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高一生物上学期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单元模拟测试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0246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0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市高一生物上学期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单元模拟测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长沙市高一生物上学期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单元模拟测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长沙市高一生物上学期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单元模拟测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长沙市高一生物上学期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单元模拟测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长沙市高一生物上学期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单元模拟测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沙市高一生物上学期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单元模拟测试试题.docx

《长沙市高一生物上学期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单元模拟测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市高一生物上学期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单元模拟测试试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沙市高一生物上学期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单元模拟测试试题.docx

长沙市高一生物上学期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单元模拟测试试题

长沙市高一生物上学期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单元模拟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为提高温室农作物产量,常需适当改变温室中的一些条件。

下列不适用的措施是()

A.增加O2浓度B.增加CO2浓度C.增加光照强度D.调控昼夜温差

2.请据图回答:

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A处上升,B处下降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D.A、B两处都不变

3.下列措施中不会提高温室蔬菜产量的是()

A.增大O2浓度B.增加CO2浓度C.增强光照强度D.调节室温

4.如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B.①、④过程都产生[H]

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

5.如图表示某种植物光照强度与C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之间的关系.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

A.只进行呼吸作用

B.只进行光合作用

C.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

6.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值至2.0,保存于370C水浴锅内。

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7.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a、d点均上移,b点右移

D.c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量为V2

8.如图是酵母菌细胞呼吸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条件下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ATP中

B.乙条件下葡萄糖内的能量只流向酒精和ATP

C.甲、乙条件下产生物质a的部位是不同的

D.试剂X是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9.如下图表示pH、温度与反应物剩余量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该酶的最适pH为8

B.温度从0→M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C.pH从6升高到8,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D.pH从6升高到8,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

10.小麦幼苗在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叶片发黄的现象。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照实验应使用含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小麦幼苗

B.据实验结果推测无机盐X可能是一种含镁元素的无机盐

C.与正常幼苗相比该幼苗叶绿体内的NADPH的合成速率增加

D.实验结束时,培养液中某些无机盐离了的浓度可能会增加

11.北京师范大学贾宗超教授、郑积敏博士,在研究中发现了在同一蛋白的同一活性中心上行使相反功能的新机制,其研究成果首先公布在顶级专业期刊《Nature》上。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性中心”指的是酶的识别位点

B.“同一蛋白”指的是酶

C.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所以活性中心与反应物是一一对应关系

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

12.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各种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是(  )

A.因变量B.自变量

C.无关变量D.控制变量

13.如图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  )

A.横坐标是CO2浓度,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

B.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

C.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

D.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

14.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产生的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种子库中储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15.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内合成的是()

①性激素 ②运输K+的载体 ③淀粉 ④淀粉酶 ⑤纤维素

A.②③B.②④C.②⑤D.①②

16.如图为叶绿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1具有选择透过性

B.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2上

C.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只分布在3中

D.叶绿体具有双层膜

17.下图是新鲜菠菜叶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的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色素带①②都是由碳氢链组成的分子

B.色素带①②变窄的原因可能是未加碳酸钙

C.纸层析的原理是光合色素易溶于95%乙醇

D.色素带③④中的色素只能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18.图是水稻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图解,其中①—④表示过程。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②都能合成ATPB.过程①③可以不同时进行

C.过程①④产生的[H]不是同一物质D.过程③产生的水中的H还来自于水

19.生物膜上的物质或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B.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有利于丙酮酸的分解

C.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有利于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

D.核膜上有许多核孔,有利于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

20.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人体细胞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C.酵母菌不能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细胞呼吸

21.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其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22.下图表示一个反应过程,图中的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则下图中的A.B.C分别表示

A.淀粉、淀粉酶、葡萄糖

B.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

C.蔗糖、蔗糖酶、果糖

D.乳糖、乳糖酶、葡萄糖

23.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会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乙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会使丙酮酸增加

C.若丙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会使ADP的消耗增加

D.若丁能抑制[H]被氧化成水,则会使O2的消耗减少

24.下图表示胃蛋白酶活性与温度、pH之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和pH都会影响胃蛋白酶的活性

B.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是37℃

C.胃蛋白酶的最适pH—定是2.0

D.温度为0℃时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

25.下列操作不会导致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

A.蛋白酶溶液中加入强碱

B.消化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

C.蛋白酶经高温加热再冷却

D.蛋白酶溶液中加入蛋清溶液

二、多选题

26.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右图所示。

问:

在氧浓度为a时,下列叙述错误是

A.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1/3的葡萄糖用于发酵

C.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来自有氧呼吸的占2/5

D.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有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7.如图是生物界中能量“通货”——ATP的循环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M指的是腺苷,N指的是核糖

