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佛灌顶加持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855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方佛灌顶加持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五方佛灌顶加持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五方佛灌顶加持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五方佛灌顶加持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五方佛灌顶加持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方佛灌顶加持法.docx

《五方佛灌顶加持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方佛灌顶加持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方佛灌顶加持法.docx

五方佛灌顶加持法

五方佛灌顶加持法

第一步五智瑜伽

(一)五方佛灌顶加持法

  灌顶是佛家密宗特有的仪轨,通过灌顶,将学功者的心田内种下一颗成佛的种子,同时沟通历代祖师和诸佛菩萨的信息,调动佛家和宇宙间强大的能量信息场,使学功者的信息与宇宙信息相通,在信息的加持和护佑下,迅速提高功效,激发出人体潜在的各种特异功能。

从密宗的角度来讲,未经灌顶,修习密法,犹如握把沙子榨没,绝无是处。

  此功法就是用师传的咒语,祈请东南西北中五方五佛及诸大菩萨、眷属为自己灌顶加持,速通中脉,注重中脉内人体主明点的修炼,强化中脉内明点的功能,利用人体自身明点,引收宇宙明点向自己身中聚集,增强自身能量,排出自身秽浊之气。

中脉通、明点亮,各种秽气不能侵袭自己,远离自己,使自己身心得到净化,迅速开发出本身潜在的功能。

  明点是生命能量凝集点,为精细物质的基础,是修持之道的根本,产生生命的智能与光能,统一在明点之内。

是一种物质高能量场,明点控制识觉区,是生命信息的控制球,明点亮方能充分吸收宇宙高能量,方能使内外明点,内气与宇宙元气,功能气与智慧气相融合。

  修炼密法的目的,就是转识成智,识指分别意识,智指无上的觉悟(彻悟宇宙人生的真谛)超越的智慧(即人体的各种潜能)息灭三毒五烦恼(三毒指贪、嗔、痴、再加上慢疑,就构成五烦恼,由根本五烦恼又生出许许多多的各种烦恼)最后达到涅槃(灭烦恼、灭生死,得圆满,灭过失,获得常、乐、我、净四相)。

  五方五佛,代表五种根本烦恼,通过修持,转八识五烦恼为五智。

  中央毗卢遮那佛,转痴烦恼为法界体性智,现蓝色光明。

法界为宇宙间一切有情无情,可见及不可见者的总集合,法界之体为真如,世间一切都是真如之所幻想现,因为业力的关系,变化无穷,人在生死轮回中流转,不得解脱。

勤修密法,破除无明(无明指不明万法之真实本相),方能解脱。

  东方不动尊佛转达嗔烦恼和第八识为大圆镜智(无量大千世界,无论有情及无情,也无论巨细,都可以同时显现,一一照了)现白色光明,象征水大。

南方宝生佛转慢烦恼和第七识为平等性智(没有人我和法我的执着也就没有了种种差别和不平等的分别见,万法与我都平等地处于一体之中,也就时时处处都在“不二”之中,真正达到万法归一,进入三摩地,一一达于定境。

入于禅定达高级境界,称为入三摩地,三摩地,也称等至,即诸法平等达于极至。

现黄色光明象征地大。

  西方阿弥陀佛转贪烦恼和第六识为妙观察智(善于观察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了解宇宙人生的真谛)现红色光明,象征火大。

  北方不空成就佛转疑烦恼和前五识为成就所作智(意志所到、运行无驿、圆满成就一切功德)现绿色光明,象征风大。

  通过藏密瑜伽的修习,就可转八识五烦恼为光明五智,而证涅槃妙果,获得诸神通。

  本法是藏密瑜伽中一套自我灌顶沟通信息的一套高级功法。

功法:

三出浊气,然后练九节佛风,宝瓶气。

息心静虑,正身而坐。

1、双手结金刚指手印,置于胸前,观自身三脉,然后观心轮莲花上一颗紫色明点,念诵三字总持咒二十一遍,咒曰:

嗡啊哄。

2、观想明点由心轮莲花顺中脉下至脐轮莲花上,手印同时下降至小腹前。

3、观想头顶上方一块圆形的紫色祥云,座下为一方形金黄色祥云。

吸气、观想紫色祥云和金色光明分别由顶门和海底轮通过中脉至脐轮上的紫色明点内,两种光明至脐轮明点上相碰,使明点愈加明亮。

闭气,观想紫色和金黄色两种光明在紫色明点中,并现出光点和灵热,聚集了光明和能量,

愈加紧固、纯净、透明、充满灵力灵热。

呼气、观想紫色明点拼发出紫色光明充满全身(不至超出身体)同时将浊气排出,身心纯静。

  共作七次或二十一次。

4、观想自身上方的五方佛,每一佛前各有两大菩萨,周围有无数护法龙天重重围绕。

①中央毗卢遮那佛、身蓝色。

②东方不动尊佛,身白色。

③南方宝生佛,身黄色。

④西方阿弥陀佛,身红色。

⑤北方不空成就佛,身绿色

  观想以后,念诵“弟子XXX、祈请五方五佛及诸大菩萨灌顶加持,使弟子速成佛道,具足五眼六通,普渡众生”。

观想诸佛菩萨看到自己刻苦修持,非常欢喜,点头微笑,同意为自己灌顶加持。

  诵灌顶真言二十一遍,咒曰:

   嗡、哂哇打他嘎打阿比客嘎得洒麻雅,洗而也啊哄。

  诵咒时观想五方佛及诸大菩萨护法龙天与自己一起,同声念诵,声频共振,天人合一,同时观想五方佛的宝瓶中各自降下甘露自顶门灌入自己身中,加持自己,得到灵力和法流的加持,一切烦恼业障疾病业障疾病洗涤净尽,此甘露显溢至顶,并从顶上溢出,凝结成金刚大持坐于顶上,一头二臂,右手持杵在外,左手持铃在内,双手当胸交叉。

  最后,观想全部能量、信息,都聚集在明珠内,观此紫珠而入定,称为紫珠定。

或观此紫珠放光,无量无边,光明透澈、周遍法界,观此光明而入定,称为光明定。

(二)“吽”字五智瑜伽功

  “吽”字五智瑜伽功“观光”密行密法,为涅盘道大手印第一步修持密法。

第二步为观空法。

人有“三毒”“五烦恼”。

修持者以五方佛(十方光气)”五智之法排除“三毒”“五烦恼”,达到五智合体、五蕴皆空、圆满涅盘之目的。

第一步观光转识

  此为第一步修持密法。

久练则能达“色心不二”即“乐、明、无念”之境界。

略相似于五行功之“五气朝元”。

它们不同之处,除五气朝元之外,能发声、使脏腑元气与虚空之元声元光元气融合,功能气与智慧气融合。

色心不二、乐、明、无念。

五气朝元。

功法:

五加行

1、七支坐2、九节佛风3、三密加持4、三观三脉5、三业清净

正行:

(一)发声观光转识法,共行6圈

发声、方位、观光转化

  嗡、中、白光转为兰光,称吾身昆卢遮那佛也,除“痴”转为法界体性智

  嘛、东、观红光转为白光,称“吾身不动尊佛也”,除“嗔”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象征水大

  呢、南、黄光复现为黄光,除“慢”,称“吾身宝生佛也”,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象征地大

  叭、西、称“吾身阿弥陀佛也”,观绿光转为红光,除“贪”,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象征火大。

  弥、北、称“吾身不动尊佛也”,观兰光转为绿光,除“疑”,称“吾身金刚总持也”。

  吽、上、南方、转前五识为成就所作智。

观兰光复现为兰光(前二周为黑光),转入总持(即五方五佛五智)(十方光气)之总摄体、总集合。

  以上为发音观光法、修持之时,先呼气发声,观想光明外放,然后闭口舌转抵上腭、自然吸气引息入于小腹、观想光明内收,再观想光明转化、为自身之自性佛、称诵佛号,修持本法的目的就以宇宙之五方五佛,加持自身本具之自性五佛,息灭三毒和五烦恼、开显出自身本具之佛性、具五智、证菩提道果。

(二)结印、诵咒、观红色光明入静、入定。

手印:

双手拇指食指并立,中指,无名指,小指外交叉成印

真言:

萨尔娃,沙迪,卡主雅土。

出定收功。

“吽”字总持图示:

-中央法界体性智(毗卢遮那佛)

-东方大圆镜智(不动尊佛)

-南方平等性智(宝生佛)

-西方妙观察智(无量寿佛)

