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0874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78 大小:23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设计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8页
本科毕业设计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8页
本科毕业设计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8页
本科毕业设计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8页
本科毕业设计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设计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设计.docx

《本科毕业设计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设计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设计.docx(2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科毕业设计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设计.docx

本科毕业设计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设计

高密市创建国家

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

 

 

高密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七月

前言

原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97年开展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称创模)的工作,创建工作开展十余年来,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加快城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取得了明显效果。

高密市是以发展加工制造业和商贸物流为主的外向型城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山东省园林城市,经济位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

近年来,高密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宜居环境为基本定位,以建设富强和谐现代化中等城市、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城市、绿色高密”为目标,加快新型工业化、环境生态化、城乡一体化,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平稳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晰区域发展战略定位和策略,优化经济结构和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高密市委、市政府决定用3~5年的时间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并充分利用创模这一载体,建设良好的城市环境,打造城市品牌,为高密市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并助推高密市早日建成生态宜居城市。

为全面促进创模工作开展,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与管理工作办法》的有关要求,高密市于2012年2月启动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以《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大纲》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第六阶段)》为依据,力求在对高密市的环境保护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的基础上,找出创模存在的难点和亟待解决的重点环境问题,确定规划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模的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统筹“污染控制”、“节能减排”等工作,制定详实的创模实施计划,旨在为高密市创模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

第一章创模基础分析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集中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社会文明程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环境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催化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涵盖了人口、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对一个城市发展模式的综合肯定。

1.1城市发展定位与优势

1.1.1城市发展定位及发展重点

高密市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宜居环境为基本定位,以建设富强和谐现代化中等城市、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城市、绿色高密”为目标,创建环保模范城市。

高密市人民政府在《高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制定了城市发展方向:

高端制造业聚集区。

着力发展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木器加工“四大产业”和鞋业、小五金、玩具、皮件“四小商品”。

按照“大、高、密”方针,以引进和培植产业龙头为抓手,以完善产业链为重点,围绕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和服务业三大板块,以及涵盖家居、家电、家纺和私家车的“家”产业发展。

以经济开发区和密水、醴泉、朝阳、柏城、夏庄、姜庄等城镇工业园区为依托,打造胶东半岛高端产业集聚区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

都市型高效生态农业区。

认真学习借鉴青州、寿光等地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重点建设以潍莱路两侧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示范带,以胶河沿岸为重点的高效蔬菜产业带,以南部丘陵为重点的果品、油料、黄烟产业带,以密水林场、胶河林场为重点的生态经济林带,以胶莱河沿岸为重点的设施农业产业带,着力发展蔬菜、林果、花卉苗木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向都市化农业方向转型,赋予农业生产加工、休闲观光、农耕体验等多种高附加产值功能。

生态休闲和历史文化旅游区。

加快密水生态林场、胶河生态林场和王吴水库、马旺水库湿地旅游区建设,提高生态防护和碳汇功能;融合文化、旅游、生态等资源优势,打造民艺民俗村等民俗文化旅游区,晏婴文化生态园、汉代墓群、城阴城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址旅游区。

1.1.2高密市开展创模活动的重要意义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成果的标志性体现,是城市在新世纪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目标。

高密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提高城市和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促进高密市转变发展方式,切实解决影响群众生活和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使高密市的天更蓝、水更清,城市环境更加整洁,经济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1.2高密市自然概况

1.2.1地理位置

高密市为潍坊市辖县级市,位于山东省中东部的胶莱平原。

地理坐标为北纬36°8'44"~36°41'20",东经119°26'16"~120°0'38"。

东临青岛胶州市,西依安丘、昌邑、峡山,南连诸城,北依青岛平度市,全市行政区划面积1523.49km2。

高密市距省城济南295km,距潍坊85km,东距青岛95km。

距青岛、潍坊机场70km,境内胶济铁路、胶新铁路、济青高速公路纵横贯穿,交通四通八达,是山东沿海地区通往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

1.2.2地形地貌

高密市地处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鲁东古隆起区西部、胶莱坳陷之内,横跨高密凹陷和柴沟凸起两个四级构造单元。

境内第四系广布,地层构造较简单,岩浆活动微弱。

境内南部分布着侏罗系莱阳组地层;中部和北部广布白垩系王氏组地层(含第四系覆盖区);王氏组下部地层分布在市境西部,中上部地层分布在市境中部、东部及北部;第四系地层主要覆盖区位于市境中部和北部。

