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定点扶贫工作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8004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好定点扶贫工作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做好定点扶贫工作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做好定点扶贫工作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做好定点扶贫工作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做好定点扶贫工作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做好定点扶贫工作1.docx

《做好定点扶贫工作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好定点扶贫工作1.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做好定点扶贫工作1.docx

做好定点扶贫工作1

一、明确精准扶贫的工作任务

通过选派干部驻村帮扶等方式,协助对口支援贫困村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水利、交通基础设施等建设,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生产经营能力,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使帮扶村经济、教育、文化和组织建设均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实现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即有村级硬化路、有95%以上农户解决饮水问题、有95%以上农户有稳固住房、有95%以上农户用上电、有村级公共服务设施、所有自然村屯通广播电视、贫困村通有网络宽带、95%以上贫困户有医疗保障、贫困村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特色产业、有好班子,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低于3%)和贫困户“八有一超”(有稳固住房、有饮用水、有电用、有路通自然村、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医疗保障、有电视看、有收入来源或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的脱贫摘帽标准,确保到以现行标准下帮扶村贫困村(户)按时全部脱贫,同步实现小康。

二、把握精准扶贫的工作原则

(一)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

各单位要深入学习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扶贫攻坚工作的精神实质,正确认识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

各单位要加强统筹协调,落实任务分工,积极抓好定点扶贫和结对帮扶等工作,加快推进帮扶村(户)脱贫摘帽工作步伐,切实把扶贫脱贫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全力而为的原则。

各单位要发挥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和智力扶贫等方面的作用,广泛发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和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立足本单位以及对口帮扶村(户)实际,选准切入点,找准突破口,全力以赴,有针对性地对对口帮扶贫困村(户)实施帮扶。

(三)坚持协同作战的原则。

由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派出单位牵头,学校分配所对应的各单位要密切配合,充分调配校内外各方资源,汇聚力量,协同作战共同完成帮扶村(户)扶贫攻坚任务。

三、落实好精准扶贫的工作制度

(一)实行校领导(常委,下同)挂点对口贫困村(户)帮扶制度。

从2017年12月起校领导将到对应贫困村实行挂点,定期赴贫困村开展扶贫和入户走访工作,采取个人捐资等方式助推所联系的贫困村(户)脱贫致富。

(二)实行校内二级单位对口包村共建同扶制度。

按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确保我校对口帮扶的贫困村按时脱贫,学校将实行校内二级单位对口包村帮扶制度,各二级单位须按照学校要求分别对应帮扶有关贫困村,各包村单位要深入所帮扶的贫困村,了解村情民情,通过积极筹措扶贫资金、物资,培训技术等方式帮扶贫困村按时脱贫。

(三)实行中层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度。

学校根据目前对口支援情况,将实行中层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度,通过对口“一帮一”和“多帮一”(一名或多名干部帮扶一户贫困户)等方式,定期赴贫困村开展扶贫和入户走访工作,通过集体力量主动承担帮扶对应贫困户的任务。

同时,各单位要积极发动师生员工通过有效的方式筹集资金,加快帮扶贫困户脱贫步伐。

校领导挂点和部门包村具体帮扶安排见《广西师范大学领导挂点和部门包村帮扶情况安排表》(附件1),校领导及中层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安排情况见《广西师范大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结对帮扶(联系)责任人、贫困户基本信息表》(附件2)。

校领导和中层干部要利用赴定点开展帮扶的契机进行入户走访,每学期至少入户走访1次,因特殊原因可委托对应帮扶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队员)或村“两委”等代为走访和看望,但本人每年入户走访不得少于1次(作为帮扶(联系)责任人的不得代为走访)。

(四)实行派驻驻村第一书记和“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队员驻县(乡、村)帮扶制度。

按照自治区要求学校定期从校内各单位选派优秀干部赴县(乡、村)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工作队员),驻点负责所对口贫困村的脱贫工作。

(五)实行对口支援县村定期互访交流制度。

为更快地推进扶贫攻坚工作,通过定期互访交流、对口开展业务培训等方式,加强双方沟通,使定点扶贫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拓宽精准扶贫的帮扶内容