-北方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

发音观光图

1.脐、嗡、白光转兰光

2.左肋、红光转白光

3.膻中“呢”黄光转黄光

4.右肋“叭”绿光转红光

5.关元“弥”兰光转绿光

6.喉“吽”黑转黑

光色声与自然界关系和脏腑效应表

五色光

绿

备注

色光反应

入肺

入肝

入脾

入心

入肾

《内经》

色光法相

云母法,金色白主肺

晴法木主肝

黄石脂法土主脾

丹砂法火主心

磁石法水主肾

天地赋形不离阴阳,形色自然皆有法相。

《中医》

色光脏腑

肺,大肠

肝,胆

脾,胃

心,小肠

肾,膀胱

色光脏声

色光主体

肺主气

肝主筋

脾主肉

心主血

肾主骨

色光方位

西

中央

色光五行

色光树疗

杨树

松树

柳树

苹果,梧桐

柏树

天人相应表

1.宇宙方位

西

2.五佛

阿弥陀佛

不动尊佛

毗卢遮那佛

宝生佛

不空成就佛

3.双气(根本五气与支分五气)配五方以及五大及人体脏器

上行气(火、喉、胸)遍行气风、舌)阿弥陀佛

遍行气(水,心轮。

)决行气(空,身)不动尊佛(亦配中央)

命根气(空,中)行气(地,眼)大日如来(亦配东方)

下行气(地,下肢)循行气(水,耳)宝生佛

平住气(风,心轮左),正行气(火,鼻)不空成就佛

4.五声加吽字

弥,吽为上南方

5.发声观五色光

绿

兰,黑(兰)

6.五佛观五色光

绿,黑(兰)

7.五音加总持(开发五种智慧,功能)

妙观察智(第六识)

大圆镜智(第八识)

法界体性智(总,持)

平等性智(第七识)

成就所作智(前五识)

8.“三毒”“五烦恼”等病源

9.五大为体(调正整体)

绿

10.五音(调五脏之病)

11.人体精神情志

魂(恐惊)

魄(忧悲,感觉动作)

意(思,意识形态)

神(喜,人体最高统帅)

第二步观空

  本法通过模拟生命死亡的过程而进行修证。

修炼时,依次会产生死亡时,四大分离的各种外相及内相。

在此相中进入空境,五蕴皆空,心无挂碍,净贪、嗔、痴三毒五烦恼,终究竟涅槃妙果。

正如《心经》所讲: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本法为涅槃道大手印的核心精要,证得此法,才能生起光明(即地光明、母光明,又称根本净光,由母生子,子母光明会合,才能修证本尊的神通变化法身,证得佛果。

  在具体修持之前,首先要彻底了解死亡的过程,才能模拟此死亡的过程,证得空性,一如格西?

打吉上师在《时轮本续注》中所说:

"死亡是一定会到来的,然而在这种死亡过程的修法中,我们可以习惯死亡。

由于我们习惯了死亡,因此在真的死亡来临时,当我们经验死亡时,我们得以无惧地通过死亡。

"

(一)死亡的过程

人以四大为体,死亡的过程,就是肉身的四大分离及精神意识的分离的过程。

(死亡的过程可放在《修持指要》中,引用《西藏生死书》十五章,引用时注明。

(二)观空法要(纲要)

观修空性,不但是涅槃道大手印的核心精要,也是所有密法的核心内容。

在显密教法当中,有多种观空法,这里讲授的是涅槃道大手印的实修方法,此法模拟死亡时母光明的显现而起修,方法殊胜,修之能悉地,得圆满,清净身心,转化四大、祛病、无烦恼长乐、长寿,且能预知时至而吉祥圆寂。

1、理

(1)观空"净业真言":

嗡,娑拨娃,术达,萨尔哇,达尔嘛,萨拨娃,术度憾

(2)真言句义:

一切法自成清净,内心沐浴,我亦自身清净,真言加持,自成清净,一切清净。

(3)观空成就则悉地证得,圆满清净身心,转化四大,无病无烦恼,健康长寿,且临终时预知时至,身无疾病,心无迷惑,诸根悦愉,正念分明,吉祥而逝。

(4)四大为体。

凡人命终,四大分离,且有次第,即先"地大",继"水大",再"火大",后"风大",各次第又有一种境象,常人至此,势必心慌意乱,痛苦异常,随业流转,修习具足者,必预习"四大分离",自能得力,而不为业力所转。

二、法

(一)七支坐(三寂)

(二)诵净业观空真言:

嗡,娑拨娃,术达,萨尔哇,达尔嘛,娑拨娃,术度憾

(三)三宝化光(附图)