1.2.3河流水系

高密市水系属于胶莱河水系,全市大小河流17条,多呈南北向。

胶河源于胶南县铁撅山(鲁山),经胶县由空冲水东南入境注入王吴水库,是王吴水库的水源地。

在境内经王吴、李家营、柏城、姚哥庄、高密、张鲁、夏庄、河崖、大栏9乡镇,于东风村东出境入胶县汇南胶莱河。

境内长62.5km,流域面积202.4km2。

小康河正流源于卣坊一带,经张家埠、碾头至南关,北流穿过城区,向北出北关,经仁和乡至小楚家西入北胶莱河。

全长26.1km,流域面积66.2km2。

主要用于接纳第一、第三污水处理厂排水。

同时也是城区泄洪的重要河流。

南胶莱河:

即胶莱河之东南段。

自大栏乡咸家北入境,流向东南至孙家口东出境。

境内长6km,流域面积344.5km2。

主要用于农业灌溉。

北胶莱河:

即胶莱河之西北段,自前丘东入境,经河崖、姜庄、咸家、大牟家4乡镇,至曹家北出境入昌邑。

境内长40km,流域面积376.3km2,

五龙河:

该河上游分东西两支,皆源于诸城县九龙埠。

东支名五龙河,自土庄乡山庄东入境,流入李家庄水库。

西支名盆渠河,自土庄乡常家疃东南流入境内马旺水库。

两支流出水库后至柴沟西合流,称五龙河,经呼家庄、康庄、蔡家站、大牟家等乡镇,至槐家村东入北胶莱河。

境内长52.4km,流域面积450.9km2。

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及城区泄洪。

北胶新河:

1975年开挖,东起梁家村东南,与南北流向的小辛河相接,经蔡家站乡、大牟家镇,至西泊子西北出境入北胶莱河。

境内长34.24km,流域面积777.1km2。

主要用于接纳第二污水处理厂排水。

高密市已建成较大水库有王吴水库,总库容6570万m3,兴利库容2658万m3;马旺水库,总库容2700万m3;拒城河水库,总库容630万m3;李家庄水库,总库容895万m3;此外,在丘陵区,共建成小

(二)型水库16座,控制流域面积共135.4km2。

完成工程量14.84万m3;总投资28.92万元。

兴利库容281.3万m3,灌溉面积13190亩。

1.2.4水文气象

气候:

高密属季风区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冷夏热。

春季冷暖多变,常出现倒春寒及发生春旱;夏季多温湿东南季风,气压低、气温高、湿度大,致炎热多雨并伴有旱、涝、风、雹等灾害;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冬季多西北风,干燥寒冷,少雨雪。

全市历年(1954-2010年)平均气温12℃。

极端最高气温40.8℃(1968年),35℃以上气温炎热天数平均每年5.7天;极端最低气温-24.5℃,-15℃以下气温严寒天数平均每年2.6天。

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58.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8%。

降水:

常年降水量平均约730mm(其中1954-2010年全年平均降水量670.7mm),降水量由东南至西北依次递减。

降水时间多在6-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

降水量最多年份为1964年(1315.2mm);最少年份为1981年(317.8mm)。

1.2.5自然资源特征

(1)土地资源

高密市土地总面积152349.13ha,其中农用地面积123445.22ha,占土地总面积的81.03%;建设用地面积24901.55ha,占土地总面积的16.35%;其他土地面积4002.36ha,占土地总面积的2.63%。

(2)水资源

高密市年均水资源总量为5.504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3689亿m3、地下水资源量1.3263亿m3、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水量0.1911亿m3;全市年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6983亿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1.5852亿m3、地下水可利用量1.2366亿m3、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可利用水量0.1235亿m3。

(3)矿产资源

高密市主要的矿产资源为:

砂、重晶石、花岗岩、玄武岩、膨润土。

其中,砂主要分布在胶河两岸的柏城、姚哥庄、张鲁、夏庄等乡镇,总储量3547.61万t;重晶石主要分布在柏城镇和井沟镇,总储量达600万t以上;花岗岩主要分布在秦家店子北1200m处,储量1491.08万m3;玄武岩主要分布在柏城镇和井沟镇,总储量为680万m3;膨润土主要分布在柴沟、井沟、阚家3处乡镇,估算储量为100万t。

1.2.6土壤与植被

高密市土壤共有4类,其中:

褐土类面积42.89万亩,占总面积的18.77%;棕壤土类面积17.69万亩,占7.74%;砂姜黑土111.52万亩,占48.8%;潮土56.42万亩,占24.69%。

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地瓜、水果、蔬菜、桑树等。

根据粮食产量分高、中、低产田三种类型。

高产田86.4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9%,主要分布于姜庄、朝阳、大牟家、井沟等乡镇;中产田79.37万亩,占45%,主要分布于夏庄、阚家、密水街道、醴泉街道等乡镇;低产田10.58万亩,占6.0%,主要分布于柴沟、柏城等乡镇。

山丘区自然植被较差,山石裸露,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经过长期植树造林,搞水土保持,森林面积不断增加,对于涵养水源、治理水土流失起了重大作用。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26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0.99%,主要林木为刺槐、银杏、松、杨、柳及果树等。

