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9+1高中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9883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9+1高中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省9+1高中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省9+1高中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江省9+1高中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江省9+1高中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9+1高中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

《浙江省9+1高中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9+1高中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9+1高中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

浙江省9+1高中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某某省9+1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附加一些知识的吉光片羽,成为文化日历的最大噱(xuè)头。

譬如单向历,更是充斥着众多直入人心的名人金句。

其上的宜与忌,也早已褪掉老黄历的土味迷信,置换成文青热衷(zhōng)的各种行为。

B.整部影片没有刻意煽(shān)情,没有试图催泪,却成功唤醒了观众对家乡的记忆。

富有特色的戏剧叙事方式,笑中带泪的感人原形带来共情,是《我和我的家乡》成为国庆档(dàng)高票房和好口碑的原因。

C.作为宴会主人的韩熙载,神色之间却始终不见半点欢愉,有时甚至眉峰蹙(cù)聚,显得心事重重。

“夜宴欢歌”,虽然让韩熙载躲开了险恶的政治漩(xuán)涡,却终究难以平复他胸中郁结的块垒。

D.昌都处在某某与某某、某某、某某交界的咽喉部位,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地。

西南面与某某林芝市毗(bǐ)邻,北面与某某省交界,处在商贸往来的枢(shū)纽地位,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3题。

【甲】在这里你可以静静享受片刻的宁静,慢慢呼吸,汲取大自然馈赠的养分,这里不像苏堤、白堤、断桥和雷峰塔那么热闹,这里自有一股幽静之感,流水潺潺、鸟语花香。

到了秋天,周边的树木真是五彩缤纷般倒映碧水中,格外美,美得如诗如画!

这里比西湖更令人心醉,没有三潭映月的喧嚣,也没有花港观鱼的嘈杂,这里独旨盧开,慢慢绽放,清纯动人。

这里让人无限眷恋,在一片密林中透出青瓦粉墙檐影,这就是龙井村,龙井茶园了,用纯净的水烹茶定是一大享受啊!

【乙】在这片茶区的上空凝聚着一团云雾,动而不散仙气十足。

这里独树一帜的地理位置和优质的水源为茶叶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龙井茶有着“中国第一茶”之名,着实因着山泉雨露的灵气啊!

九溪烟树,本地人更习惯称为九溪十八涧。

【丙】每逢雨后,附近八觉山上的树林烟雾升腾,形成了最是迷人的“烟树”景观。

晴好天气满目翠微,秀色可餐;若遇阴雨天,云雾缭绕,烟岚飘扬,景色奇佳。

来到这里一定要慢慢欣赏,慢慢游览,你定能感悟到不同的山水之美景!

2.文段中的加点字,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汲取B.格外C.独树一帜D.秀色可餐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0.教育部要在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中加大对医学人才培养支持,将基础医学等医学学科纳入改革试点,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综合优势,建立“医学+X”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和机制。

1.在全国工商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指导下,由滴滴出行发起,拼多多、京东物流等多家数字经济平台企业共同参与的“新经济新就业促进联盟”在成立。

2.反对餐饮浪费行为,须倡导需求正当、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健康餐饮文化,以餐桌文明带动社会整体文明水平的提升,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

3.国庆、中秋两节临近,欢乐祥和的气氛随着大街上、单位门前挂起的一排排国旗,商场里品种繁多、造型新颖的一盒盒月饼,浓浓的节日气息传遍了大街小巷,荡漾在人们的心底。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分)

白蚁和生活在白蚁肠中的披发虫(鞭毛虫的一种)是共生关系:

白蚁以木材为食,①,不能消化木材。

但肠内生活的鞭毛虫(如披发虫)有250种之多,有些鞭毛虫约占白蚁体重的一半。

这些鞭毛虫能够分泌纤维素酶,从而将白蚁吃进的木质纤维分解成葡萄糖及其它产物。

②,而鞭毛虫也需要白蚁提供能量。

两者一旦分离,鞭毛虫将因为失去合适的环境和食物来源而无法生存,白蚁也因断绝消化功能中的重要一环而在木材孔道中活活饿死,因此可见,③。

6.天渐凉,秋意浓,某学校广播台推出“秋日私语"吟诵活动,开设有“当你老了”“甜蜜的告白”“爱的牵挂”等栏目。

下面这首诗被推荐入选.那么编入哪个栏目合适呢?

