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世界的物质统一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9748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世界的物质统一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四章世界的物质统一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四章世界的物质统一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四章世界的物质统一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四章世界的物质统一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世界的物质统一1.docx

《第四章世界的物质统一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世界的物质统一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世界的物质统一1.docx

第四章世界的物质统一1

第四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本章主要阐述物质及其存在形式,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物质与意识的统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哲学的物质范畴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物质观

1古希腊的朴素唯物论

公元前六世纪在古希腊出现了第一个唯物主义学派,既伊奥尼亚学派,这个学派提出了最初的物质观,当时人们在生活的实践中已经懂得,植物种子撒到地里就会发芽,长成一株植物,动物死亡后就变成发臭的腐烂物。

他们虽不了解各种转化的细节,但他们看到在变化的过程中,具有某种性质的物体消灭后,紧接着就产生了另一种性质的物体,由此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变化的过程中,是不是性质变了而某种“基质”仍保存着呢?

他们认为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万物由它产生,万物毁灭之后又回到它之中,他们称这个东西为“始基”,并努力探索这个始基是什么以及如何转化成万物的。

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泰勒士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万物都是由水演化而成的,“水”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物质概念。

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限”是万物的始基,它是一种混沌状态的具体物质,它没有固定的边界,没有固定的性质和固定形态,在它内部蕴藏着一种对立倾向,能生化一切,他说:

“对立物蕴藏在基质之内,基质是一个无限体,从这个无限体中分离出对立物”,“对立物”就是冷和热,湿和干等等,由于这些对立物的相互作用,便产生了世界万物。

另一个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认为:

“万物的始基是无限的空气”,一切物体都是空气的变形,火是稀薄化了的空气,水是浓厚化了的空气,土和石头是更加浓厚化了的空气。

伊奥尼亚学派物质观的总结者赫拉克利特认为:

“火”是万物的始基,他说:

“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伊奥尼亚学派的共同观点是:

万物的始基是某种可感知的具体物质,万物就是这种原始物质的各种变形,这种观点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但它的缺陷是把物质本身与具体物质形态混同起来了,没有达到科学的抽象,也缺乏科学的论证。

2中国古代的“五行说”、“阴阳说”和“八卦说”

“五行”观念在西周初期就已出现。

这五种东西就是金木水火土,“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较早的资料主要保存在《左传》《国语》《尚书。

洪范》等书中。

.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流行,并出现了“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等,这些观点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因素,“五行说”虽被后来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家神秘化,但它的合理因素,一直被保存下来,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数、医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阴阳说”,阴阳的最初意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

如西周末年伯阳父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老子》一书中说:

“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阴阳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易传》的作者则进一步提出:

“一阴一阳谓之道”,把阴阳交替看做宇宙的根本规律。

“八卦说”,取自然界的八种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这八种东西是天(乾)地(坤)雷(震)风(巽)水(坎)火(离)山(艮)泽(兑),两两分别组合,就构成了64卦384爻。

八卦说较好地解释世界的多样性。

中国的“五行说”和“阴阳说”以及“八卦说”也都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来给物质下定义的,同样具有朴素的性质。

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形成了形而上学的物质观。

19世纪以前的自然科学揭示,自然界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而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原子。

原子是当时科学认识已经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

人们由此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相互转化,原子的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被看成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就以此为根据,把当时自然科学对物质的认识照搬到哲学中来,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就是原子,原子的特性就是物质的特性。

同朴素唯物主义相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以一定的自然科学的材料为根据,克服了自发的猜测的性质,并以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反对宗教唯心主义,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进步,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

但是,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它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

首先,机械性,把物质世界都看作是机械运动,霍布斯认为人就象一架机器,心脏就象上足的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等等。

其次,形而上学性,认为原子是不变的,原子是物质的最终层次。

第三,不彻底性。

在社会历史领域里陷入了唯心主义。

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既经不起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检验,又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

在人类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探索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唯物主义路线,又依据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把这一路线推向前进;把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观上的唯物论与历史观上的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了科学的哲学物质范畴。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对物质观作了科学的说明。

他指出:

