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局20xx年审计执法检查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1126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局20xx年审计执法检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审计局20xx年审计执法检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审计局20xx年审计执法检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审计局20xx年审计执法检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审计局20xx年审计执法检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计局20xx年审计执法检查报告.docx

《审计局20xx年审计执法检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局20xx年审计执法检查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审计局20xx年审计执法检查报告.docx

审计局20xx年审计执法检查报告

审计局20xx年审计执法检查报告

审计局20xx年审计执法检查报告

浙江省审计厅:

根据《浙江省审计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全省审计机关审计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浙审办法〔20xx〕49号)要求,我局及时布置全市审计机关按要求组织自查,市局在各县(市、区)审计局自查的基础上,抽查了温岭、玉环、仙居三个县级审计机关的审计执法情况;共抽取12个审计项目档案进行项目质量检查。

被检查的审计机关积极配合审计执法检查工作,做到边检查边整改。

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依法履行审计职责情况

检查的四个审计机关20xx年审计项目计划共计122个,当年完成的审计项目116个,完成立项比例的95.08%,出具审计决定的审计项目42个,移送案件68件,其中移送检察机关的22件、移送公安机关4件,移送纪委9件,移送主管部门27件;案件移送后已有10名涉案人员追究刑事责任,10名涉案人员追究党政纪处分。

抽查的四个地区审计机关20xx年共对158家一级预算单位实施审计或审计调查,审计覆盖率达47.16%。

二、加强审计质量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全员参与

一是思想引导,营造人人讲质量的良好氛围。

20xx年,我们把“审计质量提升年”活动作为全局中心工作来抓。

全市局长例会、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专题研讨审计质量;局分管领导分条块研究审计质量,选定项目担任组长,亲自深入审计现场实地指导项目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中,相关局领导到点上找被审计单位领导谈话,着力从谈话中掌握情况,发现线索;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全局人员参加,集中学习省厅“3+1”文件精神,3位局领导就审计方案编写与审计现场实施、审计项目计划、审计整改与审计成果的开发利用、审计报告编写等作重点发言,3位中层干部就如何突破审计最后“一公里”、干部队伍建设、审计业务规范和项目评优等作交流发言。

通过会议、讲座、研讨等多种形式,在全局上下形成了处室人人讲质量,个个争优秀的浓厚氛围。

二是制度带动,注重环环求质量的工作导向。

质量提升制度建设是保障。

一年来,围绕“审计质量提升”主旨,我局制定出台或修改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审计质量的若干意见》等7项审计质量规章制度,20xx年还重点修订了对县市区审计局和对市局各处室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

一方面,加大工作业绩的量化考核权重,大幅度提高了审计查处案件、获得领导有份量批示以及推动体制机制完善等方面的分值;另一方面,对获得优秀审计项目的加分,给予重点倾斜,上不封顶、不打折扣,充分突出“做优做精”项目的工作导向。

同时,在年初全市审计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

市局各业务处室和各县(市、区)局每年确定2个创优项目,争创一个省优项目,创优结果与年度考核挂钩,确保创优目标明确、责任到位。

通过以上举措,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审计质量的提高,全市获得省优秀审计项目数量和所占比例逐年增加,20xx年为3个项目,占全省优秀审计项目的10%,20xx年为4个项目,占比13%,20xx年为6个,占比20%。

三是队伍驱动,突出件件有质量的有效保障。

“业务至上”是审计机关尽职尽责的保障,唯有兵强马壮,才能事业兴旺。

近年来,我局十分重视审计干部业务素质建设,坚持学习培训与实践锻炼两手抓。

针对新同志日渐增多的实际,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到高校集中培训、参加署、厅培训,举办全市审计组长和查核问题培训班、审计信息与宣传培训班、构建不成文的师徒帮带关系等举措,促使年轻干部从年龄上的“新人”变成业务上的“老手”。

分别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大、南京审计学院举办了领导能力提升培训班、审计理论与实务高级研修班、审计业务能力提升班;20xx年开展各类业务培训达500多人次。

针对当前物质激励手段缺乏的情况,我局把文化建设作为引领机关全面建设的重要抓手,融入到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面向全市审计干部开设了“审计文化论坛”网站;局“一把手”与全局40周岁以下青年干部座谈;全局40周岁以下青年干部自发组织开辟了以“审计案例、审计实务研讨”为核心内容的青年审计干部大讲坛,分组研讨,集中辩论。