请选择并说明理由,再从写作琴尊角度鉴赏这首短诗。

(6分)

当我有一天

X玲

当我有一天

消失在你的右侧

不要给我盖厚土

还加一块石头

你不是怜悯我力气小么

那就薄薄地

盖上一撮净土吧

以便我被秋虫惊醒的时候

扶着你栽的小树走回家来

看看很冷的深夜

你是否仍将脚趾

露在被窝外面

(1)栏目名:

(1分)

理由:

(1分)

(2)鉴赏:

(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

材料一:

民间谜语是民间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间口头语言艺术的一种。

民间谜语是用寓意、比喻、象形、谐音等多种描绘手法,来影射和暗示事物本来面目的一种独特民间文学体裁。

它是一种利用谜面的语言描绘引导猜谜者的联想,从而推测出所指之事、物或文字的语言游戏形式,是汉语语言智慧的结晶。

民间谜语是由民众创造并经过集体加工而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语言艺术,是民众集体记忆的表达。

谜语中包含有丰富的生产、生活、历史、地理、民俗等内容,是民众物质生产、饮食、服饰、居住、婚丧等日常习俗文化的写照。

透过谜语,可以了解到一方社会的民俗风情、历史地理以及民众的心理趋向、审美情趣等。

首先,民间谜语的猜射对象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如北方民间谜语中的物谜、事谜多以具有北方地域性的事物来进行猜射,所猜射对象的地域性是民间谜语地域性的首要体现。

其次,民间谜语的谜面采用方言表述。

X万章在编写《某某谜语》自序中谈道:

“某某谜语,是有某某方言特式的,虽然不少有很深的'文艺'色彩。

由这小小的一百三十个谜中,大概可以看得出某某民间文艺的独特。

''再次,民间谜语的描述内容和形式多包含地方社会的民俗传统。

如藏族谜语“木腿站住,肉腿行走”,谜底为“帐篷",这一谜语展示出藏民以帐篷为居所、逐水草而居的独特生活习俗。

(摘自高忠严《中国民间谜语的源流特征与文化价值》)

材料二:

某某省宜都市青林寺村富有传承和制作民间谜语的深厚传统,堪称“中国谜语第一村青林寺的村民十分喜爱谜语,全村上下,不论男女老幼,随时随地都能相互比试自己的得意之作。

现已60岁的廖会远老人,年轻时就是靠猜谜来喜结良缘的。

她告诉来访者,当年提亲的人踏破了她家门槛,家里的人拿不定主意,便索性将几个小伙子请到家中,由她出了一则难度较大的谜语让他们猜。

谜语是:

“偶因一语(雨)蒙抬举,反被多情(晴)又别离,送得郎君归去后,独倚门头泪淋淋。

”只有李绪安一个当场猜中是“伞”,于是两人结成夫妻。

青林寺村办红白喜事,乡亲聚会,猜谜是少不了的娱乐活动。

有时在两支迎亲队伍“狭路相逢”之时,所采取的办法也是用猜谜斗智来分输赢,输家让路。

猜谜已融入当地的乡风民俗之中。

(摘自万建中主编《新编民间文学概论》)

材料三:

由于相当部分的民间谜语用的都是方言,而方言具有不利于异地或大众化传播的局限性。

一些谜语中的方言语句,不能为现代人们理解。

当代民间谜语的现状堪忧,正在走向衰退。

(一)传承环境功能的弱化。

由于集体性的削弱,谜语口头传承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小,城市里社区教育伴随着社交活动的减少,其教育传承功能也逐渐弱化。

