这是最终任务。

为什么要有如此的要求呢?

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对哲学来讲,语言不仅仅是工具,而且还是存在方式,原著者怎么说,你就该怎么学、怎么听、怎么体会。

当然,并没有要一下就如此,但读原文原著应成为原则,再学习过程中不断明确。

前面说了哲学是包罗万象的,那么该如何进入哲学,它的门又在哪呢?

我说,条条道路通哲学,无论哪门学问都会接触到哲学问题,那么作为专业,不同于别人的要求、方法、道路何在呢?

这要来看看哲学和哲学史的关系。

哲学和哲学史是不能分的,各门学问尤其是文科都离不开历史,但历史对哲学有特殊意义。

在某种意义上哲学就是哲学史。

哲学史有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要求,同样的哲学历史也有哲学性的研究方式(当然也得关心历史背景)。

区别在于我们是哲学地思想地研究。

我们将整个哲学史设想为一个人在讲,即“接着讲“,但各个哲学家之间又是不可替代的,柏拉图代替不了苏格拉底,费希特代替不了康德。

谢林代替不了费希特。

自然科学可以以一个涵盖更广的理论去代替另一个理论,后人超过前人,而哲学不能以只读后人的著作来代替前人的著作,不能认为柏拉图的著作只有历史意义,柏拉图、叔本华等人的著作还仍有理论意义。

哲学的这种情形颇像艺术史,古希腊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高乃依的悲剧都是互相不可替代的;音乐上只听现代的音乐而不听贝多芬是不行的;文学上,只读郭沫若而不读李白杜甫也是不行的。

哲学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性,这说明哲学虽然涵盖很广,但恰恰又是最有个性的。

“哲学是要署名的”。

它虽然研究的是最一般最普遍的东西,但又像艺术品一样是个人的作品。

因此,哲学离不开哲学史,正如艺术离不开艺术史一样,大艺术家为艺术立榜样,张载也曾说“我为天地立心”。

而哲学则要“我”为哲学立则,我署名我负责。

艺术强调感情,而哲学是理论性的,恰是这种理论的体系充满了个性。

这就是历史,哲学是时间性的学问,时间即不可替代性、不可重复性。

一般的科学技术的检测标准是可重复性,同样的图纸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盖相同的房子,但哲学不能重复,完全一样的楼房仍有存在的价值,但在哲学上完全一样的著作、理论则没有意义,不可重复就是有个性的。

哲学是历史性、时间性、不可重复、最有个性、要署名的科学。

哲学要不断创新,不可重复只能创造。

这样的哲学和哲学史再基础上是完全一致的,一部哲学史就是哲学。

在现代社会,不养二、三流的艺术家,由于交通、通信技术的限制,以前模仿也是有意义的,毕竟聊胜于无,但现代科技的发展保存了大艺术家的声音图象,人们可以随时听音看影。

哲学也有同样的情况,大哲学家的经典也是这样。

现代印刷技术使得原著不再像以前那样难得,如康德的著作,以前中国的译本很难得到,现在则有很多译本,也能得到康德的德语原著,这就是为什么要抓原著,原著是哲学历史的里程碑。

那么最初的里程碑从何而来?

在这里介绍三个观念:

闲暇、好奇、(精神)自由。

哲学需要这三个条件,对这三个条件的提出在古希腊就有。

闲暇并不是日常生活上的有空,从日常来讲悠闲并不一定是好事,古希腊讲“悠闲出智慧”,但现代希腊的懒散悠闲导致了效率低和落后,可见悠闲未必出智慧。

但从精神自由上讲,就不是这样了。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讲“人们对超乎寻常的技术的赞赏不仅是因为它的实用,而是因为它体现了非同寻常的智慧,经验技术的积累其中一部分是出于必需,有的则是为了休闲。