目前全局上下形成了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良好局面。

(二)全程控制

一是用心选项目。

项目是“龙头”,是审计能否出成果的前提。

近年来,我局始终坚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党委政府工作重心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广泛征求意见,科学“排兵布阵”。

基层卫生院审计项目选定中我局先后听取了分管市长,卫生、财政、社保等部门和全市9个县(市、区)局以及社会群众意见,最终从关注体制机制完善这个目标出发确定开展基层卫生院体制改革后运行情况的审计,并拟定出“基层卫生院基药、基层卫生院财政保障、基层卫生院医护队伍建设、基层双向转诊机制”等若干个课题,带着课题去审计,形成专报。

为最后国家、省、市各个层面领导的批示和促进出台一系列政策制度奠定了基础。

“带着课题去审计”是我局近年来一直坚持的一项工作。

二是全力查问题。

能否顶住压力突破审计“最后一公里”难题是获取大要案线索的关键。

为此,我们从工作机制上突破,开展市县联动,实现与公安、检察、纪委联合,全力突破各种压力、障碍,查处、移送大要案线索,仅市本局20xx年移送案件线索20件。

从方法上突破,在全局较早提出“财务与业务结合”,要求跳出浅尝辄止、走马观花、单纯看账、揭示表面问题的简单做法,关注经济运行风险,关注财政管理进程,关注权力运行轨迹。

三是合力抓整改。

着力从制度、机制上推出审计整改“组合拳”,早在20xx年xx市局出台了《xx市审计局关于建立审计整改工作制度的意见》(台审办【20xx】85号),20xx年xx市委办、市府办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台市委办【20xx】98号),市人大专题审议审计整改工作,并建议将审计整改结果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考核,与干部提拔、任用挂钩,列入干部年度述职述廉内容;近年来,市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召开审计整改会议,市政府督查室牵头对审计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全市各县(市、区)积极探索审计整改落实的措施方法,温岭市连续3年开展“人大专题询问助推审计整改”工作,仙居县、三门县将审计整改工作分别纳入机关党建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审计整改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道路。

(三)全面推进

一是在现场管理上下功夫。

狠抓现场审计组织方式。

规定重特大项目必须由局领导担任组长,经济责任审计必须由处室负责人担任组长。

严格落实审计组长负责制,组长是审计现场业务、廉政、保密、安全等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对审计实施方案的质量负总责。

建立常态化的会商研判机制。

对审计实施进程、出现的疑难问题及审计实施方案未载明的重大事项,审计组在小组内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商法规部门后报局领导,确保决策层与执行层的沟通顺畅。

广泛推广审计任务清单。

要求审计组根据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组织编制审计任务清单,对审计事项的执行、调整和完成情况进行进度管理,确保审计实施方案落实。

坚持项目不返工原则。

取证、底稿、报告交换意见稿均要求在审计撤点前完成,确保所有审计证据充分、有效。

二是在成果提炼上下功夫。

在报告撰写上,我们召开局务会议专题研究解决审计报告篇幅过长、重点不突出、建议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全力突破原有的报告框架,对报告格式、内容等重新作了规范,增强审计报告“含金量”。

在信息报送上,我们采取了市县、部门联动“数据共享、渠道共享、成绩共享”的办法,市局文件还明确规定年初确定的每个重点项目至少要提炼总结信息专报2篇。

20xx年,xx市审计局实施的市本级涉农资金审计项目,共提交了6篇信息专报,均获得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实质性批示,涉农项目的审计调查报告和审计综合报告均获得xx市市长篇幅较长的批示。

三是在结果公开上下功夫。

近年来,每年对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工作报告以及审计整改情况,都向人大常委会报告,20xx年审计工作报告全文公开。

20xx年中央《决定》和国务院《意见》强调指出要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全面把审计结果和整改结果公开。

为此,xx市政府在全市审计整改工作会议上明确:

要将审计结果和整改的公开作为政府重点督办事项,增强公开力度,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20xx年我市市、县两级的审计结果基本做到了全公开,全市完成审计项目225个,公告审计结果达214个。

三、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实施方案检查发现的问题。

检查的审计项目档案普遍存在调查了解不充分、比较简单,缺少对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可能性的评估情况,缺少审计的应对措施;个别项目未按规定编制、调整、审定审计实施方案;个别项目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未编制对应的审计工作底稿。