(一)安排干部驻村。

根据自治区关于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学校按规定选派优秀干部赴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工作队员),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二)提供经费支持。

学校多方筹集资金、物资等,充分动员各方力量,为扶贫工作提供经费等保障。

(三)加强产业扶贫。

利用学校校办企业、专家团队和社会研究等资源,探索高校产业扶贫机制,以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同时加强科技、金融、互联网等要素在产业扶贫工作中的应用,搭建电商扶贫平台。

(四)完善设施建设。

动员各方力量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工程,帮助贫困村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短板,重点加强道路硬化、人畜饮水、水利灌溉和文化设施等领域的项目建设。

(五)注重智力帮扶。

依托在教育领域的资源和优势,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开展贫困助学和支教活动。

通过定期面向农村党员干部、种植户、养殖户和外出务工人员举办专题培训班等,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五、保障措施与组织领导

扶贫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

贫困村(户)帮扶工作点多面广、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确保帮扶工作全面推进并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全面推进学校定点扶贫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对定点扶贫工作的领导,学校专门成立由校办、组织部、人事处、财务处等部门组成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副组长由分管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长办公室。

(二)深化认识,增强做好扶贫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各单位帮扶贫困村(户)既是一项重大的工作任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帮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贫困村(户)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进程。

各单位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做好扶贫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严格考核,确保联合帮扶工作取得预定成效。

建立帮扶工作检查考核制度,由学校有关部门组成考核组,定期对联合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单位(个人)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管理考核目标之一。

(四)加强宣传,营造帮扶脱贫工作良好氛围。

要通过策划专题、组织专访和跟踪报道等形式,大力宣传定点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努力营造学校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良好氛围。

附件:

1.广西师范大学领导挂点和部门包村帮扶情况安排表;

2.广西师范大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结对帮扶(联系)

责任人、贫困户基本信息表

          

    

             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7年12月20日

附件1广西师范大学领导挂点和部门包村帮扶情况安排表

组别

贫困村

名称

第一书记

(工作队员)

挂点校党委常委

包村单位

备注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帮扶贫困

户数

包户

干部数

1

资源县河口乡猴背村

廖思伦

邓军

覃卫国

莫坷

计信学院

党办/统战部/督察督办办公室、校办、纪委/监察处、组织部、保卫处/武装部、离退处、后基处、基教办、学报编辑部、校医院、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数统学院、化药学院、体育学院、后勤服务集团、出版社集团、广西期刊传媒集团等

19户

38人

2

全州县永岁乡罗家湾村

黄权标

余俊

贺祖斌

物理学院、设计学院

发展规划办公室、人事处、审计处、教育学部、继续教育学院

3户

6人

3

资源县中峰镇社岭村

吕习栋

旷永青

李家永

外国语学院

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档案馆、生命科学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12户

24人

4

资源县车田乡黄宝村

杨士民

赵铁

黄轩庄

职师学院

宣传部、学工部(处)、校工会、校团委、资产处、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王城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4户

8人

5

资源县梅溪镇坪水底村

周振明

苏桂发

环资学院

科技处、社科处/广西文科中心、国交处/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4户

8人

6

资源县瓜里乡瓜里村

钟积奎

孙杰远

图书馆

研究生学院、高师中心、附属中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

4户

8人

7

资源县资源镇金山村

余勇

林春逸

李英利

经管学院

财务处、基金会/校友总会秘书处、漓江学院

4户

8人

合计

50户

100人

备注:

若定点扶贫村或包户干部有变动的不再重调整,按此方案执行。

附件2

广西师范大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结对帮扶(联系)

责任人、贫困户基本信息表

序号

包户干部

帮扶(联系)责任人基本情况

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

姓名

姓名

所在单位

贫困户

姓名

贫困户家庭住址

备注

1

邓军、邱祖平

廖思伦

计信学院

唐有义

资源县河口乡猴背村唐家组

 

2

覃卫国、李先贤

廖思伦

计信学院

汤献英

资源县河口乡猴背村唐家组

 

3

莫坷、韦冬

廖思伦

计信学院

曹运琼

资源县河口乡猴背村唐家组

 

4

刘月娥、蔡韧

廖思伦

计信学院

罗艳梅

资源县河口乡猴背村罗家组

 