休闲的技能在智慧上比必需的技能要高,因为它不是为了有用而是必须有人在有闲的时候来做这样的工作”。

所以为什么古埃及出现了数学,因为那里有神职人员,他们享有闲暇。

当然,当后来闲暇变成一部分人的特权后就出现了许多问题,但闲暇也保证了时间不用在必需的技能上而是用在了智慧上。

中国的清谈也是类似的情况。

亚里士多德也曾说“知识源于好奇”亚里士多德的好奇即wonder。

心理学对好奇的理解是很浅的,好奇在深层上体现了人的自由的精神,追求和主动的态度,精神主动创造和追求的力量。

纯粹主动的活动能力就是好奇。

为衣食所迫的人少有好奇心。

因此在古代好奇实际上是奢侈品,是有闲的人才有的,而不是普遍的心理状态,而是有闲人的积极活动,当然也并不一定有钱才如此。

但理论上只有如此才能维护精神上的主动自由,才能享有好奇的福分。

在古希腊哲学家当然也关心诸如民主制等社会问题,但他们本质上不是面对社会实际问题的。

古希腊的哲学家被称为“望天者”,他们抬头仰望天空,感叹于人世间的纷争无度,但天体却能合规律的运行,他们想一定有一个最高的智慧在调节,这就是最早的怀疑。

对于最早的哲学家来说,世界存在不是问题,但世界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世界是一个问题,原因是最重要、最奇怪的。

这三个观念归根到底是精神的自由与主动性。

哲学一向强调主动性的彻底,恩格斯说“德国的哲学家有彻底的精神”。

这种精神的自由与主动的体系经过两千多年,运行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的时候在德国专业化了,成为了major,地位稳固了,专业化的标准就是以下这些著作: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康德

《批判力批判》康德

《精神现象学》黑格尔

《小逻辑》黑格尔

《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现象学》胡塞尔

《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

古希腊的专业化程度还不够,它是包罗万象的。

而当其专业化后(也就是可以成为一种谋生手段后)也会面临脱离实际,越来越精致,概念化的问题,至今仍有这些问题。

当然没有专业也可以有思想,但专业的好处就在于学科化和系统化。

只有念了上面这些书心里才能比较清楚哲学这个概念,就像只有念了莎士比亚的悲剧才知古人之所谓的悲剧。

从严格意义上讲,当我们以此为秤时,会发现只有极少数人是在真正研究哲学。

因此,读这些书较之念哲学史是更好的办法或者说是“捷径”。

哲学来自好奇,而所谓好奇就是一种缺乏、一种需要,也就是欲求。

欲求是意志的作用。

在实用范围内,意志是被动的,是一种出于需要的饥饿的意志,而哲学上的意志是被吸引、是主动的,哲学的好奇是理性本身的好奇,是充满的意志。

出于实用的小好奇是有限的,而哲学意义上的大好奇则是无限的、自由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实的对象能够涵盖哲学的追求。

哲学不是去迎接挑战,而是主动去挑战,是理性主动的去挑战一切有限的知识。

哲学就是把本来很稳定坚实的东西都变成了问题,哲学就是提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是个大怀疑主义,理性主动向一切有限的世界提出问题,认为它不完满不完善有问题。

哲学的探索是这样一种精神,精神的基础方面的不同于有限知识的在于,在有限知识方面,理性是受外界世界的支配,是受限制的,不是自由的。

要根据你的问题、你的特性即根据现实的问题、现实的情况去解决问题,不能脱离现实,蛮来就是唯心主义就是主观主义,理性就会受损。

这是经验知识里必须遵守的前提,这样理性是有限的。

但理性本身可以不受这样的限制,是本不受这样限制的。

在哲学的层面,它不接受有限知识的挑战,而是它主动去挑战有限的知识,任何的对象,任何的实际问题不能限制它它体现了理性纯主动的精神,它提出的问题不是客观世界提出的,而是理性本身提出来的问题。

这种理性主动性是潜藏在任何有理性者之中的,但理性主动精神的出现不是每个人,每个民族在同等程度上出现的,那么它是在何种情况下触发的?

如何提出哲学问题的?

