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0907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十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十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十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十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教案.docx

《第十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教案.docx

第十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教案

第十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ChronicNon-communicableDiseases

20世纪全球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一大批传染病逐渐受到了控制,甚至被消灭,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的疾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经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现已成为21世纪全球发展重要的卫生挑战之一。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hronicnon-communicablediseases,CNCDs)是一组潜伏期长,一旦得病则不能自愈的、也很难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

以下简称慢性病。

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疾病:

①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②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乳腺癌等;③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④精神异常和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老年性痴呆等;⑤遗传性疾病;⑥职业病,如矽肺等;⑦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⑧其他,如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骨关节病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由于不同国家对慢性病的概念理解有所不同,其分类方法不一,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慢性病分类。

慢性病是相对于传染性疾病和急性疾病而言的一组疾病总称,其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

与传染性疾病不同的是,这些疾病大部分主要是由环境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等所引起的,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

有些非传染性疾病是突然发生的,病程很短,如车祸、自杀等,也不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范畴。

 

【案例一】

52岁的RobertoSeverinoCampos生活在巴西圣保罗郊外一个简陋的城镇,身边有7个子女和16个孙儿、孙女。

Roberto从来不担心自己的高血压,也不关心自己的饮酒和吸烟习惯。

“他是如此固执,我们无法谈论他的健康”,他31岁的女儿Noemia回忆说。

Roberto第一次中风发生在六年前,当时他46岁,那次中风导致他双腿瘫痪。

四年后,连续两次中风又使他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Roberto过去是一个公共交通办事员,但是现在完全依靠家庭照料。

自从Roberto第一次中风后,他妻子为了挣钱养家一直在做清洁工的工作,每天工作时间非常长。

他们的长子也帮助支付费用。

家庭收入的一多半用于购买Roberto所需的一种特殊尿布。

“幸好他的药和医疗检查都是免费的,不过我们有的时候甚至没有钱买票坐公共汽车去当地的医疗中心。

”Noemia继续说。

更重要的是,这个家庭不但失去了养家糊口的人,而且失去了一个每个家庭成员都可依赖的父亲和祖父。

Roberto现在不能动弹,像婴儿一样需要喂食和看护。

Noemia不时地将他背出屋子,使他呼吸一点儿新鲜空气。

“我们真希望能给他买一个轮椅,”她说。

Noemia和四个兄弟姐妹也患有高血压。

背景:

与慢性病有关的费用通常由家庭负担,这使得已经很贫穷的人加剧贫困。

而目前80%以上的心血管病(包括中风)是可以预防的。

 

【问题的提出】

1.我能做些什么来避免心脏病发作或中风?

根据WHO估计,有1700多万人死于心脏病发作或中风。

与大众信念相反,这些死亡的80%以上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并且男性和女性同等程度地受到危害。

然而,好消息是80%的过早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是可以预防的。

健康饮食、经常锻练身体和不使用烟草制品是成功的关键。

这三项简单措施将不仅显著减少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机会,而且将有助于预防大多数2型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及某些类型的癌症。

(1)健康饮食:

平衡的饮食对于健康的心脏和血管系统至关重要:

包括大量水果和蔬菜、未加工的谷物、瘦肉、鱼和豆类以及限制盐和糖的摄入。

(2)经常锻练身体:

每天至少30分钟经常锻练身体有助于保持心血管健康;在大多数日子至少60分钟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

(3)避免使用烟草:

无论是纸烟、雪茄、烟斗或是咀嚼烟草,烟草都对健康有害。

接触二手烟草烟雾也是危险的。

好消息是在人们停止使用烟草制品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危险立即开始下降,并且在一年后可下降达一半。

(4)检查并控制你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①了解你的血压:

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但可导致突然的中风或心脏病发作。

检查你的血压。

②了解你的血糖:

血糖升高(糖尿病)会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如果患有糖尿病,控制血压和血糖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非常重要。

③了解你的血脂:

血胆固醇升高会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需要通过健康饮食控制血胆固醇,如有必要,则需适当服药。

 

【案例二】

两年前,MiriameNnamusoke被诊断罹患宫颈癌。

与她的其它健康问题相比较,这个问题最为严重:

在过去八年中她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

在45岁时,Miriame感到她的前景黯淡。

Miriame是乌干达Natete小村庄的一个农民,她的病情迫使她停止了工作。

她被送至一所私立医院,在那里很快花尽了她的终生储蓄。

在全球范围,象Miriame这样的穷人较富人更容易罹患慢性病并因此遭受更多的痛苦。

不仅是Miriame,而且她的整个家庭均要承担这一财政负担。

由于他们的所有积蓄均耗尽,Miriame的女儿不得不辍学,成为她母亲的全职护理员。

他们搬进Miriame在堪培拉的兄弟家中,目前完全依赖她兄弟的财政支持,而她兄弟本人还要挣扎着抚养他的两个小男孩。

Miriame在为宫颈癌进行了放疗。

尽管这一治疗帮助她缓解了一些症状,但是并没有治愈,因为她的癌症被诊断得太晚。

这在资源有限的国家中是一个常见问题,那里没有基本检查服务。

设在乌干达的一个非政府组织-非洲-乌干达收容所派出一名姑息治疗临床官员每两周对Miriame进行一次探视。

该非政府组织向她提供了很多所需的咨询和止疼,因为Miriame已接近死亡。

全球每年有25万多妇女因患宫颈癌死亡,其中的90%新病例发生在低中等收入国家。

悲剧是几乎所有这些病例均能通过有效的检查和治疗癌前损伤加以预防。

如果在早期被发现,这些诊断出的癌症能够得到成功治疗。

【问题的提出】

2.全世界癌症病例数正在增加还是减少?

癌症是全世界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全球病例总数在增加。

预计到2030年期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将增加45%(由790万人增至1150万人),这部分受到全球人口日益增加和老龄化的影响。

所估计的这一增长考虑到了在资源富裕国家某些癌症的死亡率可能会略有下降。

此外,在这同一段时期中新癌症病例估计将由的1130万例激增到2030年的1550万例。

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癌症是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而且流行病学证据表明这一趋势在较不发达世界正在显现。

在南美和亚洲的“转型”国家或中等收入国家尤其如此。

在所有癌症病例中,已有超过半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肺癌导致的死亡人数比任何其它癌症都多。

除非大力加强全球烟草控制努力,否则这一趋势估计会持续到2030年。

某些癌症在发达国家较常见,如前列腺癌、乳腺癌和结肠癌。

而肝癌、胃癌和宫颈癌则更常见于发展中国家。

一些常见的风险因素与癌症的形成有关: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烟草和酒精使用、不当饮食、缺乏身体活动),接触职业中的致癌物质(如石棉)或环境中的致癌物质(如室内空气污染),辐射(如紫外线和电离辐射),以及某些感染(如乙型肝炎或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

可以避免的主要癌症风险因素包括:

①烟草使用—每年导致180万例癌症死亡(这些死亡中60%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②体重超重、肥胖或缺乏身体活动—合起来每年导致274000例癌症死亡;③有害使用酒精—每年导致351000例癌症死亡;④性传播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每年导致235000例癌症死亡;和职业中的致癌物质—每年至少导致152000例癌症死亡。

 

【案例三】

JonasJustoKassa在退休之前,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工作之余也会在他的田地里工作。

他记得自己那时就是感到非常疲倦并有尿频现象。

“我只是认为我工作得太累,我真希望当时能够了解得更多。

”13年后他很后悔地这样说。

尽管在当时就出现了这些症状,Jonas在几年以后才寻求帮助。

他回忆说:

“我首先去看传统医生,但是吃了几个月他开的草药,我的身体未见好转。

因此,一个朋友开车90分钟把我送到一所医院。

1997年我被诊断患有糖尿病。

在随后的两年,血糖控制治疗使Jonas的病情减轻了许多。

在医生的建议下他还改变了他的膳食,停止了饮酒。

但是,Jonas没有长期遵循他的健康生活方式,导致了健康状况出现反弹。

“,我的双腿开始感到疼痛。

我无法测量我的血糖;在遥远的乞力马扎罗山区,很难找到一个医生看病。

”他解释说。

疼痛愈加严重,终于不幸出现了原本可以避免的并发症。

Jonas于和分别切除了他的右腿和左腿。

他于5月21日死于家中。

死前他无奈地说:

“我感到绝望和孤独。

我的朋友都离开了我。

对他们和我的家庭来说,我是个没用的人。

”Jonas去世时65岁。

 

【问题的提出】

3.儿童患糖尿病有哪些风险?