5

林国庆、梁士楚

林国庆

党委组织部

刘长征

资源县河口乡猴背村刘家组

 

6

黄海波、毛立刚

黄海波

校办、发规办

罗月英

资源县河口乡猴背村罗家组

 

7

何少禄、汤志华

何少禄

马克思主义学院

邓元军

资源县河口乡猴背村上大洞组

 

8

庞晓宇、谢翔

庞晓宇

体育学院

赵能

资源县河口乡猴背村上大洞组

 

9

李家元、沈星灿

李家元

化药学院

赵明亮

资源县河口乡猴背村上大洞组

 

10

白先柱、陈兵

白先柱

美术学院

冯华军

资源县河口乡猴背村上大洞组

 

11

1人待定,

郑国辉

郑国辉

党委组织部

陈福星

资源县河口乡猴背村上猴背组

2017年新增贫困户,需每月入户1次

12

沈伟东、李苑青

李苑青

期刊传媒集团

李谟蕊

资源县河口乡猴背村唐家组

 

13

蒋业权、闭彦龙

蒋业权

后期服务集团

廖文

资源县河口乡猴背村西冲组

 

14

蒋拥军、陈振锋

蒋拥军

后勤基建处

赵秀桃

资源县河口乡猴背村下大洞组

 

15

易锦言、蒙红光

易锦言

离退处

赵启华

资源县河口乡猴背村包洞组

 

16

刘立浩、陈小燕

刘立浩

文学院

赵万桂

资源县河口乡猴背村包洞组

 

17

王让虎、邓琨

王让虎

纪委、监察处

贺敦杰

资源县河口乡猴背村蔡家组

 

序号

包户干部

帮扶(联系)责任人基本情况

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

姓名

姓名

所在单位

贫困户

姓名

贫困户家庭住址

备注

18

1人待定,

倪水雄

倪水雄

校办

罗贵福

资源县河口乡猴背村大花溪组

2017年新增贫困户,需每月入户1次

19

张艺兵、姜革文

姜革文

出版社集团

罗富书

资源县河口乡猴背村红花田组

 

20

贺祖斌、陈闻

黄权标、余俊

物理学院

设计学院

唐开金

全州县永岁乡罗家湾村

 

21

黄晓昀、王宁

黄权标、余俊

物理学院

设计学院

唐月白

全州县永岁乡罗家湾村

 

22

向先孟、宁绍强

余俊、黄权标

物理学院

设计学院

唐述洲

全州县永岁乡罗家湾村

 

23

旷永青、梁燕玲

吕习栋

外语学院

易有元

资源县中峰镇社岭村

 

24

童翔、谢世坚

吕习栋

外语学院

戴龙强

资源县中峰镇社岭村

 

25

罗钢、武正军

吕习栋

外语学院

王艺霖

资源县中峰镇社岭村

祖父

电话

26

农智杰、宋树祥

吕习栋

外语学院

易霞

资源县中峰镇社岭村

 

27

李家永、罗晓曙

罗晓曙

创新创业学院

张发生

资源县中峰镇社岭村

新增,2017年暂不入户

28

黄轩庄、祝芸芸

祝芸芸

财务处

肖燕玲

资源县中峰镇社岭村

新增,2017年暂不入户

29

刘玉红,

1人待定

刘玉红

继续教育学院

赵秀和

资源县中峰镇社岭村

新增,2017年暂不入户

30

高金岭、陈云翔

陈云翔

人事处

梁基禹

资源县中峰镇社岭村

新增,2017年暂不入户

31

丘桂凯、刘祥学

丘桂凯

文旅学院

梁基荣

资源县中峰镇社岭村

新增,2017年暂不入户

序号

包户干部

帮扶(联系)责任人基本情况

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

姓名

姓名

所在单位

贫困户

姓名

贫困户家庭住址

备注

32

李宇杰、何云

李宇杰

人事处

赵秀辉

资源县中峰镇社岭村

新增,2017年暂不入户

33

杨荣辉、陈孟林

杨荣辉

资产处

赵云龙

资源县中峰镇社岭村

新增,2017年暂不入户

34

黄万华、张军舰

黄万华

数统学院

莫晓春

资源县中峰镇社岭村

新增,2017年暂不入户

35

赵铁、唐文红

杨士民

职师学院

姚松清

资源县车田乡黄宝村白石界第十二村民小组

 