“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恩选集》第3卷第556页)从而说明“物质”作为哲学范畴,它是对各种具体实物共性的概括,列宁又在新的条件下,总结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新成就,特别是原子中有原子核和电子等更小的物质微粒,电子的质量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某些元素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等新的发现,制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列宁在批判“原子非物质化”、“物质消失了”的错误观点时,给“物质”下了科学的经典性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选集》第2卷,第128页)列宁的物质定义包含三层含义。

一是说明物质是一个哲学范畴,而不只是实物、物体或某些物质结构和属性;二是强调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三是指明了这种客观实在性是可以认识的。

其实质在于: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又能被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列宁的物质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列宁的物质质概念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对关系来进行定义的。

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物质、规定物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定义的根本之点。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而且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矛盾。

只有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出发,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实质。

这个定义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这个定义肯定了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即物质,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同时,这一定义还表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只有在本原问题的范围内才是绝对的;超出这一范围,二者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因为意识作为物质的反映,是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的。

第二,这一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可知论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物质是客观实在,但同时它又是人们认识的对象,它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所感知,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就是说,人们能够通过意识去把握物质,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感觉感知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思维去把握世界的本质。

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有许多难以感知的事物,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不可以认识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它们迟早必定为人们所认识。

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世界上只存在着尚未认识的东西,根本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第三,这一定义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论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又把它归结为某些永恒不变的具体物质的具体属性,因而经不起实践和科学发展的考验,抵挡不住唯心主义的进攻。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在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物质具体形态和具体属性中把“客观实在”作为物质的共性,在人类对物质结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坚持“客观实在”这一物质的“永恒特性”,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直观性、机械性和自我封闭性。

现代科学的发展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定义的正确性,现代科学表明,物质具有极为丰富的形态、极为复杂的结构和极为多样的特性。

原子以及原子核的可破坏性和可变性早已成了最普遍的常识。

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也是可变的和不可穷尽的。

目前所发现的300多种基本粒子,虽然各有自已的特性,但是它们不是各不相关、互相隔绝、而是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的。

从最基本的物质形态来看,物质不仅具有实物形态,还有非实物即场的形态。

实物是以间断方式存在、具有有限静止质量的物质形态,如质子、中子、电子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原子等等,场则是以连续方式存在的物质形态,它不具有静止质量、如电磁场、核力场、引力场等等。

实物和场具有不同的性质,实物粒子具有间断性、并存性,相互之间有明确的界面,场则具有连续性、叠加性,可以相互重叠,弥漫整个空间。

目前发现的基本粒子都有自已的“反粒子”。

如与质子相对应的“反质子”、与中子对应的“反中子”与电子对应的“正电子”。

人们便由此推论,宇宙中可能会存在由反粒子组成的“反物质”以至“反宇宙”,同时宇宙中存在着能发光的物体和不发光的“暗物质”,1998年6月2日,由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携入太空的阿尔法磁谱仪对“反物质”和“暗物质”进行了大规模探测。

然而,无论是“实物”还是“场”,无论是“物质”还是“反物质”,无论是“发光的物质”还是“暗物质”,都只是自然科学的具体物质结构学说,它们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二、物质的存在形式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什么是运动?

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般变化和一般过程的哲学范畴。

恩格斯说:

“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

”“应用到物质上的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

”这就是说,哲学讲的运动有极大的概括性和普遍性,是“运动一般”,不能把它归结为某种具体的运动形式。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这种理解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恩格斯指出:

“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

”就是说,无物不在运动,无时不在运动。

庞大的银河系正在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在广漠无垠的宇宙中疾驰。

太阳正带领着太阳系的9大行星、66颗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其中约有七千颗已经正式编号)以及慧星和流星体等围绕银河系中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旋转一周大约需要2.5亿年。

我们的地球正在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旋转。

一切物体内部的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等都处在不断运动中,已发现的300多种基本粒子,也都以运动的状态存在着,转化着。

生物有机体也无时无刻不在同化异化、自我更新。

每一个生物体也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整个生物界经历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至于人类社会的变化,它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以后还要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

总之,世界是运动着的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运动着、发展着。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物质都不可能离开运动而存在。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在现实中,有些事物的运动变化十分显著,人们容易直接觉察到。