世界范围糖尿病的发生频率不断上升,研究表明,儿童罹患此病的危险越来越高。

世界范围有超过1.8亿人患有此病。

据估计数字,如果不加干预,到2030年患病人数很可能要增加一倍以上*。

对威胁日益加剧的原因尚未有充分的了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糖尿病可损害心脏、血管、眼睛、肾脏和神经,导致慢性病和早亡。

一型糖尿病(有时称为胰岛素依赖或儿童期发作糖尿病)在胰腺无法分泌足够调节血糖的激素–胰岛素的时候发作。

其原因仍不清楚,但被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型糖尿病新诊断病例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年幼的儿童中间。

令人关注的是,儿童中的某些疾病类型与流行性传染病类似。

目前还没有预防一型糖尿病的办法。

二型糖尿病(有时称为非胰岛素依赖或成人发作糖尿病)的发作是人体无法有效利用其产生的胰岛素的结果。

大多可以预防,主要是因体重过重和缺乏身体活动所致,有时由遗传易感性造成。

最近,二型糖尿病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以至于在世界某些地区二型糖尿病已经成为儿童糖尿病的主要类型。

儿童肥胖症的全球性增多和缺乏身体锻炼是普遍认为的关键诱因。

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防御该疾病的利器。

 

【案例四】

ElaineAckley,58岁,住在纽约州布法罗市。

16岁时,她遵照当时医生的建议,开始吸烟减肥。

她说:

“每次我开始节食,就开始吸烟”。

在使用烟草几十年后,她出现了慢性阻塞性肺病。

当她在11月15日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庆祝她的生日时,她宣布她争取更健康生活的努力取得了成功。

Elaine说:

“我戒烟已经长达15年了,并开始跑步”。

但她的呼吸短促更严重了,而不是感觉更好—这说明有问题。

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发展缓慢,最经常得到诊断的人年龄为40岁或以上。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使人衰弱的慢性肺病,影响生活质量并会引起过早死亡。

通过称为肺活量测定法的一种简单测试可以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病,这种测定法衡量一个人深呼吸的程度以及空气流入和流出肺部的最快速度。

在诊断后,Elaine没有放弃。

她努力每日锻炼身体,保持活动。

尽管锻炼不能逆转肺病,但这是改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有效方式。

尽管Elaine进行活动仍很艰难,诸如跳舞、与她的丈夫沿河长距离散步或仅仅只是上楼梯,但她还是欢庆自己取得了成功。

“我已经超过了患者的平均寿命,而且我并不需要在所有时候都吸氧”。

Elaine的目标是最充实地度过每一天的生活,“我喜欢拥抱我的孩子和孙儿……但是我非常担心慢性阻塞性肺病会影响他们的未来生活。

 

【问题的提出】

4.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虽然相对而言听说过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人并不多,但平均每10秒就有一人因该疾病而死亡。

“慢性阻塞性肺病”不是单一疾病,而是一个用于描述导致肺部气流受限的慢性肺部疾病总称术语。

慢性阻塞性肺病也不是抽烟者所患的一种咳嗽病,它实际是一种诊断不足、威胁生命的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或“喘不过气来”,痰过多和慢性咳嗽。

病情严重时,走上一小段楼梯这种日常活动都可能感到很困难。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可以预防的,但不可治愈。

治疗会有助于减缓病情发展,但这一疾病通常在一段时间之后会逐渐恶化。

由于这一特点,通常诊断出罹患该病的人都是40岁或40岁以上的人。

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这类术语均不再使用,现已将其列入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范围。

据世卫组织估计,有2.1亿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有300万人死于该疾病。

如果不采取紧急行动来减少潜在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烟草使用和空气污染,在未来的20年内,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导致的死亡将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死因。

 

【案例五】

MalriTwalib是一个五岁的男孩,生活在坦桑尼亚乞立马扎罗区一个贫困的乡村。

附近一个医疗中心的卫生人员去年在一次常规社区巡回活动中发现了他的体重问题。

诊断是明确的:

儿童肥胖症。

一年过去了,Malri的健康状况没有改善,他也没有改变过多消费麦片和动物脂肪的情况。

Malri的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仍然严重不足,“在旱季实在太难找到价格合理的东西,所以我无法把握他的饮食,”他母亲Fadhila埋怨说。

最近社区卫生工作者对Malri家进行了一次随访。

他们也注意到,Malri和从前一样抱着那个瘪了的足球,上面所印的“健康”字样还清晰可见。

Malri家所在的街区到处乱放着锐利而生锈的建筑废料,而家里的庭院又太小,所以Malri无法玩球,实际上他很少外出玩耍。

“实在是太危险了,他会受伤的,”他母亲说。

像Malri这样的儿童无法选择他们的生活环境和饮食,Fadhila自己也患有肥胖症。

她认为儿子的肥胖没有危险,他的体重将来会自然而然下降的。

“这个家庭有很多人都很胖,又没有慢性病的家族史,干吗对此大惊小怪?