36

韦永志、王晞

杨士民

职师学院

潘易军

资源县车田乡黄宝村黄宝冲第十一村民小组

 

37

马耀林、周海琦

杨士民

职师学院

伍先军

资源县车田乡黄宝村洞田街第二村民小组

 

38

何小明、陈宗波

杨士民

职师学院

潘纪玉

资源县车田乡黄宝村圳口第八村民小组

 

39

苏桂发、吴佃华

周振明

环资学院

黄明山

资源县梅溪镇坪水底

 

40

戴家毅、李冬梅

周振明

环资学院

黄祥府

资源县梅溪镇坪水底

 

41

陈艳、蒙冕武

周振明

环资学院

刘贻林

资源县梅溪镇坪水底

 

42

张显全、陈菊

周振明

环资学院

唐艳荣

资源县梅溪镇坪水底

 

43

孙杰远、谭智雄

钟积奎

图书馆

刘圣明

资源县瓜里乡瓜里村上街

 

44

何小贞、周长山

钟积奎

图书馆

唐昌红

资源县瓜里乡瓜里村下街

 

45

李林波、王忠英

钟积奎

图书馆

唐清启

资源县瓜里乡瓜里村下街

 

46

钟任志、文国韬

钟积奎

图书馆

陈林清

资源县瓜里乡瓜里村上街

 

47

林春逸、李颖

余勇

经管学院

刘大维

资源县资源镇金山村

 

48

李英利、柯君行

余勇

经管学院

莫千同

资源县资源镇金山村

 

49

谢崇高、陆奇岸

余勇

经管学院

马文木

资源县资源镇金山村

 

50

赖仿、杨树喆

余勇

经管学院

赵勤

资源县资源镇金山村

 

 

广本办法所称科技成果,是指承担学校及所属单位的任务,或利用学校及其所属单位的名誉、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职务科技成果。

职务科技成果的权属归学校,具体内容泛指创新知识与技术,包括已经产权化的成果(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作品著作权等),和未产权化的创新知识、专有技术、技术秘密、软件、算法及各种新的产品、工程、技术、系统的应用示范等。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第四条 科技成果转化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市场规律,遵循自愿、互利、公平、诚实信用的厚则,依照合同的约定,享受利益,承担风险,不得侵害学校合法权益。

第二章 组织与实施

第五条 学校对科技成果转化实行统一管理。

合同的签订必须是学校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校内研究机构,否则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的签订均是侵权行为,由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条 各学院应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并在领导班子中明确分管本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负责人。

第七条 学校科学技术处是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归口管理部门,是科技成果的申报登记和认定的管理机构,负责确认成果的权属并报批科技成果转化合同。

第八条 学校科技成果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转化:

(一)自行投资实施转化;

(二)向他人转让;

(三)有偿许可他人使用;

(四)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

(五)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

(六)其它协商确定的方式。

第九条 不论以何种方式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都应依法签订合同,明确各方享有的权益和各自承担的责任,并在合同中约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产生的后续改进技术成果的权属。

第十条 对重大科研项目所形成的成果,或拟转让的、作价入股企业的、金额达到100万元的科技成果,应先到科学技术处申请、登记备案,并报请学校校长办公会审核、批准、公示后才能进行。

第十一条 科技成果转让的定价主要采取协议定价方式,实行协议定价的,学校对科技成果名称、简介、拟交易价格等内容进行公示,公示期15天。

第十二条 对于公示期间实名提出的异议,学校科学技术处组织不少于3人的行业专家进行论证,并将论证结果反馈至科技成果完成人和异议提出者,如任何一方仍有异议,则应提交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以评估结论为准。

第十三条 学校积极推荐成果到规范的技术市场进行挂牌交易,对多个企业有受让意愿的科技成果,也可采用竞价拍卖等方式。

科技成果作价入股企业的定价,以双方协议定价为基础,按照国家规定,请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第十四条 评估所需经费可以先从科学技术处业务费中开支,待转化收益费用到位后从中扣除,涉及股权评估的,由成果完成人支付。