唐代诗人李白的《白帝城》诗篇曰: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对景物运动变化的描写。

而唐代贺知章的诗云: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是对人生长变化的描写。

可是,有的事物由于变化比较缓慢,人们就不易觉察了,很多人反倒认为它是固定不变的。

俗话所说的“稳如泰山”就是如此。

事实上,泰山也在运动变化之中。

100万年以来,它已经长高了几百米。

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事物在本质上是不运动、不变化的,即使有运动和变化,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同时,形而上学还认为,运动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一切运动变化都是由于外力推动的结果。

影响并支配了近代前期科学发展的牛顿就认为: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而要改变这种物质状态,就需要外力的推动。

“外力,只有外力才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

”由于顽固地持有形而上学的观点,牛顿在探讨天体运动的原因时不得不求助于“神的第一次推动”,最终陷入了宗教神学的泥潭。

恩格斯指出:

“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给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关于神的第一次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个时期”,使“科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

”可见,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别的什么地方,而就在物质世界本身,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形而上学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必然有它的物质主体,从简单的机械运动到复杂的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都离不开物质主体。

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宏观物体;物理运动的主体是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化学运动的主体是原子、离子、原子团;生物运动的主体是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以及生物种群;社会运动的主体是处于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思维运动的主体是人的大脑,等等。

总之,各种运动形式的承担者都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

任何领域中的任何形式的运动,都以物质为其现实基础。

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哲学史上,唯心主义总是想方设法抽掉运动的物质主体,把运动归结为精神的运动。

主观唯心主义把运动看作是自己的思想、表象和感觉等主观意识的运动,认为只有我的感觉在交替变化,只有我的表象在消失和出现,在我之外什么也没有,仅此而已。

客观唯心主义者把运动看作是“绝对精神”、“天命”、“理”、“道”之类的所谓客观精神的运动。

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认为运动可以离开物质,运动是纯粹精神的活动。

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不断揭示了物质和运动的具体联系,证实了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质能关系式(EMC2)和质速关系(M=

,其中,M0是物体的静止质量,C是光速,M则是物体以V运动时的运动质量)表明,物体的质量是随着运动速度的改变而改变的。

比如,当物体低速运动时,质量有微小的增加,如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公转,每公斤质量增加一亿分之五公斤。

当物体高速运动时,物体的质量随之而增大,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它的质量就会是静止质量的许多倍。

譬如,质量为50千克的宇航员如果乘坐一艘速度为0.999C的宇宙飞船,那么,他的体重将变化为1118千克,即增加到原来体重的22倍以上。

同时,我们根据质能关系式还可以看出,每个物体,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原子,都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都蕴含有巨大的能量。

原子弹和核电站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制造的,所不同的只是,前者的释放时间十分短暂,而后者的释放时间较长而已。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

运动和物质一样,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世界上既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唯物辩证法在肯定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并不否认物质也具有某种静止的状态和稳定的形式。

不过,这只是在运动过程中的静止和稳定,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或一定状态,而不是绝对的静止或绝对的稳定。

换言之,静止和稳定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唯物辩证法把静止看作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所谓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从哲学上讲,静止就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它有二种基本情形:

其一是指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

就是说,从一定的参考系来看,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保持一定的平衡,或者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

这种情况的实质是没有发生机械运动,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而可以看作是静止的。

如我们学员坐在教室中不动,是相对于地球这个参照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移这种机械运动。

但我们仍然随着地球的自转,“坐地日行八万里”;并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随太阳系在银河系中旋转,随银河系在总星系中运动,“巡天遥看一千河”。

同时,我们的体内也在不断进行着生命体的新陈代谢,我们的头脑也在跟着教员的讲课而进行思维的运动。

其二是指没有发生质变。

从事物本身来看,事物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性质,仍然处于不显著的量变阶段而没有变成别的事物,暂时显现为静止状态。

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物体也进行着运动和变化,并迟早要失去原有的性质而变成别的事物。

所以,在事物保持自己性质的意义下,静止也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和相对的,运动才是绝对的。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就整个物质世界来说,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任何物质都处于永无止境的运动之中,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但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态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每种物质形态都有自己确定的性质、结构和功能,都保持着自己质的规定性,因而都有相对稳定的一面。

但是,这种稳定并不是绝对的稳定,不是绝对的静止和不变,而是绝对运动之中的稳定。

就是说,它只不过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因而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是辩证的。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矛盾的双方,它们也是对立的统一。

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就是说,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