提出哲学问题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个大事,并不是每个个都会提出哲学问题,不一定是每个人都会对哲学有浓厚的追求力量,也不是只有学哲学的人才会提出哲学问题,很多人只是作为一种职业专业来研究哲学,这是把它作为小知识来研究的,他的思想深处还没有开出哲学问题。

普通人也可以提出深刻的哲学问题。

许多普通人在生活的某个阶段,特别是危机阶段才有了哲学问题,有了大问题了,因此哲学在某个意义上将并不代表着好事。

日常的好,平稳不代表你的满足,哲学让人不满足于此。

危机并不一定是真的有危机,而是一种危机感,对有限世界充满危机感,存在主义体现了这一点。

哲学不让人安心,危机感让人产生大问题,危机不是天灾人祸,对于天灾人祸人类有应付的办法。

但对于此那些聪明而敏感的人会想到更大的事情,哲学问题也就此诞生。

有限的世界的充满了不可理解充满了危机,这就促使你在大事情无限的事情上去理解它,这就是哲学。

哲学为什么也是知识?

哲学的知识就是在大好奇心驱使下的理性主动挑战、主动提出问题的一种结果,也是对大事情的一种的系统的回答。

对于自由对于无限的理解就是哲学的问题。

也有人认为,哲学要求对一切荒诞的东西的理解是不可能的,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都受到了这样的批判。

这种批判最早来自尼采,他是一个否定一切传统,否定对大事要有根本的理解的哲学家,一个先知,他真正在根子里动了哲学的要害之处,他的理由也是在哲学层面的(在有限知识的层面是动摇不了哲学的)。

他在自由的层面动摇它的基础,他根本不赞成有什么大好奇,人理解的目的是什么,建立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求得安心。

现在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你找不出理由为其辩护,世界的不合理是合理的一个过程,有限的世界外还有个无限的理想的世界,现实世界是理想世界的一个影子,此时此刻不合理,若长远来想就合理的了,把现实和理想分离开来,那么现实世界的任何不合理都是可理解的了,尼采认为哲学是让人作奴隶的。

他看到了哲学重要的一面,马克思也说我们的问题不是要理解这个世界而是要改造这个世界,从前面的观点理解来看就是可以理解了,他所谓的理解就是对大事情的理解。

哲学不是要让这个世界变的可以理解了,让这个世界的不公也成为可以理解的,大家都变成顺民,而是要创造,要创造我的价值,不是要安心。

我们从自由知识出发有很多路可走,尼采的想法是其中一条,有很大的冲击力量。

我们前面讲的是做哲学的准备思路,但最后可能还是这些问题,这些是不断提的问题。

这是初阶段但道理决不浅,哲学没有ABC,哲学就在深层次,贺麟说过所谓老人格(得?

)言,同样的话老人讲就不一样,那是有他一辈子的经验的。

哲学就是讲大白话,最不愿用名词概念吓人,哲学是专业名词最少的学科。

哲学是原始的语言,远古的语言,它没有什么特殊的对象,哲学讲的都是借用日常生活的语言,但因为它是老人格(得?

)言,虽然讲的是ABC,但要有一整套的体系维护它,例如存在,being,Sein,这是ABC,到了哲学里最难的就是这些。

对于汉语都不知道如何翻译。

dasein在黑格尔那时还没有特殊用法,但到了海德格尔那却成了问题,难就难在要有一整套思想来维护它,甚至于要整个哲学系统来支持它。

所以哲学的ABC不是ABC,以后还会回到这些个问题上来,但已经不是现在这水平了,并不是读遍哲学史的所有书才能懂这个概念,实际上读了海德格尔的书某种意义上等于读了哲学史,因为哲学史上的问题他都重新考虑过。

