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中考作文题目.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0056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恩施中考作文题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北恩施中考作文题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北恩施中考作文题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北恩施中考作文题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北恩施中考作文题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恩施中考作文题目.docx

《湖北恩施中考作文题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恩施中考作文题目.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恩施中考作文题目.docx

湖北恩施中考作文题目

2014湖北恩施中考作文题目

【篇一: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2014年中考作文题及满分作文范文】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2014年中考作文题及满分作文范文

文丨佚名编辑丨逍遥一世

45【湖北省恩施自治州】

作文题目:

顶梁柱

【满分作文】

顶梁柱

人们时常把母亲比作水,赞扬她的伟大,无私,温柔细腻。

而却少有听到有人赞美父亲的爱。

因为,它相对母爱而言,更加沉默,不轻易表露,不会在方方面面都那么温柔体贴,甚至可以说有些粗枝大叶。

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又高大又伟岸,那时候的我认为父亲无所不能,是家里的顶梁柱。

一些重活,技术活父亲都能干。

家里装修那会,父亲还抢着帮着干,又背石块又背水泥的,完全忘记了是自己出钱请人装修,还真有点……傻。

有时候家里灯泡坏了,我就在下面扶稳,爸爸踩着椅子上去换灯泡,换一个,汗水就浸湿了衣衫,我想这是不累的,换这个其实并不麻烦,主要还是担心椅子会不会突然塌的紧张。

一天我发现,不知何时,父亲的脸上有了些皱纹,头发也有几根白了,眼睛已经深陷了下去,而我也比父亲高了半个脑袋,原来这就是所谓的付出而无悔。

但父亲这样子是怎么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虽他已老,但他对我的爱永远如山那样高大,稳重,深沉,而我为拥有一份属于我自己的父爱,如山一样的父爱而自豪。

【教育新未来,未来的,已来】

如果你是一个对教育有见解的人,请拿起笔,大家一起分享吧。

微信号:

xinweilai2015

投稿箱邮:

2499398317@

1

【拾取民间记忆,应该有你参与】

如果你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请拿起笔,大家一起分享吧。

微信号:

folktale2014

投稿箱邮:

2499398317@

2

3

【篇二:

2014年恩施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机密★启用前

2014年恩施州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卷

本试题卷共8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生答题全部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卷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准考证号码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及本试题卷上。

3.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5.考生不得折叠答题卷,保持答题卷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知识运用(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鞭挞伫立海枯石烂汗流浃背顶礼膜拜

b.服辩栖息正襟危坐首当其充一视同人

c.恻隐静谧相辅相承莫忠一是左右逢源

d.禁锢贮蓄前仆后继郑重其事不可明状

3.关于下面汉字的结构及笔顺规则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水”“高”“火”“章”这四个字都是整体结构。

b.“家”字是上下结构,共九画;“延”字第六画是捺。

c.“凹”“凸”两字笔画都是五画,“凸”字第二笔是短横。

d.偏旁部首中竖心旁的笔顺是:

先点后竖再点。

4.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早春二月,在山雀子▲的江南山乡,随处可以听见布谷鸟的呼唤、鹧鸪的啼鸣、竹鸡的呢喃。

在▲地想要早早盛开的杏林深处,在▲的村前屋后,在嫩芽吐露的青青茶山上,在一夜春雨、遍地爆笋的楠竹林中,▲的春天早已来到这里,让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土地松动了,让干硬的树枝变软了,让泥土下细小的草根绽出了细白的芽苞。

a.惊醒迫在眉睫竹烟波月煦润

b.唤醒迫不得已雾锁烟迷湿润

c.噪醒迫不及待一抹烟雨温润

d.点醒从容不迫烟雨迷蒙潮润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乡愁是一种故土情结,是一种家国情怀,是一种社会情缘,是一种精神情韵。

②记得住乡愁,即有心安处。

③乡愁是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与无尽牵挂。

④留住乡愁,就留住了游子的归心和向心,系牢了民族精神的根,温润了炎黄子孙的心。

⑤在长期的社会迁延与情感沉积中,乡愁更是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传统元素与精神基因,成为民族情感的依凭与精神家园的归附。

a.②⑤①③④b.③①⑤②④

c.③①②④⑤d.②①⑤④③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嫦娥三号能否在月球表面实施软着陆,这是此次嫦娥三号任务最大的难点,也是任务成功的关键所在。

b.今年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立法将每年的12月13日确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c.恩施地处神秘的北纬30度,这里拥有“世界唯一的独立硒矿床”和“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被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学术委员会授予“世界硒都”。

d.201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首倡全民阅读,此举非同寻常,立即引起社会各界乃至文化界的高度关注。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b.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

?