口头传承原有的存在语境毕竟是在生活中、劳作中、仪式中,没有这些活动,单纯的口传未免缺乏了现实的土壤而难以进行下去。

(二)谜语文化精英的断层。

从搜集整理民间谜语的资料来看,掌握民间谜语的主体力量几乎都在40岁以上,其实大部分都在60岁以上,数量又不多。

这些数据说明,民间谜语面临着传承力量的断裂,土生土长的民间谜语其实用价值和娱乐的吸引力正慢慢消失,因而出现谜语文化精英的断层现象。

(三)书面教育与传统口传的关系困境。

现代的学校教育是书面教育,强调的是知识传播。

而口传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建立在社群环境上,学生们会产生隔膜感。

(摘自任建明《某某民间字谜创作手法初探》)

7.下列对材料中“民间谜语”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0.民间谜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往往采用寓意、象形、谐音、用典、成语等手法来影射和暗示谜底。

1.民间谜语具有集体创作的特点,是民众创造、集体加工而成的,并在民间广泛流传,是民众集体记忆的表达。

2.民间谜语是民间口头语言艺术的一种,民间谜语都是釆用方言表达,因而不利于在当代社会流传。

3.民间谜语地域性特征体现在猜射对象的地域性上,地域性的猜射对象反映了当地的民俗传统、历史地理和民众心理。

8.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青林寺村之所以获得“中国谜语第一村”的称号,是因为猜谜已融入该村的乡风民俗之中,乡亲聚会都少不了猜谜活动。

3.廖会远运用拟人、谐音的手法制作的谜语,表面上描述恋人相遇、离别的场景,实际上暗示雨伞使用的过程。

4.民间谜语的传承依托生活、劳作、仪式等活动,但城市里,集体性社交活动逐渐减少,不利于民间谜语的传承。

5.人口老龄化,导致民间谜语文化精英的断层;学校书面教育强化,导致民间谜语赖以生存的基于生活的口传教育弱化。

9.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民间谜语的复兴拟两条建议。

(4分)

(1)(2分)

(2)(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

【俄】艾琳娜•萨夫琴科

阴沉浓密的乌云向城市倾倒着寒冷的雨水。

从北方吹来的风唱着忧郁的歌,黑色的水洼像墨迹一般,在人行道上四处漫流。

天空严实地笼罩着,这沉重的石英门帘完全遮住了太阳,不给一丝透光的机会。

街口那家食品店里,遮板下面一只湿透的杂种狗紧紧贴着墙,粘在一起的肮脏的毛向四处翘着,随着战栗的身子的每一次颤动也跟着发抖。

狗因为饥饿和寒冷,还有对自己生而为狗的怨恨,悲哀地叫着。

它旁边站着个老头,胳膊肘靠着掉皮的栏杆,嘴里叼着烟卷,火早就熄了,但还剩一半没抽完,他在想着什么事情。

他黝黑的脸胡子拉瘗,满是皱纹。

狗突然打了个喷嚏,正在想事情的老头哆嗦了一下。

"①鬼东西!

该死的!

"他大声说。

狗对着老头抬起自己棕色的三角脸,用同样棕色的眼睛疲倦地看了看他。

它眨了两次眼,微微垂下睫毛,瑟缩了一下。

它的尾巴随意地摆动着,胆怯地,小心地,好像害怕吓跑了还没有到来的成功似的。

“鬼东西!

''老头重复说,“看看你自己!

把自己湿成这样……”

狗褐色眉毛微微抬起,把湿脑袋往右低了低,留心听着。

“啊呀,该死的!

看看你,跟个女人似的,讨同情来了!

我要拿你怎么办,狗啊?

”老头用教训的口气问,"大吃一顿,想吗?