”她面带微笑地辩解道。

事实上,Malri和Fadhila面临因为肥胖而患慢性病的危险。

 

【问题的提出】

5.体重过重所带来的健康后果是什么?

世卫组织最新预测表明,全世界成年人口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体重过重,几乎有十分之一的人身体肥胖。

另外,还有2000万五岁以下儿童体重过重。

体重过重或身体肥胖对健康具有严重影响。

脂肪过多会导致种种严重的健康后果,比如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二型糖尿病、骨关节炎等肌肉骨胳疾患和一些癌症(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和结肠癌)。

这些病症造成过早死亡和严重残疾。

普遍尚不清楚的是,是否当人的体重略微过重就开始存在健康问题,以及是否随着体重越来越重,产生健康问题的可能性也日益加大。

其中许多病症给个人和家庭造成长期痛苦。

此外,卫生保健系统的费用也可能极其高昂。

好消息是,体重过重和身体肥胖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

措施是否得力,关键在于使消耗的卡路里与使用的卡路里两者保持能量平衡。

为达到这一目标,人们可以限制总脂肪量的能量摄入,通过将饱和脂肪转变为不饱和脂肪来实现脂肪消耗;增加水果和蔬菜以及豆类、全谷类和坚果的消耗量;并限制糖的摄入量。

为了增加利用的卡路里,人们可以加大身体活动量,通常每天至少定期活动30分钟,活动强度适中。

 

【扩展问题】

6.人们常说慢性病是一种富贵病,为什么现在很多贫穷的人都患上慢性病?

像这样的疑问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在WHO的一份报告中找到答案。

为了促进全球慢性病的防治,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出版了一本名为《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专题报告,该报告收集了世界各地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银行的相关数据,包括中国(其将中国列为较低中收入国家的代表)。

报告指出:

在许多低和中收入国家,慢性病的危害日益增长,不仅使得部分人陷于贫穷,而且阻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慢性病(心脏病、脑卒中、癌症、慢性呼吸系疾病和糖尿病)现在几乎是所有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

另外,报告还指出,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各国反应不足,存在以下10种误解:

①慢性病主要危害高收入国家(事实是4/5的慢性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②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应该先控制传染性疾病,然后再对付慢性病(事实上,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正处于新旧公共卫生挑战的中心,在继续应对传染病问题的同时,他们在许多情况下经历着慢性病危险因素和死亡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在城市地区。

这些慢性病危险因素和死亡的快速增长预示着这些国家未来将承受巨大的负担);

③慢性病主要危害富人(事实上,除最不发达国家之外,在世界上所有其它国家,穷人比富人更有可能患慢性病。

在全世界所有地区,穷人比富人更容易因慢性病而死亡。

此外,慢性病还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将个人和家庭推向贫困);

④慢性病主要危害老年人(我们现在知道,几乎半数慢性病死亡过早地发生在70岁以下人群。

慢性病死亡总数的1/4发生在60岁以下人群。

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年人特别容易患慢性病。

和高收入国家相比,这些国家的人们发病年龄更低,患病时间更长,往往伴随着一些本来可以预防的并发症,而且会更快地死亡);

⑤慢性病主要危害男性(事实上包括心脏病在内的慢性病几乎同等程度地危害女性和男性)。

⑥慢性病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事实上只有当一个人有公平的机会获取健康的生活,并在做出健康选择方面获得扶持的情况下,个人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完全责任。

政府在增进居民健康和福利,以及在向弱势群体提供特殊保护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⑦慢性病无法预防(事实上慢性病的主要病因是已知的,如果消除了这些危险因素,至少80%的心脏病、中风、Ⅱ型糖尿病和40%以上的癌症都是可以避免的);

⑧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太贵(事实上一系列防治慢性病的措施对世界所有地区都是非常经济有效的,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许多解决办法实施起来并不昂贵);

⑨“我的祖父吸烟又超重,但他活到了96岁”(这种人确实存在,但是非常少见);

⑩人总得死于某种疾病(绝大多数慢性病不会导致突然死亡。

然而,它们常常使患者病情不断加重,身体日渐衰弱,特别在疾病没有得到正确控制的时候。

死亡不可避免,但长期不健康的生活状态是可以避免的。

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可以帮助人们生活更长久、更健康)。

7.目前全球慢性病的形势如何?