(四)观空顺序(五蕴皆空)

(1)

三世佛心:

三宝化光,由梵穴入全身变为光蕴,地大归水。

外相:

身重如高山,似从高处坠入水中。

内相:

阳焰,水浪波纹景象。

这种景象和太阳光照在热沙,似乎看到了水光闪耀的湖泊在那里一样,即出现了海市唇楼的景象。

(2)

三世佛心:

(吽字)水大归火。

外相:

落泪吐沫,口唇发干。

内相:

烟象,象在房间里燃香所生的烟,是一种薄薄的烟,也象一小缕兰色的在空气中飘动的烟。

(3)

三世佛心:

火大归风。

外相:

口燥肢冷,鼻干头汗。

内相:

萤跃,即萤火虫飞跃之象,或象击打一根正在燃烧的木头,造成火花四溅的景象。

(4)

三世佛心:

风大归识

外相:

气喘痰响,血入心中。

内相:

灯照无风,灯甚明,像一支点燃了蜡烛或油灯的火焰,在无风的房间里,发出的非常稳定的、静止、但常恒的光芒。

(5)

三世佛心:

识进入白。

外相:

魂识将出,父种白菩提(白明点)由顶轮入心中。

内相:

秋月(白景象心)。

秋天空中园月的光明,嗔三十二妄念随之破灭。

四空:

初空。

(6)

三世佛心:

白进入红。

外相:

母种红菩提(红明点)由脐轮入心中。

内相:

红日(红增上心)。

蓝天中呈现红色的阳光。

感大愉快,贪四十二随之破灭。

俱生大乐生起。

四空:

广空。

(7)

三世佛心:

空,红白相碰。

外相:

魂识出窍,红白明点会合心中。

内相:

清凉黑夜(或黄昏)之象,(黑近成就心)。

有如黑夜(或黄昏),没有星星。

进入无意识状态。

(8)

三世佛心:

圆光。

昏后观察光亮。

外相:

晴天、空际无云。

而入法界大定。

法身成就。

内相:

母光明。

母净光出现。

由母生子。

子净光出现。

母子光明融入。

(即为空光)。

四空:

全体空。

(五)、修习期。

按以上法要修持,要连修四十九天。

之后,初一、十五各修一次。

观空之法乃最妙之法。

若有见闻,乃福德果报,应生欢喜。

三、要。

(一)、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

前四空为"身空"。

后四空?

quot;心行空"或"五智空"。

(二)、断除攀缘、闭六根,断绝六贼。

眼所对为色,垂帘断之。

耳所对为声,收视返听。

鼻所对为香,出入息缓和。

舌所对为味,舌抵上腭,生水返丹。

意所对为法,物我相忘,寂然虚静。

(三)、心无挂碍。

一切放下,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不为外事所扰,内事所困。

不为七情六欲所扰。

无我无他,物我两忘。

空静明朗,虚灵洞彻,观照无遗。

(四)、心空无观。

四个阶段。

1、空静状态。

(初空)。

2、空寂状态。

(广空)。

3、空无状态。

(大空)

4、空忘状态。

(全体空)

(五)、精要核心是"空"、"无"。

一切皆空。

一切皆无。

空也空掉。

无也无掉。

涅槃道大手印实修心要

第三步幻身成就

  涅槃道大手印的幻身成就是在观空进入第八次第,现起光明相时起修的。

幻身成就是大手印法的最高成就,是真正的金刚本尊成就。

幻身之意,就是如幻之身体,是由细微气所构成。

在观空法要中,观空是吽字融入心中不坏明点后开始观空的。

观至第八次第出现光明相,深入定境,子母光明汇合,而观修幻身。

此幻身亦即由五色光明所构成的光身。

幻身不同于肉身,且可以与肉身分开,可以从肉身中出来,又可以回到肉身之中;幻身并以双身金刚的形象出现,并不同于观想中的金刚身,并且具有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变化;幻身且有金刚所具有的各种神通变化,来进行利他事业。

  龙树说:

"幻身居汝肉身中,以尔无暇故不知。

"宗喀巴大师解释龙树的意思是指幻身的种子存在于每一个有情身中。

  《五支明灯论》中列出了幻身的四种特性。

(1)幻身不同于任何种类的凡夫身;

(2)只有修行者自己和已经证到幻身的人才能感知幻身。

(3)用思维而不实修的人无法了解幻身。

(4)幻身是真正的本尊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智慧金刚摘要》中,用如下比喻来表示幻身的特性:

1、如幻人。

手足不缺有如真人。

当你成佛时,粗浊的色身变成清净色身。

证得幻身时,得到一个新身体。

它有别于粗浊色身。

这个新身体将转变成佛的色身。

2、如水中月。

水面上反映出月亮之影,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有无数分影,幻身亦然,可以变化出无数分身,以应众生之需求。

3、如身影。

人影有头、手、脚、躯干,幻身亦然;人影无实体,也没有器官,幻身亦然;人影中没有空间,幻身亦然;人影不是父精母血产生,幻身亦然。

4、如海市蜃楼。

变化无常。

5、如梦。

梦中身体的本质、构成、成因,唯心所现,与幻身相似。

6、如幻觉。

修行者已证幻身,变化分身,一般人以为幻景实有,这是视觉幻象,事实上只是修行者自己而已。

7、如虹。

七彩不相混淆,不可触摸。

8、如电。

如闪电自云中射出,幻身从粗色身而出。

9、如水泡。

正如水泡立即从水中出现,但它的本质是水;同样,幻身立即从空现起,它的本质是空,所以说幻身像水泡。

10、如镜中像。

当站在镜前,反映出身体全部,这个镜像立即出现,非常清楚、澄澈,幻身和它的各部亦立即生起,十分清楚、澄澈。

11、如云。

从一能现多。

  《五支摘要阐释》对幻身是这样说明的:

"幻身是由细微气、心组成,二者合一而现起的"。

幻身成就实修法要

一、加行。

观宇宙万法皆为虚幻,毫无实性。

一如《金刚经》所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自身的身、语、心亦作如是观想。

二、前行。

1.将所修的双身金刚像挂在墙上,在其对面挂一面镜子,自己观镜中的本尊相,察知其相如幻,了不可得。

2.对生本尊。

  在自己的面前虚空中,顶上约二三尺高处,观想双身本尊相,明显坚固。

先观佛父,再观佛母。

务要观想清晰、坚固,并以空见摄持之。

通达实际如幻无有自性,并不仅仅是假想如幻而已,并以幻身之喻加以观察。

3.自生本尊。

  在一刹那间,将自己观成双身金刚相,相好庄严,圆满具足,并以空见摄持,通达实际如幻。

  观自生本尊如幻。

虽显现在肉身中,虽具有心气无分之身,有如金刚离诸坏灭,而与本尊清净自性无二无别。

但随着无明业力增长,而为执着迷乱所障,未能显现。

为此,修自生本尊如幻定境,即能消除无明迷执,生起本尊现乐空双融的觉受,使脉、气、明点垢障皆得清净,此为修幻身的根本。

正行

  修观空进入第七次第,黑近成就心,在此次第将要结束,第八次第光明想,尚未生起之时,于一刹那间现起双身金刚身,以幻身进入第八次第之光明相,证得光明,修持观空法,经历死亡光明(母净光)。

显发心间的不坏明点(细微心气)。

进入空境(空光)觉受大乐,由此现起前面前行时所修得的幻身,进入"殊胜光明"中(母子光明会合之果净光),再由此光明中出来,就生起了真正的密宗本尊身--净幻身。

辅行

  正行是在观空即将出现光明相的时候起修的,辅行则不论是在定中或平时均应观修。

1、神通变化。

  观此本尊身渐次扩大,大无边界,充满法界而入定。

再观此本尊身渐次缩小,小如芥子而定。

  复次观此本尊身由一而化为二,二化为四,及至其数量等如微尘,不可尽数,如此而入定。

  再一一收摄至所缘的本尊身而入定。

又观器世间及根识与心所现的山河大地,变成本尊坛城。

观有情世间及根识与心所现的一切有情均变成本尊。

如是一切有情的声音均变成明咒之音。

妄念即法性,烦恼即菩提,净除一切迷执。

第四步殊胜光明(大光明境)

  光明又称为净光,此光明是现实存在的,无处不在,照耀一切,中央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就是光明的象征。

周身内外,宇宙十方,皆遍满光明。

光明分为三种:

1、母光明(母净光,根本净光,心光明)

2、子光明(道光明)

3、果光明。

  母光明:

即实际光明,即宇宙万有之清净光明。

人体睡眠时所现的光明,以及死时所现的死亡光明,就是这种光明。

  子光明:

由母光所生,如母生子。

故称为子光明。

  果光明:

子母光明汇合,称为果光明。

实修第一步光明成就

母光明:

由观空出现。

子光明:

在母光明的定境中,长久安住于此境界,则自然产生子光明。

果光明:

保持定境,妄念不生,则子母光明会合。

实修第二步光明幻身

  由此光明定中出定,会出现和观空法要顺序相反的死亡八兆,称为逆行八兆。

在逆行黑近成就心刚刚生起时,光明与幻身圆融。

即光明和幻身在我们修行者身上圆融为一体。

也就是"二谛"圆融。

这里有一个要点:

在从光明定中出定时,也要现起双身金刚的形相。

即在观空法要中,黑近成就心将要结束时,光明相即将生起的时候,现起双身金刚身。

母子光汇合,进入光明定,由此光明定中出定,在逆行八兆黑近成就心刚刚生起时,也一定要现起双身金刚身。

即进入光明定之前,和由光明定中出定,皆要现起双身金刚身。

也就是说,入定时,幻身在顺行黑近成就心刚刚结束时生起。

出定时,幻身在黑近成就心刚刚生起时生起。

如此修持,幻身和光明圆融,生成光明幻身。

按此步骤反复修持,就会证得果位大手印。

2、第三步即身成佛

  修持涅槃道大手印至此,已获得殊胜成就,大圆满的最高成就是虹身,涅槃道大手印的最高成就就是光明幻身。

琼坡纳觉和谋确巴祖师还都把幻身和中阴身说成是心灵身。

谋确巴说:

"它们二者都是光身,是由五色光所构成。

"此五色光即是心中不坏明点的五色光明。

那洛巴祖师说:

"大手印的光明如下:

幻身自身是不可分解的。

它是安乐、光明、不可思维分别的,因为这些而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实体,这种经验被称为大手印”。

以此来看,幻身亦是大手印的象征。

  修证至此,肉身叫做"圆融身"。

经典所说,净幻身像珍宝,肉身像收藏珍宝的盒子。

这时,心中所居住的是一个以智慧身为形式的净幻身,可以起各种神通变化来进行利他事业。

这时还要精进修持进入大光境中,破除各种执着、无明和妄念,以光明破除无明,无明破尽,立成正觉,即身成佛。

此时不再有内外八兆,体悟到永恒不断的空性,觉受也不再有增减和退失,不为衰病老死所动,证得佛果并具有七种徳相:

1、顶髺隆起,毛发右旋,耳轮下垂。

2、得见父母二佛相相对。

3、佛心恒处俱生大乐心。

4、佛心是空乐不二。

5、佛对众生的大悲心永不动摇。

6、已证到金刚不坏身。

7、可分身法界。

(详见弥勒菩萨著《现观庄严论》。

)密宗称此为"本初佛"。

极品法门:

得闻是五十三佛名者。

是人于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不堕恶道。

若复有人能称是五十三佛名者。

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

若复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三佛者。

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

以是诸佛本誓愿故。

于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

(过去有佛。

名曰普光如来次名普明如来。

次名普静如来次名多摩罗跋栴檀香如来。

次名栴檀光次名摩尼幢如来。

次名欢喜藏摩尼宝积如来次名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如来。

次名摩尼幢灯光如来次名慧炬照如来(十)。

次名海德光明如来次名金刚牢强普散金光如来。

次名大强精进勇猛如来次名大悲光如来。

次名慈力王如来次名慈藏如来。

次名栴檀窟庄严胜如来次名贤善首如来。

次名善意次名广庄严王如来(二十)。

次名金花光如来次名宝盖照空自在王如来。

次名虚空宝花光如来次名琉璃庄严王如来。

次名普现色身光如来次名不动智光如来。

次名降伏诸魔王如来次名才光明如来。

次名智慧胜如来次名弥勒仙光如来(三十)。

次名世静光如来次名善寂月音妙尊智王如来。

次名龙种上智尊王如来次名日月光如来。

次名日月珠光如来次名慧幡胜王如来。

次名师子吼自在力王如来次名妙音胜如来。

次名常光幢如来次名观世灯如来(四十)。

次名慧威灯王如来次名法胜王如来。

次名须弥光如来次名须曼那花光如来。

次名优昙钵罗花殊胜王如来次名大慧力王如来。

次名阿閦毗欢喜光如来次名无量音声王如来。

次名才光如来次名金海光如来(五十)。

次名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次名大通光如来次名一切法常满王佛如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