"

棕色的发抖的邻居摇晃着尾巴,用粗糙的舌头舔自己的成鼻子。

“怎么叫你呢,倒霉鬼?

你有名字吗?

"

杂种狗羞愧地低下了头,仿佛想告诉他,就算它之前什么时候有过名字,它也早就忘了。

“你是这样棕色的……就叫你②棕妞吧。

愿意吗?

他向它弯腰,伸出了手。

狗瑟缩起来,压平耳朵,眼睛里闪过恐惧。

“唉,你这个棕妞啊,别怕,别怕,好样的。

我不会欺负你的……”

“我叫维克多•叶戈雷奇,我们这就算认识了。

它疲惫的眼睛里出现了光彩,显出狗的快乐来。

老头陷入了沉思,他觉得就在不久前自己的眼睛里也充满了这样的快乐。

他又抽起烟来。

“如果,我把你带到公寓里去,甚至都不能说是公寓,只是个三十五平方米的小地方罢了,我把你安置在哪儿呢?

狗认真地听着。

不像之前那样颤抖了,它已经坐了起来,尾巴更活跃,像钟摆似的来回晃动。

这个湿透的不幸的东西慢慢活了过来。

老头跟狗说,一年前是怎样安葬了自己亲爱的阿列芙季娜•费多罗夫娜,他们一起生活了四十二年,她是多么的温顺,安静,毫无怨言地解决由于他讨厌的性格产生的不快。

她一直都体贴,善解人意,直到最后一天还忠诚地看着他的眼睛。

“你现在干吗像她一样看着我的眼睛?

别折磨我的心啦,棕妞!

没有她我就没有生活了……”叶戈雷奇抱怨说。

“如果我突然死了,你该怎么办呢?

"老头问,"跟我一起躺着吗?

狗叫了几声,前爪下了一级台阶,它整个的样子都在表明,已经准备好跟主人走了。

“汪!

”它发出精力充沛的乞求的叫声。

“汪,汪……”老头重复它的叫声,“那你吃什么呢?

养麦粥、清汤和面包吃吗?

我早上就吃的这个,没什么,能吃罢了。

“汪!

”狗赞成地响应。

狗又开始跳台阶,往下了一级,这样做了好几次。

老头完全明白了它的意思。

“走吧,棕妞,两个人更好打发时间。

最主要的是,你能听,几乎也不说话,就像我的

老头沉默了。

他用手里洗净的手绢擦眼睛,大声哽咽起来。

“我现在跟你一样,也是条狗。

接下来他一句话也没说。

他们一起下了台阶,慢慢地往家走。

老头走在前面,没注意雨已经小了些,他在心里问:

“人的灵魂可以转移到狗身上吗?

如果这个小东西身上有我的阿列芙季娜•费多罗夫娜的灵魂呢?

”然后他往回转身,担心狗跟不上他,但看到它正拖着步子走在后面,立马放心了。

他淡色的小眼睛里充满了平静的喜悦

在入门的地方他耽搁了一下。

回忆涌上心头,突然又生出一种希望

“我把钥匙放哪儿了!

”老头拍着自己的口袋,“真是倒霉!

这样连家也进不去了……”

狗鼻子却从雨里无数的气味中精准无误地找到了新鲜的肉的味道。

这种味道很强烈,让人激动……对于一只饥饿的狗来说,还有什么比牛肉的香味更能触动它的呢?