  第十五条 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管理和实施。

第十六条 学校鼓励教师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获得收益,收益分配形式分为直接转让收益和作价入股后的股权收益两种。

(一)科技成果直接转让所获收益,可尊重教师意愿,按照横向科研经费进行管理,用于成果的进一步完善,也可按照以下收益分配办法进行分配:

科技成果直接转让所获收益的95%,扣除可能产生的评估费用后,用于对科技成果研发团队和完成人(包括担任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以及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相关人员、技术转移机构等相关方面的奖励;所获收益的5%作为学校收益。

(二)科技成果以作价入股形式转化的,学校和成果完成人按1:

4的比例分配股权。

学校所持有的股权,由学校资产管理处负责管理。

(三)学校正职领导,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或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可按照规定获得现金奖励,原则上不得获取股权激励。

其他担任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或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可按照规定获得现金奖励或股权激励,但获得股权激励的领导人员不得利用职权为所持股权的企业谋取利益。

对领导干部违规获取科研成果转化相关权益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十七条 学校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经费,资金主要来源是学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所获收益,同时还有其他来源,例如捐赠等。

第十八条 个人收益所得税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归学校所有,未经学校书面授权同意,任何个人或单位擅自实施或擅自与他人合作实施学校职务科技成果的,学校有权收回其既得利益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科技成果完成人不得阻碍科技成果的转化,不得将科技成果及其技术资料占为己有.侵犯学校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学校允许,泄露学校的技术秘密、商业秘密,或者擅自转让、变相转让学校科技成果的,学校有权收回其既得利益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保密工作,涉及国家秘密和国家安全的,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向境外的组织、个人转让或者许可其实施科技成果的,应当遵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有关规定。

第二十三条 发明人应对转让、许可成果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参数、配方、工艺、流程、设计图纸、软件程序、源代码、植物新品种等),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中出现纠纷的,应积极应对妥善处理;确因发明人的原因引起的纠纷,由发明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与上级有关规定不一致时,以上级有关规定为准。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学校科学技术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年月日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社会科学项目□

自然科学项目□

申请

经费

万元

起止

年限

年月至

年月

学科专业

代码

学科专业名称

是否重点

学科

国家级□

自治区级□

研究方向

课题组成员简介

姓名

性别

职称/职务

年龄

最有代表性的成果

在课题组中承担的任务

(300字以上)

(含研究内容的原创点或创新点)

 

主题词(不超过3个)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研究目标、思路、重点和难点问题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请列出主要参考文献(1500字以上)

 

二、已有研究基础及已经具备的研究条件

 

三、研究工作的总体安排及进度,预期成果及成果提交形式

 

四、经费概算(单位:

万元)

拟申请财政资助额度

其它来源经费

支出科目

金额

计算根据及理由

合计

五、导师推荐意见(包括课题的意义,申请人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评价,对项目结果的预测,总经费预算,可提供的支持以及对结题的监督等)

 

签名:

年月日

六、所在学科(学院)意见

 

学科(学院)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七、学校审核意见

 

学校公章

年月

八、自治区学位委员会、教育厅专家组审核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名:

年月日

 

在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中,必须遵循“快速反应、迅速抢救”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伤亡和损失。

做到正确判断、正确处理,防止事态扩大。

充分做好通信、交通、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3造成交通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造成交通事故的风险来源:

3.1.1路面情况:

冰雪路面、湿滑路面、乡村路面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3.1.2气候环境:

狂风暴雨、大雾弥漫、酷暑炎热、冰寒严冬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3.1.3地理环境:

高原山区、连续弯道、狭窄车道、山体滑坡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3.1.4设备因素:

未及时消缺、保养不达要求、修理质量低劣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3.1.5生理因素:

酒后开车、疲劳驾驶、视力欠佳、听力不济、年高迟钝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3.1.6违规运输:

超载、超高、超长、装载重心偏离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3.1.7操作因素:

超速行驶、弯道超车、占道行驶、麻痹驾驶、判断失误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3.1.8其他因素:

除上述因素以外的其他交通事故。

3.2交通事故的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