B.食物为ATP“充电”指的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C.生物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一定是ATP

D.ATP“放能”与吸能反应相伴随

28.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

B.光合作用在光下进行,有氧呼吸在黑暗中进行

C.光合作用需要水参与,有氧呼吸也需要水参与

D.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可以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29.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B.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C.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

30.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下,H202分解释放的02与愈创木酚反应生成茶褐色产物;氧气产生越多,溶液颜色越深。

为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运用比色法,测定了5min内茶褐色产物量的变化,结果见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先将过氧化氢酶和反应物分别加缓冲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再混合

B.依据0〜1min的曲线斜率,可比较不同pH条件下的酶活性

C.pH为5〜8的缓冲液处理组反应结束时的产物相对量是不同的

D.在pH为3的缓冲液中过氧化氢酶因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活

31.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剧为25℃和30℃,图6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a、d点均上移

D.c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量为V1+V2

三、非选择题

32.柱花草主要生存在年平均气温19~25℃的地区,为探究高温和低温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入员完成了相关实验。

下表为科研入员在不同温度下测得的柱花草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等相关指标。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分组

处理类型检测内容

净光合速率(µmolO2/m2•s)

总光合速率(µmolO2/m2•s)

CO2固定酶活性(µmolaCO2/mg蛋白•min)

甲组

6℃处理

3.11

3.51

3.34

乙组

25℃处理

14.78

15.15

6.86

丙组

36℃处理

14.14

14.51

6.07

(1)本实验的实验组为__________________。

(2)CO2固定酶主要存在于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3)柱花草的总光合速率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在6℃条件下适当增加环境中的C02浓度,柱花草的总光合速率增加不明显,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表可知,温度胁迫对柱花草的呼吸作用___________。

A.有显著抑制作用

B.有显著促进作用

C.无明显影响

(5)在适宜的光照等条件下,如果突然中断CO2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相对含量_________。

33.下图是植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流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①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它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被裂解的场所是___________。

(2)图中的CO2在接受[②]___________释放的能量并被[H]还原前,必须经过的一个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

(3)图中的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___阶段反应,并且此阶段生成的物质②数量最多。

3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体的重要生理功能,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观赏植物蝴蝶兰可通过改变CO2吸收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

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夜间吸收CO2并储存在细胞中。

依图1分析,长期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在0~4时_______(填有或无)ATP和[H]的合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段无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庆是全国著名的蔬菜生产基地,由图2可知:

要提高大棚蔬菜产量,在光的总能量相同的情况下,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光作为照明灯、______________色的塑料薄膜作为大棚。

当光的波长由550nm转为650nm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

(3)秋天叶片变黄,有人推测可能与温度降低,叶绿素被破坏有关,请问叶片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上。

(4)某科学小组从植物细胞中提取了完整的有活性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制成悬浮液,分别加入1号和2号试管中。

1号试管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溶液,2号试管中加入等量且适宜浓度的CO2的缓冲溶液,并给予充足光照,观察到的现象是1号试管______________,2号试管______________(填是否有气泡产生)。

35.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曲线表示物质A生成物质B的化学反应,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

酶所降低的活化能可用图中纵坐标_________段来表示。

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________(上移/下移)。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__________,因而酶催化效率更高。

(2)图2体现酶的特性之一是酶具有__________,图中能代表酶的是__________(字母)。

(3)图3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与最适PH条件下测得的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曲线,底物浓度为S2时,反应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

若改变温度后重复实验,V2会__________(上移/下移/不移/不一定)。

(4)图4是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图。

其中A表示_________(物质),X1和X2_________(是/不是)同一种物质,细胞吸收钾离子时,细胞中有__________(酶1/酶2/酶1和酶2)所催化的化学反应在进行。

36.与单种相比,“玉米﹣大豆间种”(如图)可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同时额外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

为选择适合间种的大豆品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

大豆品种

种植

方式

叶绿素a含量/mg*dm-2

叶绿素a含量/mg*dm-2

叶绿素

a/b

净光合速率/umol*m-2*s-2

单株产量/g

品种

1

单种

3.681

0.604

6.094

19.06

13.54

间种

2.249

0.925

2.432

16.39

4.90

品种

2

单种

3.587

0.507

7.071

20.08

20.25

间种

2.004

0.946

2.118

16.63

13.61

(1)单种和间种都要保持合适的行间距,保证通风,有利于植株吸收_____,从而充分利用光反应产生的_____,提高光合效率。

(2)与单种相比,间种模式下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从环境因素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叶片中叶绿素a/b降低,这种变化是植物对弱光的适应。

(3)与单种相比,间种模式下品种1的净光合速率下降不显著,单株产量下降显著,最可能的生理原因是___。

(4)实验结果表明,比较适合与玉米间种的大豆品种是品种2,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