在家附近三十米的地方,走来一个高大强壮的男人,撑着一把大黑伞,穿着昂贵的大衣。

他走得不急不忙,尽力绕过水洼,手里提着几个包装好的食品袋,其中一个里面就放着让狗咽唾沫的东西。

他现在已经走到门口对面了,吃的东西的味道让人头晕。

大豆和肉做成的熏肠,用薄膜裹着的鸡肉,还有隐约可以闻到的酸奶油的味道……

在裤子后面的口袋里找到了钥匙。

锁弹了一下,门开了。

“进来吧,③我的好姑娘,我给你做粥和清汤……”他边扭头边说。

狗不在了。

老头茫然地看了一圈院子。

杂种狗夹着尾巴,正小步追着美味的香喷喷的袋子,伸长了脖子,一直在嗅,不想错过一丝一毫自己作为狗的幸福……

“④棕妞,棕妞。

”叶戈雷奇轻轻地叫,重重地叹了口气。

狗停住了,好像听到了这些。

它弯着身子,伺伏,扭头,然后又看向已走远的塑料袋,突然离开原地,直接跳过水洼,往回飞奔。

它开心地叫着,围着老头快速地转了好几圈,一下子蹿进门里。

叶戈雷奇笑了。

他跟着棕妞往里走,慢慢地关上了铁门。

(选自2020年4月《外国文艺》,有删改)

10.分析第一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4分)

11.文中划线部分是老人对狗的四次称呼,分别暗示了老人怎样的心理?

(4分)

12.文章结尾处设置了棕妞被食物吸引、去而复归的情节,请分析这处情节摇摆的效果。

(6分)

13.小说讲述了老人与狗的故事,为什么作者却单单以“狗”为题,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

本论

欧阳修

天下之事有本末,其为治者有先后。

尧、舜之书略矣。

后世之治天下,未尝不取法于三代者,以其推本末而知所先后也。

三王之为治也,以理数均天下,以爵地等邦国,以井田域民,以职事任官。

天下音定数,邦国有定制,民有定业,官有定职。

使下之共上,勤而不困;上之治下,简而不劳。

财足于用而可以备天灾也,兵足以御患而不至于为患也。

凡此具矣,然后饰礼乐、兴仁义以教道之。

是以其政易行,其民易使,风俗淳厚,而王道成矣。

虽有荒子孱孙继之,犹七八百岁而后已。

夫三王之为治,岂有异于人哉?

财必取于民,官必养于禄。

禁暴必以兵,防民必以刑,与后世之治者大抵同也。

然后世常多乱败,而三王独能安全者,何也?

三王善推本末,知所先后,而为之有条理。

后之有天下者,孰不欲安且治乎?

用心益劳而政益不就,認認然常恐乱败及之,而辄以至焉者,何也?

以其不推本末,不知先后。

而于今之务众矣,所当先者五也。

其二者有司之所知,其三者则未之思也。

足天下之用,莫先乎财;系天下之安危,莫先乎兵。

此有司之所知也。

然财丰矣,取之无限而用之无度,则下益屈而上益劳。

兵强矣,而不知所以用之,则兵骄而生祸。

所以节财、用兵者,莫先乎立制。

制已具备.兵已可使,财已足用,所以共守之者,莫先乎任人。

是故均财而节兵,立法以制之,任贤以守法,尊名以厉贤,此五者相为用,有天下者之常务,当今之世所先,而执事者之所忽也。

今四海之内非有乱也,上之政令非有暴也,天时水旱非有大故也,君臣上下非不和也。

以晏然至广之天下,无一间隙之端,而南夷敢杀天子之命吏,西夷敢有崛强之王,北夷敢有抗礼之帝者,何也?

生齿之数日益众,土地之产日益广,公家之用日益急,四夷不服,中国不尊,天下不实者,何也?

以五者之不备故也。

今宋之为宋,八十年矣。

外平僭乱,无抗敌之国;内削方镇,无强叛之臣。

天下为一,海内晏然。

为国不为不久,天下不为不广也。

方今承三圣之基业,据万乘之尊名,以有四海一家之天下;尽大禹贡赋之地莫不内输,惟上之所取,不可谓乏财。

六尺之卒,荷戈胜甲,力穀五石之弩、弯二石之弓者数百万,惟上制而令之,不可谓乏兵。

中外之官居职者数千员,官三班吏部常积者又数百,三岁一诏布衣,而应诏者万余人,试礼部者七八千,惟上之择,不可谓乏贤。

民不见兵革于今几四十年矣,外振兵武,攘夷狄,内修法度,兴德化,惟上之所为,不可谓无暇。

以天子之慈圣仁俭,得一二明智之臣相与而谋之,天下积聚,可如文、景之富;制礼,作乐,可如成周之盛;奋发威烈,以耀名誉,可如汉武帝、唐太宗之显赫论道德,可兴尧、舜之治。

然而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

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此甚可叹也是所谓居得致之位当可致之时又有能致之资然谁惮而久不为乎!