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c.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d.“他不肯接见你的”,一个女佣站在门槛上为难地说,“他谁都不肯接见”。

二、文化积累(10分)

8.古诗文名句默写(⑴⑵和⑶⑷各选作一题,第⑸~⑽任选四题)(6分)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⑵▲,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⑷▲,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⑸《赤壁》中诗人杜牧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的名句是▲,▲。

⑹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一直是那些忧国忧民的士大夫文人至死不渝的情怀,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就用▲,▲的诗句来表达抒写这种情怀。

⑺没有远大的理想,就难有精彩的人生,杜甫在《望岳》一诗中用▲,▲两句诗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两句诗是▲,▲。

⑼人生难免失意,但在失意后不一味消极、沉沦,而是在山水中找到寄托,这让我们想起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下的名句▲,▲。

⑽以水写愁,常常能够化抽象为形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温庭筠在《望江南》中写的▲,▲两句诗就收到了这样的效果。

9.名著导读(4分)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小说《鲁滨孙漂流记》。

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出生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不甘于像父辈那样平庸地过一辈子,毅然舍弃安逸舒适的生活,私自离家出海航行,但每次都历尽艰险。

有一次,风暴将船只打翻,鲁滨孙一个人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

⑴鲁滨孙在荒岛上救下的两个人物,一个是▲,另一个是▲。

⑵小说中的鲁滨孙是怎样的一个人?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三、文章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问题(13分)

喜鹊的心情

梁利萍

①冬日的午后到底要暖和些。

太阳执著地投放着它的热情,使凝冻的寒气不由得松懈了下来。

刺骨的冷风似乎也倦了,收敛起它的针芒,丢给这座城市暂时的祥和。

在这样一个美妙的时刻,我按捺不住对温暖的渴望,跑到院子里尽兴享受起这不可辜负的阳光来。

②没有了叶子的遮蔽,阳光越过杨树光秃秃的枝桠满满地把我包裹起来,透过厚重的棉服依然可以感觉到它的温度。

太阳把杨树网络样的枝桠印在老旧的水泥路上,如一幅长长的木刻版画,看着自己的影子移动在斑驳的树影儿间,恍若置身于画中。

我正醉心于这自然成就的无华的艺术品,不想头顶上两声脆亮的鸣叫扰了我的奇思妙想,循着声音举目而望,竟是两只漂亮的大喜鹊悠然立于枝头,头和长长的尾羽黑亮亮的如锦缎一般,圆润的肩、腹白得一尘不染,如身着一件质地上好的坎肩,一对漂亮的翅膀轻轻拢在背上,在阳光下闪着幽蓝的珍珠般的光泽,如此雅致得体的礼服不知出自哪位设计师之手。

与许多鸟类乐于栖息在远离人群的山林间不同,喜鹊是逐人群而栖的,喜爱筑巢于人类居所旁高大的树枝上,于是在这钢筋水泥林立的北国都市中,喜鹊成了最靓丽的大鸟,又加之其鸣叫声响亮悦耳,有极

好的人缘。

③喜鹊转动着黑宝石一样的眼睛,望了望树下的不速之客,便昂起头继续忘情地边歌边舞,细长的尾羽摆来摆去,如同挥舞着的指挥棒。

这嘹亮的此起彼伏的歌声在灰冷的空气中散开来,搔动着路人的心思,再冷峻的面孔也会幻化出笑容,我的心里也添得了一份意外的喜悦。

这城里,喜鹊并不少见,树荫浓密的枝头时常可以看到它们跳动的身影,然而在枯寒萧瑟的隆冬里,我已淡忘了这一年四季固守于此的鸟。

环顾四周,成排的树木齐整整地枯败颓秃,喜鹊跃上枝头,举目不见枝茂叶绿、蛾飞虫蠕,我诧异于这快活的大鸟,面对如此的萧条景致,哪里来的心情放声高歌。

冬天的日子对于喜鹊这样的留鸟来说并不好过,先不说风景,这寒风冷雪的侵扰就足够难过了,更何况没了小虫和果子,可食用的东西少得可怜,难免忍饥挨饿,若换我处于此境,愁都愁不过来呢,而喜鹊的歌声依旧如春秋季嘹亮、喜悦。