不能忽略前人,要把前人想过的问题你也要再想一遍。

海德格尔未必把所有的书都念过了,不可能全念过,这不影响他的辉煌成绩,但念过几本后哲学史上的问题已经过了几遍了,所以我只开了那几本书,尤其要大家注意康德的几本书。

康德是我们了解哲学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途径。

哲学并不是像自然科学那样,没有牛顿自然会有其他人来完成,但哲学、

文学、艺术不一样,莎士比亚不是非有不可,梅兰芳不是非有不可,但一旦出现就会启迪这一艺术,学科。

康德也一样,康德很难懂,维特根斯坦说过一切可以说的都可以说清楚,海德格尔还说,一般人觉得真理难懂不是因为它太复杂而是因为它太简单。

大家生活在这个繁忙的世界,习惯于复杂思维,不是原始的想问题,不好懂是因为想的是边沿问题,而不是最根本的问题。

这话很深刻,所以我建议大家读康德,不必要为了读康德去读其他很多东西,这样很难提上日程。

康德的三个批判包括了全部哲学史。

黑格尔也如此,你与其到黑格尔的哲学史里去学哲学,不如到他的《精神现象学》,《小逻辑》里去学哲学。

这些书同样包含了全部哲学史。

所以康德著作的重要性不但是哲学入门的教科书,还是因为它是我们理解当代哲学的关键,如果没有康德的基础,德里达,胡塞尔等人的著作你就不会懂。

从康德、黑格尔到存在主义到解释学这是一个过程。

(这中间我们越过了叔本华,尼采等,他们是哲学中的艺术)哲学有感人的地方,大哲学家的境界让你欣赏、感动。

解释学也是从康德、黑格尔来的。

三个批判中,《纯粹理性批判》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难读,最让人易于理解的是《判断力批判》中关于审美的部分,但很多人的理解是急功近利的,不是哲学的。

所以不念最基础的部分,只念美学部分,这都是浮的,《纯粹理性批判》是哲学入门的书,是划清哲学和经验知识的界限的必读书。

它最尖锐的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界限,当别人再提出什么是哲学时,你心中就可以清楚了有所体会。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书尽管形式上好读,但它们不直接,问题是慢慢切入的。

而康德的著作则是直截了当的告诉你哲学与自然知识、经验知识的区别所在。

他提出了最重要核心的问题,那就是科学知识何以可能。

哲学就是要找出科学知识最后的根据,因为它也是可以不可能的(英国的经验主义对此提出过怀疑)。

哲学和哲学史之间的界限难以划清,不一定把全部哲学史学完才学哲学,学哲学可以学一本书,一个流派,一个大哲学家都是入门的途径。

根据自己的情境兴趣选择,老师也可以帮助你选择,你研读这一个人、一个流派,以此为基础就可以了解哲学包括哲学史。

当然这不包括细节,但是大纲节目,基本问题都可以有所了解,重要的问题它都会涉及到,这也许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学习哲学的捷径。

这是前人积累的方法经验。

以此为基地,可以去各个地方,各门学问都可以去问津,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旨就是你当初选择的这本书,怎么出去,还能怎么回来。

你们现在进入北大哲学系了,在哲学这个领域里现在需要有我存在的空间,我存在的地方有我的位置,就是从我推荐的书中再做选择。

我们先念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为什么称之为古典?

(只是在中国称其为古典哲学)因为钻研了他们的书就明白了什么叫哲学,知道了自己要做的是什么。

前面我们只是在外面看,哲学在做什么,现在则是要进入哲学门,登堂入室,那么德国古典哲学是入门的必经之路。

哲学流派很多,对哲学本身的的观念很不一样,可以有不同观念,不同理解,但必须有根据,要把从康德到黑格尔以来的这段研究化在里面。

“哲学就是把握世界的方式”,可以这么说,但根据何在,什么叫把握世界的方式,怎么把握?

或者说是最一般的把握世界的方式,但什么叫最一般的,最普遍的,什么叫概念式的,这样日常给我们的观念就远远不够了。

只有到了康德对哲学所谓概念,普遍这一类的话才有了一个专门的理解。

他们了解的、想的要比一般人多。

我告诉你们什么叫哲学是没有用的,还是要你们自己去读书。

在形成我们自己“什么叫哲学”的观念的时候,还是要自己念书去,不带偏见,踏下心来念他们的书。

这时才明白什么叫哲学。

哲学有自身的训练有自身的问题。

 

下面我就大概介绍一下从康德到黑格尔都说了什么,为什么说他们囊括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概括了哲学的基本历史。

康德的主要著作是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A版1781,B版1787)、《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89)。

三本书中,《纯粹理性批判》是个纲领,是奠基著作,但比较难。

三本书有不同侧重,(《实践理性批判》侧重道德,《判断力批判》侧重美学)但就哲学来讲,三本书是一个完整的哲学,要一起读,所谓康德的批判哲学,就是它们都在审核理性的作用,康德是理性主义者,纯粹理性批判奠定了他批判哲学的纲领。

这本书代表着一种变革,他把做哲学的人的视角、立场有一个变革。

他自己称之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这涉及了哲学的一个基本的态度,过去占主流的一个哲学态度:

把握世界首先要认知世界,认识世界要首先通过感觉,然后从感觉概括、综合、分析、提炼、然后总结出规律来,把握世界就是要把握这些规律,学知识就是把握客观对象的规律law。

有了规律就可以万变不离其宗。

这个规律有普遍性,但普遍从哪来?