(《欧阳修散文选集》,某某古籍,有删节)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爵地等邦国等:

区分等级

B.生齿之数日益众生齿:

人口

C.尊名以厉贤厉:

磨砺

D.然而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弊:

困乏

15.下列句子加点字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其推本末而知所先后也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B.使下之共上,勤而不困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以天子之慈圣仁俭挟匕首以备不测

D.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本文对北宋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种种积弊作出非常透彻的分析,文章的结尾部分,更是勇敢地抨击了时弊,确实难能可贵。

3.本篇题为“本论”,顾名思义,就是论述治理国家的根本。

作者提出为治必须重“均财”“节兵”“守法”“任贤”“尊名”这五件当务之急的大事。

其中,又特别强调“均财”和“节兵”。

4.本篇善于运用对比手法。

开头两段以三代之治做参照,三代之治是人们崇奉的理想,当朝则陷入严酷的现实,一古一今,一正一反,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5.文章善于从现象掲示事物本质。

如在描述宋王朝现实状况时,先说“晏然”景象之下不安宁的边境形势,接着追问其背后的原因。

这样由表及里,逐层剖析,既易于为人接受,又更加深刻有力。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此甚可叹也是所谓居得致之位当可致之时又有能致之资然谁惮而久不为乎!

18.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夫三王之为治,岂有异于人哉?

财必取于民,官必养于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兵强矣,而不知所以用之,则兵骄而生祸。

所以节财、用兵者,莫先乎立制。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

(8分)

吾富有钱时

(唐)王梵志

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

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求①去,送吾即上道。

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

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②。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

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

【注】①经求:

经营;做买卖。

②貌哨:

脸色难看。

19.这首诗塑造了一个的妻子,全诗呈现出的语言风格。

(2分)

20.这首诗是如何刻画妻子形象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6分)

材料一:

子曰: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材料二:

颜渊死。

子哭之恸。

从者曰:

“子恸矣。

”曰:

“有恸乎?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论语•先进》)材料三:

子路有姊之丧,可以除之矣,而弗除。

孔子曰:

“何不除也?

”子路曰:

“吾寡兄弟而弗忍

也。

”孔子曰:

“行道之人皆弗忍,先王制礼.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者企而及之。

'‘子路闻之,遂除之。

(《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

21.材料一中“狷”的意思是。

材料一和材料三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2分)

22.材料二中孔子面对颜渊的死过于哀恸,材料三中孔子劝子路表达哀伤要适可而止。

你怎么看待孔子的这番言行?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6分)

(1)子曰:

“女奚不曰:

其为人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扈江离与辟芷兮,。

(屈原《离骚》)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守着窗儿,!

(李清照《声声慢》)

(4)老当益壮,;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李白《行路难》)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一位俗人问一位智者:

“太阳和月亮哪个更重要?

智者沉吟许久:

“是月亮,月亮比较重要。

“为什么?

“月亮黑夜发光,那是行人最需要照明的时候;而白天,已经足够明亮了,太阳却在那时候照耀。

"黑夜发光,照人行路,月亮自然重要。

然而,白天明亮,正是因为太阳;再一想,皓月当空,还是因为太阳。

如此看来,所谓智者,并不具备真正的智慧;然而,尘世中的俗人,却常常被“智者”引领人生。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像个智者,有时又变成俗人。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

结合自己所见所闻,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