喜鹊的心情丝毫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它只是为自己的快乐而歌,也为自己的歌而快乐着,怀一颗快乐的心,所望之处萧条亦非萧条,每一种环境都是景致,每一种生活都可以有快乐。

我沿着小路前行,不远处又听到了喜鹊的歌声,原来有这么多喜鹊啊,顿觉心里多了几分快乐。

④我刻意留心着所行之处,惊喜地发现无论是在明媚的阳光下,还是浊气弥漫的雾霾天,是暖和的正午,还是日暮的黄昏,只要在树下静静地驻足,总会听到喜鹊脆亮的歌声。

原来它一直都在身边,也一直在唱,只是歌声被我心头琐事的杂音遮住了。

美妙的声音只有在心静时可抵达于耳、流动于心。

心存快乐,便觉处处都有悦耳的歌。

⑤自此,有了喜鹊的心情,天天都可听到喜鹊的歌声了。

(选自2014年2月5日《人民日报》)

10.喜鹊是文章重点描写的对象,综观全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喜鹊的?

你认为哪一方

面的特征最能表现喜鹊的心情?

11.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它只是为自己的快乐而歌,也为自己的歌而快乐着,怀一颗快乐的心,所望之处萧条亦..非萧条。

...

1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②段中划线的句子。

13.文章第③段写隆冬“枯寒萧瑟”,树木“枯败颓秃”,“举目不见枝茂叶绿,蛾飞虫蠕”,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

14.文章结尾说“自此,有了喜鹊的心情,天天都可听到喜鹊的歌声了”,从全文来看,你

认为喜鹊的心情是指什么?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种心情给你的启示。

(二)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回答问题(11分)

关于汉字的主题阅读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一直在使用的最古老的自源性文字。

时至今日,随不同文明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诞生的各种文字,只有汉字能够一帆五千

载。

作为世界上生命力最长的文字,汉字保存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为丰富的纪录。

【汉字起源】

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地方,已经出现刻划符

号,共达五十多种。

它们整齐规范,并且有一定的规律性,

具备了简单文字的特征,学者们认为这可能是汉字的萌芽。

汉字形成为系统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

考古证实,

在商朝早期,中国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征

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现。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

【仓颉造字】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生于陕西省白水县杨武村鸟

羽山(另一说山西临汾人)。

享年110岁,为4800年前轩辕黄帝左史

官。

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

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汉字演变】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形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

程。

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

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形体就

稳定下来:

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折”的基本

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

也固定下来了。

【文字纵横】

【文化基因】

汉字是中国故事的目录。

中国是汉字的故乡,有多少个汉字就有多少个故事。

汉字是中

【篇三:

2014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4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读如图的半球图,回答1-2题:

(14年湖北恩施)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和②地四季变化明显b.①地比③地先见到日出

c.②地位于③地的正东方向d.③地和④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考点:

地球上五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分析:

人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

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

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

解答:

解:

读图可知,图中①地、②地位于赤道上,③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因此①②③地都属于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④地位于北极圈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故a、d不正确;

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可知,①地位于③地的东方,因此①地比③地先见到日出,故b正确;

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②地与③地不在同一纬线上,因此,②地与③地不是正西或正东方向,故c不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知识面较广,是一道好题.

(14年湖北恩施)2.你在图中能够见到的大陆有()

a.亚欧大陆、北美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

b.北美大陆、南美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c.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

d.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考点: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

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积大小):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积大小):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解答:

解:

读图可知:

此图为北半球,在图中能够见到的大陆有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北半球上的大陆,读图回答即可.

读“某大洲局部地区地形和气候资料图”,回答3-4题:

(14年湖北恩施)3.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地中海气候,乙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b.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c.甲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乙地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考点: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

分析: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解答:

解:

读图可知:

甲地1月气温高,7月气温低,位于南半球,其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乙地1月气温高,7月气温低,位于南半球,其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少雨.属于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故选:

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该知识点是重点.

