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设备培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918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7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MT设备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SMT设备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SMT设备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SMT设备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SMT设备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MT设备培训.docx

《SMT设备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MT设备培训.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MT设备培训.docx

SMT设备培训

PANASERTSMT

设备维护培训手册

一机械部分(MV2*/MSR)

1设备零配件的更换

2设备机械配合、感应器、相机的调整

二电器部分(MV2*/MPA*/MSR)

1MV2F/MV2V卡板的简介

2电机的简介

3驱动器的简介

4常用感应器

5常用光模块

6Cycletimer的输入方法

7设备的电源连接与保护

 

第一部分机械配合的介绍与点检内容

1、更换伺服马达————————————————————4页

2、更换切刀——————————————————————4-5页

3、贴片头的介绍————————————————————6-7页

4、更换贴片头内轴———————————————————7页

5、贴装高度的调整———————————————————8页

6、取料高度的调整———————————————————8-9页

7、FEEDHeight的调整—————————————————9页

8、Thrust-upandPeelingHeight的调整—————————9-10页

9、LineSensor高度的检查———————————————10页

10、ComponentRecognitionUnit检测——————————11页

11、NozzleNo.DETSensor的检查与调整—————————12页

12、HeadNumberDetectSensor检测———————————13页

13、NozzleSelectCHKDETSensor的检测————————14页

14、ΘOriginDETSensor的检测—————————————14页

15、VSMSDSLever压片的调整—————————————14页

16、LooseCassetteDetectionSwitch與Sensor的調整———14页

17、LooseCassetteShutterDetectionSensor的調整———14页

18、Vacuum/Mount/Componentdischarge真空检测——————15页

19、NozzleSelectUnit的调整——————————————15页

20、Stoppershutter與Stopperpush-up的調整——————18页

21、VT连杆的检查与调整—————————————————15-16页

22、MT连杆的检查与调整—————————————————16-17页

23、HalogenLamp角度的检查———————————————17页

24、PartCamera灰度的调整———————————————19页

 

第二部分电器部件的介绍与一些维修、检测方法

25、MV2*ControlSystemBlock的简介——————————20-21页

26、电机的简介—————————————————————22-24页

27、驱动器的简介————————————————————24-33页

27.1、常用交流伺服电机的驱动器———————————24-25页

27.2、驱动器常见报警信号及解释说明—————————25-30页

27.3、一般故障的对策—————————————————31-32页

27.4、YASKAWA型驱动器简介——————————————32-33页

27.5、不同机型间的驱动器借换—————————————34页

27.6、更换驱动器的一些注意事项————————————34页

28、常用感应器(Sensor)—————————————————35-38页

29、常用光模块(OpticalModule)—————————————38-39页

30、时序编码器(610-CT-2)的查询与输入——————————40页

31、电源变压器的常见连接方法———————————————41-42页

32、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43页

 

編制:

王浩更新日期:

2004-10-20

 

一机械部分

1、更换XY轴伺服马达(其它电机类同,更换电机后参数需要修整一下)

1.1、如要更換的電機是一個工作不穩定,但可運行的電機,先在Table上做一個Mark點,並記下座標值。

1.2、切断电源后,取下电机与轴连结处的盖子,取下X/Y轴电机。

1.3、装上新电机,锁紧电机固定螺丝,接上电源线Encoder线。

1.4、轻轻锁住电机与轴的连结螺母。

1.5、将TableX/Y方向手动移到原点位置,X/Y轴的原点感应片与原点Sensor重合。

1.6、打开电源,回原点。

1.7、进入NCAXISJOGCHECK将Table移到Mark點坐标位置,如下值。

M

XL

XAxis

160

220

YAxis

-365

-505

表1

*具体值可用MachineData/Orgoffset,以上值仅为一例。

1.8、松掉电机与轴的连结螺母,用手推动Table将Mark的中心位置与Monitor上的中心对齐。

(最好將每台機的XYOrgoffset值設為定位PIN的中心值,這樣做即能統一所有設備的程序原點,在老機種換線時不能再調整NC程序offset值,又方便以後XYTable的各項調整工作)

1.9、重新锁紧电机与轴的连结螺母,盖上盖子。

1.10、其它伺服电机的更换类同,主要是将电机的原点轴上原点要调得重合,但MachineData/Orgoffset值要作小的改动。

1.11、步进电机的更换较为简单,电机自身没有原点,更换后机器参数也需进行调整。

2、更换切刀(切刀有几种型号,如只更换固定侧或可动侧中某一部分,注意选用切刀型号与原来的要一致)

2.1、更换相同型号的切刀

2.1.1、回原点把Feedercarriage移到等待位置,将“HEADSERVO”打到OFF。

2.1.2、用手动柄将头转到CT25°;关气。

(MSR:

转到CT42°)