在绝对运动中包含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着绝对运动。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拿光子来说,它处在永不停息的高速运动之中,连静止质量都没有,可是,在整个光的运动过程中,光子始终是光子,这就是它相对静止的一面。

基本粒子可以说是瞬息万变的,它们存在的寿命极为短促。

例如,粒子仅能存在10-20秒,比“一瞬间”不知要短促多少亿倍。

可是,在这个难以想象的短促时间内,它并没有衰变为其它粒子,这就是它的相对静止的一面。

所以,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们的区别又是相对的,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只是说物质运动具有这两方面的属性,它们在物质运动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绝不能由此得出只重视绝对运动而忽视相对静止的结论。

事实上,在坚持绝对运动的前提下,承认和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并充分认识其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意义

承认并肯定相对静止,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

运动和静止双方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一方,也就不了解运动一方。

恩格斯指出:

“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中。

”“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

我们谈到一个事物或一种运动,其基本前提是,这个事物还是这个事物,这种运动还是这种运动,即它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中。

离开了相对静止来谈论事物和运动,我们就不知道是什么事物在运动、是什么形式的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性和衡量自己的尺度。

另一方面,现存的任何事物,其相对静止的状态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构成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

只有了解了事物相对静止的现状,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进而科学地预测它未来可能发生的运动。

第二,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就是说,静止不仅是运动的量度,而且是事物分化的条件,因而也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条件。

在物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总会有新东西不断出现。

如果新东西不能稳定下来、随生随灭,新东西就不能巩固,就不能发展,因而也就没有世界的分化,没有现在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因此,不承认静止,我们就无法理解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对此,恩格斯曾经深刻地指出:

“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

”物质之所以表现为千千万万的不同形态,正是由于相对静止为它们的生成和分化提供了条件。

第三,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事物。

就是说,静止也是我们认识事物、利用事物的条件。

只有承认静止,我们才能把事物区别开来,并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研究。

如果没有静止,事物瞬息万变,就会变成无法区分、无法捉摸的东西,一切对事物的认识都会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利用事物了。

只有事物保持自己的稳定性,具有确定的形态、性质、结构和功能,我们才能对事物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才可以认识事物和利用事物。

(4)坚持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形而上学不变论,一种是相对主义诡辩论。

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事物的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由此得出了所谓绝对不变的天体,绝对不变的物体,绝对不变的社会制度等错误观点。

我国西汉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董仲舒就认为:

“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所谓道,实际上就是封建社会的道德、政治、习俗等等。

他认为,天是宇宙间至高无尚的主宰,是“百神之大君”。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天创造的,天不会变化,事物也永远不会变化。

董仲舒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为维护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和镇压人民革命制造理论根据。

相对主义诡辩论则夸大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否认事物间存在着质的区别。

比如,古希腊的哲学家克拉底鲁就认为,万物像旋风一样不可捉摸。

他的老师赫拉克利特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曾讲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表达了万物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

但是,克拉底鲁却认为,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一切都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和变幻不定的,人们根本不能认识事物。

我国战国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庄子也持有同样的观点。

他说: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他把生与死、可与不可之间的过渡和转化绝对化,完全抹杀了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和质的区别,得出了“万物齐一”的错误结论。

下面我们讲一则笑话。

目的是为了揭露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

据说,从前有两个人,一个向另一个借了5两银子,说好一年后归还。

一年期满以后,债主开始讨帐。

他说:

“你借我的钱,该还了。

”可是借钱的人并无还银之意。

他诡辩道:

“一切都是变化的,借钱的那个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

所以,我没有借你的钱。

向你还钱的人应该是一年前的我,而不是现在的我。

”听了这种回答,债主气愤极了,狠狠地揍了他一顿。

借钱的人感到吃了大亏,于是就将债主告到法官那里,让法官为他讨个公道。

法官问道:

“你为什么要打人?

”债主回答说:

“一切都是变化的,打人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

因此,我并没有打人。

”借钱的人企图以诡辩赖帐,却不想反倒授人以柄,结果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3、物质的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唯物辩证法的运动观还认为,同物质的多样性相联系,运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我们应当从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中来把握运动、变化和发展。

形而上学机械论不理解多样性和统一性、特殊性和一般性的对立统一,把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形态归结为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态机械运动,即物体在空间位置的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