果树主要有苹果、山楂、柿子、核桃、桃子、枣子等。

201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8.4%。

1.3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1.3.1行政区划

高密历史悠久。

战国时,今前后田庄一带,始名高密。

秦统一中国后,置高密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高密县初属胶东行政区滨北专区,1994年5月,撤销高密县,设立高密市(县级市),以高密县的行政区域为高密市的行政区域。

高密市总面积1523.49km2,辖7个镇(姜庄镇、夏庄镇、井沟镇、柴沟镇、阚家镇、大牟家镇、柏城镇),3个街道(朝阳街道、密水街道、醴泉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960个行政村(居委会)。

1.3.2社会发展现状

2011年全市人口为87.3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2%。

全市总户数293458户,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1.41‰。

高密市域内目前拥有各类学校182所,在校学生112295人,其中普通中学41处,在校学生48229人;职业中学3处,在校学生8020人。

2008年成功申办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2009年9月建成开学,2010年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1.3.3城市建设发展状况

高密市紧紧抓住山东省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制造业聚集区的战略机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积极实施“北工、南文、中商、东新、西农”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城北工业区、南部文化区、中央商务区、东部新城区和城西都市农业园区5大板块,全面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

城市发展轴线和胶河景观带将各功能区连接,使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城市绿地系统在整体布局上突出“三个结合”:

郊区大环境与建成区内大中型绿地相结合,开放型绿地与经营型绿地相结合,线型绿地与块状绿地相结合,并确定高密市城市绿地系统总体布局结构为:

“一圈、一环、三纵、三横、七节点”,使城市各类园林绿地点块布置均匀,网络结构合理,生态环境优良,景观特征明显,城景关系协调并形成独特的园林绿地系统;完善城市公园体系建设,融入民俗文化特色,创造宜居城市;统筹城市文化、体育、医疗、教育等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1.3.4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城市道路现状:

高密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087.52km。

其中国道31.3km,省道126.32km,县道333.9km,乡道283km,村村通公路2313km。

公路密度达到202km/百km2,公路养护里程430.4km。

北平路、西外环路、潍胶路竣工通车,“五纵五横一环”的主干道路网络初步形成;完成胶济铁路改造和胶济客专高密段建设,保留了电气化改造后的高密火车站。

人均道路面积23.5km2,城市道路照明装置率98.3%,万人拥有公交车10.3台。

城市绿化现状:

2011年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335.6m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75%,绿地率31.0%,人均绿地面积达到8.6m2。

2011年获得“山东省园林城市”称号。

城市供水现状:

高密市城区以地表水作为饮用水源,饮用水水源地主要为王吴水库、城北水库。

另有备用水源地王党水源,为地下水源。

目前,高密市供水主管线总长184.5km,日供水能力10万m3,供水覆盖面积近44km2,供水人口86万多人,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9%,供水水质达标率100%。

利用世行贷款投资实施惠及66万农民的农村饮用水安全水工程,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成功实施了同源、同网、同质、同价。

城市供气现状:

高密市现有一座门站,位于醴泉大街与平日路交叉口,年设计供气能力分别为1.1亿m3,现状供气能力为0.5亿m³/年。

高密市现有一座CNG常规站,位于高密市醴泉大街宏华工业园,日供气规模为2万m³。

铺设高、中压管线350km以上,居民用户已达27510户,工业用户108户。

2010年底,城区新建所有集中住宅小区全部改用天然气。

目前,高密市有33家液化气站,供气普及率96%。

城市集中供热现状:

实施城区集中供热综合改造,现中心城区建设供热管网供热面积800万m3,集中供热、联片供热能力达到500万m2,集中供热率达到92%以上。

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热电联产”主力热源,热源首选机型为国家鼓励发展的“高参数、大容量”2×300MW级及以上大型热电联产机组,配合发展“节能、高效”的大型集中供热锅炉房为城市调峰和事故备用辅助热源,从根本上扭转高密市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受限于热源发展的局面。

1.3.5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现状

2011年,市内生产总值完成385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1:

60:

29,财政总收入35.3亿元,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0.4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377元。

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规划建设了十大产业基地和三大生态农业示范区,发展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基地26万亩,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91个,“胶河”牌土豆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惠和”牌金针菇获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8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350家,规模养殖场(区)达到1920处,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养殖调出大县;制订胡萝卜、山药、平菇、水蜜桃等4类产品的8个潍坊市级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制订草莓、冬枣、大姜、细香葱等4类产品的高密市地方标准及配套栽培技术规程,共执行部颁、潍坊市颁布的各类标准183项。

高密产业基础雄厚,工业已经形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木器加工“四大产业”和鞋业、小五金、玩具、皮件“四小商品”。