*CT25°一般停不住,如一人更换切刀,可在CT28°停住。

2.1.3、松掉固定块与调整块的螺丝,可先取下固定侧切刀,再取下移动侧切刀。

2.1.4、重新安装切刀后,旋转切刀左边的调整螺丝,用手上下移动切刀,使其正好能切断纸片(一般的书用纸),但不能太紧;且切刀重合最短處約為1mm。

2.1.5、锁紧固定块与调整块的螺丝。

2.1.6、用手动柄将头部转回原点、打开气源;重回原点。

2.2、更换不同型号的切刀

2.2.1、按以上方法更换切刀。

2.2.2、先检查切刀在张开状态,料带进入宽度是否合适。

2.2.3、用手上下移动切刀,检查切刀运行轨迹是否合适。

2.2.4、调整切刀推动连杆长,满足2、3项的条件。

2.2.5、调整连杆长度后,切刀StopPIN要作相应调整,保持O.5-1mm的距离。

2.2.6、再按以上方法调整上下切刀的配合。

图1CUTTER草图

3、贴片头的介绍

3.1、下头

3.1.1、回原点,取下废弃组件盒将“HEADSERVO”打到OFF,取下Nozzle。

3.1.2、用手动柄将头转到7号与8号位置之间。

3.1.3、用一面镜子放在头的下面平台上。

(方便找螺丝)

3.1.4、用M5的梯形内六角扳手松掉固定螺丝,取下头的固定块。

3.1.5、一手用扳手向上顶贴片头的滑块,一支手紧握住头可慢慢取出。

3.1.6、用尖嘴钳压住气管接口,拔出气管,贴片头取下。

*第一个贴片头的气管较难取出,注意不要把里侧气管连接头拔松。

*用於鬆螺絲的梯形扳手一定要選用好的工具,注意旋轉方向。

3.2、装头

3.2.1、在八号位置开始安装贴片头。

3.2.2、将贴片头接上气管。

3.2.3、贴片头滑块的定位孔对准头的安装定位销,将滑块下压固定。

3.2.4、用M5的梯形内六角扳手装上头的固定块,緊螺絲時將兩個螺絲一起鎖緊。

3.2.5、全部贴片头安装完后,安装好Nozzle进行Nozzle中心校正。

*锁紧固定块的两个内六角螺丝扭力要求Torque:

90kgf

*如没有仪器检测,上螺丝时要听到两下响声,表示已上紧了。

3.2.6、准备物料。

(物料多于288PCSMV2F2125型物料;MV2V1608/2125型物料)

3.2.7、重新检测组件取料高度/组件安装高度参数。

3.2.8、准备一片松下SMT设备校正标准板(1.6mm厚),用黑色胶布反贴在板上。

3.2.9、按提示进行HeadPositionOffset校正。

*HeadPositionOffset的值正常情况下应小于正负0.1mm。

如大于0.1应考虑更换贴片头或校正头的定位销。

*裝頭前先必須檢查把氣管裝好,氣管的順序不要裝錯

 

1Vacuum

2θ1

3LineSensor

4Componentcamera

6θ2

7Mount

9Componentdischarge

10Nozzleselect

11NozzleSelectconfirmation

12θ3

5、8Notuser

图2贴片头平面图

 

4、更换贴片头内轴(Nozzleinnershaftremovaljig1042745006/1042745014)

4.1、回原点,将“HEADSERVO”打到OFF取下Nozzle。

4.2、将需要取下内轴的头转到8号位置。

4.3、松掉内轴顶部镙丝。

4.4、用内轴拆除治具放在内轴顶部并下压内轴弹簧。

4.5、用尖嘴钳取出内轴销钉。

4.6、取出内轴的弹簧。

4.7、从内头的底部稍微用力即可取出内轴。

4.8、反顺序可安装内轴。

●注意销钉插入的方向

 

5、贴装高度的调整

5.1、选一片松下标准的PCB板(1.6mm厚)定位在Table中,并加好顶针。

5.2、安装新的MANozzle,并检测Nozzle,记下LineSensor检测Nozzle的高度。

5.3、做一Test程序,NC程序在PCB板中间随意取一点坐标,ARRAY程序可选用一种常用物料,并按ARRAY程式装好物料,如2125R。

5.4、选择此程序为生产程序,单步生产完成此组件的贴装,记下LineSensor检测组件的厚度,如厚度为0.55mm。

5.5、将Feedercarriage移到等待位置。

5.6、切换到手动状态,将手动柄反转到CT270°(MSR方法相同,CT276°),量取PCB与Nozzle之间的间隙,间隙值应为组件厚度下压0.2-0.3mm,测量间隙应为0.25-0.35mm(M型Table下壓0.2mm,XL型Table下壓0.3mm)

5.7、如间隙不为0.35mm,则原始贴装高度参数,MachineData/PlacementHeight有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