(14年湖北恩施)4.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考点: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

分析: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解答:

解:

读图可知:

甲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上,降水多;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上,降水少.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故选:

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该知识点是重点.

读“美国东北部工业分布图”(图1)和“我国东北部工业分布图”(图2),回答5-6题:

(14年湖北恩施)5.图中两地区工业分布的共同点是()

a.科技力量雄厚b.接近消费市场c.水源充足d.靠近原料和燃料产地

考点:

美国的三大工业区.

分析:

美国的工业大体分为三个地区:

东北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

解答:

解:

读图可知,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主要包括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北部和西部和五大湖区两部分,这里矿产资源丰富.我国的东北部工业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区,这里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所以两地工业分布的共同点是靠近原料和燃料产地.根据题意.

故选:

d.

点评:

该题主要考查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我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共同点,读图解答即可.

(14年湖北恩施)6.两地区都存在着资源日趋枯竭,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借鉴美国改造老工业基地的经验,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应()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

③发展科技,更新设备;④将部分高能耗产业向西、向北迁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考点:

我国工业的发展概况.

分析:

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机械、汽车等工业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随着大庆、辽河等油田的开发,石油化学工业迅速崛起.进入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轻纺工业也有了长足发展.

解答:

解:

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石油、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部门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传统工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不断下降,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2003年,国家明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尤其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东北地区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

故选:

b.

点评:

考查我国东北工业基地的战略转型,要理解记忆.

读“长江沿江地带主要环境问题略图”,回答7-8题:

(14年湖北恩施)7.图中森林破坏严重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洞庭湖平原

b.云贵高原、鄱阳湖平原

c.横断山区、云贵高原

d.横断山区、长江三角洲

考点:

长江的洪涝治理与开发利用问题.

分析:

认真读图读出森林破坏严重的地区所处的大致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解:

根据图例和示意图可知,我国森林破坏严重的地区是横断山区和云贵高原.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4年湖北恩施)8.造成长江河段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乱采滥挖矿产资源,废弃物大量流入河道b

.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c.在沿岸平原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

d.出现酸雨现象的地区广大,被污染的流水大量汇入河道

考点:

长江的洪涝治理与开发利用问题.

分析:

长江污染主要集中在下游部分,即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工厂众多,污水排放量相对较多.

解答:

解:

长江河段污染严重的原因是污染农药等残留物的大规模使用;工业发达,排放污染物较多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带来的环境污染.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长江河段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23-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

“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据此,回答9-10题.

(14年湖北恩施)9.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小b.利用类型单一,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

c.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d.耕地、林地比重较小,难利用土地比重较大

考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分析: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解答:

解:

a、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约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故a不符合题意;

b、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故b符合题意;

c、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

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

(14年湖北恩施)10.针对如图中土地利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a.①--加强预防,防止污染b.②--加强农田建设,扩大耕地面积

c.③--加强宣传,依法保护d.④--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畜牧业

考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分析: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解答:

解:

a、①水土流失--植树种草、生态治理.故a不符合题意;

b、②土地石漠化--一是通过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林(果、药)草业,大幅度提高所在区域的植被覆盖率.二是发展适合石漠化地区的特色产业.故b不符合题意;

c、③浪费和滥占耕地--加强宣传,依法保护.故c符合题意;

d、矿山废弃物侵占耕地--加强宣传,依法保护.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二、非选择题:

(14年湖北恩施)11.读“世界某岛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国的名称,它与我国的省接壤.

(2)该半岛名称是,其北部水能资源丰富的原

因.

(3)图中阴影部分所代表的粮食农作物是,该作物与当

地地形、气候的关系是、.

考点:

中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分析: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

分.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

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解答:

解:

读图可知:

(1)图中a国的名称老挝,它与我国的云南

省接壤.

(2)该半岛是中南半岛,其北部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河流从山区进入平原,河流落差大.

(3)图中阴影部分所代表的粮食农作物是水稻,该区农业分布在大河两岸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地形平坦;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故答案为:

(1)老挝;云南;

(2)中南半岛;河流从山区进入平原,河流落差大;

(3)水稻;农业分布在大河两岸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地形平坦;热量充足、降水丰富.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中南半岛的地理概况,记忆回答即可.

(14年湖北恩施)12.读“中国某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形区的名称是,该地区最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