从感觉来,所以需要试验,再分析、综合、概括这才能出现一个普遍行之有效的、可靠的规则law。

规则成了体系,成了科学。

哲学就是告诉我们知识一定是来自感觉,所谓科学就是从经验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所以知识的基础就在于此,要通过积累经验概括出经验,理论和规则。

但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颠倒了这一切,这些知识的基础是不牢靠的,是建立在沙子上的。

从古希腊就提出了感觉是不可靠的,感觉是会骗人的,感觉是会变的,感觉不可能提供靠得住的经验。

最有名的就是关于运动感觉不可靠的命题,飞矢不动的芝诺悖论。

有限的时间内怎么通过无限多个点,感觉上是动的没问题,但如何从理论上去证明。

感觉提供的是个客体,理论是主体,把主客体分开是希腊人的功劳。

按常识,主体是围着客体转的,认识要符合客体实际,但是到了哲学层面就有了问题,你无法证明所有的经验,所有从感觉得来的东西是可靠的。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在这个问题上实行了一个变革,他让客体感觉围绕着主体转,这就是所谓“哥白尼式的革命”。

培根认为人的知识就像蜜蜂采蜜,通过酝酿就产生知识。

我们有了材料后要通过人的加工才成为知识。

按这个想法实际上知识是没有可靠的基础,是找不到最后的理由的。

是没有理论上的保障的。

只有常识上经验上的可靠性。

从培根下来,到英国的休谟,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一切不过是约定俗成,是习惯。

这样建立的科学大厦是不牢固的。

没办法从理路上证明推导出一定会“如此”。

休谟是康德直接面对的一个人,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是针对这种疑问的。

从感觉出不来推理。

要无限次的经验才可以推理,少一次都不可以。

现在要让变化围着推理转。

康德的另外一个目标,哥白尼式的革命不是只讲形式不讲内容,科学得有内容。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还提出了改造形式逻辑,现在讲的知识论不是形式逻辑而是科学逻辑,不只研究形式的必然性,也要把内容接纳进来,内容从经验感觉来。

这两个东西要综合起来,单独任何一方面都不能解决问题。

经验主义者正是在怀疑经验的基础上,所以他们最重视逻辑,因为逻辑是可靠的。

而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者恰恰关心社会,关心人生,关注生活的价值。

康德认为从感觉经验出不来逻辑,逻辑只管必然性,即apriori从前件来,不管内容,从推论来的。

这个apriori不依靠经验,不是从经验中概括出来的。

哲学需要经验,但不能要求学哲学的人穷尽一切经验后才能来学哲学。

哲学里面考虑不依赖于经验的东西(不是不要经验)。

康德的革命不是要去掉经验和逻辑的任何一方,科学必须要经验。

康德的纯粹要解决的就是我的科学内容是经验的,但是又是推理而来的,有经验内容的必然的知识是建立在超验上的。

哲学就是要讲我们的科学有必然性,是建立在推理上的,而不是像休谟讲的那样只是习惯。

康德在这里是在为科学的伟大,必然性做辩护的。

指出科学是有方向,有根据的。

知识的基础是超验的,不从经验中来,但又是有内容的,不是纯粹的逻辑。

哥白尼革命就是指理性能够接纳进来的感性的东西是可以推论的,这个推论是不以具体的感性经验为转移的,物理化学等等都有超验的基础。

这里理性掌握着主动权,理性是立法者。

理性有不接纳的东西,就是物自身。

进来的都是现象和表象,是人的感官能接受的。

这些能成为知识的对象。

在经验的王国树立理性的权威,这是哲学的任务。

康德维护了理性的立法权,接纳愿意遵从理性的经验,形成一个知识的王国。

这里都是可以推论的,都是可靠的。

理性的主动性不仅表现在科学知识上,还表现在道德,目的论上。

这就是在物自身的这个领域康德所要做的。

康德也说要限制知识,为信仰留下余地。

这就是在他后两个批判中所做的事。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讲的是知识的来源、可能性以及对象问题,实际就是讲知识论、讲什么是科学。