(二)审计证据检查发现的问题。

个别项目存在审计证据不充分。

如xx市同级审项目,审计评价底稿所附的证据是被审单位的总结,证据不够充分;xx市计生委经责项目,将被审计单位的工作总结、述职报告作为审计评价的证据不够充分;温岭市金清新闸排涝二期工程预算执行审计项目,审计谈话笔录没有两名审计人员签名,被谈话对象没有签名。

另外,对重要问题的取证普遍存在只对事实结果进行取证,没有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取证。

(三)审计记录检查发现的问题。

检查的审计项目档案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部分底稿只有审计认定的事实,没有结论及相关标准;部分底稿审计过程记录太简单,只有取得审计证据的名称和来源,没有实施审计的主要步骤和方法;部分底稿要素填写不规范,缺底稿附件数量,当一份证据材料对应多份审计工作底稿时,未做好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联或索引。

抽查的玉环县3个审计项目均存在审计工作底稿未做到一事一稿。

个别项目重要管理事项记录不全。

玉环县解放塘农场纬一路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项目、市计生委经责项目审计报告明确要求被审计单位自收到审计报告30日内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审计局,但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时间均超过规定期限,审计组未进行说明;个别项目聘请外部人员未编制重要管理事项记录。

(四)审计报告等结果文书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审计结果文书反映查明的问题不全面。

黄岩永宁江治理二期工程竣工决算审计项目审计报告只反映了违规将房租收入420xx元作工会收入和违规将工程建设资金15万元转工会,账列工程成本。

但工会支出中乱发补贴问题未在审计报告中反映并作出相应处理。

2、经责审计报告中问题处理以及相关责任认定不到位。

温岭市松门镇书记、镇长经责审计项目、玉环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经责审计项目,对经济责任的认定,该同志对该问题为什么负直接责任、主管责任或领导责任,没有进行描述性说明。

3、审计报告对审计查明的问题没有处理意见表述。

玉环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经责审计项目报告缺少处理处罚意见的表述;该项目审计决定事项未能全部执行,审计组也未能进行说明。

4、审计结果文书中引用法律法规存在问题。

xx市同级审项目定性依据条款引用不规范,均未注明第几条几款;玉环县同级审项目、玉环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经责审计项目部分问题定性依据未引用;仙居县民政局经责项目、仙居县城镇安居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项目也存在法规引用不准确、不适当的情况。

(五)审计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

xx市计生委经责审计项目审计结果进行公告,但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没有履行告知程序;玉环县同级审项目未向县财政局出具正式审计报告。

四、几点建议

(一)高度重视审计机关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素质,保质保量完成审计项目任务。

一是要保证一定数量的审计专业人才,保证审计项目实施的运转;二是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保证审计项目成效的最大化。

鉴于当前审计力量与审计任务的矛盾,各级审计机关要向政府领导反映,争取编制,充实审计专业人才。

同时要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和查核问题能力,加强人员教育培训,特别是对新进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对老同志要进行知识更新,提高审计工作人员能力水平;实施审计职业化制度和审计人员执业资格制度(或审计人员准入制),保证审计队伍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以适应繁重的审计任务。

(二)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项目计划。

审计机关每年制定审计项目计划,要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要充分听取全体审计人员的意见,也要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

审计机关要制定审计项目计划的短期和长期计划,实行审计项目计划的滚动管理。

只有这样,审计机关每年制定计划才能符合当地实际,能够较好地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也能贴切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要加强审计项目质量的全过程管理,进一步完善审计项目质量的管理机制和考核制度。

首先审计机关要建立各个环节的审计质量管理制度,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到位;其次要实行审计项目质量的跟踪制度,由审理部门进行现场实施跟踪;第三要加大检查力度,每年度要对所有项目进行检查,查找审计项目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平时也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做到及时纠正;第四要实行重点项目管理制度,要集中力量做精做优重点项目;第五要进一步完善审计项目质量的考核办法,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最大限度提升审计人员的审计项目质量意识,切实提高审计质量。

(四)逐步推进审计报告全文公开。

逐步建立将审计报告的原文即时上网公开的制度,引入公众舆论监督,以公开促整改,以公开促审计质量提升。

 

 

 

xx市审计局

20xx年11月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