现有规模以上企业609家,现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2个、国家免检产品8个和省著名商标26个、省名牌产品27个,被评为“全国商标百强县”。

棉纺织业进入山东省十大产业集群,被评为“中国家纺名城”、“中国鞋业生产基地”、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2011年全市有405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12家企业纳税过千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201.35亿元、利税106.76亿元,分别增长32.7%和28.4%。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10家,产值215.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18.16%,比上一年提高3.42个百分点;三产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社区服务等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农村消费网络进一步完善。

目前,高密市正处在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1.3.6能源消费与能源结构状况

2009-2011年3年高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情况见下表1-1。

表1-1高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一览表

项目

年度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吨标煤)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万元)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煤/万元)

2009

1669112

1675470

0.98

2010

1773638

1886848

0.94

2011

1630384

1831892

0.89

从表1-1可看出,高密市自2009至今,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在逐年降低。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能源消耗统计数据显示,制造业用能占99%,其中,纺织业、化纤制造业是主要用能行业,分别占59.2%、29.9%。

在用能结构上,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燃煤的消耗量在能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最高,达到90%。

1.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本节主要对高密市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及噪声等环境要素,以及固体废物产生和处理情况进行现状评价。

1.4.1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1.4.1.1评价方法

我国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几种常规污染物各级浓度限值见表1-2所示。

表1-2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单位:

mg/m3(标准状态)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二氧化硫SO2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0.02

0.05

0.15

0.06

0.15

0.50

0.10

0.25

0.70

可吸入颗粒物PM10

年平均

日平均

0.04

0.05

0.10

0.15

0.15

0.25

二氧化氮NO2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0.04

0.08

0.12

0.08

0.12

0.24

0.08

0.12

0.24

臭氧O3

1小时平均

0.16

0.20

0.20

1998年以前我国主要采用分指数和污染负荷系数法进行空气质量评价。

从1998年开始,我国开展了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周报及后来的空气质量日报工作,并开始采用API空气污染指数法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我国规定的城市空气质量日报API对应的污染物浓度及分级标准见表1-3和1-4。

表13空气污染指数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浓度单位:

mg/m3

API

SO2

(日均值)

NO2

(日均值)

PM10

(日均值)

O3

(小时均值)

50

0.050

0.080

0.050

0.120

100

0.150

0.120

0.150

0.200

200

0.800

0.280

0.350

0.400

300

1.600

0.565

0.420

0.800

400

2.100

0.750

0.500

1.000

500

2.620

0.940

0.600

1.200

表14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类别

API

空气质量状况

对健康的影响

建议采取的措施

0~50

可正常活动

51~100

101~150

轻微污染

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

151~200

轻度污染

201~250

中度污染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

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并减少体力活动

251~300

中度重污染

>300

重污染

健康人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1.4.1.2常规指标评价

目前,高密市环保局按照《空气质量检测技术规范》布设了2个监测点位,采用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分别位于人民大街1758号环保局和康成大街体育局(两监测点位相距5.5km),均属于二类区。

2011年5月完成监测点布设并经认定后投入使用。

高密市环保局下属各站监测项目为:

SO2、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

每日采样的时间不少于24个小时,同时测定有关气象参数(风向、风速、气温、气压、干球湿度等)。

2011年,高密市环境监测站的大气环境监测结果见表1-5。

表1-52011年高密市大气监测数据统计表

单位:

mg/m³

时间

SO2

NO2

PM10

浓度范围

超标率%

浓度范围

超标率%

浓度范围

超标率%

1月

0.040-0.051

0

0.026-0.036

0

0.049-0.215

26.1

2月

0.042-0.053

0

0.026-0.034

0

0.047-0.197

18.6

3月

0.041-0.052

0

0.026-0.037

0

0.050-0.096

0

4月

0.039-0.050

0

0.021-0.036

0

0.039-0.094

0

5月

0.040-0.052

0

0.020-0.035

0

0.042-0.093

0

6月

0.037-0.053

0

0.015-0.036

0

0.031-0.091

0

7月

0.034-0.053

0

0.012-0.037

0

0.035-0.091

0

8月

0.028-0.051

0

0.012-0.035

0

0.033-0.092

0

9月

0.011-0.050

0

0.015-0.029

0

0.035-0.095

0

10月

0.040-0.051

0

0.022-0.035

0

0.036-0.095

0

11月

0.043-0.052

0

0.023-0.033

0

0.047-0.126

16.3

12月

0.046-0.056

0

0.019-0.036

0

0.047-0.193

22.8

全年

0.011-0.056

0

0.012-0.037

0

0.031-0.215

11.7

表1-62011年高密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

mg/m3

点位

监测

项目

季均值

年均值

编号

名称

一季

均值

二季

均值

三季

均值

四季

均值

1

体育局

SO2

0.043

0.040

0.036

0.041

0.040

N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