37.下图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韭菜宿根进行相关实验流程,请分析回答:

(1)提取色素和分离色素所用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结果①”如图2所示,其中共有的色素带的颜色是____________,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3)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4)将等量刚制备的韭菜和韭黄色素滤液放在阳光与三棱镜之间,“结果②”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______光区域。

将制得的韭菜滤液在强光下曝光1~2h,再重复上述实验,其结果与韭黄滤液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其原因是________。

(5)每分子叶绿素含有一个Mg2+,可被H+、Cu2+等替换。

韭菜滤液用5%的HCl处理一段时间后,其颜色与研磨时未加__________的颜色相似,呈现黄褐色。

实验室常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可形成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在提高大棚作物产量的过程中,可以增大昼夜温差,降低夜间有机物的消耗;或白天的时候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室内CO2浓度等均有助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可以提高产量。

【详解】

增加O2浓度可促进细胞的呼吸,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A符合题意;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绿色植物周围空气中的CO2含量,直接影响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适当增加封闭温室内的CO2浓度,可以提高作物产量,B不符合题意;增加光照强度可增加光反应的速率,进而增加暗反应的速率,可提高光合产量,C不符合题意;温度通过影响光合作用酶和呼吸作用酶的活性来影响绿色植物的有机物的净积累,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晚上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减弱呼吸作用,因而适当增大昼夜温差,能提高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从而提高作物产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渗透作用指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允许溶剂分子通过,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的膜),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

【详解】

由图可知,小白鼠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装置中的氢氧化钠能够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故该装置中气体减少,故A侧液面会下降,B侧液面会升高。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可见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

由光合作用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

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我们知道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

【详解】

A、增加氧气浓度,只可能提高有氧呼吸速率,不能提高有机物的产量,所以不会提高温室蔬菜产量,A正确;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增多后合成的有机物也可能会增多,所以适度增加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能促进光合作用,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B错误;

C、增强光照强度,可以增大光合作用光反应,故可以提高蔬菜产量,C错误;

D、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让植物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使其少分解有机物,这样白天合成的多,夜晚分解的少,剩余的有机物就多,产量自然就高,D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光照、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据此可以很好的在农业上进行运用。

4.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③是CO2固定,X是三碳化合物,①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Y是丙酮酸,A正确;

B、①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均产生[H],B正确;

C、①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是C3还原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C错误;

D、图中过程均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D正确。

故选C。

5.D

解析:

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示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P点是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P点之前,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P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解:

AB、P点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进行,且两者的强度相等,AB错误;

C、只要是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P点时细胞有呼吸作用,C错误;

D、P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达到动态平衡,D正确.

故选D.

考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6.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PH为2.0时,唾液淀粉酶失活,不能分解淀粉,但唾液淀粉酶和乳清蛋白会被胃蛋白酶分解成多肽,故选A

7.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示为某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

A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V1代表呼吸速率;AB段表示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B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D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详解】

A、a点时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除了受温度影响,还受O2浓度等因素的影响,A错误;

B、在a点以后,植物就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点是补偿点,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B错误;

C、如果温度从25℃提高到30℃,呼吸作用加快,a点上移,光合作用酶的活性降低,所以光合作用速率降低,要完成对呼吸作用的补偿需要较强的光照,b点右移,饱和点下降d点上移,C正确;

D、c点时O2的产生速率即是总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速率=V1+V2,D错误。

故选C。

8.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大量)。

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少量)。

据图分析可知,条件甲是有氧条件,条件乙是无氧条件,物质b是水,物质a为二氧化碳。

试剂X是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或澄清的石灰水。

【详解】

A.甲条件下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少部分储存在ATP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A错误;

B.乙条件下葡萄糖内的能量大部分未释放出来,仍储存在酒精中,释放的能量少部分储存在ATP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B错误;

C.甲、乙条件下产生物质a(CO2)的部位是不同的,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C正确;

D.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可用于检测酒精,不能用于检测CO2,试剂X是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或澄清的石灰水,用于检测CO2,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和场所,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9.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从图中曲线可知,温度从0→M变化过程中,反应底物剩余量逐渐减少,酶的活性逐渐增强,随pH值从6升高到8,酶的最适温度不变,随pH值从6升高到8,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

【详解】

A、虽然图中能够看出当PH为8时,酶的活性最高,但PH在7到9之间没有反应出来,故不能说明该酶的最适PH为8,A错误;

B、温度从0→M变化过程中,反应底物剩余量逐渐减少,酶的活性逐渐增强,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来,随pH值从6升高到8,酶的最适温度不变,始终在M值,C正确;

D、在M值之前,随pH值从6升高到8,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