影响有多大?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慢性病是目前世界上首要的死亡病因,全球有5800万人死亡,其中由于慢性病导致死亡占整个死亡的60%,共夺去了3500万人的生命,比全部感染性疾病(包括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围产期疾病与孕产妇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所导致的死亡总和还要多一倍。

虽然,发达国家由于慢性病导致死亡在所有死亡中所占的比例相比其他国家是最高的,如,高收入国家所有死亡的病因中,慢性病占了87%,而低收入国家慢性病只占到43%(见表1),但我们却发现,约4/5的慢性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据世界银行披露,全球慢性病死亡分布为高收入国家占20%,低收入国家占35%,中低收入国家占37%,中高收入国家占8%(图10-1)。

慢性病危险因素与死亡的快速增长预示着这些国家未来将承受巨大的负担。

表10-1 全球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不同死亡病因的死亡构成(%)

死因

低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

中高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感染性疾病、围产期疾病与孕产妇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

48

14

14

7

慢性病*

43

75

76

87

心血管疾病

23

37

36

38

恶性肿瘤

7

16

17

26

慢性呼吸性疾病

5

11

6

6

糖尿病

1

2

5

3

其他慢性病

7

9

12

14

伤害

9

11

10

6

合计

100

100

100

100

(资料来源:

WHO全球报告,2005)

 

 

 

图10-1 按主要病因和世界银行收入水平类别分列的死亡人数估计

(张璐等,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稍做修改)

图10-2 2005-20XX年部分国家因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损失的国民收入预测

(张璐等,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稍做修改)

 

慢性病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严重的不利影响,使患者过早的死亡,同时会对患者家庭、社区及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并且被低估的经济影响。

中国、印度和俄罗斯联邦预计在2005~20XX年由于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导致过早死亡而将损失的国民收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分别为5580亿美元、2360亿美元和3030亿美元。

见图10-2。

8.富国与穷国在死亡原因方面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在高收入国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寿命超过70岁,并且死于慢性病,即心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癌症、糖尿病或痴呆。

肺感染依然是唯一主要的传染性死亡原因。

中等收入国家同高收入国家一样,几乎有一半人寿命可达到70岁,并且慢性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然而,与高收入国家不同的是,艾滋病毒/艾滋病、妊娠和分娩并发症以及道路交通事故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在低收入国家,有四分之一的人寿命可达到70岁,而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死亡发生在14岁以下的儿童当中。

虽然心血管病在这些国家中都是主要死亡原因,但传染病(首先是艾滋病毒/艾滋病、下呼吸道感染、结核病、腹泻病和疟疾)也夺走许多人的生命。

妊娠和分娩并发症依然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夺走婴儿和母亲的生命。

9.我国慢性病的流行状况?

中国总死亡人数为942.7万,慢性病死亡为747.1万人,占总死亡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占33%,恶性肿瘤占20%,慢性呼吸性疾病占17%,糖尿病占1%,其他慢性病占8%。

感染性疾病、围产期疾病与孕产妇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占10%,伤害为11%。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95个县市193689人口中,慢性病患病率为151.1‰(城市239.6‰、农村120.5‰)。

城市较高的慢性疾病依次是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慢性胃肠炎;农村依次是高血压、慢性胃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病。

城市两周患病率排前5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等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等疾病;农村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等疾病、损伤中毒。

由此可见,慢性病现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卫生问题,其造成的经济负担尤其显著。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总经济负担合计为8580.54亿元,占全部疾病总经济负担的71.45%。

其中,恶性肿瘤的总经济负担最多,为868.49亿元,占全部疾病总经济负担的7.23%;其次分别为脑血管疾病(723.14亿元)、高血压(622.51亿元)、其他类型心脏病(602.50亿元)、冠心病(576.89亿元)。

前5位疾病总经济负担合计为3393.53亿元,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总经济负担的39.55%,占全部疾病总经济负担的28.25%。

目前高血压、糖尿病已成为中国城市居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且上升趋势明显。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000多万人;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空腹血糖受损率为1.9%,估计全国糖尿病现患病人数2000多万,另有近2000万人空腹血糖受损;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与1996年糖尿病抽样调查资料相比,大城市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由4.6%上升到6.4%,中小城市由3.4%上升到3.9%。

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人数分别为2亿和6000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现患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8.1%;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现患人数1.6亿;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现患率分别为:

高胆固醇血症2.9%,高甘油三酯血症11.9%,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7.4%,另有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