从康德开始,哲学由存在论(也就是本体论)转向了知识论,由客体转向了主体。

因为康德讲的本质、本体是指事物自身,而事物自身是不可知的,没有一门科学可以去研究怎么认识本质、本体,康德用很多办法揭示过去的种种想要认识本质的努力都是白费,想认识一个不可认识的东西是不可能的,将本质论和形而上学划清了界线。

在第一批判中,康德提出了“科学知识何以可能?

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的问题,对于前者,康德认为知识是有其必然性的,而对于后者,康德认为在知识这个方面是不可能的,所谓的知识都是指现象界,与本质是有原则区别的,而不是程度上的区别。

时空范畴都是知识论里的,本体是不能进入的,现象能在时空显示出来,而本质是不能在时空内开显的。

在可感世界里,本质没有相应的对象Object,范畴只能规整由现象提供的材料。

现象界的东西都可有其对象,都是可对象化的,而本体不可对象化,不能进入时空,就是纯概念(pureconcept)。

时空管直观,也就是存在。

在知识论的意义上,本体是纯思想性的,不是诸存在者中的一个,不是万物之一。

本体的不可知不等于它没有意义,虽然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但从古希腊以来的本体论都是哲学里要思考的。

我们要把具体的存在和本体的存在划清界线,本体的存在不是存在者的相加,而是从存在者中排斥出去的,不能显现就不要进入知识的领域。

Phenomeno现象者和noumenon思想者区分,实际思想者就是本体,康德论证了本体理论的恰当地位。

知识论就是讲知识的理论结构,科学的哲学原理的。

第一批判分为分析篇和辨证篇。

分析篇讲的是经验概念;辨证篇讲的则是没有直观的概念,所以是要出幻象的。

古希腊所谓的辨证法就是幻象的逻辑,所以是没有检验的标准的,本体没有时空,理性不能僭越,否则就是要出幻象,出矛盾的(理论理性在直观的范围内是明辨是非的,虽然有对有错,但可以避免矛盾),谁也不能证明对错,除非上帝或神,而这就涉及到了关于上帝和神的证明。

经验科学是狭义的知识,日常的经验对哲学来讲恰恰不是其领域。

哲学家就是思想者,也就是有理性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纯思想。

理论理性面对的是经验世界,它要为科学鸣锣开道,而纯粹理性不可能成为一门经验科学,它直接面对的是本体。

在康德看来,知识论只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引言,理解、分析、把握理性的第一步是为了导向更高层次的哲学。

在知识论范围内有效的理性,能管的就是知识的范围。

理论理性在本体领域没有功能,不能用理性规则。

在中国,理性原先被译成“知性”,实际上理性和知性是有区别的,知性只管知识科学,而理性在知识范围内是理解力的问题,在时空范畴中讲必然性,理性是不自由的,它得接受一些东西,也就是时空所给予的直观。

在本体范围内理性就是思想性,最重要的就是自由。

物自体,事物自身就是自由,理性是不听命于感性的指挥的,而是感性受理性的支配。

理性自身不是概括出来的,而是自身的觉醒,理性是有能动作用的。

为什么说理性是第一性的原则?

我们哲学避免独断,就要问为什么理性是第一。

从科学上讲,人类意识的产生、起源不是我们哲学的任务,科学可以无穷无尽的做下去。

哲学是要区分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个是经验的起源,一个是理论上的起源。

理论上必须要有一个立足点。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反对不确定(经验科学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人类第一个意识不能确定的告诉某时某刻意识诞生)。

哲学就是追根寻源,所以我们在理论上必须要讲第一。

为什么古典哲学要把理性当做第一原则,大家要把经验起源和理论根源做一区分,这是哲学最基本的区分。

哲学在理路上有自己的系统。

从康德开始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